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传统医药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传统医药

【医药发展史】  医药历史。土家族医药的源起与发展,经历了远古时期“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的初始积累阶段,先秦时期因楚巫的传入、土家族“梯玛”的影响而产生巫医现象时期;随之而来是由巫(傩)文化,梯玛文化而衍生出来的早期土家族特殊医学——“巫医一家”时期。土家族医药源起并形成于秦汉,唐宋以来得以逐渐发展,到了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医药开始有了手抄本或木刻板本的土家族医学著作,是土家族医药发展史上由“口承”医学到“文传”医学的过渡时期。这一期间,因为梯玛、水师医术局限,疗效不佳,信誉度下降,出现了土家族坐堂或游走的药匠(对医生的称呼)和草医,土家族地区还有了药铺。坐堂药匠是医、药不分的,既诊病,又抓药,还要“服侍”病人,是土家“医药一家”“医护一家”时期。土家族医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族医药在积累中形成,在形成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形成了具有土家族医药文化特色的医药体系——土家医学。

【医药特色】  土家族医药学有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中“三元”学说与体内物质基础气、血、精为土家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土家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三元”的脏器功能驱动气、血、精的环流,才能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在病因上,以毒邪及伤因为病因学基础。在病理上,以气血失调和冷热失衡为病理学的基础。在诊断上,以看诊、问诊、听诊、脉诊和摸诊的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在养生保健上,将养生与养神、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婚姻文化、性文化、心神文化、民族卫生心理、民族体质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土家族卫生保健体系的养生文化。在治疗法则上,有八种用药原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亏则补之,实则泻之,阻则通之,肿则消之,惊则镇之,湿则祛之;有七种治疗方法:汗法、泻法、赶法、止法、补法、温法、清法。在传统外治疗方法上,土家医有集刀、针、火、药、水“五术一体”的外治法,还有梯玛的法术疗法、推抹疗法,水师的封刀按骨法、火功疗法、麝针疗法、熏蒸疗法、药浴疗法、佩带法、外敷疗法等20余种。在药物的性能上,分冷性药、热性药和平性药三大类八种性味:酸味药、甜味药、辣味药、苦味药、咸味药、涩味药、麻味药、淡味药。在药物分类上,按三大体系分类,即按性能分类,按药物作用分类,按三十六、七十二序数分类。在用药方法上,有煎服法、磨汁法、炖服法、挤汗法、煨服法等20多种。在方剂的组成原则上,按主药、配药(帮药)和引药(药引子)的原则组方,方剂类型有汤剂、刃剂、酒剂、包裹剂、外敷剂等10余种。在药物配伍禁忌上,有三种反畏现象,即“十四反”“十三反”“三十六反”共同组成反畏药物体系。在炮制方法上,有磨捣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蒸法、煮法、水飞法、汗渍法、佩干法、腌法、露剂法等20余种。在疾病命名上,按六种方法命名,即根据发病部位命名、按临床表现命名、以动物形象命名、按发病原因命名、按发病时节命名和按疾病性使命名。在疾病分类上,一是按十月太阳历计时法进行分类,如三十六惊,七十二症;二是按三伤、七症、八类分类;三是按土家医传统方法分类,共分为18大类。在服侍(护理)技术上,由临床疾病服侍、心理服侍、饮食服侍、药物服侍和气候服侍五大服侍共同构成土家医服侍(护理)体系。在医药文化的承传上,一是“口承”形式流传,以师承、歌谣、谚语、口诀、歌舞等为载体世代承传;二是“文传”形式流传,以地方史志、民间抄本、地方医药书籍为载体向后世流传,这些文献资料是记载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宝贵史料。正是由于土家族医药的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学术特色,丰富的医药资源,使之成为中国当今仍具临床活力的卫生资源。

【临床常见病名】  土家医病名。有白虎症、寒吼包症、热吼包症、乌鸦症、泥鳅症、蛤蟆症、黄疸症、长蛇症、麻木症、雷火症、红杀症、马杀症、跳山症、鸡窝症、脱茄胎症、羊毛痧症、红痧症、水鼓症、肺痨症、肺流症、秋蝉症、蒙心症、蒙忘症、夜游神症、羊癫疯症、母猪疯、红痢症、白痢症、鼓胀症、尿积症、尿石症、尿泔症、尿血症、缩阴症、遗尿症、多尿症、弱症、老鼠钻心症、飞蛾扑心症、红虎症、卧虎症、偏瘫症、鬼摸脸、偏头风症、骨节风症、钻骨风症、破骨风症、肿痛风症、坐骨风症、血厥风症、气厥风症、痰厥风症、心痛症、胁合痛、腰合痛症、腰胀痛症、伤腰症、相思痨、相色痨、月家痨、真月痨、假月痨、干血痨、嗝食症、百虫吃肝症、肤子症、水痘症、寒水泻症、热水泻症、实水泻症、虚水泻症、肚气痛症、胆气痛症、猴耳包症、气包卵症、气瘤症、肉瘤症、小儿二十四惊、着凉症、闭毛眼症、鼻塞症、伤风症、小伤寒症、麻毒内陷症、克马风症、鲤鱼风症、锁喉症、夏脑瘟症、丹毒症、饿蚕惊症、火气症、拦救风症、挺劳伤症、挡血症、岔气痛症、转节劳症、铁蛇钻心症、恶蛇盘肚症、阴蛇症、冬蛇钻窝症、走花胎症、走猴胎症、螬虫拱胆症、螬虫症、白头霉、铜钱癣、落地霉、沙虫脚、冷积症、下元热驻症、尿关失灵症、气结症、毒气病、天毒病、老鼠风症、玍毒病、铁板疡症、蔫毒病、食毒病、巴骨流症、火流症、寸耳癀、绊丸症、垮肚症等。

【治法】  土家医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疗法,二是非药物疗法。土家族民间药医也称内治法及外治法。药物疗法主要指在用药原则和治疗法则前提下的临床治疗方法。土家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八种用药原则及七种药物治法。土家医非药物疗法,主要是指传统外治法,是土老司传下来的“刀、针、火、水、药”五法于一体的治疗方法。目前,土家族药匠及民间医生在传统外治法的基础上,将土家医外治法发展到20多种,如推抹疗法、封刀接骨斗榫疗法、火功疗法、提风疗法、括痧疗法、拔罐疗法、扑灰碗疗法、麝针疗法、烧艾疗法等。

【诊法】  土家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有看诊法、问诊法、听诊法、脉诊法和摸诊法五种。看诊:是看病人的神色、脸色,看眼、舌、鼻、口腔、毛发、皮肤、手指、背腹、大小便颜色等。问诊:是问病人的饮食、大小便、筋骨、孔窍,妇女经、带、产等。听诊:如听病人的咯咳声,肚内肠鸣响声,听骨伤病人骨断的“擦、擦”响声等临床病变的响声。脉诊:药匠在诊病时善于纳脉(或称号脉、拿脉),纳脉是土家医生主要诊病方法。常用脉种有骨脉、命脉、芳脉、天脉、虎脉、肘关脉、踏地脉、鞋带脉、指缝脉、太阳脉、地支脉等。诊脉特点为“循时号脉,多脉合诊”。摸诊:土家医生一般用手摸骨折情况,摸皮肤冷热,摸疱疮肿胀,摸小儿肚子等部位的病变情况。

