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音乐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音乐

1. 器乐

【溜子】  “溜子”一词,来源于土家族“打挤钹”曲牌中最固定的基本乐段(艺人叫“溜子”),是曲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在收集整理曲牌过程中,发现所有曲牌都存在着“起头子、上溜子、上车、接尾子”的基本结构,且“溜子”部分又是严格固定的重复,头钹、二钹采用“挤”的演奏方法,使其节奏紧凑、明快。为凸显土家族“打挤钹”在世界打击乐中独有的演奏特征,前中央民族音乐学院民族文艺研究所将土家族“打挤钹”冠以“打溜子”这一称谓并载入《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打溜子】  打溜子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间打击乐,深受土家人民的喜爱。主要流传于湘西北以及湖北省五峰、鹤峰等县土家族地区,尤其在龙山、永顺、保靖和古丈四县都有较好的活态遗存分布。打溜子有“打喜不打悲”“打红不打白”的定俗,每逢婚嫁迎娶、新屋落成、逢年过节等喜庆场合,土家人都必定要打溜子。打溜子是汉语名称,土家语称为“家伙哈”“挤拨哈”,汉语又称为“打家业”“打家伙”“打响器”“打路牌子”,土家族儿童依据其不同乐器的发音还取名为“呆配当哈”或“当当哈”。打溜子起源于何时无文献明确记载,就其木石敲击的原始余韵依稀可见来看,应起源于远古时代。打溜子是土家族原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突出反映了土家人民和谐的自然社会观念以及勤劳朴实、乐观豁达的生存信念。

【溜子乐器】  打溜子由4件乐器即马锣、头钹、二钹、大锣组成。如今的溜子乐器均为黄铜打制,以往土家少儿在初学阶段也有以柚子壳或石块、瓦片代为练习之用。其中马锣为高音乐器,锣面直径1520厘米,厚约0.3厘米,锣边高度约2.5厘米,锣面平直光滑,发音清脆而响亮。头钹直径约23厘米,其中钹碗直径约8厘米,钹碗高约3厘米,钹厚0.20.4厘米,钹边稍稍向外卷,越靠近钹碗越光华平直,钹碗周边几乎可以完全闭合;二钹与头钹形制几无二相,二者之所以被称为头钹和二钹,完全是由演奏的角色与先后而定,二者在溜子音乐当中属于中音乐器。大锣锣面直径在3550厘米之间,厚0.30.5厘米,锣边高度约2.5厘米,锣面平整,发音浑厚低沉、洪亮热烈,在整个溜子音乐当中属于低音乐器。

【马锣】  质地为铜质,经手工锻造成的“响铜”打击乐器。圆形,直径19厘米,边高2.5厘米,重约400克。锣面平滑,发音清脆而响亮。马锣演奏时,将锣向上抛起,锣的背面落在接手指上,敲击锣的正面而发出“呆”音;若再迅速用手指颤动数下,其发出的声音为“单”音;将锣向上抛起,锣的正面落在接手指上,敲击背面所发出的声音为“丁”音。三种不同音色,给人以喜悦、欢快、跳跃的感觉。演奏分“花马锣”和“正马锣”两种,在乐队演奏中起指挥作用。例:{ 2/4 呆 呆|呆呆 ○呆○呆 呆|呆呆 呆配|仓 配|仓当 配卜卜仓卜七卜 仓|仓卜七卜 仓当……

【花马锣】  演奏技巧上的“花样”变化打法。在保持与锣形成(锣击强拍,马锣击弱拍)的基本打法上,按一定的规律采用抛打的手法,利用敲击力度的轻重加以“花”的变化,调整节奏的强弱位置,使节奏旋律更加活泼,更加明快。

【土钹】  分为头钹和二钹。质地为铜质,经手工锻造成的“响铜”打击乐器。圆形,头钹直径23厘米,钹的叶面宽7.5厘米,叶面边微翘,圆拱顶直径8厘米,高3厘米,重约650克。钹的叶面光滑、略平,音高呈中音状,基本音色有“七”“其”“得”“令”“去”五种。二钹较头钹略小,重约550克,音高属中音,比头钹音稍亮,基本音色有“配”“十”“丹”“各”“干”“可”六种。土钹的演奏技巧十分独特,头钹和二钹以“挤”即快速交替并科学地调整钹碗内圆面积开闭大小的演奏技巧,完全改变了铜质乐器的音色,使其变为(似纤维质的)非金属音色。与其他同类乐器演奏音色相比,其个性独特,本土民族文化个性鲜明,具有世界音乐史上独有性特征。根据曲目的需要,通过艺人玩牌儿门,即“亮打”“闷打”“侧打”“闭打”“挤打”“盍边”“揉打”等多种打法,可演奏出多种非金属音色。例:2/4 七其卜卜  七其卜卜 仓当 配卜卜仓卜七卜 仓当七仓 七卜七卜仓卜七卜 仓……

【土锣】  质地为铜质,经手工锻造成的“响铜”打击乐器。圆形,直径35厘米,边高3.5厘米,重约1500克。锣面平坦、光滑。用锣锤击锣面中央,所发出的声音为“仑”音;敲击锣面中央稍偏位置,快速手捂锣面,发出的声音为“当”音;轻击锣面的边外,发出的声音为“倾”音。音色宽而宏亮,演奏时给人以热烈、雄壮的感觉。土锣主要是演奏强拍,有时也在弱拍上出现,这种技法,艺人称“反锤”。

【挤钹】  即头、二钹“挤打”。两手分别紧绞钹的系绳,并紧握钹碗,正面快速对击挤打。分“单挤”和“双挤”。“单挤”即头钹单击前半拍,二钹单击后半拍,一钹一音快速交替演奏;“双挤”即头钹双击前半拍,二钹双击后半拍,一钹二音快速交替连续演奏,速度较快,节奏密集,常用于“溜子”乐段,声音厚实、短促、清晰,多以表现飞禽翅膀拍击的声音。

【四翻溜子三翻车】  土家族“打溜子”传承中的专用名词。是指“挤钹”曲牌套曲中,乐段内部的基本结构形式。其结构形式为“头子”——接“溜子”(反复四次)——上“车”(反复三次)——尾子;采用从“头子”至“车”并多次反复(反复次数中的“头子”部分可换成其他曲牌的“头子”)再接“尾子”的结构方式,构成套曲。它是“挤钹”曲牌套曲体的基础结构形式。

【玩排儿门】  即头钹、二钹的花样演奏技巧。亮打:亦称敞打。两手分别以掌心、食指、中指绞紧系绳并紧握钹碗,两手对击立即松开。让两只钹所发出的音充分扬出,其音明亮绵长。闷打:亦称“蒙打”。同上紧握钹碗,两手迅速对击,即一音未开,二音接来。其音短促,节奏明快,清脆余音不长。砍打:用一只钹叶面的边沿,叩击另一只钹的碗心窝或钹叶面的正面。其声音短促明晰,以仿兽蹄声、滴水声及点击声见长。侧打:演奏时,两手将两只钹的钹心相对击的位置错开一半(根据曲牌的主题形象需要可调整错开位置的多少),上下擦击。其音透出“喳”或“沙”声,力度和擦击幅度大小视曲牌需要而定。多以表现有磨擦形态的主题形象见长。盍边:两手同前分别握钹,将两钹心朝上,用一钹的叶面正面击另一钹的叶面正面。其音绵长悠扬,细腻。揉打:两手同前分别握钹,正面相对旋转约135度磨擦而击,使其(根据力度的轻重)连续发出“沙沙……”或“喳喳……”似风吹草动、雨打树叶的声音。

【溜子结构】  打溜子一般由“头子”和“溜子”两大部分构成。“头子”部分结构和形态丰富,主要用于描写场景、情态等,是溜子的主体所在;“溜子”部分因为地域的差异而不近相同。如坡脚的溜子分为“新溜子”“老溜子”“半溜子”,各自的乐段有所不同;靛房、他砂一带的溜子分为“头子”“溜子”“尾子”三部分,其中“溜子”部分又有“八番溜子”“九番溜子”之分;农车的溜子分为“双起头”“长溜子”“短溜子”“双鸡头”“锦鸡拖尾”等部分。现在最为完整的溜子结构由“头子”(又称牌子)“长番”(又称桥子或绞子)“溜子”和“尾子”四大部分组成。因为“溜子”部分是整个曲牌的主体,因此国内民族音乐学界将其定名为“打溜子”。

【溜子分类】  传统意义上的土家族打溜子按照组合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三人溜子。较为原始的一种溜子组合,没有小锣,以头钹作为节奏,大锣作为指挥。特点是“双钹对面讲话,大锣断句加花”。这种演奏形式今在永顺与古丈、保靖与古丈交界的土家村寨还有遗存。②四人溜子。打溜子的基本组合形式。在三人溜子的基础上增加高音乐器“马锣”。特点是“小锣令,大锣稳,头钹二钹紧紧跟”或“头钹二钹对面讲话,大锣故意中间打岔,只有小锣稳扎稳打,引导大家不出偏差”。这种演奏形式流传地域最广,流传时间也较长。③五人溜子(五子家伙)。就是在四人溜子的基础上加上唢呐。④六人吹打。就是在五人溜子基础上再加上边鼓。过去老艺人一般不太喜欢五人溜子和六人吹打,如今为了热闹才出现后两种演奏形式。因为溜子的最主体乐器就是两副钹,若加上更多的乐器就冲淡了主体乐器。六人吹打还多是借用汉人的曲牌名,如“迎凤”“安庆”等。

【溜子流派】  打溜子传统流派组织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姓氏组成流派或班社,如田家班、彭家班、向家班等;二是以村寨为组织,如他壳峒班、那卜梯班、茶圆班、农车班、马蹄寨班等。流派有以龙山县靛房镇联星村为代表的还原派、百型村为代表的连缀派和以农车乡茶园村为代表的创新派。以往在各个班社流派之间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意识和行为,路上遇见往往会一决高下、分出胜负方才罢休。这也是打溜子自古以来稳定的纵向传承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交往和联系的加强,原来的班社和流派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不同家族、村寨的溜子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跨界的老年溜子队、青年溜子队、少儿溜子队、专业团体溜子队、大中小学师生溜子队相继出现,其传承与传播的范围不断拓展,风格流派亦层出不穷。

【传统溜子曲牌】  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题材丰富、种类繁多。旧时溜子曲牌是通过口手相传。据民间老艺人传言,历史上土家族打溜子的曲牌曾多达上千个。至今流传在龙山县靛房、他砂、农车一带的传统溜子曲牌有120多个。土家族艺术家、打溜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田隆信搜集的传统溜子曲牌有230多个,其中的70个作为“吉首大学十二五精品教材”于2011年正式出版发行。这些传统曲牌都集中体现出标题音乐的特征,每一个曲牌都是对生产生活、自然山川、树木花朵、动物事项的形态、姿态、神态和意态的描绘。按照曲牌的题材及其功能,打溜子传统曲牌大致可以分为咏梅出行、动物情趣、生活习俗、绘意庆贺、吉祥祝福五大类,并突出地表现为象声、拟神和绘意三大特征。

