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舞蹈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舞蹈

【巴渝舞】  又名俞儿舞。古代巴人军前舞。周武王伐纣,巴师以军前歌舞助阵。刘邦为汉王时,以人为前锋攻关中,喜其阵中舞勇武动人,鼓舞士气,命乐府习演,始为宫廷舞乐。因人居巴郡渝水边(今重庆及四川境内),而得名巴渝舞。用鼓伴奏,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等。三国魏改名“昭武舞”。晋改为“宣烈舞”。唐时尚列其名目于清平乐中,存矛渝、弩渝、安台、行辞等曲四篇。土家族先民习擅此舞。(郑天挺等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摆手舞】  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和湖北恩施州的来凤、宣恩等县以及重庆市的酉阳、秀山等县。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土家语称大摆手为“叶梯嚇”,汉语意译为“敬神之舞”;小摆手土家语称为“舍把日”或“舍把格茨”“舍把巴”等,汉语意译为“跳摆手”或“玩摆手”。清代湘西地方志中统称为“摆手”,如清乾隆《永顺府志·风俗》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长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据方志记载,摆手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期间进行(逢单日开始,单日结束),但因地域差异,有的村寨也在农历二月、三月和五月举行,俗称二月堂、三月堂或五月堂。届时,人们在摆手歌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现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家族始祖神八部大神、土王或姓氏祖先、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人的祭祀,以及对各种农事生产活动的展现。主要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基本动作和其他表意性动作100多个,基本动律为“同边顺拐,颤膝下沉,屈伸摆手”。主要表现形式为摆手队伍在掌堂师的带领下沿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舞。

【大摆手】  土家语称作“叶梯嚇”,汉语意译为“敬神之舞”,是土家族摆手舞的一种。主要流传于龙山县农车、长潭等乡的土家山寨。大摆手一般是以一乡或数乡为单位联合举行,周边各乡镇乃至整个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民众均可参加。通常三年举办一次,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之间连续举行37个昼夜,地点在摆手堂。以祭祀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为中心开展各种歌舞祭祀活动,包括闯驾进堂、纪念八部、兄妹成亲、迁徙定居、农事活动展演、将帅拔普、送驾扫堂等内容。具有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等特点。主要动作有大摆等基本动作和表现农事生产的薅草、挑谷,或表现战争的射箭、划船、杀敌等。

【小摆手】  土家语称作“舍把日”,汉语意译为“跳摆手”或“玩摆手”,是土家族摆手舞的一种。普遍流传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山寨。一般以村寨或姓氏为单位举行,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多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之间(逢单日开始,单日结束),地点在摆手堂。相对大摆手而言,其规模较小,祭祀对象为土王彭公爵主或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族强宗大姓的姓氏祖先。舞蹈以表现原始渔猎、农耕生产、生活为主,主要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基本动作和砍火畬、挖土、播种、薅草、插秧、摘苞谷、打谷子、推磨、绩麻等百余个。

【祭祀舞】  摆手舞组成部分。摆手舞蹈开始前或进行过程中有诸多祭祀环节或祭祀性动作,如大摆手中的“纪念八部”“送驾扫堂”等环节和小摆手中的“拜神”“敬祖先”等动作,伴唱音乐也直接与祭祀八部大王或土王相关,因此,民间将摆手舞中涉及祭祀祖先的环节及动作统称为祭祀舞。

【农事舞】  摆手舞组成部分。摆手舞中有砍火畬、扠卡子、挖土、耕土、撒种、种苞谷、插秧、薅秧、扯草、薅草、摘小米、背苞谷、割谷、打谷、挑谷、摘棉花、纺线、绩麻等百余个反映土家族先民农事劳作的舞蹈动作,是摆手舞的主体内容之一,民间将这些反映农事劳作内容的的舞蹈统称为“农事舞”。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表演,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先民们原始劳作生产状况,以此祭奠先祖;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给后辈传授劳作生产知识、教育后代勤勉耕作的作用。

【军前舞】  摆手舞组成部分。摆手舞中有划船、击鼓助威、背箭、射箭、藤牌舞、拼刺、劈刀、勾连枪、打火枪、土王与客王打仗等20余个反映古代军战内容的舞蹈动作,是摆手舞的主体内容之一,民间将这些反映先民军事战争内容的舞蹈统称为“军前舞”。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表演,真实地再现了先民们英勇顽强的军事战争生活,以此来祭奠先祖们。

【老舍把把舞】  土家族传统舞蹈。由5人联合演出,1人打锣鼓,2人绕圈跳摆手舞,2人在当中唱歌,内容是一年12个月的农事活动。歌舞音节动作单调,简单易学,适合各种人群参与。人多时可以组成多个小组,组组相连,互相呼应,场面十分壮观。19576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访问团古丈分团在《湘西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的调查报告中说到老舍把把舞时就提醒过,老舍把把舞“因为年代已久,会的人无几,将要失传,应挖掘出来加以整理,保存下来”。

【摆手锣鼓】  摆手舞伴奏乐器。通常由一面大鼓和一面大锣组成(旧时也有用木盆底或鼎罐盖、锄头伴奏)。鼓身由木板制成,上下蒙以牛皮,鼓面直径6080厘米;锣由青铜打制而成,锣面直径4060厘米。摆手活动开始前,用木架支起锣鼓并置于场地中央,由一人敲击锣鼓,指挥和号令整个摆手队伍进行节奏变化或动作转换。

【摆手锣鼓点子】  摆手舞的伴奏音乐或曲牌的俗称。由锣鼓手在摆手舞进行过程中敲击摆手锣鼓而形成,对摆手舞起到节律、伴奏和动作提示等作用。分为大摆手锣鼓点子和小摆手锣鼓点子两套,又根据舞蹈动作的不同分为多个曲牌。如大摆手锣鼓点子主要有(谱例) 用于基本动作和摘小米、撑船、喝酒庆功等动作的锣鼓点子:    咚咚             咚咚‖。  用于摘小米等动作:              ‖。

小摆手锣鼓点子主要有(谱例) 用于单摆、双摆等基本动作:点咚      点咚  扁咚     ‖。   用于抖狗蚤等动作:点点   咚咚        ‖。  用于双摆、砍火畬、纺棉花、牛打架等动作:              ‖。

说明:击乐过程中,锣鼓合击发“点”音,单击鼓发“咚”音,单击锣发“扁”音。

【单摆】  土家语称“那冬起七”,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其他动作均在该动作的基础上变化或延伸,通常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咚         点咚  扁咚     :||。跳法是:

预备:身体直立,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微屈自然下垂,双脚呈八字步。第一、二拍,左脚向左前迈步,双手自然向前方摆动(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右脚跟上一步,前脚掌着地,双膝微屈自然颤动;第三、四拍,右脚向右前迈步,双手自然向前方摆动,左脚跟上一步,前脚掌着地,双膝微屈自然颤动;第五、六拍,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身体同时左转约90度,双手向左前方摆动,右脚跟上一步;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最后结束为预备动作。

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因流传地域不同,“单摆”的跳法也不同。如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就按照“点   咚咚          点咚     咚咚 ‖” 的锣鼓点子进行。跳法为: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自然向前方摆动(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右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左脚向前迈步,身体同时向右侧转约90度,双手自然向前方摆动,左脚跟上一步,前脚掌着地呈虚步;第五、六拍,以左脚为轴心脚,双膝微屈自然颤动,双手由胸前向后自然摆动;第七、八拍,重心转至右脚,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双膝微屈自然颤动,双手由胸前向后自然摆动。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无论是哪一种跳法,均遵循“同边顺拐,重心下沉,颤膝屈伸”的基本动律,并沿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舞。

【双摆】  土家语称“捏冬起七”,摆手舞的基本动作之一。是在“单摆”的基础上延伸而来,通常在单摆之后进行,其锣鼓点子为“点咚        ||:  点咚  扁咚       :|| “点      咚咚  ||:        点咚       咚咚:||”。跳法是:在单摆动作结束后分别将第一个八拍和第二个八拍中的第五、八拍动作重复一次,“双摆”由此而得名。整个动作在两个十二拍之内完成,这样的变化,使动作显得沉稳洒脱、优雅大方,也使摆手舞显得既稳健又富有韵味。