【耳诊法】  土家医诊断方法。通过看耳、摸耳诊断疾病的方法。看耳主要是看患者耳朵色泽、轮廓、筋脉颜色等。摸耳主要是触摸患者耳朵肥厚柔软度、耳廓表面有无结节等,如小儿耳后筋脉上有一个“丫”形的小筋脉,土家医认为是走狗胎病;筋脉上有一个像猴子样凸起状的东西,为走猴胎病;筋脉上有一黑小点,为走鬼胎病。妇女病也可看耳筋脉,如耳后筋脉呈红色,主火气重;青色,为风气重;紫色,为妇女阴内有脏物等妇女病。耳诊方法是土家族药匠常用诊断方法,多用于小儿病、妇女病及多种慢性疾病的诊断。

【针挑疗法】  额阿挑捏西拉(土家语汉字记音。下同)·anxngax tiaox niexxix lav(土家文。下同)。传统疗法。又称挑刺疗法。用特制针或大号针(缝衣针),在疼痛反应点挑破浅层皮肤异常点或挑出皮下纤维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该疗法适用于治疗小儿走胎(相当于中医的疳证)、肩周炎、麦粒肿、血管神经性头痛、痔疮及腰痛等疾病,以及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外科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病等。

【麝针疗法】  香子安额阿挑捏西拉·xianxzix anxngax tiaox niexxix lav。传统疗法。用动物香獐(香子)的门牙,磨制成锐利针尖形状的治疗器具,土家医称为麝针。用麝针刺入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麝针疗法。该疗法适用于治疗疱、疮、疖、蛇伤、蜇伤、急症、暴症、痧症等病症。

【扑灰碗疗法】  切被不次砍诊业拉·qierbif burcif kanx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用热草木灰作为介质,装入中号碗内,用湿家机布或湿毛巾包裹,在患处或身体某部位旋转移动热熨,使气血筋脉通畅,达到治疗寒性疾病的目的的一种传统外治疗法。该疗法适用于治疗由寒邪引起的肚子痛、肚子胀、五更泄、妇女小腹冷痛、寒性关节疼痛、腰腿痛等寒性疾病。

【蛋滚疗法】  日阿列梯克尔诊业拉·rarler tixkex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用煮熟的蛋(鸡蛋、鸭蛋、鹅蛋等均可)趁热置于患处,旋转滚动,利用蛋的热力祛寒祛毒气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适用于治疗寒性肚子痛、停食、走胎、伤风着凉、风寒咯症、寒性关节痛症等病症。

【烧灯芯草疗法】  特也特米务诊业拉·tiexter mivwuf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也叫烧灯火疗法。用干灯芯草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处或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分为直接和间接烧灯火疗法。适用于治疗小儿走胎、惊风症、猴儿疱(腮腺炎)、扑地惊、荨麻疹、蛇斑疮、小儿脐风、黄肿包、肚子痛、屙肚子、受凉、头痛、胸痛、腰痛、痹证、湿疹、月经不调、带下病等病症。

【烧油火泡沫疗法】  特也特米务诊业拉·sersif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也叫烧灯火疗法。等病症桐油加热沸腾后形成的泡沫称为油火泡沫,土家药匠用油火泡沫作为介质,进行推抹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疗法。适用于治疗冷骨风、湿气病、小儿走胎、停食、嗝食等病症。

【烧艾疗法】  克尔思务诊业拉·kexsix wuf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由风寒湿气引起的关节炎症是土家族民间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特点是久治不愈、关节慢性疼痛,严重者影响关节活动。土家医对关节疼痛的治疗一般采用内服药物治疗或局部烧艾治疗,在临床上均取得显著疗效。烧艾疗法是民间较为普遍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是将干燥艾叶及配伍药物共同制成艾绒,放在体表,直接烧灸,以治疗疾病。适用于风湿痹症,也用于治疗肚子痛、腰痛、脑壳痛、关节痛、风气肿痛、屙肚子、昏倒等疾病。

【放痧疗法】  痧刮捏西拉·sax guaf niexxix lav。又称刮痧。是土家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用边缘光滑的牛角刮痧板,或铜钱、光洋、硬币、汤匙、嫩竹板、木梳背脊为刮具,醮刮痧介质(桐油、姜汁、酒水、清凉油、清水)在体表筋脉循行部位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用力均匀地反复刮动,刮至局部出现紫红色痧斑为宜。土家医认为,临床上急诊患者多为痧症,有“七十二痧症”之说,如红痧、火痧、热痧、冷痧、乌痧、绞肠痧、急痧、慢痧、羊毛痧、克麻痧、马痧、牛痧、虫痧、猴儿痧……在治疗上主要用放痧疗法,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该疗法适用于各种痧症,多用于伤寒着凉、中暑、惊风、晕倒、风热头痛、发热腹痛、腹泻、呕吐、鼻出血(痧鼻子)、慢性疾病的腹胀痛、颈肩痛、风湿痹痛等疾病的治疗。

【雷火神针疗法】  嚜他泽安额阿诊业拉·meftaxcer

anxngax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土家医雷火神针疗法,是在中医“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的一种外治技法。其特点是集针刺、热疗、药物超导三位一体,具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祛湿通节、消肿散结等功效。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寒痹症、痛痹症)、冻结肩、头风痛、中风偏瘫、阴疽、蛇串疮后遗症、筋骨疼痛、冷骨风症、麻木症、半边风症、腰僵症、牛皮癣等病症。

【扯罐疗法】  米梯苦哈诊业拉·miv tixkux har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分扯火罐、扯热水罐、扯针罐、扯药罐等几种方法,又称打罐、拔罐,是土家族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传统外治技法。以竹罐、陶罐为工具,现代也用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替代。其原理是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出罐中空气而产生负压,使火罐吸附于体表产生温热刺激,被扯火罐部位的皮肤充血,造成瘀血现象。土家医认为,扯火罐疗法具有温通筋脉、赶气散寒、赶风、消肿、止痛、行气活血、退热、散结、除湿、拔毒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挺伤、瘀肿、腰痛、骨节疼痛、寒咯、寒性肚子痛、头痛、虫蛇咬伤、月经病、哮喘等疾病。

【提风疗法】  波立日尔书底底诊业拉·boxlir refsux dixdiv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将药物敷贴于肚脐上,通过药物熨脐,以温“中元”之脏器,和畅筋脉,使精、气、血输布于机体,调整或改善“三元”脏器功能,祛除“中元”的风气之邪,以达到治疗“中元”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提风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热、走胎、停食、惊风、肚子胀、肚子痛、腹泻等疾病。

【泡脚疗法】  及爬泽补诊业拉·jirpar cerbux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是用药物加水煮沸后,兑温水浸泡脚掌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土家族谚语“每天泡个脚,胜似吃补药”,就是对泡脚疗法的评价。泡脚,疗法是通过药物、温水热疗、脚掌按摩三法一体的共同作用,促进人体气、血、精的循流以滋养三元脏器,增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泡脚疗法有调整血压,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强身健体,局部活血化瘀、止痛、消炎,除臭止痒的作用,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着凉、内伤发热、风湿骨节痛、腰腿痛、高血压、皮肤病、冰口(足部皲裂)、蚂蚁不过节(肢体麻木)、失眠症、慢性脚掌扭伤、拉伤后遗症、寒脚等病症的治疗。

【酒火疗法】  日尔米诊业拉·ref miv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也称火攻疗法、打酒火疗法。是土家族药匠用药酒燃烧的火苗在患者病处捶击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适用于慢性腰痛、腿痛、风寒湿痹、肩周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翻背掐筋疗法】  坡尔克尔阿汝筋克欸尺诊业拉·peftixkex axrux jinx keixcir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医生用双手翻转患儿背部皮肤及掐肋间筋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外治方法。适用于小儿肚子痛、走胎、停食(隔食)、腰背部疼痛、肩颈痛、风湿痹症的治疗。