【挤钹牌子】  俗称套套儿家伙。“套套儿”是艺人对“打挤钹”曲牌的泛称。它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分为拟声、传神、写意三大类型。拟声:模仿飞禽走兽类。代表曲牌有《雁儿拍翅》《麻雀啄米》《鸡婆屙蛋》《马过桥》《狮子出洞》《鲤鱼飚滩》等。如:2/4 配 配配配配 配配 仓 仓 配仓卜七配 仓配 配配配配 配配  仓当 …… 传神:模仿人类生产、生活习俗类。代表曲牌有《小纺车》《瞎子闹街》《闹年关》《安庆》《接亲溜子》等。如《安庆调》热烈地 1/4 2/4 3/4 仓当 七卜七卜|仓 七卜七配 七卜卜仓卜七卜 仓|……写意:模仿植物、昆虫类。代表曲牌有《梅花条》《古树盘根》《蜻蜓点水》等。如《古树盘根》 2/4 呆呆 呆呆| | 1/4 | 2/4 仓卜七卜 |丹丹 丹丹|  |……又如《龙摆尾》 2/4  | 呆呆|O呆 ||:呆呆 呆配| |仓当 配卜卜|……

【三人溜子】  指乐队编制而言,由头钹、二钹、大锣组成“打溜子”的初始乐队编制演奏形式。演奏时,土锣担纲指挥,头钹与二钹或单或双交替挤打,手法干净利索,似有与“四人溜子”中的马锣媲美之势。节奏跳跃性较强,天真活泼的艺术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分布在流经保靖、永顺、古丈三县酉水河沿岸的土家族聚居乡镇。

【四人溜子】  乐队在“三人溜子”的基础上,加入马锣形式编制的称谓,演奏时由马锣担纲指挥。主要分布在酉水河两岸保靖、永顺、龙山三县交界的大山区。这一演奏形式,增加了“马锣”高音声部,形成了独特的大山的山区文化意识,丰富了本土初始“三人溜子”的演奏形式和表现内容。

【五子家伙】  是在“四人溜子”的基础上加上土唢呐的一种从本土打击乐向吹打乐发展的新的演奏形式。唢呐演奏采用“循环换气”法,一个乐段一气呵成。演奏时,唢呐旋律流畅,击乐豪迈洒脱,有独(奏)有合(奏),配合默契,声势浩大。“五子家伙”曲牌,具有本土音乐与外来乐曲相融合的特征,曲牌名仍沿用本土传统的曲牌名称,如《安庆调》《接亲溜子》《将军令》等。主要分布在距酉水河较远、地势较平坦的乡镇。

【当当词】  打溜子传授方式。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加之所处地理位置的封闭性而形成传承上的特殊性。土家族打溜子,长期以来只能由艺人以“口传、心授、操手”的方式代代相传,其中“口传”是曲牌传承的主要方式,土家人采用地方口语代替“挤钹曲牌”念谱,节奏明快,声调(旋律)起伏,语气流畅。这种传授方式,艺人称作“当当词”。

【溜子曲牌咏梅出行类】  以傲雪独放、清新高洁的梅花为题材和描绘对象,旨在赞扬梅花的顽强坚韧、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暗含了对当事人或是自身心境的赞赏和勉励,用于营造婚嫁迎娶过程中的喜庆、热闹的氛围。主要曲牌有《小梅条》《大梅条》《小梅花》《大梅花》《一落梅》《二落梅》《三落梅》《小落梅》《闹梅》等。

【溜子曲牌动物情趣类】  以描摹自然界各种兽禽虫鱼的声音或情态为主要内容发展而成。通过溜子乐器的不同组合、不同演奏方法、不同音量音色来共同达到拟声和象形的目的。主要曲牌有《鲤鱼飙滩》《鲤鱼赛花》《狗吠》《大牛擦痒》《马过桥》《猛虎下山》《八哥洗澡》《画眉跳杠》《锦鸡拖尾》《野鸡拍翅》《燕拍翅》《半尾料子》《鸭子下田》《狮子滚绣球》《蜜蜂采花》等。这类曲牌十分生动形象,如《八哥洗澡》曲牌:呆   |  呆呆 呆卜卜  |    |  配卜卜   |  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 呆呆 呆卜卜  |    |  配卜卜  |  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 只用一句就把八哥洗澡时上跳下窜、拍打翅膀、水花飞溅的情景用溜子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与标题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溜子曲牌生活习俗类】  重在描摹土家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态愿望,往往采用拟人叙事的手法,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绘声绘色地反映出来,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如《慢纺车》曲牌,描绘的是土家老太太坐在火铺上,一边纺棉花,一边逗孙子,还一边拉家常,一幅闲不住的老婆婆形象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让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温暖亲切而又质朴真实。主要曲牌有《小纺车》《大纺车》《大弹棉花》《小弹棉花》《铁匠打铁》《花枕头》《夹沙糕》《羽令牌》《一岗风》《闹年关》等。

【溜子曲牌绘意庆贺类】  以土家民众美好的祝愿和期望为主题和创作动机,曲调欢快流畅。主要曲牌有《双喜头》《流星赶月》《幺二三三二幺》《四门进》《倒五棰》《坦坦拍拍》《抢拍拍》《光光铃》《大一字清》《小一字清》《尖不里》等。

【溜子曲牌吉祥祝福类】  以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主题而创作的曲牌。如《野鹿衔花》《四季发财》《观音坐莲》《龙王下海》《凤点头》等曲牌,包含了土家民众对吉祥如意的寄托,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曲牌节奏明快,形象逼真,多在喜庆场合与《一封书》《二五垛》《三落梅》《四门进》等曲牌组合运用,再配以《安庆》《黄莺儿》《大摆队》等唢呐曲牌,有吹有打、吹打相和,气氛热烈,喜气洋洋。

【溜子创新曲牌 《锦鸡出山》】  是土家族艺术家、打溜子国家级传承人田隆信根据溜子音色丰富、节奏多变、表现力强的优点,结合自身毕生的打溜子艺术实践,从表现自然美的艺术视角出发,于1983年创作的溜子创新曲牌。他紧紧抓住锦鸡善良好动的性格、戏水逗趣的生活习惯,设计了“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凯旋归来”五个情节。表演时,用几件简单的乐器表现“山间春色”是很困难的,他就在表演中加上演奏者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弥补乐器演奏的不足。

【溜子演奏特点】  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的击奏技巧及其音响效果与其他地区或兄弟民族的打击乐截然不同。小锣可以正、反两面敲击,声音清脆而富有弹性,多用来稳定节奏节拍,不留余音;两副钹分为头钹和二钹,在节奏音点上相互交错,需要默契配合方能打出强弱有别、色彩丰富的音响;打锣又有敞、逼、闷三种打法,其音响圆润清晰、浑厚低沉,起到了分句断句和乐队低音的作用。整套乐器高低呼应、默契配合,可模拟风啸泉鸣、鸟啼兽驰等各色各类形象和声音,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奏者眉飞色舞、兴味盎然,闻者如临其境、浮想联翩,大家喜不胜收、不亦乐乎。

【钹的击奏技巧】  钹的传统击奏技法为亮钹、闷钹和边钹。亮钹,又称散钹,两钹相击,手指不接触钹面,以使两钹碰击的声音充分发出,其特点是钹音清亮悠长。在传统念谱中头钹亮击念“的”,二钹亮击念“配”或“拍”头钹一般处于强拍或强位,二钹在强拍亮击时念“拍”,在弱拍或弱位时念“配”。闷钹,又称闭钹,两钹以错开二指的幅度相击时手指压住钹面,发出“卜卜”的声音,短促而明快,有如人合手击掌时所发出的清脆有弹性的声音。传统念谱中,头钹在强拍或强位闷击念“七”,二钹在弱拍或弱位闷击念“卜”。边钹,民间俗称“磕边”“砍碗”,一般是左手持钹时钹碗朝向与右手钹边相对,右手持钹以钹边扣击左手钹碗,发出短促有弹性、清脆响亮的声音。传统念谱中头钹在强拍或强位念“丁”或“提”,二钹在弱拍或弱位念“可”或“台”。

【马锣的击奏技巧】  马锣即小锣。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多数时候小锣敲击的锣碗而非锣面,仅以“邀锣”时为取得特定的音响和表演效果而采取敲击锣面的方式。左手持锣,以拇指穿过锣绳挑住小锣,右手以拇指和食指稳定的捏住锣槌,并以其余手指自然回握住槌槟,敲击时手腕灵活有弹性,指腕结合并视演奏的力度需要辅以小臂起落。敲击方法分为三种:亮击,以槌击锣碗中心,左手拇指挑住小锣,其余手指均不接触锣面,发出清脆绵长的声音;闷击,以锣槌敲击锣碗之后左手手掌迅速贴住锣面,以消除瞬间敲击所产生的泛音;逼击,以锣槌敲击锣碗之后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迅速贴住锣面,以使锣音短促而急迫。以上三种敲击方法在传统念谱中均记为“呆”。

【大锣的击奏技巧】  分为敞锣、闷锣和逼锣三种。因大锣较重,往往以左手提住锣绳,右手大拇指、虎口和食指拿住锣槌,敲击时以臂、腕结合瞬间敲击锣面中心。也有在节奏较自由的散板如“邀锣”时以手握槌柄敲击锣面中心。敞锣:以锣槌敲击锣面中心之后双手均不接触锣面,任锣音传开,依据力度的控制又分为轻敞锣和重敞锣两种;逼锣:以锣槌敲击锣面中心之后立即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贴锣面,以使锣音响而不扬,点数清晰;闷锣:以锣槌敲击锣面中心之后立即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根紧贴锣面,使锣音闷住,仅有音头而无长鸣。此击法与逼锣相似,但是音量更大、力度更强。以上三种敲击方法在传统念谱中均记为“当”。

【溜子演奏方法】  打溜子除了以上基本技巧的训练方法和技术要领之外,在实际演奏时又有其自身特定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溜子口头传承过程中的传统念谱打法和在实际演奏中的演奏曲谱打法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之上。传统的念谱打法在乐句的断句与结构、口念与手打、节奏节拍、强弱规律等方面都相对比较规整、清晰,念谱与演奏是完全相吻合的。但是,众多乐手在演奏时往往会依据个人经验技巧、演奏场合、性情趣味等对传统念谱加以即兴变化和发挥,久而久之这些变化和发展又形成了新的传统念谱和打法,这是打溜子在民间得以不断发展、传播与传承的最核心的因素。如:

传统念谱2/4当配提配 当配提配 3/4当当      

实际演奏2/4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3/4当卜卜 七卜当卜 当卜七

【溜子乐汇换音技巧】  是在打溜子传统念谱和实际演奏过程当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往往将传统念谱中前一种演奏结构与方式的最后一拍,即大锣单击的演奏方式用二钹在大锣单击的后半拍以亮击填充的方式加以替换,造成在接下来的演奏当中,无论是乐汇或乐句的结构、节拍的组合、重音的呈现、音响音色以及情致形态方面较之传统念谱都表现出独到的特色与新意。以农车乡茶园村的溜子曲谱《画眉跳杆》为例:

传统念谱3/4 的卜当卜 的卜的卜     1/4  配配 2/4 当卜的卜    1/4 配配∣……

实际演奏2/4七卜当卜   七卜七卜 3/4 当配   卜卜  当卜七卜3/4 当配    卜卜   当卜七卜∣……

传统念谱2/4 的卜当卜    1/4  配配∣……

实际演奏    当卜七卜当配     的卜卜∣……

【溜子乐句变奏技巧】  “变奏”手法是民间音乐创作和表演中最常见的手法,是民间演奏家或歌唱家在演奏或演唱时对原材料进行即兴发挥的重要手段。“变奏”手法也同样是土家族打溜子传统念谱在实际演奏时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土家族打溜子的乐句变奏技巧突出表现为“严格变奏”类型。在实际演奏当中对传统念谱的乐句进行变奏时,主要体现在节奏型、音点疏密的变化以及二钹在加密变奏时的演奏方式的变化,保留了传统念谱当中的主题材料和轮廓,原有的结构没有被破坏或是改变,节拍数、小节数以及乐句的结构均保留了原有的形态。以靛房镇百型村的溜子曲谱《八番溜子》为例:

传统念谱2/4当配提配 当配提配 3/4当当     

实际演奏2/4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3/4当卜卜 七卜当卜 当卜七卜

【溜子首尾叠音技巧】  是溜子曲谱中相邻片段之间衔接的典型技巧。其特点在于前一片段的结束音同时作为下一片段的起音,并且二者是重叠在一起的,演奏时往往会着意强调“首尾叠音”的重拍,土家族民间形象地称之为“牛咬尾”。这种起与收重叠的手法及其演奏特点,正是打溜子当中相邻片段承接形态的独到之处,它使得土家族打溜子传统念谱在实际演奏时的乐曲结构更加紧凑而富有逻辑,音乐的发展与转换均于瞬间完成,演奏起来一气呵成,让演奏者和听者闻之顿生酣畅淋漓的快意。如农车乡马蹄村溜子谱《狗子哐》:

传统念谱2/4当配提配 当配提配3/4当配提配 当配提配 

实际演奏2/4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3/4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接尾子)

【溜子跳钹技巧】  “跳钹”是土家族打溜子独特的演奏技巧之一。要领是:将钹用闭击(俗称闷钹)的方式均匀、快速且清晰的双击。其中头钹用“跳钹”技巧时称为“抢钹”,二钹用“跳钹”技巧时称为“垫钹”。这种技巧可以在乐曲的局部运用,也可以自始至终贯穿全曲来运用。当头钹与二钹在单位拍中依次采用“跳钹”技巧演奏时,则会获得轻巧、干净、均匀、密集的闭击音响,再结合小锣与大锣的音色,即形成丰富独特的音响色彩。在大锣“当”的落音处采用“跳钹”时,打头钹和二钹的乐手往往会加以形体表演,以使得动作更加活泼生动、起伏有致。如农车乡茶园村溜子谱《光光铃》(又称《闹年关》)

传统念谱2/4  呆配配当卜当卜 当卜当卜 

实际演奏2/4  呆卜卜当卜当卜 七七卜卜当卜当卜 七七卜卜

【溜子表演形式】  传统的表演形式有走式、立式和坐式三种。走式:即边走边打,尤其是在婚嫁迎娶场合,路途中,乐手依据沿途场景选择相应的曲牌进行演奏,土家人俗称“见子打子”。如遇到其他的迎亲队伍则双方溜子队伍还会现场比试一番,一是看哪支队伍演奏时间长而不出差错,二是双方在演奏时有意以对话干扰对方注意力,诱使对方出错。以不错者为胜出,获得先行通过的权利。立式:站着不动打,多在婚嫁女方的“拦门”仪式或新屋落成、迎宾等场合下所进行的溜子演奏。坐式:多出现在乐手们相互切磋技艺或练习的场合,相对较为自由,没有太多的场景约束。

【咚咚喹】  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有的村寨根据《巴列冬》的传说又叫“冬冬归”。是土家族妇女儿童自娱自乐时最喜爱的一种自制的吹管乐器。乐器制作取材方便,工艺简单。取长15厘米左右铅笔杆粗的水竹自然节一段,一端留一个节,另一端切一斜口,在有节的一端约2厘米处,用小刀削薄后设一开口活片,作为发音簧片,再在簧片竹管下端适当距离处,开距离不等的3个或4个音孔即成。属单簧竖吹乐器。其音质明亮、清脆,吹奏的曲调旋律明快、悠扬、流畅,能演奏筒音为“宫”或筒音为“徵”的各种调式曲牌,常见有下列几种:三孔全按为“do”的,其第一音孔为“re”,第二音孔为“mi”,第三音孔为“so”,简单音阶为doremiso;三孔全按为so”的,其音孔顺次为“doremi”,音阶为sodoremi。四孔“咚咚喹”,是在三孔的基础上多开一孔发展而成。四孔全按为“do”的,其音阶为“doremiso”;四孔全按为“so”的,其音阶为“sodoremiso”,增加了音域,可奏出一个六度或八度音程。三孔“咚咚喹”的指法:右手食指、中指分别按第一、二音孔,无名指和大姆指置于管的下面;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可作装饰音孔),吹奏时此孔按指时作快速开放,即得装饰音,又吹旋律音。由于节奏音孔与旋律音孔的旋律音程相对协和,所以产生较好的和声效果。咚咚喹所演奏的曲调较为丰富,多数曲调有固定标题和唱词,是可独立演唱加伴奏的民间歌谣。

【咚咚喹的形制】  咚咚喹乐器制作简便,用细尾竹、稻、麦秆制成,以刀削竹头成簧片发音。按制作材料有竹质、草质之分,按簧片质地有竹片、叶片之别。竹制咚咚喹取径约1厘米的细尾竹为管体,长约15厘米,上端留节,节下削簧、开成3孔或4孔即成。用材以水竹尾为好。用麦稻秆制成的咚咚喹,长约9厘米。3孔咚咚喹较4孔咚咚喹使用普遍。3孔咚咚喹为dolremisorladolremi五度四音列的音调结构;4孔咚咚喹可发出sordolremisor等音,最上(高音)一孔为装饰音,吹奏时除每乐句最后一音外,每个八分音符(平拍)之前必须加一个装饰音。

【咚咚喹演奏方法】  演奏时,管身竖置,口含管首簧片,吹气鼓簧发音。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能吹出四五个音。3孔者,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一、二两孔,无名指在出音孔下扶管;4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另外3孔。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可吹奏出45个音来。3孔咚咚喹音列为:gc1d1e1c1d1e1g14孔咚咚喹音列为:gc1d1e1g1c1d1e1g1a1。第三孔可奏出多种装饰音。音色柔和、浑厚。可用于独奏或合奏,经常用于两人对奏。主要有打音、倚音和颤音等演奏技巧。咚咚喹有单管、双管的吹奏形式,吹双管者,左右手各持一支咚咚喹,每指按一孔,双管齐吹同一首曲牌。

【咚咚喹曲牌】  土家族称咚咚喹乐曲为曲牌,传统曲牌极为丰富,大多数都有固定标题和唱词,既可吹奏,又能演唱。咚咚喹音乐,保留了土家族古代歌谣的特色,是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呆嘟哩》《咚喹咚喹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咚咚开》《巴列咚》《慢巴列咚》《乃哟乃》《拉帕克》《偏咚偏》《波左波》《咚巴哈》《哎罗罗》《打铁》《米司可可》等20多种,至今仍普遍流传在湘西北土家族地区。如:

 

【咚咚喹曲牌 《山寨的早晨》】  田隆信结合咚咚喹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从自己搜集的多种咚咚喹原始曲牌中选定“哟”曲牌,创作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土家咚咚喹独奏曲——《山寨的清晨》。20109月,田隆信带着《山寨的清晨》登上北京的舞台。泉的声韵、鸟的鸣啭,一起流入这小小的竹管;松的奏鸣、风的和弦,奔泻自灵巧的指间……整个台下先是寂静无声,最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牛角号曲牌】  牛角是湘西土家族一种独具风格的吹奏乐器,由远古土家先民狩猎和征战的号角演变而来,今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普遍流传。在土家族歌舞活动中,吹牛角是不可缺少的民族器乐,跳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时,都要有牛角号声助阵兴势。土家族牛角曲牌有《高声唔哩》《低音晤哩》《快唔哩》《慢唔哩》等。吹奏时,一曲分两口气吹完,需掌握一定的气息技巧方可吹得深沉雄浑、震山撼谷。

【牛角号制作】  选用牛角制作乐器时很有讲究。水牛角,要挑“龙门角”,而不选“铜锣角”。“龙门角”角根较直,角中偏弯,角尖由弯而直,角根与角尖几乎成直角。这种牛角吹奏起来音色格外洪亮、铿锵,撼人心魄。此外还有“玉皇角”“老君角”之分。吹“玉皇角”要吹出很多急拐,上等的“玉皇角”能吹达三十六拐。吹“老君角”讲究气量气息控制,一般须选用水沙牛(雌水牛)的龙门角才能吹出悠扬的角声。

【薅草锣鼓伴奏音乐】  在薅草锣鼓歌当中锣鼓伴奏往往起到类似于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在一句或两句歌词唱完之后必然是相应篇幅的锣鼓伴奏音乐,二者呈现出交织状态。如薅草锣鼓中的“十七言腔”即为“五五七”结构的三句式乐段。在锣鼓伴奏中还加入了两副钹作为伴奏乐器,当歌师唱完“放了心”之后,紧接着的锣鼓伴奏音乐的音响和结构形态为:切切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当切 七切当卜七卜 七卜七卜 当切 七切当卜七卜 当卜当卜 当卜当卜 七卜七卜 ‖。在乐段结束音“哎哎”的拍点上锣鼓伴奏即开始进入:切切当卜七卜 当卜七卜 当切 七切当卜当卜 七卜七卜︱当 切切 当卜七卜 当卜当卜七卜当卜 七卜七卜  ○‖。此时的锣鼓伴奏结构形态与之前交织在乐句中的形态在节奏节拍以及乐句组合方式上均有所变化,在演奏方法和音响色彩上也有自己独特和新颖之处。

