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副业经济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副业经济

【油坊】  又叫榨油坊,是用传统挤榨的方法加工油料的场所。油坊一般设置有油榨、碾子、灶锅、铁箍、稻草等榨油设备。榨油方法为将含油丰富的茶籽、油菜籽、芝麻、花生等热炒去水,用水碾或旱碾碾碎,放入蒸笼蒸熟,蒸熟的胚子用稻草包成油饼,稻草周围箍有两个铁环,用于固定油饼,师傅们乘热赤脚将籽粉踩实包裹。将包好的油饼依次排列在油榨上,一般排一二十个不等。油榨高约3米,用数根硬性的圆木做成。油饼安放于榨槽内,在榨口加上十几个木楔子,用油锤不断撞击大的木楔子。油锤安装在长长的木杆上,悬于吊绳,木杆长46米,被撞击的木楔安有铁箍,以防木楔头炸裂。随着木楔的不断挤进,油饼受到木楔的挤压,油脂就会被挤压出来,顺着油槽流下,再用纱布过滤,所得到的油就可以食用了。目前湘西最后一座还在使用的手工锤榨油坊位于永顺县吊井乡长光村。

【水碾】  靠水力推动的碾子。水碾的基本结构是在一扇大磨盘中设中轴,并装一根横轴,横轴一端装一个滚轮,利用水轮带动轴转,使滚轮滚动摩擦,将谷物脱壳或去麸。要根据不同的碾物来选择碾速,还要不时地搅动碾物。工效高于畜力碾。

【水打鼓】  又名水鼓,是旧时湘西土家族地区木制机械的动力装置。其形如轮,直径一般都在2米以上,厚约50厘米,周边装有斜斜的木页,供水冲击。将其安装在具有较大落差的水流的下面。当水冲击木页时,其力就会使水轮转动,于是这种转动的水鼓就产生了一种力量,可以带动水碾、水磨等做工。

【酿酒】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酒精浓度饮料的过程。湘西土家族多酿造白酒和甜酒。白酒多以高粱、玉米、大米、小米等为原料,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用酒麴将谷物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将其发酵产生酒精。具体过程为:①将原料浸泡24小时;②将原料沥干后用锅炉蒸煮;③加进少量谷壳,使原料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却;④加入颗粒状酒麴,均匀混合后,倒入发酵池;⑤任其自然发酵10天;⑥将发酵完成之原料倒入蒸馏锅,所得第一道酒具有原料本味,必须调兑以改善口感风味;⑦再拌曲,再发酵,第一道酒蒸馏后去除渣滓,出锅再加谷壳冷却,再加入曲粉均匀拌和,送进发酵池,进行再发酵12天;⑧再蒸馏(第二道酒),使其无杂味,较香、较醇、较顺口;⑨调兑与灌装,为使酒质均匀一致,迎合消费者口味,必须进行调兑,又称勾兑,将不同酒精浓度,分次蒸馏,作不同比例勾兑,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灌装前于地窖存放若干时日(通常6个月以上),能使新酒辛辣味经过老熟,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甜酒】  又称“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制作方法为:将糯米洗净,浸泡1216小时,沥干,放于蒸笼中蒸熟,冷却至室温,在糯米饭上洒少许凉开水,拌入甜酒酒麴,尽量均匀,置放于坛中密封,大约24小时后,就能闻到甜酒的香味。甜酒需新熟就吃,味道最好,时间太长,酒味易变苦。

【姜糖加工】  姜糖是用生姜提炼姜汁和红糖混合制成的。做法:把磨好的姜和糖用一个大锅煮熟,倒在一个光滑的大理石平台上冷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翻动姜糖,等姜糖慢慢由液体变得较硬后,将其挂在钩子上不断地拉扯成丝,待姜糖完全变硬,拉不动时,放在平台上,用剪刀剪成所需形状即制作完成。

【制香】  制作用以祭祀神灵的燃香。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的制香方法是:先制香芯,香芯长约40厘米,为竹子破成的竹条;再制香料,主要由柏木浆、香叶粉合成,即将柏树锯短去皮磨成浆,香叶晒干打成粉,与柏木浆搅拌均匀,制成做香的原料。制香过程可分为浸、滚、晒:将竹制的香芯浸水一天一夜后晒干,接着将每一根香芯在香料上滚动,使香粉均匀地包附在竹条上,稍干后放置于阳光下晒干即成。