【回旋摆】  小摆手的基本动作之一,流传于永顺大坝乡双凤村。在“单摆”的基础上延伸而来,通常在单摆和双摆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自然向前方摆动(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右脚向前迈一大步;第三、四拍,身体向左侧转约180度,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双手同时从身体前方用力向后摆动,重心在右脚;第五、六拍,重心转自左脚,同时右脚向前迈步,而后左脚向前迈一大步;第七、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180度,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双手同时从身体前方用力向后摆动。在回旋摆的动作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摆手歌的演唱。演唱一般为“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即由领摆者领唱摆手歌,并以“嗬嗬吔”运腔,全体摆手参与者应和“吔嗬嗬”。

【大摆】  大摆手的基本动作,流传于龙山县农车、长潭等地。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咚咚                咚咚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手指自然伸直或半握拳,手心向下)成侧平举(高度略低于肩,下同)向下摆动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三、四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顺势从身体前侧向左下方摆动一次,左脚同时颤膝一次;第五拍,右脚向前迈步,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六拍,左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右侧转约180度面向圈外,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七、八拍,右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右脚,左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顺势从身体前侧向右下方摆动一次,右脚同时颤膝一次。整个动作过程按照“左右左、右左右”的步伐顺序行进,双手及躯干舞动自然大方。

【敬祖先舞】  土家语称为“树姆梯”,龙山县靛房镇部分村寨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摆手开始时进行,一个八拍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双手在胸前合十,指尖朝上,左脚跟上一步;第七、八拍,向前方俯身作揖一次并恢复直立,双手自然下垂。该动作表现土家人对祖先或土王的敬重和祭拜。

【砍火畬】  土家语称为“也扎”,摆手舞的动作之一。通常在双摆或回旋摆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手同时扬起(五指并拢,手掌形似砍刀状)从左上方向右下方作砍物状,身体随之前俯,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

因流传地域不同,“砍火畬”的跳法也有不同。如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就按照“点               ‖”的锣鼓点子进行,且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跳法为:预备拍,右脚在前,双手半握拳向右成“高低手”(举刀状);第一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的左后侧),双手向左下方砍一次;第二、三拍动作同上;第四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随身体摆至胸前;第五、六拍,重心在右脚,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双手自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再摆回自胸前;第七、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左脚,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双手自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再摆回身体两侧。

该动作展现了土家族先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扠卡子】  土家语称“科叉肚肚”,意为用木叉将荆棘扠到一起,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砍火畬”之后进行,一个八拍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前脚掌着地,右脚提起离地(或脚尖着地),上身随之前俯,双手半握拳屈肘下垂(似握有树杈状)向左前方用力摆出;第二拍,右脚踏地,上身立起,左脚稍提起,双手保持原状摆回;第三、四拍分别重复第一、二拍的动作;第五、六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面向圈外,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前摆出并用力摆回,重心在左脚,右脚为虚步,双膝微屈随双手摆回时自然屈伸一次;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右脚,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前摆出并用力摆回,双膝微屈随双手摆回时自然屈伸一次。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挖土】  土家语称“里嘎”,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砍火畬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双手半握拳左举成“高低手”(似握举锄头状),并向下作挖土动作,上身随之稍前俯,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屈膝,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先民原始农耕生产情景。

【撒种】  土家语称“捏拉易”或“乌所易”(撒小米),摆手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在砍火畬之后进行,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右手端至胸前,掌心向上(似握有种子状),左手五指相捏从右手掌心作取种状后向左前斜上方作撒种状(掌心朝上),目光随左手从胸前向左前上方移动,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屈膝,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因流传地域不同,“撒种”的跳法也不尽相同。如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就按照“      ○│          ”的锣鼓点子进行,且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跳法是:预备拍,右脚在前,左手端至胸前,掌心向上,似握有种子状,右手掌心朝下,五指相捏放在左手心上(似取种状);第一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的左后侧),右手从左手掌心作取种状后向右前斜上方作撒种状(五指伸直,掌心朝上),目光随右手从胸前向右前上方移动;第二、三拍,动作同上;第四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随身体摆至胸前;第五、六拍,重心在右脚,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双手自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再摆回自胸前;第七、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左脚,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双手自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再摆回身体两侧。

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种苞谷】  土家语称“包布日”,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挖土”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一小步,左手端至胸前,掌心向上,右手五指相捏放至左手上方似取苞谷种状,身体向左侧约45度,目光随右手移动;第七、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右手向右下方摆动作撒种状,双膝同时颤膝一次。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耕土】  土家语称“里切”,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砍火畬”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右手同时向右上方扬起,手指相捏,手腕微微转动一次(似拿着树条类的东西作赶牛状),左手稍屈肘架在胸前似扶犁状,左脚跟上一步;第七、八拍,重复第五、六拍的动作。整个动作过程中,双膝微屈,上身保持向左侧转约70度的姿态,以便绕圆而舞。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插秧】  土家语称“利布赊”,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耕土(犁田)”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俯身下腰,左手半握拳似拿秧苗状,右手做从左手取秧苗动作并从左至右插秧两次;第七拍重复上述动作;第八拍身体还原。整个动作过程中,目光随右手移动,双膝随插秧动作屈伸三次,上身保持向左侧转约70度的姿态,以便绕圆而舞。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薅秧】  土家语称“利布食”或“思力习”,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插秧”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以右脚为轴,左脚提起离地从正前方开始向反时针方向伐圆,双手撑腰(手背贴在腰部);第七、八拍重复第五、六拍动作。整个动作过程中,上身保持向左侧转约70度的姿态,以便绕圆而舞。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状况。

【扯草】  土家语称“十卡查撇”,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撒种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俯,右手半握拳端至胸(掌心朝上),左手伸直在左前方作扒草状(手掌由张开状变为握拳状)后迅速拉向右手掌心处,同时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屈膝,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的场景。

【薅草】  土家语称“里铺”,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薅秧”或“扯草”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脚跟离地,身体随之前俯,双手半握拳(似握锄把状)向右摆出并有弹性地稍稍摆回后再向右摆出;第七、八拍,双手保持上述姿态从身体前侧由右前方向左下方用力摆回,重心转至左脚,右脚提起撤回,身体恢复为直立状态。整个动作过程中,上身保持向左侧转约70度的姿态,以便绕圆而舞。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的状况。

【摘小米】  土家语称“乌所贴”,摆手舞动作之一。通常在“扯草”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俯,右手自然下垂,左手自然伸直在左前方作掐小米穗状(五指由自然屈伸状迅速变为相捏状),手腕同时用力内翻约90度,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屈膝,同时双手向左成高低手向左后方做丟物动作(似向身后的背篓丢小米穗状)。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的场景。

【背苞谷】  土家语称“包布窝”,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双手举至额前上方做掰苞谷动作;第七拍,右脚撤步,身体向右侧转约70度,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向右肩后方(背篓)做丢苞谷动作,目光随右手指移动;第八拍,身体恢复成直立状态。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农耕生产的场景。

【撕苞谷】  土家语称“包布也”,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左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右脚屈膝提起向左前撩起,左脚屈膝同时原地小跳一次;第三、四拍,做与第一、二拍相反的动作;第五拍,上身稍前倾,左脚向左前迈步,左手同时做从左前掰苞谷动作(屈肘伸向左前后迅速向左侧划圆收回,手掌由自然打开状变为半握拳,掌心向左下);第六拍,做与第五拍相反的动作;第七、八拍,左脚向左前迈步,左手同时在额前举起(半握拳,食指竖起,掌心朝内),右脚跟上一步成正步,右手同时举至额前与左手一同做撕苞谷动作(左右手在额前手指轻捏、掌心相对后,分别向左下方和右下方用力摆下)。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原始农耕生产的场景。

【割谷】  土家语称“利布哑”,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身体同时前俯下腰,右手半握拳似拿镰刀状从右至左做割稻谷动作两次,左手配合做握稻穗动作;第七拍,上身向右侧转约70度,双手做向右下方放稻穗动作,双脚屈膝;第八拍,身体恢复成直立状态。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农耕生产的场景。

【打谷】  土家语称“利布哈”,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割谷”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右前迈步,身体同时前俯下腰,双脚屈膝,双手在右下方做取稻穗动作;第七、八拍,双手自右下方抡起向前划立圆(似用力作打谷状),身体随之恢复直立。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农耕生产场景。