【口条儿】  属竹质口簧乐器,一种很古老的乐器。从乐器的型制、演奏到曲调,目前全国尚不多见。湘西土家族偏僻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它的初始形态,并属女性娱乐表演专用乐器,确实十分珍贵和难得。源于古代的“簧”。《世本》载:“女娲作簧。”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簧……以竹铁作于口簧鼔之。”宋代《乐书》、明代《南诏野史》均有记载。“口条儿”取材桂竹,型制如“凸”样的扁平条形状,总长约13厘米,大头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小头长约9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0.3厘米;在扁平面中间位置从大头至小头有一根长约9厘米的竹簧,竹簧三周漏出间隙,簧有单簧和双簧;小头簧端套有一根约1.5厘米长的稻草秆,大头上竹簧的末端系有麻绳。

【绷绷妥】  又名“弹口条儿”。是土家人喜爱的一种竹簧弹奏表演形式。使用乐器“口条儿”,其声“绷绷”有余,由“妥”(土家语为“弹、拉”之意)触簧而发,故名“绷绷妥”。演奏时,左手持乐器大头上的麻绳,右手持小头末端并将其中端合于上下嘴唇之间。然后左手敏捷地横向运动反复拉动麻绳震动竹簧,同时根据曲调的需要,上下嘴唇开闭自如,发出三度、六度、九度高低不同的“绷绷”之音。曲调婉转、低旋、浑厚,旋律性不强,常以独奏、齐奏(又叫“赶音”)和伴民间歌谣的形式演奏。基本曲调有《慢调子》《快调子》《赶音调》《韭菜花》《月亮走我也走》等。主要流行在永顺县青坪、永茂偏僻的乡村。

【绷绷妥的演奏法】  演奏绷绷妥时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一起勾住靠近音簧一端的麻绳,大姆指、食指和中指一起捏住靠近音簧的一端,右手拿紧另一端的麻绳,将音簧部分置于张开的口腔前端。通过右手瞬间牵拉和口腔吹气造成音簧的振动发声,再通过口腔的共鸣扩大并传出声音。音量的大小和音值的高低与牵拉的力度、速度以及口腔气息的控制程度紧密相关。音乐节拍多为2/4节拍,一音一拍。音调结构突出体现出土家族传统音乐的五度三音列的结构。

【绷绷妥的演奏形式】  演奏绷绷妥的同时,往往会辅以相对固定的念白或念唱的土家族民谣。这些民谣在绷绷妥的音乐节奏和节拍中形成自身固定的节奏组合,如“×× ×.×  ×××︳”;“× ×︳×× ×︳×.× ××︳×× ×︳”。 其内容多为描述土家女性的心情或与十二节气有关的生产生活内容。传统曲牌流传至今的有40多个,如《韭菜花》《梭萝树》《打毛铁》《土地莹》《长茅岗》《妹儿,妹儿你莫哭》等。新创曲牌如:绷绷 . 绷个儿   一根 竹杆儿 中间  削成 片片儿 按上   麻绳 一拉是  绷绷   弹尽 土家 千万   事事 尽在  我心 ‖。

【树皮号】  土家族民间俗称“野喇叭”。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远古土家先民的原始渔猎生活和部落之间的杀伐征战,后逐渐演变为祭祖仪式中专用乐器。土家族树皮号多取自山野路旁的树皮,形制有大有小,形制偏小且号管细长的树皮号能吹奏出多种曲调,且能模仿鸟啼,声音清越婉转,别有情趣。号管粗大且长的树皮号,需两个人才能完成吹奏,能发出浑厚的声音,因为号身长,管径粗,声音也传得远,山沟两岔的土家人听见这树皮号“嘟嘟”的声音,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赶来参加祭祀活动。

【摆手锣鼓】  土家摆手以鼓为令。摆手锣鼓历史悠久,清嘉庆《龙山县志》记称“摆手堂,黄昏鸣钲击鼓,男女聚集,跳舞长歌”,形成“咚咚鼓杂喃喃语……一片缠绵摆手歌”的文化盛况。土家族摆手锣鼓既是摆手舞的伴奏乐,又是一种用于节会庆典的民间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锣鼓用不同的鼓点节奏为令“指挥”摆手动作的变换、队形变化和表现不同的情感。土家族摆手锣鼓激越雄浑,曲牌丰富,以其独特的艺术语汇描写土家族开天辟地、民族迁徙、采集渔猎、桑蚕农耕、生产生活以及信仰祭祀等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表现祭祀动作时,锣鼓节奏庄重、舒缓;表现狩猎和农事活动时,锣鼓节奏平稳,轻重有致;表现日常生活时,锣鼓节奏欢快愉悦,轻松活泼。另外,在每处歌舞的开头、结尾时,锣鼓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嗬也,也嗬嗬”等的和唱声,奔放有力,似乎胸中蕴藏着无穷的召唤力,形成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令观者肃然起敬。“嗬嗬也”的吼声与铿锵的锣鼓节奏呼应而歌,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锣鼓是通过均分、切分及附点节奏型的不同鼓点来表现情感的。均分节奏的强弱有规律的程式化的特点,与舞蹈摆手中以单摆衔接各种农耕的摆手动作,形成一种渲染气氛、表达情绪的思维定势。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使伴奏音乐产生跳跃感,使舞蹈动作充满活力。前八分音符后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前松后紧)的运用,加强了节奏的密度,使内部节奏形态发生变化,这种松与紧的对比,使音乐节奏的进行获得了动力性和新鲜感,在舞蹈过程起着调节、变换动作和烘托舞蹈气氛的作用。

【摆手锣鼓乐器】  土家摆手往往以鼓为令,配以大锣。鼓在整个摆手活动中起到指挥的作用。但是,据史料记载,古时土家先民在摆手活动时所使用的乐器却并非现在的大鼓和大锣,而是使用铜鼓和铜钲,摆手时击鼓鸣钲,以此指挥摆手歌舞的节奏节拍和动作变换。《永顺府志·风俗篇》记载:“永顺司,其俗……铜鼓祀神。”又《宋史》记载,北宋乾德四年(966),“下溪州刺史田思进以铜鼓来贡”。南宋朱辅编著的《溪蛮丛笑》也有“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的记载。可见,古时铜鼓作为重要的礼器和乐器盛行于土家族地区。而与铜鼓相对应的钲,是土家远古先民在青铜时代的军乐器,有柄,形似钟,青铜制成。1957年湘西出土铜钲10件,随后又陆续出土汉代窖藏铜钲3件,出土地域均为土家族先民生息之地。自清雍正“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摆手锣鼓开始广泛使用大皮鼓和大铜锣作为乐器,鼓径往往达1米以上,锣面直径亦在80厘米左右。声音激越雄浑,震撼人心。

【摆手锣鼓曲牌】  又称锣鼓点子。摆手锣鼓曲牌丰富,不同的锣鼓音乐引导着不同的摆手舞动作和表现内容。总体上分为“传统锣鼓点子”“配套锣鼓点子”“常用锣鼓点子”,在此基础上,田隆信等人又新创摆手锣鼓“毕兹卡的祝福”,继承和发展了土家族传统摆手锣鼓音乐。

【摆手传统锣鼓点子】  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故传统摆手锣鼓点子又相应的分为“大摆手锣鼓点子”和“小摆手锣鼓点子”。这些锣鼓点子大同小异。但是,在这些细微的锣鼓变化声中,数百乃至数千土家族民众却能及时准确地按照鼓令的变化变换动作,舞步协调,整齐划一。锣鼓字谱记法,大摆手:点——大鼓大锣合奏;冬——大鼓单击;列——大锣单击。小摆手:偏——大鼓大锣合奏;冬——大鼓单击;乃——大锣单击。大摆手传统锣鼓点子:

①大  摆:点   冬冬  点冬 列冬  冬冬

②撑  船:(同“大摆”)

③砍火畬:(同“大摆”)

④撒小米:(同“大摆”)

⑤摘小米:点        点冬 列冬     

⑥喝  酒:(同“大摆”)

小摆手传统锣鼓点子:

①小 摆:偏冬     偏冬 乃冬   

②抖狗虱:偏冬  冬冬           

③纺棉花:偏                  

④单 摆:偏冬    冬︱ 偏冬 乃冬   

⑤双 摆:偏冬    冬︱ 偏冬 乃冬   

⑥斗 牛:偏                 

【摆手常用锣鼓点子】  锣鼓字谱说明:点——大鼓大锣合奏;冬——大鼓单击;列——大锣与鼓边合击。

    冬冬      冬冬

  冬︱点         

  冬冬︱点 ○︱点    ︱冬    

  冬冬︱点 冬︱点    ︱点    

 点点 点︱冬冬 冬︱  ︱点  

 点点 列︱  点冬 列冬  

【摆手锣鼓 《毕兹卡的祝福》】  土家族摆手锣鼓《毕兹卡的祝福》,由田隆信等创作,取材于土家族大摆手活动的“祭祀”部分。采用摆手舞传统锣鼓点子,通过“发令”“进堂”“闯驾”“点兵”“排甲”“闯滩”“扫堂”“祈福”八个乐段,艺术地再现了风情浓郁、气势磅礴的土家族大摆手祭祀场面。那激越雄浑的大摆手鼓角,洒脱欢快的小摆手鼓点,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族人民乐观奋发的精神面貌,真实、热烈地表达了土家族儿女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渴望吉祥的美好心愿。

【唢呐】  土家族吹打乐中主要乐器。铜质,长约40厘米,由芯子、管子、喇叭三部分组成。山寨里凡婚丧嫁娶、祝寿贺庆等都要吹打,以烘托热闹祥和的气氛。唢呐的吹奏姿势和技巧相当严谨,吹喜庆曲时吹奏者抬头挺胸,唢呐向上。常奏曲牌有《喜入红门》《迎新轿》《满江红》《乐府》《洞房喜》《彩云追月》《朝天子》《万年欢》等。在丧事场中,唢呐曲要烘托出忧郁、悲愤、低沉的气氛。吹奏者手推唢呐向下,勾头吹奏,旋律悲郁,催人泪下。常奏曲牌有《大开门》《水开门》《满堂红》《娘哭女》《朝天子》《北正宫》《南进宫》《红绣鞋》《小桃红》《到春来》《普天乐》《上绣楼》《柳青羊》《山坡羊》等等。

