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洗车河的记忆
【字体: 】   【时间:2023/7/7】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洗车河的记忆

 

秀美的风雨桥

 

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姑娘的嫁妆土家织锦花被

 

送亲路上

\ 柯 云 湘 斌 图\ 向民航

“洗车河因汉代马援将军受命南征在河里洗过兵车故名”(地方志)。

早年从本县清末土家文豪吴恭亨诗集,读到《洗车河即景》,“天降仙境洗车河,地造银水瑶池阁。商贾云集歌代语,舟驰碧波如穿梭”。不由使人梦想一览。经过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胜地。可是那次因公务在身未能如愿。也许天赐良机。1987年春,县委决定普查全县民族成份,拟申报土家族自治乡镇,遂成立民族成份考察组,我有幸参与赴湘鄂边境考察,临行前,正好碰上省民委土家族专家彭武一,他建议我们先到龙山洗车河。他说那里是古老的土家族集居区,又是毕兹卡(土家)文化的发祥之地。

从相关资料上得知,洗车河是一条古老的母亲河,有两条山溪(即红岩溪、小河溪),在此汇集后变成一条流水颇丰、可供摆渡行船大河。从前这里交通闭塞,这条河便成了土家人与外界联系的纽带。这里先民依山傍水而居,古香古色的木质吊脚楼如海市蜃楼一般突出,显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奇异风光。满载货物或旅客的木帆船、马车、往返不息,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一个闻名于世的土家集镇。这里的桐油、药材、生漆、木材等山货顺水而下,途经保靖、沅陵、达常德、长沙,又逆水而上,返运海盐、布匹等日用工业品。解放中期,通了公路,这条具有一定诗意的山区大河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依然为人类造福,忙碌不息。河水依然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可见游鱼蟹虾嬉戏,土家著名诗人田泰斗曾诗曰:“河水美,河水娇,姑娘争作明镜照。”它除了运输以外,还是供人们玩赏山水、把杆垂钓的最佳乐园。

土家人崇尚文化。洗车河是久负盛名的歌舞之乡。每个山寨便有摆手堂,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村民便聚集在摆手堂中,随着牛皮大鼓的敲击之声,男女老幼用“会跳舞的手”有节奏地载歌载舞起来。歌调古老、舞姿粗犷,把土家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演得淋漓尽致。正如清代土家族作家彭勇行诗曰:“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日嗬。”清末诗人彭施铎诗曰:“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此外还男女对唱山歌,玩冬冬奎、打溜子、铜铃舞、三棒鼓、耍光棍等一些独特的文艺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在婚丧喜庆场合上更是热闹异常。我们去时,还碰上几个外国洋人,他(她)们被吸引得连连伸舌、拍掌叫好。

这里的土家人依旧遵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舍钱让孩子读书。至今仍保留“不给后人留财产,只给后人留书宝”的遗风。当年就有不少商贾或寒门弟子从家门口乘木船去外地求学赶考。现在镇上已有了民族中学,不管伢子、妹子都拼命地读书。每年高考,总有一批学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当地领导向我们自豪地介绍,一口气就数出了数十名名牌大学生和留洋生。这时我就顺话答腔曰:“难怪贵地出名作家名诗人”。

缘于山水灵气,人能手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之根就出在洗车河。真乃“河水流不尽,遍处织机声”。这里的人都遵照一条古老的家规:凡土家女孩刚满7岁就要坐机学织。而且做到读书、织锦两不误。谁家女儿有没有真本事,就看是否能过这一关。因此女孩当成年时,她们的技艺则已精湛上手。这里的土家女人用其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织出理想的光环或花草鸟兽,或吉祥图腾,如“喜鹊闹梅”“百鸟朝凤”等等。她们将丰富的土家文化凝聚在色彩斑斓变幻莫测的织锦里。我们有幸品赏他们作品和翻阅他们的货物订单,已随着河水飘洋过海数十个国家,不由令人瞠目结舌。

豆腐是洗车河又一大特产。明末清初,这里土家人做的豆腐干曾在长沙兑换金条,其名就不言而喻了。他们做的豆腐之所以如此上乘,主要取用小溪河优质矿泉水浸泡的黄豆,经土家女人灵巧的双手磨制而成。小溪河绝非一般,而是湘西少有的特美之溪。乾隆年间永顺诗人王道有诗曰:“绝壁雪花眩,溪阴生夏寒。中间天一线,卓午日三竿。树色苍鹰峡,涛声白马滩。钓台千年在,覃垕此盘桓。”这首诗不仅道出了小溪风光绝世,而且点出了一个敢与明代皇帝较劲的覃垕王钓鱼之迹。这里的豆腐细腻白嫩味美,构成了洗车河豆腐的特色。据传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时,闻知永顺有两大特产,一是塔卧的米,做饭又香又甜;二是洗车河的豆腐,举世无双。回京后,下令让这两种美食成为贡品。由于豆腐的诱惑,外地一些采风而来的作家、画家、摄影家、记者们常常吃豆腐上瘾而流连忘归。本地的土家人或汉人更是深谙个中滋味,赶场肚子饿了,便待在饭馆里吃上一大碗嫩豆腐,再喝上两蛊包谷烧,然后哼着歌儿满意而归。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豆腐这个普通的食菜,在洗车河人的手中像魔法般地变出若干花样:油豆腐菜豆腐,馅豆腐,嫩豆腐,豆腐脑,豆腐儿各有各的韵味。我是第一次品赏,一餐吃了一海碗。若不是亲自品赏,也难置信。洗车河豆腐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也很高。那些从小吃豆腐长大的洗车河妹子个个都是仙女般好水色,皮肤白得嫩如豆腐一样,故人称她们豆腐西施。民国初年从河南逃水荒而来的几个长相较丑的小姑娘,她们经豆腐老板收留后,由于经常吃豆腐,结果都变成了美女。故有人戏言:“吃了洗车河豆腐就会思念洗车河妹子,看见洗车河妹子就会想吃洗车河豆腐。”附近的一些老年人甚至说:“宁可餐无肉脯,不可日无豆腐。”

据说从唐朝中期起洗车河就已形成商业码头。五天一集,赶集人络绎不绝。有从山里来的土家背篓婆,也有从河里乘船而来的外地商客。开货车的,赶马车的,乘机房船、乌蓬船依次停泊在洗车河码头,大有塞断行路之势。有民谣曰:“洗车河,河洗车,除了近客是远客。日里客三千、夜里宿八百”,可见集市热闹繁盛已达到顶峰。墟场中心是那座连接东西两岸的古凉亭桥。桥为木质结构,青瓦飞檐,雕梁画桂,与两岸的吊脚楼构成了一道和谐美丽的土家河乡画面风景线。每逢集日,桥道的两边早早地密密匝匝地摆满了背篓、花篮、地摊一个背篓花篮就是一个货摊。织棉扎花千层底鞋,药材生漆茶油猎物,工艺品土特产品琳琅满目。由于亭子桥的容量有限,后来的人只好挤到桥头的石板街去了。桥东的那条叫坡子街。一下子成了闹市。因此有人戏说:“洗车河是大山里的小南京。”随我同去的小王遂用相机拍下了这个动人的场景盛况。正如一位江苏老板所说,土家织锦和豆腐成了洗车河的衣食两大支柱产业,为村民致富“锦上添两花,更上一层楼”。

历时三日,收获一生。最近我从湖南电视的电影频道,看到洗车河现在变成了影视拍摄之地。真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顿时心潮翻滚,浮想联翩,痴想立刻重返洗车河。可是力不从心,只能从电视上和回味中再饱眼福和口福了。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