【擦汗】  土家语称“古彻夜”,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打谷”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左脚跟提起,重心转向右脚,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屈肘举起,手掌似扇子状对右前额扇风两次,右脚同时颤膝两次;第七、八拍,左脚落地,重心转向左脚,右脚跟提起,右手自然下垂,左手屈肘举起,手背在左前额处做擦汗动作后向左侧甩去(似甩去手背上的汗水),左脚同时颤膝一次,右脚落地成正步。

【看太阳】  土家语称“劳尺巴”,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自然下垂,右脚向前迈步到左脚尖左前方,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度;第七拍,身体继续向左侧转约90度,左脚撤步到右脚后侧,脚尖着地,双膝深蹲,左手自然背在身后(或叉腰),右手举至额头右上方,掌心向前,目光望向前上方(似望太阳状);第八拍,身体恢复成直立状态。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在农耕生产过程中掌握时辰的基本方式。

【挑谷】  土家语称“利布克”,龙山县农车、长潭等地大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咚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右脚跟上一大步,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成侧平举(右手在前);第三、四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保持侧平举姿势,手腕以下有节奏地向下抖动两次(似扁担两端向下弹动)后自然放下,双膝颤动一次,目视前方;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左脚跟上一大步,身体随之向右侧转约180度面向圈外,双手成侧平举(左手在前);第七、八拍,右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右脚,左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保持侧平举姿势,手腕以下有节奏地向下抖动两次(似扁担两端向下弹动)后自然放下,双膝颤动一次,目视前方。整个动作过程按照“左右左、右左右”的步伐顺序行进,双手及躯干舞动自然大方,动作表现形象逼真。

【推磨】  土家语称“波左簸”,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倾,双手半握拳(掌心朝下)由胸前经右前方按反时针划圆(似推磨状),上身随之前俯后直立,左脚跟提起;第七、八拍做与第五、六拍相同的动作,结束时右脚撤步成正步。

【打粑粑】  土家语称“起业哈”,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右倾,双手半握拳屈肘举起在右上方成“高低手”(似扬起粑粑槌),双膝颤膝一次,上身稍后仰;第七拍,双手向前下方用力划下,上身前俯;第八拍,身体恢复直立。该动作表现了先民“打糍粑”的生活习俗状况。

【榨油】  俗称打油,土家语称“色斯哈”,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前脚掌着地,上身随之前俯,右脚提起离地(或脚尖着地),双手半握拳向前方用力送出(似和尚撞钟动作);第二拍,右脚踏地,上身立起,左脚稍提起,双手保持原状摆回;第三、四拍分别重复第一、二拍的动作;第五、六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面向圈外,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前摆出并用力摆回,重心在左脚,右脚为虚步,双膝微屈随双手摆回时自然屈伸一次;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右脚,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前摆出并用力摆回,双膝微屈随双手摆回时自然屈伸一次。

【吃豆豉】  土家语称“气聋嘎”,永顺双凤村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二十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点  点点  点点  咚咚   咚咚   咚咚            :||”。跳法是:第一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向右前方前倾,右手掌心朝上自右下向右前摆出(似舀豆豉状),左手叉腰,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左后侧);第二、三拍重复第一拍动作;第四拍,左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随之立起并稍后仰,左手屈肘、五指相捏在嘴的上方做往嘴里喂食物(豆豉)动作,右手叉腰,双膝颤动一次;第五、六拍,保持以上姿态,有节奏的扳腰两次;第七、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在左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第九、十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右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后十拍做与前十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喝酒】  土家语称“惹胡”,龙山县农车、长潭等地大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挑谷”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咚咚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手指自然伸直或半握拳,手心向下)成侧平举(高度略低于肩,下同)向下摆动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三、四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顺势从身体前侧向左下方摆动一次,左脚同时颤膝一次;第五拍,右脚向前迈步,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六拍,左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右侧转约180度面向圈外,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七、八拍,右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右脚,左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左手半握拳成酒杯状做往嘴里倒酒的动作,头随之后仰,右脚同时颤膝一次。整个动作过程按照“左右左、右左右”的步伐顺序行进,双手及躯干舞动自然大方,动作表现形象逼真。

【摘棉花】  土家语称“灭哈贴”,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打谷”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右前迈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45度,左手半握拳屈肘贴在左腰胯处,手心向上,右手伸向前方做摘物动作后放至左手心处,上身随之前倾、直立,目光随左手指移动;第七、八拍,双脚保持原位,上身及双手重复第五、六拍动作,最终恢复到身体直立状态。

【纺棉花】  土家语称“灭哈炸”,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摘棉花”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跳法是: 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身体随之前俯,左手由自然下垂在身体左侧按顺时针划立圆,右脚跟上一小步(在左脚的右后侧);第三至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左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自然提起离地,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形象地展现出土家族先民耕织劳作的场景。

【纺线】  俗称纺纱,土家语称“桶蒙扎”,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纺棉花”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后撤一小步,双膝深蹲,右脚尖着地,双手分别从左上方和右上方向右下侧做捋线动作;第七、八拍,左手食指与拇指相捏从右下侧右手处向左上方做拉线动作,目光随左手指移动,身体恢复直立。

【织布】  土家语称“撤南他”,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纺线”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咚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前方迈步,右手手指相捏(似拿梭子状)从右侧向胸前做穿梭动作,左手自然下垂,右脚跟上一小步,脚尖着地;第三、四拍做与一、二拍相反的动作;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脚跟提起离地,双手屈肘半握拳(掌心向下,似握)端于身体两侧(似握有织布工具状),并富有弹性地从前往后小幅度拉动两次,上身稍后仰;第七、八拍,双手往前伸直后用力往回拉动,身体随之前俯后仰,右脚撤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膝和左膝先后屈伸一次。整个动作过程中,腰、膝以及双手的拉动动作都要富有弹性。该动作形象地展现出土家族先民织布劳作的场景。

【绩麻】  土家语称“撤苦扯”,小摆手动作之一。在十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点  点点   点点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俯,双手屈肘上举(手指相捏,似持麻状),从嘴角处向两旁拉开——略比肩宽,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的左后侧);第三、四拍和第五、六拍分别重复一、二拍动作;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在右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第九、十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左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该动作表现了先民的绩麻状况。

【挽麻团】  土家语称“撒尺克挽”,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十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点   点点   点点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俯,双手屈肘并半握拳于胸前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心朝内,按顺时针方向互绕12圈,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的左后侧);第三、四拍和第五、六拍分别重复一、二拍动作;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在右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第九、十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左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屈伸一次。在接下来的动作过程中,既可以继续重复上述动作,也可以变化为先出左脚,并做与上述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了先民的原始生产状况。

【抓虱子】  土家语称“思思坐”。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扁咚    扁咚    扁咚   扁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前俯,右手同时伸向左肩作抓虱子状(五指微屈轻挠三次),双膝颤动三次;第三、四拍,做与第一、二拍相反的动作;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左脚跟上一步成正步,双手轻提裤缝;第七、八拍,双手保持提裤缝姿态,上身带动全身原地上下抖动两次,双膝随之颤动。

【抖狗蚤】  土家语称“里立克斯”,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点    咚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双手抱在胸前,上身稍左倾并带动肩有节奏地抖动3次,双膝随之颤膝3次;第三、四拍,上身稍右倾并带动肩有节奏地抖动3次,双膝随之颤膝3次;第五、六拍,左脚向前迈步,右脚跟进一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提起离地自然内扣,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左脚落地,身体恢复直立。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形象地展现出先民的生活场景。

【打蚊子】  土家语称“马哭里哈”或“查查起也”,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身体随之前倾,右脚同时跟上一小步(仍在左脚右后侧),双手在头左上方击掌一次;第二、三拍重复第一拍动作;第四拍双手放下摆至身体前侧;第五、六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面向圈外,重心在左脚,右脚为虚步,双膝屈伸一次,双手自身体前侧用力向后摆动后再摆回身体前侧;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屈伸一次,双手自身体前侧用力向后摆动后摆回身体两侧。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绽冰口】  土家语称“那嘎地”或“那嘎皮”,俗称跛子步,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二十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点  点点   点点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上身随之向右前方前倾,右手叉在右膝上,左手叉腰,左脚跟上一小步(在右脚左后侧);第三、四拍和第五、六拍重复上述动作;第七、八拍,身体向左侧转约90度,重心在右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第九、十拍,身体向右侧转约90度,重心转至左脚,双手从身前用力向身后摆动,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后十拍做与前十拍完全相反的动作。

