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古丈坪的来历
【字体: 】   【时间:2023/12/3】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古丈坪的来历 (一)

www.xxnet.com.cn 20231101

向卫华

地名,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信息凝聚。“古丈坪”这个地名就是如此。

“古丈”是“古丈坪”的简化,正是由于“简”去了一个“坪”字,因而也就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比如,有人把“丈”字写成“文”字,古丈县就成了“古文县”;有人把“丈”字写成“大”字,古丈县就成了“古大县”;还有的人在“大”下面打一点,古丈县就成了“古太县”,甚至还有人在“大”字上面加一点,古丈县就成了“古犬县”,大概这人可能是“盘瓠文化”的追随者吧。如此看来,地名是不能随意简化的,否则,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来;更不能随意更换地名,否则,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记忆的危险 。

言归正传。“古丈坪”来源于“古仗坪”,除了它的本意外,还含有其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地域的等多方面的意义。那么,对“古丈坪”这个地名该如何解释呢?

古丈坪的来历,流传着这么几种版本。

先看民国吕式斌纂著的《今县释名》中的解释:“本苗疆地,名古丈坪,在永顺县南一百二十里,四面高峰层叠,中开一坪,溪流环绕,清置古丈坪抚民同知。”此种解释应该是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古丈坪厅”之后,有些“望文生义”的味道;同时也没有说明“古丈坪”到底是怎么来的,倒是对其地理位置说的还比较清楚。

再看《古丈坪厅志》中的解释:“古丈坪之名,不知始于何代,译其命名之义。古则居今追昔之辞,仗则两军对敌之号,坪则王道平平,履道坦坦之谓也。古阳自昔苗地,苗俗崇巫信鬼,每于正月之吉,召聚亲族,击鼓跳舞以迎神,名之曰跳鼓。红苗则间击铜鼓,又谓之铜鼓坪,而《夷坚志》所载,后仗作丈,取均田丈地之意。祭苗椎牛伐鼓,会众赛神,祭后受福,各饮牛血,谓之曰吃牯藏。《苗俗纪》亦谓之,地处万山之中,每多瘴疠,数年一发,触之则不得生。乃于春之岁首,大宴亲族于宽坪,相与奏鼓驰驱,故名其曰鼓瘴。此数说者,或假其音,或因其俗,想当然耳。惟古丈坪之说尤为有据。苗人村寨,又有小古丈坪一区,永顺宣尉所属,曾设有古州,未知其于古丈坪地理如何,无所考矣。”

如此,在笔者看来,对“古丈坪”这一地名最权威的解释“专利权”应该由董鸿勋注册并所有。《古丈坪厅志》是董鸿勋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花六个月的时间编纂的,是古丈首部地方志书,对古丈的历史起到了传承作用。

前面说过,古丈坪缘于古仗坪,意为“鼓仗坪”,即发生战事的坪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远古时代,战争与祭祀是贵族集团最为重视的,贵族集团是发起者、决策者,非贵族集团则是参与者,而无论是战争或者是祭祀,都离不开“鼓”。就战争而言,“鼓”,是作战时的号令,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即击鼓进军或鸣金收兵,《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仗”,即持有兵器,《一切经音义·卷十七》:“仗,兵器也。五刃总名。”仗,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为持有兵器;至南梁时始引申为战斗,战争之义。古时打仗多在坪地进行,双方分成一排排的行列站立,故有“兵对兵,将对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说。以上足以说明“古丈坪”在远古时代曾是两军对阵之地。

地名的迁移反映着人口的迁移或民族的迁移。

古丈坪位于古阳河畔,古阳河有三源,一源于狗脑山,二源于铺土泽,三源于白崖洞。古阳河是古丈的母亲河,旧时称罗江,1934年才更名为古阳河。在古丈方言中,把比溪小的叫冲,比冲小的叫溶,比溪大的叫河,比河大的叫江。古阳河的上游有茅坪河、白岩河、恶浊溪、梳头溪、红沙溪等十余条大小溪涧,村落次地散居在溪两岸的丛林里。据考证,最早居住在古丈坪的是苗族。漂泊的苗族先民沿着酉水溯流而上,进入“古丈坪”,随水而居,当他们停下迁徙的脚步时,便汇聚鼓场,椎牛伐鼓,祭神告天,各饮牛血,称为“吃牯脏”,而“吃牯脏”之坪地,众人称其为“牯脏坪”。关于“椎牛”的“椎”,《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一同“槌”,意即敲打用的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一同“捶”, 意即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椎牛”,最原始的是用木棒撞击牛头,后才用标枪等器物“击”牛。后来大概为了书写方便,“牯脏”演变为古丈,“牯脏坪”也就演变成了古丈坪。