【瓦针疗法】  瓦安额阿诊业拉·wax anxngax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也称瓷瓦针疗法。方法为将瓷碗打破,选择尖锐破瓷片为针,用瓷针扎刺患处,使局部出血或放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古老传统外治方法。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瘀血、毒蛇咬伤、蜈蚣咬伤、疱、疖肿等病症。

【接骨疗法】  鲁嘎阿纳诊业拉·luxgax axlar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用土家医封刀接骨技法及药物治疗骨折的一种传统方法。包括理筋、复位、正骨、小夹板固定及练功康复五项技术。适用于治疗各种伤因所致的骨折。

【斗榫疗法】  声头途诊业拉·senxtur tur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是土家医用手法整复脱榫的一种传统外治法。土家医将人体关节称为“榫”,关节脱臼复位称为“斗榫”。该疗法适用于治疗新鲜上下肢大小关节脱榫、新鲜腰杆(脊椎)各关节脱榫、肩锁关节脱榫、胸锁关节脱榫、骶髂关节脱榫及各关节半脱榫,如小儿桡骨头半脱榫、骶髂关节半脱榫、开放性关节脱榫、陈旧性四肢大关节脱榫等。

【放血疗法】  摸也坡诊业拉·mievpov zenx nier lav。传统疗法。是土家医用“瓦针”或三棱针刺破人穴位处或体表小静脉,放出少许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适用于治疗痛证,如漏肩风、腰腿痛、风湿痹症、头风症、痛经、落枕、钻骨风、骨节风等;皮肤病,如牛皮癣、蛇斑疮等;急证,如急惊风、红痧症、蛇伤、狂犬伤、虫伤、中暑、霍乱症;杂证,如小儿走胎、偏瘫、鬼摸脸(面瘫)、咽喉炎、火牙、蛾子症、鹅口疮等。

【外敷疗法】 传统疗法。土家族民间常用捣烂的鲜药或加工的药物配以辅料,如酒、醋、油、蛋清、凡士林等制成膏状或泥状外敷患处,使药直接被患处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简单适用,疗效好。多用于腹泻、外伤、虫蛇咬伤、瘀肿、痄腮、无名肿毒、疱疮、风湿痹证等的治疗。

【梯玛法术疗法】 传统疗法。梯玛治疗疾病时,融药物、手术、精神为一体,有手术疗法、药物疗法、精神疗法。手术疗法有开刀、扎针、正骨、止血等。在手术与药物治疗疾病同时,还进行精神治疗,先摸清发生精神痛苦的原因,再借以神灵之手,解除精神上的负担,一般要举行法事,如还愿、解结、退邪等,通过法事为患者祭神,使患者得到心灵安慰和外治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打胎法】 为小孩除病消灾而采用的一种祭祀仪式。在土家族民间,不满12岁的小孩,遇到食欲不佳、面黄肌瘦、精神不振或消化不良时,认为是小孩走了胎,是胎神作祟。走胎可细分为走人胎、走猴胎、走牛胎、走马胎、走羊胎、走狗胎、走猪胎、走猫胎、走鬼胎、走花胎、走魂胎、走精胎等12种。小儿走胎时,要请梯玛或会打胎的药匠打胎。方法为:剪几根小儿的头发、几片手指甲装入填满药的鸟铳内,烧香祭毕后,一人将一个鸡蛋抛向西方,另一人向西方鸣鸟铳一枪,便可将胎神胎鬼赶走,并在小儿脖子上挂丝线吊铜钱,手、脚杆上捆细线,小儿就会恢复健康。

【着凉症】  沙夺辽症·savdorliaor zenf。病症。受凉引起的畏寒、头身痛、发热、流鼻涕、喉咙痛等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感冒,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土家医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异常,风寒之邪侵犯机体外元部位,伤及皮窍,而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怕冷恶寒;伤及气机,毛孔闭塞而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即为着凉症。

【咯病症】  聋色屁捏心汗·longxser pif niex xinxhanx

病症。以由风寒、湿邪袭肺而引起的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咯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的咳嗽病。

【齁病症】  黑尔·baxhex。病症。因风寒邪气侵犯上元肺脏,气道阻塞不畅所致气喘,痰鸣气促,声高息粗,甚者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伴咳嗽咯痰等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哮病,西医的支气管哮喘病、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心窝痛症】  利科冲及地·lifkoxcongxjir dif。或胃痛、肚子痛症。病症。由寒、热邪或伤食、肚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以中元心窝处经常疼痛为主症。相当于中医的胃脘痛,多见于西医的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疾病。

【屙血症】  摸也·mievbor。病症。系中元肚肠络脉受损,出现以血随便而下,或大便呈黑油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便血,西医的消化道出血。

【拉稀症】  特阿·ortafdar。病症。又称屙稀、屙肚子。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洁之物,而伤中元肚肠所致。大便次数增加,如水样或稀溏为主要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泄泻,西医的急性肠炎。

【黄疸症】  王嘎拉症·wanrgaxlax zenf。病症。系感受湿热之邪,熏蒸肝胆,阻滞脏器的肝、胆而致运化功能和疏泄功能失常,黄水外溢所致。以眼睛黄、身体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黄疸”。

【中满症】  消且他症·xiaoxqiextax zenf。病症。又称水臌症、奅肿症、筲箕臌。系由中元肝、肚受寒湿或湿热之邪所伤,三元水道疏运失常,气血滞阻,致水气内阻,出现以肚腹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水臌、臌胀病,西医的肝硬化腹水。

【大关门症】  色嘎结·sergarjier。病症。因气阴不足,或燥热结内,便结于肠子而引起的病症。以粪便干结,难排出体外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因大便秘结不通,似“大门”关闭不开而得名。相当于中医的便秘,西医的习惯性便秘。

【跳山症】  劳杰疗症·laorjierliaor zenf。病症。夏暑之季,人在炎热或高温环境下劳动或活动,因暑热之邪入侵,致邪热内郁上元,热不外泄,引起以心胸烦闷,汗出口干,头晕眼花,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症。相当于中医的中暑病。

【打摆子】  沙布邪·saxbufxier。病症。又称三分症,是由疟邪所致的疾病。以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时热时冷为主要临床病症。相当于中医的疟疾病。

【螬虫症】  螬虫波翁弄地症·caorcongr bongflongx

 dif zenf。病症。是螬虫(蛔虫)寄生于肠子,以阵发性肚脐腹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子寄生虫病。相当于中医的蛔虫病。

【头风症】  科巴地症·koxbaxdif zenf。病症。又称偏头风。是由风寒邪气侵入人体上元头脑引起筋脉不通,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头风,西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

【眩晕症】  汝洒·ruxsax。病症。俗称头晕症,黑眼晕。系风痰阻滞上元头部,导致脑壳内脑髓不足,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土家医认为头为上元与外界交汇之门路,风邪入侵后易导致头部经络功能紊乱,或体内有痰症,在头部与风邪相交,形成风痰之邪,阻滞脑络,而出现眩晕、耳鸣之现象。相当于西医的美尼尔氏综合症。

【半边风】  半边社土·banfbianx seftux。病症。系气血逆乱,导致脑脉不通或血溢于头部,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麻木、舌强语蹇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中风,西医的脑血管意外病。