【青蛙抱蛋】  俗称青蛙报春,土家语称“卡其玛阿捏拍”,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屈膝下蹲,上身前俯,双手自然前伸,掌心向下,双脚向前跳一步;第七、八拍,保持上述姿态向前跳一步后恢复直立。该动作表现了先民对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

【老鹰展翅】  土家语称“半借炭克西习”,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扯草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双手侧平举,手腕带动手臂向下弹动两次,双膝随之屈伸两次,双脚同时原地小跳两次;第三、四拍重复一、二拍动作;第五、六拍,左脚向前迈步,右脚跟进一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提起离地自然内扣,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左脚落地,身体恢复直立。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形象地展现出老鹰展翅的情形。

【老鹰抓鸡】  土家语称“半个日阿坐”,龙山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老鹰展翅”之后进行,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身体随之前俯,右脚跟上一步(可在左脚前,也可在左脚右后侧),左右手分别从自身体前侧和后侧按顺时针划立圆;第三、六拍动作同上,只是第六拍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同时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第七、八拍,重心在右脚,左脚为虚步,双膝微屈自然颤动一次(或左脚提起离地自然内扣,右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双手从胸前用力向后摆动,左脚落地,身体恢复直立。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形象地展现出老鹰抓鸡的情形。

【顽龙缠腰】  土家语称“铺腰杆撮”,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预备拍,小八字步,双手握虚拳,左臂屈于胸前,右臂屈肘于身后。第一、二拍,左脚稍提起从右向左划半圆,同时左转身约180度,右脚迈步成“大丁字步”,屈膝颤动一次,双臂向左摆动,右臂摆至胸前,左臂摆至身体左侧;第三、四拍,做一、二拍对称动作;第五、六拍,同一、二拍动作;第七、八拍,右脚撤步成“大八字步”屈膝,身体同时右转约180度,双膝颤动一次,双臂向右摆动,左臂摆至胸前,右臂摆至身体右侧。

【猴子上树】  土家语称“厄卡蒙谷”,龙山靛房百型村“他的列苦扎”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一小步,双手同时由身体两侧在胸前合围作抱树状,右脚屈膝提起向左前撩起,左脚屈膝同时原地小跳一次;第三、四拍,做与第一、二拍相反的动作;第五拍,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左手同时伸直从身体前上方划下作爬树状;第六拍,做与第五拍相对应的动作;第七拍做第五拍相同的动作;第八拍,身体向右侧转约180度,同时右脚屈膝成弓步,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屈肘举至右额前,掌心向外,目视右上方。

【水牛打架】  土家语称“堧巴打挤”或“物打挤”(牛打架),小摆手动作之一。在十六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扁咚    扁咚    扁咚     扁咚  :||该动作由两人合作完成。跳法是:预备拍,两人正步相对,各自双手四指交叉相握,拇指竖起(似牛角状),屈膝。第一、二拍,左脚踏步,右脚稍屈膝向左前撩起约45度,左脚原地跳步,双手向左前摆出;第三、四拍,做一、二拍对称动作;第五、六拍,左脚向对方左侧迈出一大步半蹲,身体随之左转半圈,右勾脚旁抬起离地,双方换位;第七、八拍,左脚屈膝原地跳步,右脚屈膝向左前撩起约45度,最后恢复到预备动作。后八拍做与前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乐趣。

【古树盘根】  土家语称“卡蒙老嘎几那撮”,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左前方上步的同时左侧身约45度,双手压腕直夹于身体两侧,小臂抬起约25度,扣右腰,右腿屈膝靠拢左腿,右小腿旁吸勾脚抬起约25度,左脚原地小跳一次,身体同时左转身约90度,目光视右下方;第三、四拍,右脚向右前方撤步,身体同时右侧身约45度,双手压腕直夹于身体两侧,小臂抬起约25度,扣左腰,左腿屈膝靠拢右腿,左小腿旁吸勾脚抬起约25度,右脚原地小跳一次,身体同时右转身约90度,目光视左下方。第五、六拍和第七、八拍分别重复一、二拍和三、四拍的动作。

【打浪子】  土家语称“借策哈”,龙山靛房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迈步,左脚跟上一步,左脚窝贴于右小腿,左胯外开,屈膝,双手向右上方摆去(左手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压腕,扣右腰,头稍仰,眼随右手视右上方;第三、四拍,左脚撤步,双手从右上经下“左双晃手”自然下垂,左脚“小盖步”成“右踏步”,双膝颤动一次。第五至八拍,做一至四拍相反的动作。

【划船】  土家语称“补秤”,龙山县农车、长潭等地大摆手动作之一。通常在“大摆”之后进行,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    咚咚                咚咚 ”。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手指自然伸直或半握拳,手心向下)成侧平举(高度略低于肩,下同)后向下摆动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面向圈内,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三、四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顺势从身体前侧向左下方摆动一次,左脚同时颤膝一次;第五拍,右脚向前迈步,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六拍,左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右侧转约180面向圈外,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七、八拍,右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右脚,左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半握拳向左成高低手用力向右下方做划船动作,右脚同时颤膝一次。整个动作过程按照“左右左、右左右”的步伐顺序行进,双手及躯干舞动自然大方,动作表现形象逼真。

【射箭】  土家语称“箭坡”,大、小摆手的基本动作之一。在两个八拍之内完成。小摆手中的伴奏锣鼓点子为“||:      点咚     点咚   点咚   点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右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后自然摆回,左脚跟上一步;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右手抬起在右前上方成“持弓”状,左手在胸前屈肘成“拉弓”状;第七、八拍,上身后仰,左手向左下方做拉弓射箭动作后,左脚跟上一步成正步,身体恢复直立。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大摆手中的伴奏锣鼓点子为||      咚咚              咚咚||”。跳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手指自然伸直或半握拳,手心向下)成侧平举(高度略低于肩,下同)向下摆动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迈步,身体随之向左侧转约90度面向圈内,双手侧平举向下摆动一次;第三、四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或向前迈一小步,重心同时转向左脚,右脚稍提起或后跟着地,双手顺势从身体前侧向左下方摆动一次,左脚同时颤膝一次;第五拍,右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右手抬起在右前上方成“持弓”状,左手在胸前屈肘成“拉弓”状;第七、八拍,上身后仰,左手向左下方做拉弓射箭动作后,左脚跟上一步成正步,身体恢复直立。第二个八拍做与第一个八拍完全相反的动作。该动作表现了先民狩猎、作战的场景。

【勾连枪】  土家语称“吉同咳咳”,龙山靛房百型村“他的列苦扎”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点     咚咚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左脚向前迈步,双手同时由身体前侧向左摆动(高度不超过肩),右脚屈膝提起向左前撩起,左脚屈膝同时原地小跳一次;第三、四拍,做与第一、二拍相反的动作;第五、六拍,左脚向前迈步后下蹲,双手撑地;第七、八拍,右勾脚从右后侧向右前侧划圆(似勾连枪勾物状)后身体直立。该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先民使用“勾连枪”进行战斗的场景。

【藤牌舞】  土家语称“裸吉卡”,龙山靛房百型村“他的列苦扎”一带小摆手动作之一。在一个八拍之内完成,伴奏锣鼓点子为“点         点咚    扁咚        ‖”。跳法是:第一、二拍,双手前平举,手掌立起向外,双脚屈膝向右、向左各跳步一次;第三、四拍,动作同上;第五、六拍,双手改为半握拳似握盾牌(用树藤制成的盾牌)状,左手位置不变,右手屈肘收于右肩上方,左右脚先后向前迈步,目视前方;第七拍,双手姿态不变,左脚向前迈步,目视前方;第七拍,右脚迈步成正步,双手自然下垂。该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先民运用藤牌操练、作战的场景。

【摆手舞其他动作】  除上述列出的50余个动作外,摆手舞还有烧灰、筛灰、扯黄豆、(用连枷)打黄豆、背粪、簸谷、筛谷子、撬岩、挑岩、砍树子、翻树子、背柴、拖木料、打油、破麻、打草鞋、穿草鞋、编蓑衣、扇扇子、梳头发、对水照镜、洗衣服、磕头、舂碓、做糖馓、揉粑粑、杀猪、捡枞菌、抬灯笼、点火把、放牛、放羊、青蛙跳坎、锦鸡拖尾、猫洗脸、赶猴子、围老虎、打老鸹、捕鱼、摸团鱼、捞虾、吹牛角号、击鼓助威、背箭、打火枪、拼刺、劈刀、土王与客王打仗等动作,以及双人合作的种苞谷、割谷子、翻犁胚子、滚牛屎坨、蛤蟆晒肚、竖灯笼架子等动作,而且它们在摆手舞中都有各自的土家语名称。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动作在今天的摆手舞中已很少呈现。