【土唢呐】  土家族吹打乐中的主要乐器。由艺人自制而成,由芯子、管子、嗽叭三部分组成。全长约50厘米,用花椒树或樟木、柚木制成。管子头小尾大,小头外径约1厘米,内空直径约0.5厘米,接芯子;大头外径约12.8厘米,内空直径约7.8厘米,套喇叭。管设八个按孔(前七后一),孔序从下至上,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孔,孔距不等,在2.5厘米至3厘米之间,孔径约0.6厘米。管尾套薄铜卷制的喇叭,长17厘米,喇叭口直径13厘米。芯子为铜制,套有两个古铜钱为气牌,芯子上端套麦秆或稻草秆制成的唢子,音色浑厚、宽宏。演奏时,右手大拇指按背孔(第八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正面上(第七、第六、第五)3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按正面下(第四、第三、第二、第一)4孔,开孔全闭为最低音(筒音)。演奏乐曲用传统的“五声音阶徵调式”和“五声音阶宫调式”。以“乙”字调为例,音列:567123456712323用超吹)。吹奏完全采用“循环换气”法,艺人叫“巩气”,其气息呼吸自如、充实、饱满。指法多用“打指”和“揉指”。定调(艺人叫取调)采用“一指定位”法。传统曲牌有《安庆》《接亲溜子》《将军令》《马过桥》《鸡婆屙蛋》《喜鹊闹梅》《鲤鱼飚滩》《雁儿拍翅》等,有影响的现代作品有《黄传舜打溜子作品集》(中国唱片总公司出品)、《锦鸡出山》《毕兹卡的节日》(田隆信创编)、《赶山节》(黄山创编)等。

【土家吹打乐 《毕兹卡的节日》】  是一首风格独特、表现丰富、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吹打乐曲,它取材于土家族传统节日——“舍把日”的活动盛况,并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乐观奋发的精神面貌以及渴望吉祥幸福的民族心理。在表现手法上,该乐曲以土家族打溜子为主线,第一次运用了土家族诸多民间吹打乐器,包括唢呐、牛角、铜铃、司刀、神卦、咚咚喹、摆手锣鼓等十余种,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能,主次分明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巧妙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长,从而最大程度地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20096月,土家族吹打乐《毕兹卡的节日》应邀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遗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

【土家围鼓】  俗称鼓眼。是由鼓划眼指挥的一种打击乐形式,被誉为“土家族古老的交响乐”,最初形成于土家族先民狩猎、伐木、垦植等系列劳动。土家先民根据自己对声响的喜爱,创造出了上口成句、韵律感强的“音响词”,把这些“音响词”用被称为“家业”的生产工具敲打,称为“打家业”,这便是最初的围鼓雏形。现在民间对这一演奏形式还保留着“家业”的习惯称谓,将打围鼓仍称之为“打锣鼓家业”。现今流行于湘西、鄂西土家族地区。演奏时由鼓、头钹、二钹、大锣、勾锣5样乐器组成。5人演奏,以其灵活巧妙的鼓点、两副钹穿插拗打、大锣应节转换,勾锣巧妙点缀、疏密张驰的“钹花”,以及穿插点缀的勾锣音、抑扬顿挫的土锣韵组合成独具一格的交响乐。因演奏时根据鼓面上发出的“鼓眼”指挥演奏曲牌,演奏者自始至终以鼓为中心进行演奏,故而称之为“围鼓”。演奏围鼓,主要是正月初一到十五,配合灯班“送喜”“送福”“贺新春”;其次是红白喜事中的“迎亲”“送挽联”“送祭帐”“送祝米”等。其曲调丰富,分文调子和武调子。文调子文雅、舒畅;武调子激烈、欢快,文武调子可任意转换、组合。曲牌有《雁拍翅》《猛虎跳》《千年岁》《八哥洗澡》《鱼戏水》《美柳景》《月儿圆》《牛擦痒》《牛摆尾》《河鹰展翅》《风闹大》等300余个。

【围鼓演奏】  围鼓演奏曲牌数百个,民间无谱本记载,全凭艺人口传心授。部分曲牌与地方戏曲同名,音乐大致相同;大部分曲牌融入了土家族“挤钹”的节奏,均在套曲中体现出“土产”的民族风味而自成体系。曲牌结构一般为“单曲体”“曲牌连缀体”“套曲”三种形式,以套曲的结构较多。分练习曲、加花曲和仪式曲三类。使用乐器为鼓(乐队的指挥)、锣(有时兼指挥)、勾锣(填充增加色彩)、钹(分头、二钹,起节奏旋律中的骨干作用)。其音色宏亮、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单曲体一般速度较快,每分钟148拍。“火钹”完全采用“打挤钹”的头二钹的演奏法,速度达到每分钟224拍,与“溜子”节奏完全相同。“火钹”节奏型如:

 

套曲和曲牌连缀体,一般采用“慢上紧”起,转“三紧三松”的曲牌结构。曲牌之间衔接自然,犹如血肉相连。常见结构为:头子——曲牌(单曲或曲牌连缀)——尾子。曲牌部分可重复变化。如:

 

乐器的主要节奏型:

1)鼓(五种基本节奏)

 

2)锣(三种基本节奏)

 

第三种为“反锤”,改变了节奏中的强弱位置,起到“由紧转松”的作用。

3)勾锣(两种基本节奏)

      

第二种称“加花”演奏。

4)钹(六种基本节奏)

    

“钹”的演奏,除“火钹”使用“挤打”和“闷打”外,其余采用“亮打”,节奏松散时用“散打”。

【吹木叶】  木叶是湘西土家人最为常见的一种天然简易吹奏乐器。吹木叶的材质往往选用椐树、柚树、桐树、柳树、杨树、龙眼、冬青叶等无毒树种的树叶,所选树叶要结构匀称、新鲜柔软、厚薄均匀、平整光滑。土家族吹木叶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原始狩猎时代,土家先民就运用木叶模拟禽鸟的声音,以达到传递信息、捕获目标的目的。后来这种吹木叶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以声代乐、以音伴唱的乐器了。不论男女老少,走在户外,随手摘下一片树叶,送进嘴唇,含紧轻吹,便可以吹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可独奏,也可伴奏、合奏。

【木叶吹奏技巧】  吹奏木叶时要将叶子横放于唇下,口唇轻含叶边,手指扯住叶子的两端,用食指、中指稍微岔开,叶片的另一边缘稍高于下唇。用适当气流吹动叶边,使叶片振动发音。这时,叶片如簧片,口腔似共鸣腔,双手拉扯力度与嘴唇力度、口型和舌尖的控制等多种技巧共同调节木叶的音量、音高和音色,其音域可达十一二度。吹奏时不能随意断气和断音,尤其讲究声调的圆滑流畅、婉转悠扬。其音色类似于民间的小唢呐,清脆明亮、悦耳动听,真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2. 声乐

【土家族民歌】  湘西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就目前的留存状况可分为母语土家族民歌和汉语方言土家族民歌。其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民歌如梯玛歌、摆手歌、告祖歌等;礼仪习俗类如哭嫁歌、孝歌等;劳动生产类如劳动号子、薅草锣鼓歌等;情趣小调类如情歌、童谣等。口头传承和强烈的民俗性是其突出特征。丰富的演唱形式和内容承载着土家族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对土家族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艺术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开展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土家山歌】  土家山歌有独唱、对唱或一问一答、一领众和的形式。按照演唱的语言载体可以分为土家语山歌和西南官话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别;在内容上包含了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叙事歌、历史传说歌、盘歌等。

【山歌音乐】  是湘西土家族集聚区流行最普遍、演唱最盛行、曲调最丰富的各种山野歌曲集合,是人们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民歌体裁抒情小曲。歌词内容十分广泛,即兴性强。有独唱、对唱、合腔等演唱形式和唱法。音乐特点是节奏比较自由,调式丰富,变化自然。最常见的曲式结构是两句、四句、五句构成乐段。音调流畅悠长、音色明亮粗犷。

【二句子山歌】  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二乐句曲式”山歌。例:

 

 

【四句子山歌】  是山歌曲调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四乐句曲式”山歌,在山歌中极为普遍。它是由二乐句发展起来的乐段结构,以“起、承、转、合”4句构成,将二乐句的乐段予以变化并反复而成。“转”是关键,对曲调变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例:

 

【五句子山歌】  是山歌曲调常见的“五乐句曲式”山歌。歌词构思巧妙,最后一句点题,一般是将四句子山歌的某一句依不同方式反复一次或取某一句的头加尾而成。有的山歌在五句之后加上一句拖腔,其曲调接近单三部曲式。例:

 

【四句头】  四句歌。在酉水流域流传较普遍,歌词往往以七言四句的结构方式演唱。龙山、永顺等县流行的土家山歌语其曲调多为平腔,音域不宽,旋律也多为级进或三度进行。在保靖县,山歌分为“沿河腔”和“坡头腔”,皆属于四句歌。沿河腔往往在唱正词之前有开唱托腔,坡头腔则没有托腔。

【五句头】  五句歌。歌词往往以七言五句的结构方式演唱,俗称“五句头”。是由一个重复的上下句中间插进一个变化句而成。其结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变化句插在二、三句之间;一种是其变化句插在三、四句之间。

【小调】  是民歌按体裁和样式分类的一种音乐类别。“小调”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如重大社会事件、日常生活、风土民情等,在“小调”中有着广泛的深刻反映。多表现高兴、沉思、抗争、离别、悲伤等方面的主题。如《上四川》《青春年少望郎来》《格子调》等。“小调”曲调婉转悠扬,如歌如诉,艺术感染力强。节奏较规整,结构均衡完整。歌词长短不一,句式结构比较多样而富有变化。长短句的形式和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比较常见。曲式结构多样,两乐句和四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普遍存在。常用衬字作“过门”,以及乐句的反复,使乐段得到扩充。如《滴个调》,由于加入了衬句和乐句反复,使情绪发展更加充分,音乐结构更加均衡完整。由于有些原单乐段结构的曲调经过多端词的反复,其曲调的节奏和速度有了变化,形成富于变化而贯串的长结构的大型民歌体,分为“风俗性长歌”(哭嫁歌、拦门歌等)“长篇史诗长歌”(梯玛神歌等)两类,大都在风俗性活动中演唱。长歌由于“长”,促使曲调曲式结构多种多样;由于“富于变化而贯串”,形成一套完整、有内在联系的套曲。

【挖土歌音乐】  挖土歌,又叫薅草锣鼓歌,是土家人在山里挖土、锄草劳动时演唱并夹有锣鼓伴奏的劳动山歌。演唱形式是二人对唱,每人两句,锣鼓间奏,一韵到底。歌词内容分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音乐结构是以上下句变化重复的单曲体。曲调旋律流畅悠扬,前倚音和下滑音运用较多。演唱自由,以方言行腔,形成土家族独特的山歌风味。音乐调式为“加变宫商调式”。引子高亢、爽朗,主体音乐通过上行或下行大三度的发展手法,使旋律自然起伏。曲调音域较宽。例:《请神》片段(曾宪宾唱,黄山记谱)