【歪嘴症】  炸起纠症·zafqix jiux zenf。病症。又称鬼摸脸、歪嘴风。由风寒邪气侵入脸庞阻滞筋脉,出现以嘴角歪向一侧,另一侧脸庞突感松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面瘫,西医的面神经瘫痪。

【尿急症】  尔车所直症·excex soxzir zenf。病症。是由湿热之邪聚注下元膀胱,引起尿脬气化不利,以尿频急、尿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热淋”,西医的急慢性泌尿系感染。

【滴尿症】  尔车所直·excex soxzir。病症。是尿脬气化不利,不能顺利将脬内尿水排出体外,排尿时点滴而出,故称滴尿症。土家医认为,滴尿症是尿路不通,犹如人户小门不开,故又称本病为“小关门病”。相当于中医的“癃闭”病,西医的“尿潴留症”病。

【尿石症】 尔车阿八剥症·excex arbar bor zenf。病症。是由湿热之邪客于下元水道,煎熬尿成石,阻滞水道而引起的以腰肚绞痛、尿道刺痛、排尿中断或伴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石淋,西医的泌尿系结石。

【风湿病】  借及糯梯地·jief jir loftix dif。病症。系因风寒湿热邪气侵入人体,滞留筋脉骨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痹证,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

【铁蛇钻心症】  写窝里科倮起例症·xiev ov lixkoxlox qivlier zenf。病症。是由寄生于肠道内的螬虫(蛔虫)钻入胆道,以钻心样腹痛、呕吐苦水、腹硬如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蛔厥,西医的胆道蛔虫病。

【奅肿】  浮迫浮拉·hurpefhurlax。病症。是因三元脏器中上元肺脏、中元肚子、下元腰子感受外邪,三元司水脏器对水津宣化输布功能失调,气化不畅,体内水津之道受阻滞留肚肠,引起全身奅肿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水肿病。常见于西医的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以及特发性水肿。

【阳痿】  日白波尔·rir berbexder。又称阳虚症。病症。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举事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男性性功能减退症。相当于西医的男性性功能障碍(ED)。

【跑马】  目直日泽注·murzir rircer zuf。病症。是指由于腰子虚弱不固,或邪乱精室,引起男性不因性生活而精液排泄,一周超过1次以上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遗精病。

【月事不对】  卡普卜哈苏太·kaxpux pur hafsux taif。又称为月经不对。病症。指妇女月事周期提前或推后57天的月事不规则来潮。月经不调是月经的周期、经量以及持续时间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组妇科病的总称。相当于中医、西医所称的月经不调。

【月事不来】  卡普卜尺太·kaxpux purcirtaif。病症。指年过18周岁女子,月事尚未初潮,或已行月事而又中断3月以上,土家医称为月事不来或女子不月、闭信。土家医所称“月事”“月信”,即中医或西医所说的“月经”。“月事不来”病相当于中医的“闭经”。

【月事腹痛】  卡普卜住没地·kuxpux purzuf merdif

病症。多由情志不调,寒热之邪侵下元,或因素体不足,养儿肠失于濡养所致月事或月事前后有轻微腹痛的月事病。相当于中医的痛经、经行腹痛。

【血崩山】  免姐垮·mianxjiex kuax。病症。系由血热、血瘀而致中元脏器亏虚引起下元养儿肠损伤,不能控制月事经血,经来量多如注,有如山崩之势,故称月事血崩山病。相当于中医的崩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

【害喜病】  则实邪·zersir xier。又称怀胎病。病症。指妇女在怀孕早期,喜气上逆,胃失和降而出现的呕吐厌食,或入食即吐的疾病。相当于中医的妊娠恶阻,西医的妊娠反应。

【产后缺奶】  忙泽太·manrcer taif。又称月子缺奶水症。病症。是产后因气血不足,不能生乳,或因肝郁气滞,奶脉不通,乳汁瘀积,导致产妇在哺乳期奶水不足或奶水全无的病症。中医称产后乳汁不行症。

【产后大关门】  色嘎结·sergar jier。又称便秘。病症。是指孕妇在生子时失血过多,使体内津血丧失,致肚肠失水,肠失濡养,故色结于直肠,致使“大门”关闭,粪便不能从肛门排出,形成排大便难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产后大便秘结。

【产后热】  波立拢列倮革欸·boxlir longvlier lovgeir。俗称产后发巴。病症。由于产后精气血亏损致体虚弱,或感染毒邪,在产后10天内发热,伴肚子痛及儿道分泌物的颜色、质量、气味的异常变化等临床表现。相当于中西医的产后感染发热。

【产后汗症】  波立扰列盗汗·boxlir longvlier daofhanf。病症。由产后气血亏损体虚,而出现汗出持续不止,动则尤甚现象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产后自汗、盗汗症。

【摆红症】  卡普免姐日·kaxpux mianxjiex rir。病症。是指妇女未在月事时,经血非时而下。多为血热、血瘀、肚虚、腰子虚等致儿肠损伤所致。量多如注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故中医称为崩漏。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吊茄子症】  卡茄茄别·kaxqiexqiex biev。病症。指妇女养儿肠吊出儿道口、或儿道壁翻出儿道口,轻者可自行收回,重者不能自行收回,以腰痛、小肚子胀痛,久之则溃烂流黄水为主要征状的疾病。主要因为气血亏损,气不固摄,血不养经,经脉失养,肌肉松驰,而致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挺、阴脱,西医的子宫脱垂病。

【邋遢病】  尔舍病·exsex binf。病症。为湿邪入侵妇人儿道所致。中元肚肠虚而影响下元儿道失固,导致儿道分泌物增多,或颜色、质、气味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的以白带多、色黄、臭、阴痒、小肚痛为主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带下病,西医的阴道、宫颈等炎性疾病。

【阴痒症】  铁司额阿·tier sixngar。病症。是指妇女儿道口及周围瘙痒难忍,伴摆白增多病。相当于中医的阴门瘙痒,西医的滴虫性阴道炎,外阴感染性接触性皮炎。

【不喜症】  倮块他·lov kuaix tax。病症。是指育龄妇女由于腰子虚弱、肝气郁结及血瘀等原因引起养儿肠功能失调,结婚一年以上,或曾孕育后一年以上,夫妇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而不受孕的病症。中医及西医称之为不孕症。

【小儿着凉症】  波立沙夺辽症·boxlir savdorliaor

zenf。俗称伤风受凉。病症。是外感风邪,侵上元客于肺所致。临床上以怕冷、发热、脑壳痛、鼻不通、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全身不适为主要症状。各季节均有发生。相当于中医的感冒,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白口疮】  波立炸起阿实汽也·boxlir zafqix arsir qiefgax。病症。是因感受毒邪,或中上元脏器积热,火攻食道而致口舌起白疮的病症。相当于中医的鹅口疮,西医的霉菌性口腔炎。

【小儿屙稀】  波立恶特阿·boxlir ortafdar。病症。是指小儿内伤乳食或外感毒邪(主要为寒湿邪)所致的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相当于中医的泄泻,西医的小儿腹泻病。

【小儿走胎】  波立倮则大·boxlir lov zerdaf。病症。发病原因多为喂养不当,乳食不节,小儿营养失调,使食物停滞在肚肠,损伤中元之气,水谷精微不能吸收,气血生化乏源,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而致病。土家医对以面黄肌瘦,肤色无光泽,毛发稀疏,青筋暴露,肚腹胀大如鼓,或消瘦腹凹如舟,体倦无力,食欲不振,心烦口渴,大便不调,尿清长或如米泔等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走胎病,俗称掉魂。病情较轻的称停食症、隔食症。走胎病多见于15岁儿童。此病相当于中医的疳症,或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