【毛古斯舞】  土家族地区流传的一种极为古老的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域的土家族聚居区。“毛古斯”是土家语称谓的汉语音译,土家语对毛古斯的称谓也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如龙山县贾市乡一带称为“装拔帕”或“拔步卡”,龙山县靛房镇一带称“故事拔帕”,永顺大坝乡一带称“拔帕格茨”,古丈断龙山、红石林一带称“恶撮尼嘎”。这些称谓中的“拔帕”是汉语中包括女性(老婆婆)在内的“祖先”或“祖辈”的意思。因此,毛古斯意指通过装扮毛人祖先狩猎或生产、生活的情景祭祀祖先。毛古斯舞通常在土家族传统节日“舍把日”跳摆手舞活动中穿插进行。表演者身着茅草、稻草或粽叶扎制的衣裙,头戴草“帽”(帽上扎有三五根不等的辫子,帽的下檐遮住表演者的面孔,以免被人认出),手持粗鲁棍(也称齐眉棍——长约80厘米的木棍),在竹筒鼓或锣鼓的敲击声中表演狩猎及各种农事生产、生活场景。表演中有人物,有简单的情节和场次(如食姐——打猎、里你——找地方、借日——做阳春等),有对白,有舞蹈。对白用土家语,怪腔怪调,吐字含混不清;动作古朴、粗犷,主要有打露水、撬天、扫进扫出等,以碎步进退、屈膝抖身、左右跳摆为基本动律,形象地模仿远古祖先的神态。因此,有学者认为毛古斯是中国舞蹈的最早源头,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祭梅嫦】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在“食姐”(打猎)一场中出现。众毛古斯上场后,首先要在拔步卡(老毛古斯)的带领下祭奠猎神——梅嫦,以祈求梅嫦神保佑狩猎成功。捕获猎物归来时也要用猎物的血、毛、肉再敬梅嫦,以感谢她的庇佑。届时,众毛古斯在梅嫦神位前跪下,双手横握棍(俗称粗鲁棍,也称齐眉棍)端于胸前,伴随着拔步卡念唱《梅嫦词》,向梅嫦神位鞠躬磕头数次。

【找果子】  土家语称“卡布利你”,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正步准备,双手自然下垂,右手握粗鲁棍,拳口朝前,棍的另一端斜拖在身后;第一、二拍,左脚屈膝向前迈步,右脚跟上一步,同时右手持棍向前柱地,左手自然摆动,目视左下方做“找果子”状;第三拍,左脚上步,上身前俯,左手在左下方做“捡果子”状;第四拍,起身直立,左手虚拳端于嘴前做吃果子状。该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先民原始采集生活的情景。

【理脚迹】  即查找野兽留下的足迹。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在“食姐”(打猎)一场中出现。跳法为:小八字步屈膝站立准备,上身前俯,双手于腹前直握粗鲁棍,棍头下斜约45度;第一、二拍,左脚上步,向右拔棍,上身稍右倾,目视棍头方向;第三、四拍,做与一、二拍对称动作。

【追打野兽】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在“食姐”(打猎)一场中出现。跳法为:正步准备,双手屈肘于身体右侧竖握粗鲁棍;第一、二拍,双腿屈膝,上身前俯,右脚起向右前跑两步;左脚第三、四拍,做与一、二拍对称动作。

【抖狗蚤】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做法与摆手舞中的“抖狗蚤”相似,但显得更加率性和自由。跳法为:小八字步准备,双手叉腰,屈膝;第一、二拍,右脚、左脚先后交替踏地各两次,双肩随脚踏地节奏上下抖动,头和躯干随之晃动;第三、四拍,重复一、二拍动作,第四拍时双手自然放下,脚成小八字步。

【打露水】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大八字步准备,双手屈肘直握粗鲁棍于胸前;第一、二拍,左脚屈膝向前迈步,同时向左送胯,身体向右侧转身约90度,双脚成大八字步半蹲,双手保持准备姿态;第三、四拍,身体顺势向右摆动,右脚前跨成丁字步。

【搭肩】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大八字步准备,双手屈肘直握粗鲁棍于胸前;第一、四拍,做“打露水”相同动作;第五、六拍,双脚原地小跳一次成八字步半蹲,上身稍前俯,低头,双手保持准备姿态;左脚屈膝向前迈步,同时向左送胯,身体向右侧转身约90度,双脚成大八字步半蹲,双手保持准备姿态;第七、八拍,双脚原地小跳一次,脚落地的同时迅速向前顶跨,挺腹,上身后仰,双手握棍顺势向右肩上后方向打去,双手斜握棍头搭在肩上,棍尾稍低,棍与身体约成45度夹角。

【撬天】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右丁字步准备,双手斜握粗鲁棍于胸前;第一、二拍,右脚屈膝上步,同时向右送胯,左脚跟上一步,与右脚成八字步,上身稍左扭,同时双腕下压、双拳握棍上撬;第三、四拍,保持上撬姿态,向左前方送胯两次。

【打粑粑】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与摆手舞中的“打粑粑”相似。跳法为:两人相向正步站立,双手斜握粗鲁棍于左胸前;第一、二拍,两人同时上左脚成弓箭步,一人举棍打地(似打糍粑状),一人握棍打地后举棍;第三、四拍,两人步伐不变,分别做对方一、二拍动作;第五、六拍,两人同时迈右脚成弓箭步,一人举棍打地,一人握棍打地后举棍;第七、八拍,两人步伐不变,分别做对方五、六拍动作。

【梅嫦舞】  土家族民间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土家族地区,因祭祀土家族传说中的女猎神梅嫦(土家语称“沃撮”)而得名。相传梅嫦是率领土家先民狩猎的女英雄,不幸被猛虎所伤,死后化为猎神(土家语称“沃撮里嘎”),土家人进山狩猎前或捕猎归来,都要举行祭梅嫦仪式,祈望梅嫦保佑捕猎成功或用猎物酬谢梅嫦。梅嫦舞即为祭梅嫦仪式中的舞蹈。舞蹈形态因祭祀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狩猎出发前在屋内进行的祭梅嫦仪式,搭三张桌子作为祭台,选寨中年轻貌美姑娘扮成梅嫦在祭台上舞蹈,表现梅嫦与野兽搏斗、擒获猎物等内容。另一种仪式也是搭一高台,选童男童女两人站于台上作为人祭,土老司头戴凤冠、身穿五色法衣在祭台前的兽皮上舞蹈,表现围捕猎物、茹毛饮血等场景。最为常见的是在毛古斯表演场地一角扎一草人或草标(名曰“梅嫦草神”),众猎人穿兽皮衣、草鞋、扎绑腿,背弓箭、持土枪、梭镖、刀叉等,在土老司的带领下面对梅嫦神位做跪拜、祈祷等动作,伴以土老司念唱的《梅嫦词》,舞蹈过程显得庄严肃穆;狩猎成功后的舞蹈段落同样有祭拜梅嫦、围猎捕猎等动作,但显得节奏明快、诙谐幽默。

【铜铃舞】  又名八宝铜铃舞或八幅罗裙舞。是梯玛在“解钱”等法事活动中所跳的仪式舞蹈,因舞者身着八幅罗裙、手持八宝铜铃而得名。主要流传于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土家族聚居区。法事过程中,土老司头戴法帽凤冠,口吹牛角或念唱咒语,手持八宝铜铃节律,旋转、跳跃或进退起舞,八幅罗裙随之撒开,犹如孔雀开屏,舞蹈显得神秘而优美。主要动作有拜神、跳火坑、过门槛、打八铃等;基本步法有走十字、踩三角、屈膝辗转等。舞蹈过程中,双膝稍屈,顺拐摇铃,抖动扭摆,粗犷有力,体现了土家族舞蹈的独有风格,是典型的土家族宗教祭祀舞蹈。