 

“挖土歌”,采用锣鼓伴奏。基本节奏为:

 

其节奏变化多,跳跃性较大。鼓不离“型”、锣不抢“板”,起乐句、乐段转换过渡及烘托气氛的作用。

【劳动歌】  土家族劳动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土家族传统音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土家族的历史相生相伴,是土家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劳动歌的发展过程中它也依据土家族群体的劳动分工,逐渐分化为劳动号子、田歌和小调等。随着土家族社会的演进,劳动歌中又出现了长工歌、采茶歌、栽花歌、织花歌、匠人歌、农事歌、抬轿歌等。土家族劳动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平叙性和对应性的曲体结构,自由节奏以及与劳动节奏同步的动律,“高腔或平腔”的声腔韵律以及口语化的语言结构等方面。

【薅草锣鼓歌音乐特征】  一是旋律音调富于口语化,与土家族母语及方言联系紧密;二是曲体结构体现为单一乐段和多乐段结构;三是唱腔生动,内容丰富;四是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联系紧密。薅草锣鼓歌的主体结构是由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唱腔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多为高腔演唱。

【薅草锣鼓歌头唱腔】  多为开场唱腔、平板腔调,中速自由的节奏,演唱时一般不受曲谱记载的句逗限制,而是由鼓师一气唱完,并依据节奏和语速的松紧快慢辅以锣鼓伴奏。如保靖土家族地区薅草锣鼓歌的歌头唱到:“清早起来(吔)雾沉沉(呃),雾沉沉(呃),手提铜锣(呵喂)上高岭(呃),打一锤来(呃)喊一声来(呃),喊一声来(呃),震动玉皇(呃)大帝神(哪)大帝神(哪)”。

【劳动号子】  俗称“喊号子”。是伴随土家人集体劳动所唱的歌曲,起到统一劳动节奏、步骤的作用,在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民歌音调的根源和基础。有山号子(拖木号子、抬工号子)、水号子(摇橹号子、荡桨号子、拉纤号子)等。每种劳动号子音乐,结合不同的劳动动作,有不同的音调和节奏以及不同的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基本演唱形式是一唱众和(领唱与合腔者交替进行)。歌唱内容不仅是与劳动联系的事情,还有以叙事、风趣及生活为题材,能够引起劳动者的兴趣,消除疲惫,提高生产效率。

【山号子】  是在山野集体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的泛称。音乐结构形式较短小,反复歌唱。曲调音域狭窄,上下四度、五度进行较多,起伏不大。节奏规整,合腔铿锵有力。调式有:“五声宫调式”,如永顺长官乡的“撬木三声号子”;“五声徵调式”,如永顺小溪乡的“拖木号子”“岩工号子”;“五声羽调式”,如龙山“召市岩工号子”。现流传下来的“山号子”有“拖木号子”“岩工三声号子”“岩工五声号子”“岩工梭扬号子”“快三声单答词”“快三声双答词”“慢三声依呀号”“慢三声嗨扬号”“喂喂号”“梭扬号”“柳叶红”“装卸号子”等。

【水号子】  是在溪流、河道中水路上集体劳动时所歌唱的劳动号子的泛称。音乐曲调起伏很大,带有复调因素。节奏紧密,伴随劳动每一过程而变化,劳动场面越紧张,号子节奏越紧凑;劳动场面转为轻松,节奏随之变为缓慢,曲调也相对抒情化,行腔中夹有说白。时常数个号子顺次连唱下来,具有套曲形式。“水号子”最能体现土家人的彪悍、粗犷和征服大自然的豪迈形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感染力。音乐调式为:“五声徵调式”,如保靖县的“放排号子”;“五声宫调式”,如保靖县的“篙号子”;“五声羽调式”,如永顺县的“酉水摇橹号子”。今流传下来的“水号子”有“酉水荡桨号子”“酉水摇橹号子”“酉水船工号子”“橹号子”“篙号子”“纤号子”“拉缆号子”“放排号子”等。例:

 

【酉水船工号子类型】  酉水船工号子按照曲调、节奏,可以分为行船号子、装卸号子、休闲坐唱等;按用途可分为“橹号子”“纤号子”“桨号子”“急号子”“缓号子”等,一首号子有时还会出现多段体的结构。歌词长短不一,但句式工整,首尾押韵,在演唱中是“一人启口、众人帮腔”,领唱与众人和唱相互交替。

【放排号子音乐】  放排号子曲调丰富,较之船工号子更具歌唱性,旋律高亢优美,固定唱词较多。特别是平水的“摇撸号子”,基本上是五句子、四句子山歌,词曲句法颇为严谨,唱词多为唱古人、唱故事、唱情歌等。演唱时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

【装卸号子音乐】  装卸号子是船到码头装卸货物时所唱的曲调。酉水装卸号子节奏较平稳舒缓,速度稍慢,节拍的重音和音乐的动律与负重劳动时的步伐和力度紧密相关,为一人领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岩工号子音乐】  土家族岩匠开山采石劳动乐章。一人领唱众人和,领唱高亢自由,众和沉重有力。古丈县的岩工号子有三声、五声两种。龙山县有8种之多,各有专名,如“喂喂号”“喂羊号”“梭羊号”等。

【拖木号子音乐】  曲调比较轻松,节奏平稳,多带滑音。演唱形式一般为一领众和、唱腔比较固定。分为二声号子、三声号子、四声号子及间接号子4种。三声号子是由于领唱、齐唱用三句不同曲调而得名,节奏平稳,旋律性强;四声号子只有八小节,因为领唱、合唱各有四句不同的曲调而得名,其音调激越高昂,节奏短促有力,用于拖木的关键时刻。

【打夯号子音乐】  声调高亢有力,节奏感强,唱词多用“咳哟”“咳咳哟”等虚词,通常是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形式出现。民间称呼领唱的人为领硪人。领唱人随想随唱,随见随唱,即兴而起,脱口而出,可以兴,可以怨,可以雅,可以俗。每逢秋冬季节修筑堤垸时,大堤上夯歌嘹亮,夯声震天,很是壮观。

【《粑粑哈》音乐】  粑粑哈,土家语,汉语为打粑粑。1983年,田隆信创作的的土家族舞蹈《粑粑哈》,逼真地反映了土家人过年打粑粑这一生活场景。《粑粑哈》音调结构突出的体现为五度三音列la dor mi”的结构和“dor mi”三度二音列的结构。旋律音程形态与土家族母语的音调、调值密切相关联,前紧后松、前短后长的特性节奏型也与土家族母语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梯玛调】  是土家族梯玛在法事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种独特的音调。结构以sol la do re”五度四音列和“do re mi”三度三音列为主要的音调结构模式。演唱有实际含义歌词乐句的时候,旋律以土家语言的语调为基础,主要以同度重复和二度、三度音程关系的级进以及四度音程关系的跳进为主,构成旋律的运行主体,即使是梯玛依据演唱的内容、情绪、场景所运用的装饰音,也是依据土家语言的语调以近似二度和三度的音程关系自然地揉进腔调当中的,在情绪激昂之处偶有八度大跳,随后又会回到旋律框架以内。当演唱无实际含义的拖腔的时候,多以商音和徴音为核心,采取上下近似二度音程关系起伏的方式哼唱或呼号,采用散板的形式,在拖腔即将结束时多采用摇声的方式。重音的安排也是“梯玛调”旋律风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往往在表动作的词语和修辞的词语演唱的时候强调重音。在调式方面,“梯玛调”更多地体现出徴调式和宫调式的结构特点,以“so la dol re mi”为骨干音,歌曲的结束音以宫音和徴音作为调式主音。

【梯玛歌音乐】  梯玛歌是土家族梯玛在原始宗教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音乐艺术形式,多依据梯玛调采用土家语吟唱,现主要流传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四县。“梯玛歌”演唱形式有梯玛独唱和梯玛与陪神、香倌的一领众和两种,其中以梯玛的独唱为主。在梯玛时而委婉、时而高亢、时而喜悦、时而悲伤的唱调过程当中,摇响铜铃、舞动司刀陪神和香倌附声唱和。如:

 

 

 

 

 

 

【梯玛神歌主体音乐】  源于古老的“牛角号”,其声雄浑激越。尔后形成梯玛所称的“牛角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梯玛以它为主曲调并融入本土民歌。曲调婉转低旋,音乐板式变化严谨,板腔规整。形成以“牛角腔”为体系的富有变化而贯串的长结构的套曲大型民歌体——“长篇史诗长歌”,成为土家族民歌之风,土家人乡音之魂。

【哭嫁歌音乐】  “哭嫁歌”歌词,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音韵和谐。普遍采用比兴、比拟、夸张、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音调节奏平稳、委婉,旋律流畅,起伏不太大,仅在乐句与乐句转接的尾音和起音上,采用七度大跳旋律音程,拖腔凄苦、哀怨。曲式以上下句单曲体较多。音乐调式,一般为“五声羽调式”。演唱形式有领唱和重唱。如:

 

【牛角腔】  源于古老的牛角号。从远古到古代,牛角号都是传递信息的原始通讯工具和象征权威的司令法具。其节奏的缓急、声音的长短、力度的强弱,传递不同的信息。这种原始、简单的“音乐”,逐渐形成了“牛角腔”。它音调古朴,旋律简单,旋律音程以下行纯四度、上行纯五度的跳进和同度音连续重复颤动进行。其节奏为较自由的“切分音”改变强弱关系散板。例:

 

流传下来的“牛角腔”,有“高声乌哩”“低音乌哩”等10多首。本土民歌中,很多曲调都注入了它的旋律基因。

【摆手歌曲调】  “摆手歌”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四句,常用“嗬也嗬”或“嗬嗬也”等衬词作尾腔。在“摆手锣鼓”的垫衬和烘托下,音乐节奏强烈分明,音调高亢有力。曲式结构和句法比较简单,通常为二乐句(上下句)和四乐句的结构形式。曲调音乐素材使用精炼,仅在每句结尾时略微变化。调式为“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例:

 

