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土家族挖土锣鼓歌
【字体: 】   【时间:2023/12/3】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土家族挖土锣鼓歌

www.xxnet.com.cn 20231129

一、挖土锣鼓歌是楚地扬歌的一种形式

在古老的荆楚大地,有一种民歌形式——扬歌,它是楚人在田间劳作时的一种山歌樵唱。因各地生产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加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的迁徙与融合,各地的扬歌有着不同的称谓和表现形式,如湖北洪湖的“薅草歌”,随州的“打锣鼓”,巴东县的“薅草锣鼓”,鹤峰的“讲书锣鼓”。扬歌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1)是劳动过程中的歌唱活动;(2)都伴以鼓锣;(3)各地有自己特定的唱腔;(4)一般由早扬歌、午扬歌、休扬歌三个部分组成;(5)有请神送神等祭祀情节。流传在湘西龙山县、永顺县、古丈县和保靖县的挖土锣鼓歌也是扬歌的一种形式。

二、挖土锣鼓歌的起源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660年左右,楚成王熊恽向周天子进贡,周惠王大喜,令其统领南夷各部。楚成王遂借“王命”攻灭弘、黄、英、夔等国。“夔”即现在的湖北长阳至重庆奉节一带,湘西也于此时并入楚国版图。楚人性彪悍、喜歌舞,特别是受屈原作品的影响,至汉代楚歌已风靡全国,扬歌很可能也形成于这段历史时期。《三国演义》描述刘备三顾茅庐时“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许多情节也纯属虚构,但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古代楚人在劳作时山歌樵唱已甚为流行。

龙山县刘能朴老师在论述挖土锣鼓歌起源时引用了嘉庆七年《龙山县志》第七卷中的两段话,“龙山县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官围场,一草一木,不许轻取。”“夏日芸歌,数家人合在一起,彼此轮转,以次而周,往往数日为曹,中以二人击鼓鸣钲,迭相歌唱,其余芸者进退作息,皆以二人为节,闻歌欢跃,劳而忘疲。”故而,湘西土家人民为驱赶猛兽,往往结寨而居,结伴耕耘,击鼓鸣钲,放声高歌。正是湘西这种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挖土锣鼓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湘西挖土锣鼓歌的形成时间虽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形成过程中深受扬歌的影响并成为扬歌中极具地方色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三、挖土锣鼓歌的特点

伴奏乐器一般由一面大锣、一面小锣、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组成,在锣鼓手人数不够的情况下,也可由一面大锣和一个小鼓组成。锣鼓的打法一般可分为单槌和双槌。

唱腔尾音为“荷荷荷”。“上山挖土有讲究(乃荷荷荷),遇到石头绕着抠。若是遇到柴蔸蔸(乃荷荷荷),连根用力要挖丢。”

由早扬歌,上午劳动时的即兴歌,午扬歌,下午劳动时的即兴歌和休扬歌五部分组成。早扬歌一般是介绍上工途中的所见所闻和请神,午扬歌是号召大家午休,恢复体力;休扬歌呼唤大家收工和送神;而上下午劳动时的即兴歌又称正歌,无固定内容,一般以表扬吃苦用力和挖苦耍滑怠工为主。

崇尚神灵和英雄人物。土家族崇尚的神灵和英雄人物很多,如请神时要请五方神、土地神等,送神时要送歌娘歌爷和太阳神,请英雄人物有姜子牙、诸葛亮、杨家将、《水浒传》中的宋江等。

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挖土锣鼓歌具有浓郁的群众文化色彩,内容丰富,语言活泼。如早扬歌:“清早起来雾沉沉,雾雾沉沉不见人。东边一朵祥云起,西边一朵紫云腾。”“五方神仙已请到,现在又请土地神。土地神来土地神,说起土地有源根。家住四川成都府,铁板桥上立门庭。”休扬歌:“太阳神来太阳神,挖土之人送你行。日行十万八千里,夜走灵山养精神。”如劳动时的鞭策歌:“挖土之人要崭劲,五谷神灵保你们。保你风调又雨顺,七上八月好收成。”

四、要加大挖土锣鼓歌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力度

挖土锣鼓歌在湘西土家山寨中代代相传,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处处都体现出土家族人民刚劲、质朴、勤劳的民族性格,对研究古代土家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然而,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就业,湘西挖土锣鼓歌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以龙山县靛房镇为例,现在己经看不到集体劳动的场面了,精通挖土锣鼓歌的老歌师也相继离世。目前,挖土锣鼓歌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湘西州也仅仅靛房镇有3位传承人,传承力量明显不足。湘西州特别是龙山县应组织专门队伍,下拨专项经费,对挖土锣鼓歌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