【拜神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在土老司“解钱”等法事活动中经常出现,主要用于祭拜神灵。跳法为:正步准备,右手“竖握铃”,双手自然下垂。第一拍,左脚向右前方跳一小步,身体随之右倾,右腿后吸起,同时左手半握拳打左胯一次,右手“横握铃”打右胯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左前跳一步,左腿后吸起,身体左倾,双手动作同第一拍;第三拍,做第二拍对称动作;第四拍,左腿前弓,右膝跪地,双手动作同前;第五、六拍,双腿姿态不变,双手于胸前捧“竖握铃”,摇铃两次;第七、八拍,双腿姿态不变,上身前俯埋头,双手分开撑地。第八拍起身成正步,双手胸前竖握铃。

【扫堂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在“解钱”等法事活动开始时出现。土老司在祭祀和恭请各路神灵时,要将仪式场所各种邪神野鬼扫除干净。跳法为:正步准备,右手竖握铃,左手持司刀,双手自然下垂。第一、二拍,左侧身前倾,左勾脚向左前上步,“左掏手”于右前平划至左旁抬起约25度,手心向上;第三、四拍,右侧身,右脚跟上一步成正步,同时右手竖握铃在右胯旁摇铃一次;第五、六拍,左转身面向一点方向,同时右手竖握铃抬至右腰旁摇铃一次;第七、八拍,左脚后撤一步,右脚收成靠步,双手姿态不变,右手摇铃一次。

【八字步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左丁字步准备,稍屈膝,双手屈肘于胸前竖握铃。第一拍,左脚稍提起,外撇步落于右脚前,脚跟与右脚尖靠拢,同时双手竖握铃从右往上向左划半圆,至左腰前成横握铃;第二拍做第一拍对称动作;第三、四拍,同一、二拍动作;第五、六拍,双手于胸前竖握铃,身体随双脚原地向左磨转一圈;第七、八拍,左脚全蹲,右脚前伸脚跟着地,同时右手竖握铃向右前方推出,左手屈肘于胸前向后拉与肩平,掌心朝里。

【马步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左丁字步准备,左手于胸前盖掌,右手横握铃自然下垂。第一至四拍,保持准备姿态,全身连续颤动(似骑马状),左手在胸前平绕8”字,右手持铃有节奏地拍打胯部;第五至八拍,双手动作同一至四拍,以右脚为轴,左脚连续点地右转一圈。

【转马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八字步准备,半蹲,上身前俯,左手屈肘于左肩前,右手“斜握铃”于后斜上方。第一至四拍,保持准备姿态,以左脚为轴向左点转一圈(转动时右脚在后随左脚连续点地转动),右手在后连续上下闪动;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

【转圈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小八字步准备,右手横握铃,双臂自然下垂。第一至四拍,以左脚为轴向左辗转,右勾脚脚跟随之前、左、右、后蹬地,双手在两侧上下摇铃、闪动四次;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该动作既可在地面上做,也可在茶枯饼上做,而且土老司们通常可以成百上千次地进行,充分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跳马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左丁字步准备,右手横握铃,双臂自然下垂。第一至二拍,右脚前吸腿,小跳一次上步落地半蹲,左脚勾脚蹬弹前伸,脚跟着地。右手竖握铃屈肘向里,左手半握拳拳口朝上,屈肘于右手外,双手端于胸前同时向外相互绕一圈;第三至四拍,上身前俯,右手握铃击打左小腿内侧一次;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

【跑马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八字步准备,半蹲,左手屈肘于左肩前,右手斜握铃于后斜上方。第一至四拍,保持准备姿态,双腿同时连续向前跳跃,一拍一次;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该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土老司骑着“神马”上天入地沟通人神的情景。

【抖肩摇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左脚在前屈膝成弓步,右膝在后跪地准备。第一拍,右手竖握铃击地,左手向后平伸;第二拍,双手做第一拍对称动作;第三拍,双手在胸前相碰;第四拍,双手拉开成侧平举,同时双肩抖动一次;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

【踩五方】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土老司解释为祭拜东南西北中五方神灵。跳法为:正步准备,双手屈肘竖握铃于胸前。第一拍,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双手打开成侧平举,掌心向前,右手竖握铃;第二拍,右脚收成正步,并以左脚为轴心向左辗转180度,双手屈肘合于胸前竖握铃;第三至四拍,双手保持第二拍姿态,左脚向左移一步,并以左脚为轴左转约27度,右脚稍提起随之转动,第四拍落于身后,重心在右脚,左脚勾脚前伸脚跟着地,双手于第四拍由胸前打开平举;第五、六拍,左脚向右前上步着地,并以左脚为重心左转一圈,右脚跟上勾脚前伸着地,双手在第五拍时于胸前竖握铃,第六拍时双手打开成侧平举;第七、八拍,做五、六拍相同动作。

【踩八卦】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正步准备,右手横握铃,双手自然下垂。第一至四拍,左脚起步走十字步,第四拍时双脚成正步,双膝颤动一次,双手在提襟位,左手半握拳,拳口击打左胯一次,右手横握铃击打右胯一次;第五、六拍,右脚向前上步,左脚跟成左靠步,双手同一至四拍动作;第七、八拍,左脚向左前上步,左转身约90度,右脚跟成右靠步,双手动作同上。

【打八铃】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出现在土老司法事活动“驱鬼”环节。跳法为,准备:右脚全蹲,左脚稍屈膝勾脚前伸,脚跟着地,右手竖握铃于右胸前,左手半握拳向前平伸,拳口朝右。第一拍,右手握铃打在左小腿内侧;第二拍,打左大腿一次;第三拍,打左手小臂内侧一次;第四拍,右手向外翻腕,经左肩向后绕头,打右肩一次,同时换成左脚全蹲,右脚勾脚前伸,脚跟着地,右手铃交给左手,右手握拳向前伸出,拳口朝左,左手竖握铃屈肘于胸前;第五至八拍,做一至四拍相同动作。

【跳火坑】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出现在土老司法事活动中给东家事主“辟邪”环节。跳法为:正步准备,右手竖握铃,左手持司刀,双手自然下垂。第一、二拍,左脚起向左后侧“单起双落”跳步,同时右脚靠步半蹲;左手“单晃手”回胸前端掌,右手横握铃盖至左腰旁,扣左旁腰,目视左下方;第三、四拍,右手由下向上翻腕经胸前屈肘举于右肩前横握铃,上身随之稍后仰,目视右前方。

【过门槛】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通常出现在土老司法事活动中给东家事主“辟邪”环节。跳法为:小八字步准备,右手横握铃,双手自然下垂。第一、二拍,左脚提起,同时左转身180度,右脚收成正步,左手半握拳,拳口击打左胯两次,右手横握铃击打右胯两次;第三、四拍,右脚原地踏一步,向左转身半圈,左脚勾脚前抬约45度,右脚单起单落跳起两次,双手动作同前;第五、六拍,左脚落地,右小腿后抬,左脚单起单落跳两次,双手动作同前;第七、八拍,右脚落地后提起,身体向右转一圈,双脚成左踏步,双手动作同前。

【跳莲花】  铜铃舞基本动作之一。跳法为:小八字步准备,右手横握铃,双手自然下垂。第一至四拍,双脚双起双落前后交叉换腿插秧跳,一拍一次,同时左手半握拳屈肘与肩平,拳心向里,右手竖握铃击打右肩后向前上方推出;第五至八拍,重复一至四拍动作。

【跳丧舞】  又名“打绕棺”或“穿花”“散花”等,土家族民间丧葬仪式舞蹈,主要流传于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域的土家族地区。土家族老人去世后,通常在自家堂屋设灵堂请巫师或道士做法事超度亡魂,“打绕棺”即为法事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主要以舞蹈形式出现的丧葬仪式活动,故名“跳丧舞”。唐宋时期所称的“踏歌”,与今天土家族跳丧舞的形式和内容十分相似,说明跳丧舞在唐宋时期已基本成型。“打绕棺”一般由57名土老司带领众人在锣鼓伴奏下围绕棺木沿逆时针方向舞动,并以棺木前及其两侧作为动作表演的三个点(或棺木前及棺木四角方向的五个点),在反胴体摆动的动律中,每绕行一周,在每个点分别表演单滚柱(又称单穿花)、双滚柱(又名双穿花)、双龙抱柱、童子拜观音、雪花盖顶、狮子滚绣球、野猫戏虾、黄龙缠腰、老龙脱壳、海底摸沙等动作,表演过程中,时而双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时而多人依次绕背穿肘于灵侧,舞蹈时而快速激越,时而舒缓低沉,风格粗犷热烈,充分体现出土家人“重生歌死”的生命价值观和“伐鼓以祀,叫啸以兴哀”的悠悠古风。