【黄蜡】  又名蜜蜡,是蜂蜜提取后的渣。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工蜂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春、秋二季,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泡沫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后即为黄蜡。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为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嚼之细腻而粘。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

【白蜡】  白蜡虫在特定的树种上生活,所分泌出的蜡质性的东西即为白蜡。旧时白蜡主要用于照明。土司时期,土司要求民间进贡白蜡,一方面土司自己需要,另一方面用作贡品进贡朝廷,土家族人便人工繁殖白蜡虫。明人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载:“楚地产白蜡……取蜡之法,于四月内,将蜡虫置女贞树上,虫吸树脂,两三月后,遂吐蜡,卷抱树枝,莹白成片。九月间采取,煎熬作饼。各夷洞惯蓄蜡虫,县民但取蜡,不解蓄虫,每二三月,进洞收买虫。”

【女红】  亦作“女工”“女功”,或称“女事”等,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举凡妇女手工制作的,如纺织、编织、缝纫、刺绣、剪花、制鞋等,都称为“女红”。旧时湘西土家族妇女,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寻常百姓,都懂得女红,尤其是未出嫁的女子还得会土家织锦的编织技艺,否则会被瞧不起。

【家织布】  也叫粗布、土布。旧时湘西农民和集镇上的居民大多用家织布做衣服、鞋子、被单等。家织布厚实,通透性好,不卷边,对皮肤无刺激。家织布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经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72道工序,全程用手工制作。在纺织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老粗布工艺仍然存在,堪称奇迹。

【溪布】  唐宋时期,湘西一带被称之为溪州,由溪州或附近的溪峒所产的布被称之为溪布。《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峒布”。其实质是古代的家织布,部分包括土家织锦。

【賨布】  秦汉时今湖南、四川一带板楯蛮作为赋税交纳朝廷的布匹。《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布。”《晋中兴书》《晋书》也有“巴人呼赋为”的记载。《华阳国志·巴志》记“户出钱,口四十”。《辞海》解释说:“,秦汉间今四川、湖南一带少数民族交纳的贡税名称,交的钱币叫钱,交的布匹叫布,这一部分民族也因此叫”“布”也称“布”。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幏”时说:“南郡蛮夷布。”

【峒锦】  旧时对土家织锦的一种称谓。土家族先民善于纺织,其“桑蚕、麻纻”一度成为贡品。元、明、清的土司时期,西兰卡普被称做“土锦”“花布”等,且大量用于服饰。《大明一统志》:“土民喜服五色斑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小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艺,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陪嫁品,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纺车】  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纺车生产纱的过程称为纺纱,是纺织的工序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发明纺轮用来治丝,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车。我国古代纺纱工具分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等几种类型。湘西土家族地区家庭多用手摇纺车,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四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加工麻纱、棉纱。

【绩麻纺线】  旧时湘西土家族地区家庭妇女休闲时常做的手工活。绩麻,指把麻纤维接起来连成线,再将麻线缠绕成麻团。纺线即用手摇纺车将棉花纺成棉线再缠绕成纱锭的过程。这是制作家织布的最初工序。平时休闲的时候,土家族妇女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绩麻,或纺线,拉家常,既不耽误手头的功夫,又不感到寂寞,是民间生活交往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土靛】  一种植物染料,又名蓝靛。是一种植物还原染色材料,一般用于制作蓝印花布的染料。湘西蓝印花布的蓝用板蓝根的叶为原料,也称植物染料“蓝草”,即靛蓝草,春播秋收。采摘时先挑选蓝草叶,尔后将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发酵,用耙锄搅混、搅拌翻动,用木棒捶冲打,打出浆汁,除粗叶渣子,制成土靛,类似土状,然后碾碎成浆,由此得到所需的蓝色染料。这种蓝色染料上色后极为纯粹,天然而健康。

【打工】  主要指从业人员在某个固定或不固定的利益主体下,获取一定生活资源的劳动手段。湘西土家族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已成为农村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湘西州每年外出打工劳动力在 50万人以上,称之为“打工经济”,成为土家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推动了城镇化建设。但同时也带来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