至于“吃牯脏”,这是苗族的一种古老习俗。关于此习俗,《古丈坪厅志》记载,“苗俗崇巫信鬼,每于正月之吉,召聚亲族,击鼓跳舞以迎之,名之曰跳鼓……祭苗椎牛伐鼓,会众赛神,祭后受福,各饮牛血,谓之吃牯脏。”《苗俗记》亦记载,前面已经引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吃牯脏”这一习俗有个演变的过程,先是饮牛血,后是吃牛肉,称“祭鼓节”,“古丈坪”的“古”便开始出现了,即“鼓”。这里有个传说,苗族祖先“格够”养了一条牯牛,牯牛终年劳作力竭而亡,众人十分悲伤,准备将它深埋于土中;这时,“格够”就想,不如把牯牛吃了,让它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于是召集全寨父老乡亲进行商议,最后取得了一致意见,同意将牯牛煮熟集体食用;后来,先祖离开人世,为纪念先祖和牯牛,苗族人便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举行祭祀活动,杀一头牯牛祭祀祖宗,祭祀活动结束后,邀请亲朋好友欢聚畅饮;后演变为传统节日,七年为一小祭,十三年为一大祭,即后来流传的“椎牛”。由于椎牛破坏生产力,耗费巨大,坊间有“大户动本钱,小户卖庄田”的说法,清朝中期曾明令禁止,可又因祭祀活动必须开展,于是一些地方便出现了用椎猪的方式来替代,于是吃牯脏的习俗便少有人所知了。这大概就是“古丈坪”为何叫“牯脏坪”的来历。

古丈地处万山丛中,属于瘴雨蛮烟之地。“瘴雨蛮烟”一词,出自辛弃疾《满江红》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意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那么,用何物来祛除瘴气呢?

大家只知道“神农尝百草,毒之,不得解,遇荼而解之”这个典故,但不知道神农又是在哪里“遇荼”的呢?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神农氏为辨药治百病,遍尝百草;这天,他带着自己心爱的玉女狗来到一个茫茫林海的地方尝草,结果被毒瘴气迷晕了,不省人事;玉女狗为救主人,拼尽全力把神农氏拖到山腰上的一丛灌木间,最终因又累又饿支撑不住也晕倒了;第二天清晨,神农氏被一股清香熏醒,便睁开朦胧的双眼一看,只见自己置身于一种常绿灌木丛中,清香萦绕,便随手摘了一把碧绿的嫩叶嚼了嚼吞下,不一会儿,竟然慢慢地舒服起来,精神也好了许多,高兴之至,就把这种能解毒的翠绿树叶叫做“荼”;此时,神农氏看到玉女狗为救自己的性命而活活累死,心痛不已,泪流满面,于是就把她埋在此山中,不想,刚埋下时,那坟包竟然突起,变成一座形如狗脑壳状的巨岩;于是为纪念玉女狗,神农氏便将此山命名为“狗脑山”,狗脑山正是古阳河的源头之一。

唐代之前无“茶”字,用“荼”来代替,也就是说“茶”是由“荼”简化而来的。据《历代社会风俗考》载:“《野客丛书》云:‘世谓之茶荼,即今日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槚荼之荼为今之茶。’《尔雅·释木》:槚,苦茶也,注: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只是到了唐代陆羽著《茶经》时,始将“荼”减一笔作“茶”,“茶”字就是这样来的。

(未完待续)

古丈坪的来历(二)

www.xxnet.com.cn 20231115

向卫华

(接上期)