【板凳龙舞】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流传于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土家族地区。因以家用长板凳(俗称条凳:木质,长约130厘米,宽约18厘米,前后各有两只脚作支撑,脚高30厘米不等)作为主要道具舞动而得名。板凳龙舞有独凳龙舞和多凳龙舞之分。独登龙舞由13人起舞。1人起舞时,两手分别执条凳的前后各一只脚舞动;2人起舞时,前后一人各执凳的两脚舞动;3人起舞时,前两人各执凳的一脚,后一人执双脚舞动。舞动过程中,舞者和着锣鼓点子行进,并有序地舞出各种花样,只见板凳飞舞,有如龙腾虎跃。多凳龙舞由511人起舞,每人各举一凳,前一人饰龙头,后一人饰龙尾,余者为龙身,另一人在前耍宝逗龙。舞动过程中,凳随人动,凳凳相随,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左右翻腾,先后舞出“黄龙出海”“蛟龙戏珠”“蛟龙翻滚”等动作套路,场面热烈、壮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人们还将板凳进行刻鳞或扎上龙形彩绘,舞动起来更为生动形象。

【跳马舞】  又称跑马舞。土家族民间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古丈县古阳镇太平村(又名热溪)、双溪乡宋家村一带。跳马舞主要在“跳马节”中进行,是跳马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故得名。正月第一个马日午夜时分,铁铳三响,唢呐、长号、锣鼓齐鸣,跳马队伍向跳马场出发。到达后,跳马队分3人一组(一人头戴草帽、手舞篾刀、“骑马”主掌道具,一人牵马,一人赶马)在锣鼓的伴奏下跳起跑马、跳马、赶马等动作。多匹马绕场而舞,时而相互嬉戏,时而呈现操练或战斗场景,当表演达到高潮时,队伍跑出场地,在特定的地点将“马”烧掉,以示把马献给了鬼神,期望它们给人们带来吉祥和丰收。

【操旗舞】  又名造旗舞。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主要流传于古丈县古阳镇太平村(又名热溪)等土家族集聚区,通常在正月“调年摆手”活动或“跳马节”中进行。每当“调年摆手”之前,6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手擎六色正旗,其他人手舞黄、红、白三色小旗(黄色称龙旗,红色称太阳旗,白色称月亮旗),由梯玛带领,祭奠过土地菩萨之后,来到调年坪(举行调年活动的地方),在击鼓声的伴奏和指挥下操旗而舞,故名操旗舞。舞者在“细步”“漫步”“进退步”等步伐行进过程中,前后左右有序地舞动手中旗帜,以扫除污秽瘴气,带来朗朗乾坤;围观群众则随时可加入舞蹈行列,场面热烈壮观。当舞者最终围成大圈时,旗手们顿时散开,将旗帜插于调年坪的四周,众人开始跳起调年舞(摆手舞的别称)

【厄巴舞】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主要流传在古丈县红石林镇、断龙山乡一带,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新粮乍熟时节举行。“厄”是土家语对“猴子”的称谓,“巴”土家语意为“公的、雄性”,或“跳”的意思,厄巴舞,即为模拟猴子或类似猴子一样的舞蹈。舞蹈一般在舍把堂(又称摆手堂)举行,舞者通常是中老年女性(传说过去为男性),均带有猴面具,舞蹈主要有攀岩、摘果、泅水、撮鱼、挠痒、捞月等动作,均由模拟猴子的相关动作演变而来,将猴的嬉笑顽皮之性、轻盈敏捷之形、混沌蒙昧之稚演绎得惟妙惟肖,蕴含着人类早期母系时代的信息,反映了土家族民众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对祖先神灵庇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感念之情。

【傩舞】  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是傩祭仪式或傩戏表演中的舞蹈,流传于整个湘西土家族地区,因为穿插在傩祭仪式或傩戏中表演,故是一种融音乐、戏曲、武术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根据傩祭仪式的内堂法事和外堂戏剧表演之分,傩舞也分为内堂法事中的傩舞和外堂戏剧表演中的傩舞。内堂法事中的傩舞要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规范,动作严谨,舞步庄严,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外堂戏剧表演中的傩舞则根据剧目表演的需要,动作幅度大,表演夸张豪放,风格自由活泼。傩祭仪式及傩舞表演讲究“三快”“三慢”“八分明”“九不准”四大要领。“三快”指的是法诀使用快、驱邪使令快、送神起马快;“三慢”指迎神慢、请师慢、勾标撤愿慢;“八分明”指表演过程中要牢记八卦方位和自己的所处位置,前后、左右、上下、内外要分明不乱;“九不准”则指不准泄露秘诀、不准背师传法、不准忘师弃师学法、不准假冒符法、不准乱罡乱法、不准污秽神灵、不准行坛嬉笑、不准六耳传法、不准篡教改教。此外,还要牢记“不挨不擦不踩人,不倒不蹿不串营,不抓不扯不失手,记得清来分得明”。傩舞的主要动作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犀牛望月”“苦竹盘根”“怀中抱月”“池鱼戏水”“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等。

【赤膊溜】  土家语称“时哭乃哈”(汉语意译为“打赤膊”),俗称“赤膊溜”。土家族民间男子健身娱乐舞蹈,主要流传于古丈县断龙山乡一带。因舞者赤膊而舞,故名赤膊溜。舞蹈主要在劳动之余或其他娱乐场合进行,舞蹈过程中,舞者口中有节奏地念着“时哭乃哈”,双手掌有序拍打肩、臂、肘、腕、胸、胯、腰、腿、脚等关节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双脚屈膝下沉并有节奏的小跳。赤膊溜表演生动、活泼,既有明显的健身价值,又有很强的娱乐作用。舞蹈形式与流传在湖北恩施一带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肉连响”极为相似,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

【五马灯舞】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主要流传于永顺县与桑植县接壤的土家族地区,因主要道具为五匹竹扎纸糊成的“马”而得名。马身用竹篾扎成,糊纸,涂以彩画,肢蹄俱全,缰辔皆备,鞍鞯精致,马头活动自如,颈脖系铜铃,腰腹部中空,腹下用布遮拦,舞者站立其中如骑马上。舞蹈通常在春节期间的迎春祈福活动中进行,届时,五人“骑马”走乡串户,在爆竹和锣鼓声中起舞为乡亲们祈福迎春。到达表演场地,五马并鞍而出,时而遛马跑马,时而策马奔腾,马颈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好一派新春气象。新中国成立后,五马灯舞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均有所创新,甚至还将汉戏剧目《走马荐诸葛》《五马破曹》等内容融入表演之中。

【打廪舞】  又称“跳牌”,土家族丧葬仪式舞蹈,流传于凤凰县土家族地区。“打廪”的汉语意译为“演练军阵动作”,即众人在灵堂击鼓、吟唱声中围绕棺木表演刺杀、撕打、射箭、冲锋等军阵作战动作。舞者通常手持竹弓、盾牌扮成阴兵(正因为持盾牌而舞,故称“跳牌”),在土老司祖师环刀的指挥下,踏着鼓点,表演三十六堂跑马、七十二堂破阵等套路。舞蹈过程中,兵士们不停地拉响竹弓,并发出“嗬嗬喂——杀!”的呐喊声,气氛庄严肃穆。该舞蹈特殊的表现内容、形式和场所,使其成为湘西土家族地区古老军战葬礼仪式舞蹈的“活化石”,也因为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导致今天已几近失传。

【筷子舞】  用筷子作舞具拍打身体的土舞蹈,流传于泸溪县潭溪镇的土家族村寨。每年秋收以后,青年男女聚集一堂,每人手握一把筷子进行舞蹈。舞蹈过程中,以筷子拍打身体节律,依次拍打肩、手腕、大腿、小腿、脚后跟等部位,与“打莲湘”的表演形式类似。尤具特色的是,舞者经常两两相对或相互穿插而舞。这种以筷子拍打身体的舞蹈形式,土家人认为它象征着大家都有饭吃,男女间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莲湘舞】  又称“打连厢”或“九子鞭”。本为汉族民间舞蹈,“改土归流”后传入湘西,并逐渐融于本地民间歌舞元素,成为土家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因表演过程中主要以镶有多个铜钱的竹竿(长约1米,竿上钻6孔,每孔镶34个铜钱)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打连厢”或“九子鞭”。舞蹈的主要形态为载歌载舞,即手持莲湘边打边唱,舞者随着铜钱撞击的声响起舞,并以莲湘击打身体节律,击打部位从手上到身上,再到腿上,击打的同时依次作出凤凰展翅、滚绣球、雪花盖顶、黄龙缠腰、古树盘根等舞姿动作。舞者需要按照“含胸屈膝脖带颤,深蹲转体要活泛,打得快时如流星,慢打慢转悠闪闪”的要求进行表演,同时还伴有“见子打子”的民间小调演唱,所唱内容广泛,有表现农事劳作、时岁节令的,有宣传伦理道德、时事政策的等。“莲湘”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表演形式多样,一人至多人均可表演,男女不限,老少皆宜。