【发风赤】  他爬五所布里起·taxpar wuxsox buflix qix。病症。由风毒湿邪蕴于人体上中元的肺、肚,而发于皮肤出现的淡红色丘疹,症状轻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相当于中医的风痧,西医的风疹。

【出麸子】  麻妈住·marmax zuf。又称油麻病、喜子病。病症。是指小儿感受麻疹疫毒引起以发热咳嗽,泪水汪汪,口内颊长“麸子”及周身长出红麸子为特征的急性疫病。相当于西医的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麻疹病。

【猴耳疱】  尔胡·exhur。俗称抱耳风、耳风疱。病症。是由风湿邪毒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疫疾。相当于中医的痄腮,西医的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尿床】  捏捧中尔车剥·niefpongx zongx excex bor。病症。是指5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睡眠中尿床的病症。为下元元气不足或中元脏器气虚及湿热所致。相当于中医的遗尿病。

【胎黄症】  拢住咧王嘎拉·longvzuf liex wanrgaxlax

病症。是指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以全身皮肤、眼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新生儿黄疸。

【小儿闹夜】  波立兰彩致·boxlir lanrcaix zif。又称哭夜、奶哭。病症。是指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因寒热,或惊吓等原因所致的夜间啼哭,甚至通宵吵闹不休的疾病。相当于中医的夜啼病。

【火眼症】  糯色提·lofser tir。又称火巴眼、红眼、红眼病。病症。由疫邪之毒气外侵白睛,赤热而红,相互传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中医称为天行赤眼、天行赤热、天行暴赤病等。相当西医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流行性出血结膜炎。

【挑眼症】  糯补挑挑直·lofbux tiaoxtiaox zir。又称长挑挑、长挑针。病症。是由风火热毒之邪犯眼,毒聚眼胞,睑边缘生硬小结而引起的眼睑红肿痒痛,形如麦粒的眼病。中医称针眼,相当于西医的麦粒肿。

【白云穿河症】  嚜朗翁胡袍拉卡·meflanxongr hurpaor laxkax。病症。是风热之邪毒上冲眼睛,毒邪聚睛,形似白色云状、线状、条状,从两眼角穿黑眼珠,故名白云穿河病。相当于中医的胬肉攀睛,西医的翼状胬肉病。

【白云堆山症】  嚜朗翁苦咱嘎阿纳·meflanxongr kuxzax gar axlar。病症。是因外感风邪侵袭上元,热化之气血聚于眼的黑睛上而生细小白色星翳,临床上以涩疼、畏光、流泪为主要表现的眼病。由于白色星翳布在黑睛上,故称为白云堆山病。相当于中医的聚星障,西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鸡目眼症】  日阿糯补·rar lofbux。又称鸡蒙眼、夜盲症、鸡关门。病症。多由营养不良或走胎引起的黄昏时视物不清,眼干涩的眼病。相当于中医的雀盲、鸡盲、疳积上目等病症,西医的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症。

【灌蚕耳】  聋所直·longxsox zir。病症。多见于小儿。系热毒侵耳,血腐化脓所致的耳膜穿洞、耳内流脓为主要特征的耳病。中医称为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

【鼻塞】  翁起拉套·ongfqix lavtaof。病症。是指风邪外感犯鼻道所引起的以鼻塞不通、流鼻涕为特征的鼻窍病。相当于中医的伤风鼻塞,西医的急性鼻炎。

【脓涕症】  翁起拉日·ongfqixlax rir。又称为不香不臭症。病症。是指鼻子流脓涕。多为毒邪犯鼻腔,鼻子内湿热积聚所致,以鼻子流脓涕为特征的鼻流脓涕症。中医称之为鼻渊,亦有称脑漏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副鼻窦炎。

【火牙症】  思思米革欸·sixsix miv geir。又称牙痛。病症。多因风火之邪或三元内火重,火气上逆熏蒸于齿而致火牙症。

【口疮】  炸起汽也·zafqix qiefgax。病症。多为邪毒侵袭、脏腑积热、热盛化火上熏口腔,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传统医学称为口舌生疮、口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病,阿弗他口炎。

【疔疮】  钉拴汽也·dinxsuanx qiefgax。病症。是火热之毒邪,或因虫咬伤皮肤破损染毒,蕴蒸肌肤,气血凝滞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发病迅速且危险性较大的疾病,机体上随处可生,但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如果处理不当,很易走黄,颜面部疔疮更易走黄;发于手足者,则可以损筋伤骨,影响功能。疔的范围很广,包括颜面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部分特殊性感染,因此名称很多,原因亦各殊。一般分颜面疔疮、手部疔疮、红丝疔疮、烂疔疮4种,其易发生的并发症为疔疮走黄,是毒气扩散到全身的情况。

【疱】  汽也克尔·qiefkex。病症。是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气血瘀滞,结聚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局部红、肿、热、痛,有多个脓栓堆积为特证。多发于中老年。尤其以消渴病多见,易出现“陷证”。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疱有许多名称,如生于颈部的叫颈疱,生于结喉之处的叫锁喉疱,生于脐部的叫脐疱,生于委中穴的叫委中疱,生于胯腹部的叫胯腹疱。这些疱症除具有一般疱的共性之外,各有特征和差异,它们都是属于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病机是风火湿温毒邪挟痰蕴结致病。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西医的痈。

【疡子】  克阿·kaflaox。病症。又称九子疡、火痒子、罗汉桂珠。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结于颈项而发病。以痒核累累成串,溃后脓出清稀,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相当于西医颈部淋巴结结核,中医瘰疬。特点是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得疼痛,以后逐渐增大。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易破溃,形成窦道,溃后脓水清稀,每夹有絮样物质。

【巴骨流痰】  鲁嘎付鲁地·luxgax huflux dif。病症。是发生于骨与榫头的疾病,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所以命名为“巴骨流痰”。到后期,常出现虚劳现象,因此又有“骨痨”的名称。相当于中医的流痰,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

【烧烫伤】  革欸特阿·mivgeir certaf。又称火烧伤、烫伤,总称水火烫伤。病症。是因热毒之气炽盛,腐烂皮肉,严重者火毒内攻引起的三元不同脏器病症。相当于中医的水火烫伤,西医的烧伤。

【冻疮】  冻包·dongfbaox。病症。因受寒邪侵袭,气血瘀滞,皮肤紫红麻木疼痛,或局部肌肤坏死,甚者可致全身冻僵,特别是指、趾、耳、鼻、面颊等暴露部位,受低温影响而出现紫斑、水肿、炎症等反应,称为冻疮。相当于西医的冻伤。

【奶疱】  汽也克尔·manr qiefkex。病症。多由风邪外袭,或奶水淤积阻滞奶络,郁积化热而成。临床上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为主要特征。相当于中医的乳痛病,西医的急性乳腺炎。