摆手歌曲调音域不是很宽,多处八度之内。小波浪型是摆手歌旋律线的基本形态和娓娓动听的音乐特征。常用围绕骨干音,采用大二度(duo ruai)或小三度(la duo)级进法构成旋律音程的“框内旋法”和尾腔尾“下降型旋法”。装饰音运用较多,下滑音的运用为旋律增加变化和色彩,骨干音作为长音的前面,加上小三度或大二度倚音,是摆手歌常用的一种润腔方式。摆手歌的节奏,二拍子较多,也有单拍子和三拍子,起头一般采用散拍子。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土锣,声音铿锵有力。锣鼓节奏板式化和自由交替处理的运用,在摆手歌音乐中起律动支撑作用。歌为舞而伴,舞随歌而行,显露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摆手歌音调】  摆手歌音调结构是以la do mi”三个音构成的五度三音列的音调结构模式。形成这样的音调结构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摆手歌是由梯玛用土家语言并通过唱颂的方式口头传承而形成的。土家语的语音语调是在五度范围以内,其语调结构为一度、二度、三度和五度的结构。但是,其调序却与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截然不同,而是按照高平、低降、高降、中升的顺序排序,所以,用土家语唱颂就使得梯玛在演唱时不会刻意追求绝对音高,而是在即兴演唱时自然地将土家语言的语音语调揉进摆手歌的音调当中。

【摆手歌调式】  在调式方面,摆手歌更多地体现出类似羽调式的结构特点,以(la dol mi)为骨干音,歌曲的结束音以羽音作为调式主音。在具体演唱的时候,这个调式主音要略低于其绝对音高,但又不是通常的半音关系。究其原因并非掌坛师们故意所为,而是在摆手歌的结束音的位置所对应的歌词的语调往往是土家语声调当中的低降调。这也正是摆手歌独特的艺术韵致之所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摆手歌锣鼓点】  摆手歌中锣鼓伴奏的基本节奏。如“扁咚咚板咚咚”“扁”为锣,“咚”为鼓,“板”为鼓锣同击)。在“摆手歌”中起律动支撑作用,是“摆手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鲜明,干脆有力。通过锣鼓的节奏,调整舞蹈动作交替、情节变换、速度快慢、情绪起伏等。节奏特点为:

①四二拍强弱分明,节奏规整。例:《单攒锣鼓点》2/4

 口诀 ‖点 点|  冬|   |板  冬:

      X   XX  O  X X O  O     X   O

      O   OO  X  X O X  O X   O   X  

②前八分音符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运用,使内部节奏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重了节奏密度。附点、切分节奏则更富有活力,使音乐伴奏产生跳跃感,让音乐内部的结构更加丰富。例:《插秧锣鼓点》2/4

口诀   .       .  点|  . 点:

      X .   O    O   X  X .   X X  X .   X

      O .   X  X  X   O      O    O     O

【竹枝歌】  原是兴起于古代巴俞的一种自由吟唱的抒情山歌。歌曲当中常以“竹枝”和“女儿”作为伴唱衬词,也有可能是加入的伴奏音乐,而非直接唱成“竹枝”和“女儿”两个名词。虽是衬词伴唱,但是在民间歌手的演唱当中,衬词所对应的旋律和曲调主体是固定的,衬词的内容和种类还依据演唱的对象、事物、情绪而存在差异。如:

 

【咚咚喹歌调】  咚咚喹歌调是土家人依据传统器乐“咚咚喹”的曲调用土家语或汉语填词而成。几乎每一首“咚咚喹”的曲调都有相对应风格和意韵的填词歌调。如:

 

【《要当红军不怕杀》音乐】  “要吃辣椒来不怕辣呀,要当红军哥哥哟,就不怕杀来。”这首浩气长存的革命民歌,只由两个乐句组成,但铿锵有力,内涵丰富。首先表现为结构严谨、节奏均匀。乐句由2/4拍构成,疏密均匀,依字行腔,自然上口。特别是第二句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增加了弹性和动力感。无论是切分节奏还是连续进行的节奏,都有着推动旋律向前发展的趋势,在较平静的表象中孕育着极不平静的心情,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杀头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其次表现在旋律的质朴无华。乐曲由加清角的六声徵调式构成。全曲由徵调式中几个基本的三音组,如 5 6 13 2 1 等音型,通过连结或装饰变化而构成旋律,并有一定的起伏感。“清角”及衬词的增添,加强了音乐的色彩和表现力。歌词词句不多,简明通俗,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视死如归的冲天豪气。

【《杀敌歌》音乐】  《杀敌歌》曲调结构规整,节奏节拍坚定有力,2/4拍子。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节奏的运用,推动着乐曲发展。节奏型的重复运用,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乐曲由宫调式构造,没有任何装饰音,具有大调式音乐色彩感。七度和八度的跳进,使乐曲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具有催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力量。这首乐曲的歌词表现了红军和穷苦的土家族人民对敌人残酷暴行充满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誓把反动派消灭光的战斗豪情。

【《马桑树儿搭灯台》音乐】  《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为传唱的经典的湘西红色歌谣,也是一首驰名中外的民歌,它折射了土地革命时期湘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的历史,凸显出边区民众坚定的革命信念,既是一首表达忠贞爱情的情歌,又是一首令人激情澎湃、荡气回肠的革命之歌。

3.传统戏剧曲艺音乐

【傩愿戏音乐】  傩愿戏音乐唱腔统称为傩腔,简练朴实,有平调、悲调、神仙调等,戏中常夹有趣味性的韵白。傩愿戏音乐用锣鼓间奏,称打锣板,分为法师腔、祭戏腔、正戏腔三个部分。伴奏乐器有锣、鼓、钹、课子等响器,也有加唢呐的。

【傩愿戏唱腔】  傩愿戏,是由巫傩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古老的戏曲表演形式。其唱腔源于巫师酬神,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主要有十二大腔。唱腔又分傩愿调和高台调。傩愿调又叫原始调,主要有“开山腔”“先锋调”“师娘腔”“搬算盘”“童儿调”等五大调。高台调又称反“五竿腔”,包括“姜郎”“安安”“卷子”“庞氏”“姜女”等七个大腔。分生、旦、净、末、丑等五个角色,这些角色又各有自己的基本曲调,调式多有不同。不同角色同时出现,均各唱自己的基本调,形成旋律、调式对比和交替的艺术效果。声腔特征是“锣鼓分句”“人声帮腔”。最初只有锣鼓、唢呐伴奏,没有弦乐,纯属清唱,调式结构简单,全都是上下腔,长短句,节奏明快。后逐渐发展成有弦乐伴奏。唱腔的音域高低都由演员根据嗓子高低而定,不受调式限制,表演程式单调。傩愿戏以唱《目连救母》《观音送子》《孟姜女》《安安送米》等二十四孝剧目为主,多用于还愿、渡关、请神、酬神、驱除鬼邪。唱词粗俗鄙陋,俗云“不如此,不足以驱鬼邪精灵”,故越鄙陋越好。打击乐锣鼓伴奏与地方戏曲相同。

【汉戏唱腔】  汉戏,因版腔以“弹腔”为主,又名“弹戏”,湘西北土家族地区俗称“大戏”。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程式。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但又有文武之别。唱腔分南北路,即有南路、反南路、北路三种腔调。基本腔调和板式结构与荆河戏大致相同。南路板式有“导板”“消眼(紧打慢唱)”“滚板”“哀子”“三流(散板)”“慢三眼”“一流”“慢二流(垛子)”“快二流”“平板”等。板式特点为“南撞北让”(即南路板起眼落,北路眼起板落)。反南路有“导板”“消眼”“滚板”“三流”“一流”“一流垛子”“三眼垛子”“三眼(八块屏)”。北路基本板式有“导板”“一流”“慢二流”“快二流”“三流”及“消眼”等。此外,还有“关东调”“草鞋板”及“南夹北”等特殊腔调和板式。伴奏音乐有固定的曲牌,如《大开门》《小开门》《迎风》《八板》《点降唇》《大摆队》《击三腔》等。伴奏乐队由京胡、二胡、三弦、唢呐及民族打击乐组成。打击乐以挤双钹见长,能营造强烈的舞台气氛,充分表现剧中人物的悲壮哀伤、急嗓、惊吓及惊险的武打场面。

【南路汉戏】  因曲牌音调属南方风格,因此而得名。适用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感。南路汉戏有正反两种腔调,正南路胡琴定弦为52”,反南路(俗称“南反”)在南路基本曲调向下移低四度时,胡琴定弦为15”。反南路调性高昂,行腔有力,主要用以表现悲愤激昂的情绪。

【四平调汉戏】  俗称“平板”或“南路平板”。胡琴定弦“52”。前奏过门同南路一流,可单独行腔,也可同“南路一流”导板连接起来唱。但它唱腔的内部结构和各分句落音与南路一流不同,可演唱长短句,句法变幻莫测。主要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励愤慨等情绪。

【北路汉戏】  源于秦腔。经湖北入酉水进湘西,融入当地民间曲调演变而成,故名“北路”。北路曲调一般适于表现雄壮激昂、活泼愉快的情感。胡琴定弦为“63”。北路也分正、反调。反调在正调的基础上降低四度音,定弦“63”不变,多表现生离死别时极度悲痛的情感。

【小调类汉戏】  小调,是汉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来源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山歌、小调和外来说唱音乐、丝弦音乐等,通过不断地融合和改良,使其成为“汉戏”的补充唱腔。小调音乐活泼、诙谐、幽默、旋律流畅、曲调优美,善于表现各种情感。它有完整、独立的音乐结构,不像南、北路音乐变幻莫测。曲调活泼,朗朗上口,但音乐结构受到戏曲版腔体的局限,因而不能广泛应用,只能以调节情绪的形式出现。

【阳戏唱腔】  阳戏,又名阳春戏。酉水流域和澧水中上游称“北路阳戏”。它通俗易懂易学,以唱为主,念白使用方言,是适宜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的地方剧种。阳戏唱腔曲牌多源于民间小调,属民歌体结构,分“正调”“小调”两大类。“正调”由上下句唱腔加相应的间奏组成,依次行腔反复演唱。词格与腔句结合又分单句和夹句式,以此进行板式变化。“一流”为单句式,“二流”和“三流”为夹句式。“小调”保持原始民歌风貌。常用的小调有“十打”“唱古人”“磨子歌”“二十八宿”等。唱腔曲调有“导板”“正宫”“一流”“慢一流”“二流”“三流”“小丑调”“蛤蟆赶调”“金钱调”“悦调”“阴调”“佛调”等。采用弦乐以大筒为主,配以二胡、笛子、三弦和打击乐锣鼓伴奏。阳戏唱腔抒情、流畅,主要唱腔的尾声行腔部分都用小嗓(假嗓)翻高八度润色,演唱风味独具一格。擅长表演悲苦戏和抒情喜剧。因接近生活,常出现台上唱、台下和的情景,尤为群众所喜爱。