【舞龙灯】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均有流传,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或五月至七月期间进行。正月主要舞“灯笼”(用竹篾扎成骨架,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有龙头、龙身、龙尾共9节,有角、嘴、眼、胡须等,形态逼真。龙头、龙身、龙尾用红色布带连接,各节内点一烛灯,似为灯笼),前有24对排灯开道,排灯后有鱼、虾、蚌壳、灯笼等表演队伍,在锣鼓号角声中,在鞭炮爆炸场合,舞龙者个个赤膊绑腿与巨龙翻滚于一体,依次表演黄龙下海、老龙翻身、金龙抱柱、金龙过海、二龙抢宝等动作套路,灯不灭,龙不停,鞭炮不断,直到灯笼口中喷水才告结束。土家人用这样的表演方式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至七月舞草把龙,即龙身用稻草扎成,亦为9节,每节插一竹竿或木棒为把,舞者持把而舞。传统的草把龙表演主要在田间地头进行,用以驱除庄稼的瘟病,因此要舞遍每片田地。届时,舞龙队伍在锣鼓伴奏下,在牛角号、三眼铳、鞭炮声中表演各种动作套路,场面热烈壮观。

【舞土狮子】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普遍流传,通常在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进行。相传土狮子是土司王的哈巴狗,故所舞狮子狮身小巧玲珑,狮头大而毛长,与汉族民间所舞狮子有别,故名“土狮子”。舞土狮子有多种形式,一种是独狮舞玩,一人戴猴面具相伴而舞,在锣鼓声中,狮猴相嬉,表演蛤蟆晒肚、猴子捉虱、岩鹰盘旋、鸭子扑水、锦鸡打架、老鼠翻梁、观音坐莲、倒挂金钩、倒栽葱、钻板凳、跳桌子等动作套路,有时还配以耍火棍、火叉、火流星、耍双刀表演,动作难度大,表演诙谐幽默。另一种是群体表演,有人扮成送春的春官,有人扮成判官、小鬼(春官持一小锣,判官佩戴宝剑手持大锣,小鬼持钹),先由春官击锣送春,祝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接着判官挥剑砍杀小鬼,驱逐瘟疫煞气,最后在锣鼓声中狮猴相舞(表演动作同上);另一人头戴将军帽,双手挥舞手帕戏耍狮猴。表演诙谐幽默,场面喜庆热烈。

【彩龙船】  本是汉族民间节庆舞蹈,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也广为流行,通常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进行。届时,人们划着用竹篾彩纸扎成的“龙船”(底部呈船形,置有船篷形顶棚,中空,可容12人站立),船舷两端系有彩带,扮演“采莲女”之舞者用彩带将彩船挂在腰间起舞。表演可一人进行,也可多人进行。一人表演时,“采莲女”身着古装服饰,胸前挂镜,在小船悠悠前行中表演梳妆打扮、采莲劳作等动作;多人表演时,一人扮纤夫,一人扮艄公,纤夫用一条长丝帕“拉”船前行,“采莲女”“划”船劳作,艄公把舵,众人划桨,在悠扬的歌唱声中,在清脆的锣鼓声中,小船左右摇摆、翩跹进退,展现一派优雅、热烈的劳作场面。

【花灯舞】  俗称跳花灯或打花灯,湘西土家族地区普遍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进行。花灯舞起源于何时,因史料不全无法定论,但乾隆《辰州府志》即有“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及各鸟兽状。10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的描述,清同治《保靖县志》也有“上元夜,街市竟赛花灯”的记载。可见,湘西土家族地区在“改土归流”前后即盛行跳花灯。湘西土家族花灯舞主要有单花灯、双花灯等表演形式,且以单花灯居多,即一旦一丑进行表演,旦角叫“幺妹”(通常是男扮女装,扎假辫,包头巾,系花裙,左手执彩巾,右手执绸边折扇),丑角称“赖子”或“小花脸”(花脸,反穿皮袄,扎腰带,头戴瓜皮帽或扎头巾,右手执蒲扇),两人在一张方桌上配合表演凤穿牡丹、美女梳头、雪花盖顶、猴子吃奶、滚龙绕柱、犀牛望月、蛤蟆戏水、白鹤亮翅、扫地雪莲、蜻蜓点水等动作。表演过程中,手、眼、身、臀、脚协调配合,遵循“同边顺拐、屈膝下沉、扭摆划圆”的基本动律,旦角的表演矜持、优雅、柔美,丑角的表演诙谐、幽默、风趣,加之锣鼓的伴奏和丰富多彩的花灯调伴唱,使表演更加活泼生动,喜庆热烈,也大大增强了包括花灯舞在内的花灯戏表演的艺术魅力。

【《摆手女儿家》】  土家族女子群舞。湖北籍土家族舞蹈家、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徐小平教授编导,2005年获得全国第五届“荷花奖”舞蹈比赛十佳作品奖,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民族之花”金牌奖。该作品以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律“同边顺拐”为基本元素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艺术加工和提炼,塑造了一群纯洁、柔美、热情、大方的土家族姑娘形象,充分展现了当代土家族姑娘的精神风貌。

【《观花》】  歌舞。《观花》由彭梦麟作曲,余大鸣、李生权编舞,1979年获湖南省音乐创作节目一等奖。

【《阿达玛的咚咚喹》】  舞蹈。《阿达玛的咚咚喹》由黄国群作曲,张莉茹、谢晓泳编舞,1987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一等奖。

【《捞虾》】  舞蹈。《捞虾》由黄国群作曲,余大鸣、李生权编舞,1987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一等奖。

【《毕兹卡的节日》】  舞蹈。《毕兹卡的节日》由黄国群作曲,张莉茹、谢晓泳编舞,1987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一等奖。

【《山民》】  舞蹈。《山民》由黄国群作曲,杨秀昌、黄国强编舞,1991年获全国少数民族单、双、三人舞蹈比赛三等奖。

【《猛峒河的月亮》】  舞蹈。《猛峒河的月亮》由黄国群作曲,谢晓泳编舞,1991年获全国少数民族单、双、三人舞蹈比赛三等奖。

【《四季花儿开》】  大型民俗组舞。《四季花儿开》由罗炳辉创作剧本,彭昌兴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1994年获湖南省新剧节目奖。

【《踩瓦泥》】  三人舞。《踩瓦泥》由山人创作,彭昌兴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1997年获全国少数民族“孔雀杯”舞蹈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扎花女》】 大型民族舞蹈诗。《扎花女》 由刘定远、山人创作,彭昌兴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1999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获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特等奖,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金奖、表演金奖。

【《霞生山水间》】  大型民族风情舞蹈诗。《霞生山水间》由刘定远、山人创作,彭昌兴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2000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我的湘西》】  大型民族舞蹈诗。《我的湘西》由山人创作,彭昌兴、杨天解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获湖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特等奖;2005年在湖南省艺术节中获田汉大奖,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再度获奖。

【《长河印迹》】  土家族男子群舞。《长河印迹》由蒋浩、谭建斌、李开沛等人编导,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表演,2010年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二等奖。该作品以酉水船夫的生活与生命历程为原型,借用沈从文笔下的“长河”命名,运用土家族舞蹈元素,通过撑船、闯滩、遇难、祭奠、前行等情节,表现船夫们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勤劳善良、坚忍不拔、乐观豁达”的民族精神印迹。

【《五色土》】  大型民族歌舞。《五色土》由山人创作,杨天解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2011年获湖南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特等奖。

【《西兰卡普》】  舞蹈。《西兰卡普》由罗慧琦作曲(与人合作)2011年在广东省举办的全国艺术节获一等奖。

【《五彩湘韵》】  大型民族歌舞。《五彩湘韵》由山人创作,杨天解作曲,胡明珠、黄国强编导,2012年在获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