【蛇咬伤】  黑尔·sir hev liaox。病症。是指被毒蛇咬伤,蛇毒侵入伤口,气血受伤而引起的三元脏器发生危急的重症。因毒性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全身中毒症状。我国蛇类200余种,其中毒蛇80余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危害较大的剧毒蛇有20多种。土家人称蛇为长虫、溜子。在土家族居住的武陵山区有毒蛇10余种,其中剧毒蛇有:火毒类蛇,有五步蛇(又称蕲蛇、尖吻蝮蛇)、烙铁头蛇(又称烂葛藤、笋壳斑)、竹叶青蛇(又称青竹标);风毒类蛇,有银环蛇(又称金钱白花蛇、秤杆子蛇、九道箍)、金环蛇(又称金甲带、黄节蛇);风火毒蛇,有蝮蛇(又称草上飞、烂母蛇、土火蛇)、眼镜蛇(又称扇头风、吹风蛇)、眼镜王蛇(又称过山标、大扇头风蛇)。火毒蛇为血循毒,风毒蛇为神经毒,风火毒蛇为混合毒(血循毒与神经毒)

【断骨】  鲁嘎壳·luxgax kor。病症。骨和软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部分或全部破坏者,称为断骨。中医及西医均称骨折。断骨的原因较多,如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筋力牵挂,疲劳断骨),内因(年龄,健康状况,骨的解剖部位及结构状况,骨骼病变)均可造成断骨。

【肩膀痛】  坡尔克尔·peftixkex dif。病症。是以肩膀骨节周围疼痛为主的慢性病症。土家医认为,该病由风邪致病,又称肩膀冷骨风或骨节风病。以肩膀痛、肩膀骨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中医病名较多,因睡眠时肩膀受凉引起的称为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有如冻结者多被称为冻结肩;因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故也称五十肩。民间还称此病为肩凝风、肩凝症。相当于西医的肩关节周围炎。

【颈根痛】  空底地·kongxdixdif。病症。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急性一侧颈根疼痛、酸胀、活动受限等。相当于中医的“落枕”。

【闪腰症】  腰杆汽优夺症·yaoxganx qiufdor zenf。病症。又称瘀气、扭伤。是因腰杆扭伤引起的腰杆一侧或双侧剧烈疼痛,腰活动受限,坐立或行走不便等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急性腰扭伤。

【老鼠抠粪门】  热色咚嘎滴·rer serdongrgaf dir。病症。为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窦道。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均称之为肛瘘,或称肛漏,又称痔漏、痔疮。肛瘘多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亦有仅具有内口或外口者。

【脱肛】   色罗利·serlorlif。病症。又称直肠脱垂,民间称之为吊迭肚。是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垂,少数可发生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如小儿气血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致气血亏损,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均易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黄水疮】  王嘎拉泽汽也·wanrgaxlax cer qiefgax。病症。又称清水疮。多因风、湿、热等毒气聚体而引起。病发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融合成片状,抓破后出黄水或清水,为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病。土家医所指黄水疮,一般是指湿疹病的急性期的临床症状表现。

【鬼剃头】  阿叶科巴剃·axyer koxbax tix。病症。是头皮部毛发突然发生的斑片状脱落的一种病症。土家医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不足,血虚不能上来,以致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而入,风胜血燥;或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致气滞血瘀,发失所养而成。中医称油风或斑秃,西医称圆形脱发。

【风团症】  起盘·qixpanr。又称风坨、发风赤病。病症。分为冷风团、热风团、药毒风团等。该病多由风邪之气,或某些食物、药物过敏所致,三元毒气外泄而引起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或聚成团,故称风团或风坨。风团发无定处,忽隐忽现,消失后不留痕迹。相当于中医的瘾疹,西医的“荨麻疹”。

【闹疮】  干格闹汽也·ganxgerloaf qiefgax。又称干格闹。病症。是由虫邪(疥虫)或风火毒气侵袭肌肤所致的皮肤病。以手指缝、手腕、肚脐周围、腹股沟、股部等处皮肤发生小水疱,夜间奇痒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的疥疮。

【烂脚丫】  及爬癣·jirpar xianx。俗称脚气。病症。是湿毒侵脚趾丫,以脚趾白斑湿烂或趾间起小水泡为特征。相当于中医的湿脚气病,西医的足癣。

【蛇斑疮】  没朴那汽也·merpuflax qiefgax。病症。是因中元的肝、肚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的一种皮肤病。发病时皮肤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烧,多见于腰部,故称腰带疮,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如蛇行,剧痛。对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称“蜘蛛疮”。相当于中医的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蛇火丹,火带疮;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牛皮癣】  务他爬癣·wuftaxpar xianx。病症。发病初起为风湿热邪滞留肌肤,日久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病变。情志抑郁或衣领拂擦、搔抓等皆可诱发或使已有的病情加剧。牛皮癣好发生在颈项两侧,以皮肤肥厚粗糙、瘙痒难忍为特征。因其状如牛领之皮、厚而坚得名。又因其好发于颈部,中医称摄领疮。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

【漆疮】  日阿西汽也·qif rafxix qiefgax。病症。是接触生漆所产生的一种皮肤丘疹、瘙痒难忍的急性病症。中医称为漆风疮,相当于西医的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药物分类】  土家药物。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按药物性能、作用、序数分类。按药物性能又分为三类:一是冷性药(寒性药),这类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地苦胆、水黄连、九牛造等药物;二是热性药(温药),能减轻或消除寒症的热性药物,如五虎进、滚山珠、见血飞、八厘麻等药物;三是平性药,即介于寒性与热性药物之间的药物,作用平和,功效补养,如土人参、土沙参等。按药物作用又分为败毒药、表药、赶气药、赶风药、赶药、赶食药、消水药、赶下药、止咯药、喜药、隔喜药、打伤药、打虫药、火疤药、蛇药等20多类。按序数分类如七十二七、七十二还阳、七十二参、七十二莲、三十六血、三十六蜈蚣等等。

【药物性味】  土家药物。分为酸、甜、苦、辣、咸、涩、麻、淡八种药味。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性的药物多用于治疗久劳虚汗、痢泄等症。如乌梅、木瓜、金樱子等。甜味药:具有补养和中缓急等作用。如土人参、土沙参、红枣等。苦味药:具有燥湿和泄下的作用。如水黄连、山苦瓜、十大功劳、土大黄等。辣味药:具有赶气祛寒作用。如花椒、姜、辣椒、山胡椒等。咸味药:具有润下散结作用,多用于治疗疡子、热结便秘等疾症。如土皮硝、人乳汁等。涩味药:具有与酸味药近似的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久病虚汗、痢症、精滑等症。如五倍子治虚汗;椿树皮、石榴皮治久泻、久痢、便血等,用桐油树皮内服治疗霍乱吐泻。外用止血药有麻味药:具有赶寒止痛和赶风的作用。如麻口皮子药、麻柳树根等。淡味药:具有消水利尿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病、尿积病等疾症。如茯苓、金钱草、灯芯草等。

【用药方法】  土家药物。主要是内服和外用两大方法,民间流传的有20多种具体用药方法:煎服法、炖蒸法、磨汁法、酒泡法、碾末法、蜜丸法、嘴嚼法、煨服法、蒸气吸入法、饮疗法、包裹吞服法、含嗽法、药水点眼法、塞鼻法、挤汁法、外洗法、外敷法、调擦法、佩挂法、外揉法、药灸法等。

【方剂】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一般称作“方子”,民间称为单方、验方、秘方,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组方原则按主药、配药(帮药)和引子药配成。方剂类型有10余种,如汤剂、炖蒸剂、散剂、酒剂、丸剂、煎膏剂、磨汁剂、鲜汁剂、佩挂剂、外擦剂、外敷剂、包裹剂等。按药物作用,土家医将方剂分为表出剂、清败剂、松祛剂、撒开剂、攻杀剂、通泄剂、赶熄剂、震拔剂、消拔剂、提敛剂、控停剂、调和剂、固涩剂、补益剂、接续剂、利窍剂等。