由于茶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有排毒杀菌、祛瘴除气的效用。因此在战国时,古丈便开始种茶,这是有史可以考证的,如东汉裴渊的《坤元录》,西晋时期的《荆州土地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朝杜佑的《通典》等,均有记载。于是为驱除瘴气,“饥者歌其事,劳者歌其事”,人们择日集会,煮茶唱歌,跳鼓祭神。渐渐的,吃牯脏的地方便成了举办歌会和鼓会的娱乐场所,族长和苗老司召集大家打扫卫生,喝茶、打鼓、唱歌、跳舞、祭神、驱瘴……这样,鼓,便成为人们敬重的圣物;瘴,便成为要驱逐的妖魔鬼怪;茶,便成了能驱逐妖魔鬼怪的神物。这样,久而久之,“以鼓祛瘴疠”的坪场就习惯性地被称为“鼓瘴坪”;于是,“古丈坪”又有了“鼓瘴坪”的这一说法。当然,后来为书写方便,“鼓瘴”简化为“古丈”。

古丈境内,有多个叫“古丈坪”的地名,旧时均有人居住,只不过有的前面冠个“小”字,以示区别;有的则改名换姓,不为人所知。

至今,古丈县城还有两个叫“古丈坪”的地方,为区分,一个叫“大古丈坪”,为县政府所在地;一个叫“小古丈坪”,为古阳镇政府所在地。还有现坪坝镇也有两个叫“小古丈坪”的地名,一个属叭喇村,一个属大寨村。这几个“小古丈坪”又是怎么来的呢?随着彭氏入驻溪州,得到朝廷封地合法权,发现古阳河田地肥沃,彭氏亲族及溪州强族中的一些人结伴,不断沿古阳河下游逆上,通过强制手段,侵占了大片苗族人的家园和土地,苗族人只好向上游迁移。当与古丈坪隔河的小古丈坪被占领后,苗族人便朝着古阳河的一条支流——白岩河,翻山越岭,向源头山岭的另一侧迁徙,这样便出现了两个“小古丈坪”地名。究其原因,先人为怀念先前在古丈坪的家园,便把地名沿用了下来。苗语是这样解读“小古丈坪”的,一是形容地貌酷似鼓形状的村寨,二是讲述以鼓欢娱的习俗;当地人则认为,虽然迁出了“古丈坪”,来此定居建寨,但“热闹程度”绝不能输于“古丈坪”,于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击鼓娱乐。而“古丈坪”因系土家族人居住,此后也就成了“前清时为土长官司寨名”,或者“为土家族猎兽‘赶仗’之坪地”。那么,何谓“赶仗”? “赶仗”,又叫“赶山”,《永顺府志》是这样解释的:“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司围场。一草一木,不许轻取。每冬行猎,谓之赶仗。”

现今岩头寨镇土溪村的土溪坪,据说也与“古丈坪”有关。相传,为加强对湘西苗疆的管辖和统治,道光二年(1822年),清王朝决定从永顺县析出罗依、西英、功全、冲正四保置“古丈坪厅”,“古丈坪”这个地名从此出笼,但在选择厅城治所时却发生了一番纷争,真是好事多磨。“吃哪蓬瓜,为哪蓬瓜”,有好几个地方争抢着建厅城,“叫花子刨火——都往自己的胯下刨”,这样各地经常发生“口水战”,令朝廷伤透了脑筋。“高手在民间”,为平息这一纷争,保境安民,有人想出了“称土”的办法,即取同一体积的土,用秤秤,看哪个地方的土最重,治所就设在哪个地方。经众人商议,这个办法最终被官府采纳,官府决定请各地派代表到永顺府举行“称土”仪式,厅城治所的确定权由地理先生裁决。

“称土”仪式这天,各地志在必得,均派人包“土”而来,云集永顺。地理先生用斗量一样的土后,再用秤称。在官府和各地代表的严密监督下,地理先生做得很谨慎,他请每个地方派出两名代表来撮土,量好后才秤。第一次秤成后,古丈坪的土最重,其他地方的人不服,于是另选出两名代表,进行第二次,还是古丈坪的土最重,大家仍不服,于是又进行第三次。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样,在事实面前,大家不得不服,最后官府决定治所设在古丈坪。而其它几个地方,如坪坝镇的叭喇、大寨等地,就叫小古丈坪,有的干脆委曲求全,就只好重新取名了,如岩头寨镇的土溪坪,就改名为土轻坪,后来演变为土溪坪,野竹河流到这里时也随乡入俗,改名为土溪河。

任何一个地名的产生,一般都反映出当时这个地名出现、存在和延续的一些因素,因此地名不仅仅只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是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明,蕴含着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是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

(全文完)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