【阳戏音乐】  在音乐唱腔上,南北二路各有特色。北路阳戏有正宫调、悦调及阴调等,以正宫调为主,分导板、一流、二流、三流、散板等多种形式,其中正宫调采用假嗓翻高八度的演唱法,是其显著风格。南路阳戏主要曲调有七句半、一字调、赶板、正宫调、后山腔、翻山腔、腾云调等。

【高腔】  又名弋阳腔、辰河高腔。清道光十年(1830)由沅水经泸溪入酉水传入永顺、保靖两县。高腔以清唱为主,唢呐、锣鼓伴奏。唱腔悠扬、高亢、委婉动听。戏词文雅,唱词严谨,韵律灵活。曲牌繁多,至今流传于民间的有100余首。基本曲牌有八大母调,即“驻云飞”“风入松”“锁南枝”“汉腔”“红衲袄”“锦堂红”“新水令”和“汉入送(由两种不同宫调的基本唱腔组合而成)”。各个母调分类又包括若干曲牌。高腔的结构特点是犯腔、集曲(合宫绊调)。唱词采用民间方言,讲究韵律。“中眼”起腔,以“板”收腔。节奏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快板和散板,板式结构严谨。伴奏乐器为唢呐和打击乐,特点是唢呐帮腔与锣鼓靠腔。一人主唱,多人“帮腔”是高腔戏曲艺术表现的亮点。

【犯腔】  高腔中主腔间犯进一句“汉腔”构成的唱腔结构。如《秋江别》陈妙常的“锁南枝”母调中“二犯小桃红”,是以“锁南枝”为主腔,以“江儿水”为头子,中间犯进一句“汉腔”,传统上叫“犯腔”。

【集曲】  高腔中一段唱腔集数支曲牌的腔句采用“合宫绊调”的手法相结合。如《玉莲投江》中玉莲唱腔,集“江儿水”“锁南枝”“满江红”“小桃红”于一体,传统上称为“集曲”。

【三棒鼓曲调】  三棒鼓唱词句式为“五五七五”,句句押韵,四句一节;格式分书帽(即开场部分)、正腔、尾声三部分,没有道白。三棒鼓的曲调大同小异,基本结构为(起、承、转、合)单曲体;调式为五声羽调式。音阶为6 1 2 3 5 6”。音域不宽,一般在八度以内,旋律平和流畅,唱词通俗易懂。以方言压韵行腔,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气息和风格。伴奏乐器为鼓、马锣。一般由二人演唱,一人击鼓(为主唱者),一人击马锣(为配合者)。鼓点音乐分引子、过门(句与句之间的连接)、间奏(乐段与乐段的过渡音乐),节奏平稳,强弱明显,板式完整,有“连二边”“独脚板”“快板”“死点子”等奏法。

【湘西花灯戏音乐】  因受地方一些大剧种音乐的影响,湘西花灯戏音乐兼收并蓄。其唱腔分灯调、杂调两大类,属民歌体结构。灯调中有歌舞灯调、戏曲灯调。歌舞灯调大多节奏欢快,旋律活泼,常用的有种茶、货郎调、送茶调、四季花儿调等;戏曲灯调有赶调、四平调、老旦调等。杂调则是直接吸收湘西民歌、小调和借用其他剧种唱腔曲调所形成的花灯戏音乐。过场曲牌分丝竹乐曲和吹打乐曲两类。过去主奏乐器为瓮琴,俗称大筒,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加进唢呐、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等乐器。打击乐早期仅用一面大锣两副钹,后加进马锣和土制的棋子鼓,花灯音乐才日臻成熟。

【渔鼓音乐】  渔鼓是流传在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方言说唱曲艺表演形式。俗称“打渔鼓”“拍渔鼓”。表演内容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时事为主。表现形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融为一体,戏剧色彩较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版腔分类,湘西渔鼓形成东、南两种风格,自成体系。音乐以二句(上下句)、四句反复使用构成主曲体,即单曲体加板腔体的音乐结构,以“五声宫调式”和“五声徵调式”为基本唱腔。唱腔音域不宽,一般为八度。严格以方言行腔,字正腔圆,音韵讲究。唱腔开头由“叫眼”作引子,由“锁腔”结束。

【东派渔鼓】  是指以著名艺人黎兰庭、刘海为代表的表演风格体系。其表演特点是语言简洁,念、唱均具戏剧特色,非常适宜演唱长篇章回小说、传奇故事,鼓本唱词灵活,上下句押韵,平仄严格。音乐以版腔结构为主。代表曲目有《七侠五义》《水浒》《说唐》《武松打虎》《红军大战十万坪》等。

【南派渔鼓】  是指以著名艺人李柏云、张明权为代表的表演风格体系。演唱特点是语言流畅,擅长演唱渔鼓小段、民间传说故事。唱词基础句式为七字四句一节,也有上下句反复的十字韵两种。音乐以单曲体为主。如“十字句渔鼓”:“韩湘子抱起渔鼓四海走,劝世人改恶行善要回头。劝农人莫误阳春要勤做,到秋来五谷杂粮样样收。”代表曲目有《渔鼓的由来》《回娘家》《打亲家》《孟丽君》等。

【渔鼓四件套】  指艺人表演所持的乐器、道具一体兼用的渔鼓筒、云板、钹、托子4件器物。表演时,艺人左手大手腕怀抱渔鼓筒并将钹栓在食指上,鼓面向右前方横持于胸前;云板由两块上方穿孔的硬木块(约25厘米长、5厘米宽)用绳串起而成,大拇指套在两木块之间,串绳之下,下方一块紧贴筒身,上方一块由其余4指依次按住;右手拇指、食指夹住“扦子”的一端,敲击钹叶,其他3指击鼓面。其鼓板明快,有紧有松,节奏与曲目内容十分吻合,感染力强。讲白和唱词中,由云板轻击;句与句、唱腔开头和乐段与乐段之间,由鼓、钹同击或云板交替演奏以示板眼。常用节奏为:

 

讲白的关键词处常用|x x|”鼓板节奏,强弱分明,起到“惊堂”作用。艺人表演时,双手由于受“四件套”的限制,表演动性不大,全凭面部表情与简单的身段摆动,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曲目内容。

【九板十三腔】  渔鼓音乐的板腔分类,民间传有“九板十三腔”。常用板腔在民间广为流传,一部分板腔则已失传。流传下来的板腔主要有散板、慢板、平板、快板、流水板、导板、抡板、滚板,喜腔、怒腔、哀腔、彩腔、平腔、花腔等。

【九子鞭曲调】  九子鞭用桂竹制作而成,鞭长约110厘米,直径约2厘米,鞭的两端吊有五颜六色的“耍须”。鞭体侧面和正面有9个小方槽,内串4枚铜钱,故又叫“金钱棍”。它既是表演道具又是伴奏打击乐器,其音清脆、明快。表演前有诗白,正腔多以地方民间小调为主。曲调多用民间小调,为四句反复(或变化重复)的单曲体结构。调式为“五声宫调式”;音阶排列为“1 2 3 5 6 1”。节奏单一,以“× × × ×× × × ×│”节奏贯穿全曲,无多变化,主要起压拍作用。

【金钱板音乐】  以说唱为主、肢体表演为辅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湘西北土家族山村。唱词取民间歌谣、历史典故及时事为题材,以劝人行善、因果报应为演唱内容。有《韩湘子化斋》《二十四孝》《华盖录》等民间通俗唱本。表演形式为自演自唱。金钱板的音乐结构为上下句单曲体。根据唱词不用,音乐严格重复或变化重复。音乐调式为“五声徵调式”(简谱56123“五声宫调式(简谱12356。音乐民歌风味浓厚,上下滑音较多,旋律活泼流畅。常用曲调:

 

金钱板的音乐节奏,一般在唱词音乐中采用每小节“强拍”压板,衬词、拖腔地方采用“强—弱—强—弱”压板四次,或根据内容情绪即兴“加花”变化。伴奏乐器为金钱板,是一种长约50厘米、宽约2厘米装有数枚铜钱的竹板。也有的采用竹笛、大筒、三弦伴奏。

【土地戏音乐】  土地戏,是流传于湘西民间的一种(独角)小戏曲。艺人头戴土地神面具,一身土地神的装束,手持拐杖和蒲扇演戏。它源于傩戏,属傩文化范畴。土地戏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的表演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生意兴隆、吉祥平安等内容,为人们贺喜和祝福,且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大众口味。土地戏音乐的主曲调是“土地调”。音乐结构为单曲体,以上下句为一个乐段进行变化重复。曲调简单,旋律平稳起伏不大,音域仅在八度内。如:

 

调式为“五声宫调式”。上句一般落在“re”,下句落在主音“du”下滑至“la”。曲调以方言行腔,以唱为主,兼顾表演,鼓、锣伴奏,鼓点简单清晰、明快。常用基本节奏如:

 

4. 音乐作品

【《哭嫁歌》】  歌曲。1986年《哭嫁歌》表演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奖。

【《火车唱醉土家寨》】  歌曲。《火车唱醉土家寨》由黄传舜作曲,1987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一等奖。

【《虫虫飞》】  儿歌。《虫虫飞》由彭梦麟作曲,1987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一等奖。

【《咚咚喹吹起来》】   歌曲。《咚咚喹吹起来》由山人作词,彭昌兴作曲,1991年获建党70周年全国征歌赛一等奖。

【《三月的风,八月的雨》】   歌曲。《三月的风,八月的雨》由山人作词,白诚仁作曲,1994年获全国广播歌曲竞赛三等奖。

【《大鹏歌》】   歌曲。《大鹏歌》由山人作词,李北川作曲,1995年获全国工人歌曲征集赛银奖。

【《小河浪花》】   歌曲。《小河浪花》由山人作词,李北川作曲,1995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大山的儿子》】  歌曲。《大山的儿子》由刘定远作词,彭昌兴作曲,1995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吊脚楼的传说》】  歌曲。《吊脚楼的传说》由陈国瑞作词,彭昌兴作曲,2000年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歌曲大赛三等奖。

【《里他阿妮》 《爱心妈妈》】  溜子说唱。《里他阿妮》《爱心妈妈》,2004年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节目三等奖。

【《神秘的湘西》】  歌曲。《神秘的湘西》由田儒模作词,彭昌兴作曲,2007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袁玉娥电视音乐作品集》】  袁玉娥,1972年生,女,字巧玉,土家族,龙山人,大学文化。毕业于湘西文艺职业学校,进修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为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袁玉娥音乐作品集》是一部音乐电视专辑,拍摄制作了袁玉娥演唱的《土家摇篮曲》《天堂里耶》《湘西故事》等10部音乐电视作品。总策划黄叶、田生建,总导演田明峰,音乐制作张茂瑞,艺术指导黄峻松、黄涛,编辑施虹羽。20148月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出版发行,是湘西州本土制作并出版的第一部电视音乐作品专辑。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