【药物反畏】  土家药物。在湘西、鄂西土家族民间有草药十四反、生药十三反、草药三十六反等药物反畏现象经验总结,并形成手抄本传世,被称为土家医“药物三反”体系。

【草药十四反】  土家药物。口诀是:草药龙盘反五加,红藤莫与贯藤下。细辛又反金盆草,八仙不敌鸟头膏。血竭又怕过山虎,山虎又被木通欺。要知草药十四反,细辛又怕斑蝥遇。

【生药十三反】  土家药物。口诀是:生药龙舟反五加,钩藤浆藤两相差。细辛不入金盆草,八仙又反五爪龙。木通不入搜山虎,山虎又被木通欺。要知生药十三反,茅根又反八棱麻。

【草药三十六反】  土家药物。口诀是:红黑二丸血贯肠,麦子七治晕咳痰,相反就是铁扁担。冷水七治色劳伤,相反就是鸭子七。铁撬黑虎二香丸,大反肿痛半边连。铁撬牛尾身骨疼,大反蜂子(七)痛不冲。海螺七八角莲,八爪相反喉闭咽。血见愁与三柱香,大降龙(草)治蛇伤。黑虎七同扁担七,大反色劳羊角七。红绿二南星用生,相反无娘藤。乌毒生二乌,相反四叶和珍珠。白龙过江金不换,相反岩峰(子)九龙盘。马齿苋顶天柱,相反梅猴和血珠。

【七十二七】  土家药物。在土家族药物中称之为“七”的药物较多,在民间手抄本中广为流传。由于各地传抄不一,冠以“七”为名称的药物达百余种之多。田华咏主编《土家族医学史》所记为七十二种“七”:七椒七(辣子七)、血三七、鸡心七(笔包七)、牛角七(猪尾七)、乌金七(苦瓜七)、芋儿七、白三七(竹节三七)、白马七、包袱七(对角七)、金边七、蜂子七、蓼子七、红毛七、扣子七、钮子七、羊角七、牛尾七(土三七)、茄子七、油菜七、胡豆七、茶叶七、扇子七、海螺七、算盘七、麻布七(口袋七)、蛇尾巴(竹根七)、猪肝七(肝陀七)、黑虎七、朱砂七、猴子七、螃蟹七、马棒七、乌金七、毛牛角七、菊叶三七、冰水七、虎尾七、鸭脚七、萝布七、黄精七、深裂竹七、蜈蚣七、马尾七、四叶七、蚕豆七、叶三七、指甲七、麦刁七、猴儿七(占子七)、叫果七、雷公七、黑虎三七、假竹根七、辣椒七、细辛三七、荞山七、桃子七、破石七、菜子七、海角七、黄三七、野睛七、蜈蚣三七、狗脚三七、岩田七、大田三七、金毛三七、追风七、胡椒七、九头三七、芋头七(血三七)、野萝卜七。

【七十二参】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将具有补气、润肺、健肚和中、强心补腰等功效的药物称为“参”类。“参”药品种近百种,民间俗称“七十二参”。常用的有竹节参、黄参、短梗人参、竹节人参、峨参、福参、明党参、树参、小雪人参、丹参、土丹参、紫参、地参、小红丹参、赤参、毛丹参、玄参、黑参、凤尾参、鸡筋参、土人参、土洋参、猪头人参、黑玄参、七叶参、黄精参、鸭儿参、尾参、回阳参、韭菜参、毛狗参、双参、手参、鸡蛋参、小龙盘参、盘龙参、牛奶参、奶参、南沙参、土党参、四叶参、兰花参等。

【七十二风】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将具有赶风除湿、活血止痛、赶火败毒、止咯化痰等功效的药物称为“七十二风”。常用的“风”药有70余种,如半边风、三角风、岩角风、岩防风、三匹风、五匹风、三股风、钻石风、追地风、八两枫、五角枫、三爪风、钻地风、爬墙风、过墙风、八两风、追骨风、岩脚风、搜骨风、肿节风、九牛风、毛骨风、爬岩风、称钩风、山飘风、石防风、川防风、大岩风、岩防风等。

【七十二还阳】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能大致相同的一类药物称之为“还阳”药,品种较多,俗称“七十二还阳”。如:破帽还阳、石笋还阳、破胃还阳、石蒜还阳、岩还阳、打死还阳、豆瓣还阳、铺盖还阳、虎耳还阳、马尾还阳、还阳草、棉花还阳、青菜还阳、岩生还阳、虎耳还阳草、模台还阳、绿豆还阳、石米还阳、竹叶还阳、岩耳还阳、菊花还阳、铁丝还阳、金丝还阳、松毛还阳、九死还阳、刷竹还阳、伸筋还阳、铺地还阳、鸡尾还阳、韭菜还阳、瓜米还阳、鸡脚还阳、针丝还阳、卷柏还阳、水还阳草、豌豆还阳、绿茎还阳、百步还阳、银丝还阳、瓜子还阳、铁板还阳、马尾还阳、马蹄还阳、枇杷还阳、鸦雀还阳、百合还阳、金耳还阳、粉骨还阳、落地还阳、清水还阳、见水还阳、太阳还阳、六月还阳、鸡毛还阳、鸡爪还阳、腊梅还阳、猫耳还阳、扇子还阳、七步还阳、松枝还阳、松柏还阳、五月还阳、卷槽还阳、包菜还阳、岩板还阳、豆板还阳、马耳还阳、铁板还阳、树柏还阳、石板还阳等。

【三十六蜈蚣】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将某些像蜈蚣形状一类的药物,称之为“三十六蜈蚣药”。一般具有辛、甘、温、等平或微苦、寒性味,具有祛风利湿,行气活血,芳香开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田华咏主编的《土家族医学史》所记“三十六蜈蚣”药物名称有:三轮水蜈蚣、水蜈蚣、顶天蜈蚣、水中蜈蚣、水蜈蚣(香菖莆)、地蜈蚣、血蜈蚣、三角水蜈蚣、懒婆娘蜈蚣、水八角蜈蚣、蜈蚣七、蜈蚣三七、爬地蜈蚣、蜈蚣草、上树蜈蚣、钻地蜈蚣、铺地蜈蚣、石蜈蚣、金丝蜈蚣、岩蜈蚣(岩飞蛾)、天蜈蚣(杉树)、草蜈蚣、红蜈蚣七、阴蜈蚣、白飞天蜈蚣、红飞天蜈蚣、黑蜈蚣七、红蜈蚣、地蜈蚣、蜈蚣蒿、白葫芦蜈蚣、风尾蜈蚣七、翻天蜈蚣、竹根血蜈蚣、黄精血蜈蚣、虫蜈蚣、驴蛋蜈蚣、白脚蜈蚣等。

【三十六血】  土家药物。土家药匠将具有活血散瘀、止血镇痛、消肿等功效的一类药物称为“血”类药。土家医常用血类药近40种,民间俗称“三十六血”。如一口血、一点血、血蜈蚣、三口血、一滴血、飞龙掌血、血当归、血盆草、破皮见血、血丝金盆、草血竭、血丝大黄、血灌肠、石血七、见血生、散血子、红根散血、人血七、人血草、血筋草、血见愁、破血子等。

【药物炮制方法】  土家药物。药匠们在治疗疾病时,一般多用原料药,以新鲜品种为主,但也对一些药物进行加工制作,以确保临床用药及药物疗效。如对一些采集季节性较强的药物,某些有烈性或小毒、不能直接服用的药物,有的易于变质、不能久藏的药物,需要除去杂质部分的药物,因恶味不利于服用的药物,药匠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用药的要求,对原药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通过炮制,一是便于药物保储;二是除去非药用物质;三是除去异味,如有的药物有臭味、腥味、涩味、辣味等;四是缓和药性,如肥猪头(商陆)经醋制后,用于滋补;五是降低或除去毒副作用,如土药乌头,用水做介质加热,使有毒物质(乌头碱)经水解而降低毒性;六是增强药物疗效;七是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或煎出。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捣法、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炙法、熔制法、煅制法(又分明锻法、煅卒法、闷煅法)、蒸制法、煮制法、水飞法、埋制法、汗渍法、佩干法、磨制法、烤制法、烧灰法、腌制法、露水制法、发芽法等20余种。

【药物炮制辅料】  土家药物。土家药在炮制中往往添加辅料,炮制后使药物的药性和功效发生改变。常用辅料分为两大类:一是液体辅料,有动物乳与人乳、动物尿与人尿、动物胆汁、动物油、醋、酒、米泔水,用药物加工后的药水、盐水、黑豆汁、雪及冰溶化的水、石灰水、植物油、动物肉汤等;二是固体辅料,有黄土及灶心土、白矾、河砂、麦麸、大米、豆腐、姜、糖、艾叶、火硝、面粉、绿豆、红枣、白蜡等。

【四大名药】  土家药物。即“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是土家族药匠必备之药。

【头顶一颗珠】  土家族四大名药之一。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Tr tllium tschonoskii Maxim)的根茎或果实入药。别名头顶珠、地珠、天珠、芋儿七等。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性味甜、平,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镇静安神、消肿止痛等功用,可治疗头痛眩晕、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夏季,在三匹小叶上开出一支黄花,秋季在花中育出一颗紫红色的小珠果,药物由此得名。株顶上的珠果叫“天珠”,最为贵重,一般被采药的药匠当即吃了,据说吞服一颗即不知饥渴和疲劳。药用部分实际上是地下的球根,即“地珠”,对医治眩晕、头痛有特效,滋阴养血,常服有延年益寿作用,故名延龄草。

【文王一支笔】  土家族四大名药之一。为蛇鞘科植物简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uata Hook.f.)的全草。俗称鸡心七、借母怀胎、观音莲、笔包七、葛菌等。该植物为肉质草本,寄生于植物根部,其状如苁蓉而无鳞片,似锁阳而瘦长,紫红色的肉柱一丛丛挺立,宛如一支支珠笔,故因此而得名。性味苦、涩、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凉血止血、固肾涩精、润肺止咳等功效。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消化性溃疡、红崩、痔疮肿痛、气管炎、解酒中毒等疾病。

【江边一碗水】  土家族四大名药之一。为小蘖科植物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Li)的根茎。俗称金边七、山荷叶、一碗水。性味苦、凉,有毒。具有清热解毒、驱风除湿、破瘀散结、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疼痛、疮疥、蛇伤、肚子痛等疾病。

【七叶一枝花】  土家族四大名药之一。为百合科植物重楼(Paris Ployphylla Smith)之根。俗称七叶连、铁灯苔、海螺七、灯苔七等。因七叶轮生,顶部开一枝黄绿色药朵而得名。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解痉、消肿止痛、活血散瘀、赶火败毒等功效,故有“七叶一枝花,百毒一把抓”之说。用于治疗跌打伤、无名肿毒、猴儿疱、咽喉肿痛、蛾症、痒子、乳腺炎、蛇伤等疾病。

【药物四宝】  土家药物。土家族药匠将白三七、半截烂、四两麻、麝香称为四宝,四宝是土家族药医必备之药。人们对药物“四宝”的评价:一是不是人参胜似人参的“百草之王”的白三七;二是伤药半截烂;三是驱风止痛的四两麻;四是通窍开筋、消肿止痛的麝香。

【白三七】  土家族药物四宝之一。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C.A.Mey)的地下根茎。又称为竹叶莲、扣子七、九节龙、算盘七、野三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等。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止血通经、活血散瘀、破瘀止痛等多种功效。白三七具备“南三七、北人参”的共同品质,白三七不是人参胜似人参,为滋补强壮之圣药,被专家称为“百草药之王”, 野生时间越长越为珍稀。土家族药匠描述白三七为:“三枝七叶五个桠,中间一朵韭菜花。”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吐血、鼻血、金创出血、病后体弱、崩漏带下、肺劳咳嗽等疾病。

【半截烂】  土家族药物四宝之一。为天南星科植物雪里见(Arisaema rhizomatum C.E.C.Fisch)的根茎。俗称躲雪草、麻脚狼毒、避蛇参。性味辛、温,有大毒。具有散瘀消肿、解毒、镇痛、除风祛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劳伤疼痛、结核性溃疡、痈疽疔毒等病症。土家医特殊制法:童便浸泡三天,滤干,用豆腐皮捆包三层,文火蒸三小时,干后研粉,用酒吞服。

【四两麻】  土家族药物四宝之一。为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aii Miq.)的全草。别名苕叶七、四匹香、金盆草等。性热、味辣、麻、苦,有小毒。具有起寒温中、赶风发表、活血麻醉、除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心口冷痛、寒伤风症、跌打损伤、寒气病等病症。土家民间还用于治疗缓解螬虫病、牙痛病、岔气痛、咳嗽等。

【麝香】  土家族药物四宝之一。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iexor.)或马麝(M.sifanicus Pryewalski.)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别名有麝包、麝等。麝香辛、温。具有开窍醒神、通络、活血、散结、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等功效。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等病症。在湘西、鄂西土家族民间,老药匠一般随身带一个麝包,用时从麝包中取一点出来作为急救用药。

【传统道地药材】  土家药物。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是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我国主要的中草药、民族药的出产地。武陵山区有中草药、民族药2500多种,被誉为“华中药库”或“华中天丝药仓”。湘西主要传统道地药材有黄连、辰砂、枳壳以及麝香、蕲蛇、吴萸、女贞子、七叶一枝花、杜仲、黄精、半夏、天冬、射干等。

【木爪舒肝冲剂】  新药。由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湘西自治州制药厂联合研制的治疗肝病的一种新药。1988326日,湖南省药政局批准(批准文号:湘卫药准字[198819067“木瓜舒肝冲剂”由土家族传统药物木瓜加工而成,对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有一定作用。

【复方桐叶烧伤油】  新药。是以湘西地产桐叶和芝麻为主要原材料,经科学研制而成的我国第一个获国字号的土家族新药。20041月,该药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Z 200400082007712日,获新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0063825)。该药对治疗烧伤有较好的疗效。

【传统保健茶——莓茶】  保健药物。莓茶作为保健饮料,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湘西茅岗土家族民族英雄覃垕(13111372)在反明暴政时,许多义士患病,当地一位百岁土家老翁将一种药物献给覃垕,为义兵治病,成效显著。这种药物当地称为茅岩莓茶(产于茅岩河一带)。莓茶,在土家族地区有多家工厂生产。其原料是由葡萄科植物蛇葡萄藤本植物的枝叶加工而成。湘鄂边区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含量较高,故名富硒藤茶。莓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降脂保肝和解酒等作用,是一种防病治病的保健茶,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土家足浴液】  保健品。由湖南边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由天然发酵米醋泥、七叶参、野菊花、草蜈蚣、土藿香、飞落伞、艾叶等药物经科学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足浴液。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