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寺观教堂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寺观教堂

【老司城祖师殿】  道教场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东南二里许玄武山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明嘉靖年间永顺土司彭翼南重修,并增建皇经台、玉皇阁等建筑,形成宏伟壮观的殿阁群。老司城祖师殿是州域尚存的最早的道教古建筑,它伴随着绕殿而过的灵溪流水,历尽千年风雨,巍峨壮观。殿内旧藏《皇经》一部,世称奇书。民间传说,殿内雕刻的神像中,不少为铜铸珍品,如“祖师”“关帝”“观音”以及三国中的“刘、关、张、孔明”等。1949年前后住殿僧尼有释照先、释达德、释胜光、释明照、释照玉、释广成、释达权、释本月、释常庆、释本觉、释本会、释达能、释胜明、释兴玉、释达柱、释本来、释心悟、释本国等人。2001年,祖师殿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村三清观】  道教场所。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它始建于唐代,盛行于土司时期,占地1000余平方米,前后3栋木房。“改土归流”后,由于清朝统治者倡佛抑道,永顺佛教大兴,王村道教渐趋衰落。1960年,三清观房屋被拆,神像被毁。

【浦市真武殿】  道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新堡代朝山上,由南宋谭子兴始建,是湘西历史上记载最早的道教全真派宫殿,现已消失。谭子兴,岳飞部将,南宋绍兴五年(1135),岳飞命他率兵驻武陵(今常德),后复命移镇卢溪之浦口(今泸溪浦市),为千户。之后定居浦口西郊之生宝(今新堡),并于生宝高山上建真武殿。

【武溪延禧观】  道教场所。建于南宋,位于泸溪县武溪镇城北。明洪武时设道会司于县治东,后废。清雍正年间复设,由延禧观道士管理道会司,民国时废除。延禧观于1950年后拆除。

【浦市三元宫】  道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入云山中部。始建于宋代,与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的佛教场所兴隆寺相距咫尺。三元宫五进殿堂,建筑宏伟,大殿塑有三清圣像,还供奉许真君神像。有全真派道士常住。宫下河坎还建有水星阁,阁高三层,是浦市的标帜,在沅水南来北往的船舶都以此阁作为临近浦市的航标。水星阁一层供奉二郎神杨戬神像,二层供奉韦陀菩萨,顶层供奉魁星神像。1950年后拆除,改建为学校(浦市二中旧址)

【天桥山北极四庵】  道佛合一场所。位于泸溪县天桥山主峰山顶,是湘西地区闻名的古刹。由华岩阁、娘娘殿、北极宫和灵宫殿组成,是佛道合一的宗教场所。于康熙年间修复,今存康熙五十八年(1719“武当不二”匾,经三百年风雨剥蚀微显红色,格外清晰。从正门往上依次是华岩阁、娘娘殿、北极宫、灵宫殿,由230级台阶“天梯”连接顶峰,凿石为级。整个庵群神秘威严,仪态万千,古朴幽雅。这里香火四季很旺,据说应灵如神。华严阁旁有一颗千年银杏树,人们也将这棵古树奉为神灵而朝拜。与其他庵堂庙宇会期不同的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北极四庵最大的会期。

【白羊溪奇峰寺】  道教场所。位于泸溪县白羊溪乡中华山。民间传说,奇峰寺始建于明朝,后被山火焚毁,清康熙时期重建。民国初期,奇峰寺大佛殿全用青砖青瓦建盖,佛像雕塑完善。大佛殿旁有斋堂、寮房等4栋;大殿建三层玉皇高楼,内供玉皇像雕塑;山腰建灵宫殿,内供灵官菩萨。寺有稻田1.33公顷,香火旺盛。1966年大殿及附属殿堂被拆毁,成为瓦砾废墟之地。1990年信众募筹资金重建,有大佛殿、寮房、斋堂及厕所,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浦市北极观】  道教、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姚家湾。原名“接引庵”,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4)。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复修,并更名为“北极观”。后被拆毁。1985年佛教信众在旧址重建为佛教寺庙,取名北极观。现已建成山门、大殿、斋堂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浦市道堂庵】  佛教场所。属浦口入云山建筑群,因在入云山下,又名下庵。乾隆《辰州府志》:“道堂庵在浦市东,又称下庵,建自唐时,有古钟三十口,洪武重修。”1937年被当时湖南省军阀一营长张才梁拆毁,古钟不知去向。

【保靖玉宸宫】  道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城酉水南岸中码头上坎。建于明末清初,为道教全真派宫观。因合祀镇江杨泗将军,又称龙王庙。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任兆熙重建,附先农坛,后圮。道光十年(1830)知县谢元谟复建玉宸宫。邑人袁吉六有诗《玉宸观》道:“鱼鳞云起暮天宽,狮洞石楼隔水看。观外月高人渐去,两三渔火上前滩。”

【保靖吕祖阁】  道佛合一场所。位于保靖县城西烟霞山(又名笔架山)顶。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谢元谟倡建吕祖阁于上(清同治《保靖县志》),供奉道教全真道“壮五祖”之一的吕祖谦,正殿称吕祖殿,重庑叠檐,吕祖金身,缘梯可上至二楼。殿前塑巨型笔架,人立隙间,古邑可瞰。后堂设观世音殿,两厢列十八罗汉,堂设客座。系佛道合一寺观。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2012年邑人刘维绳捐资10万元以玉成此庙。今数米高的观世音金身全像伫立寺中,为枷兰重造再添异彩。

【保靖玉皇阁】  道教场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西门内老街处。系保靖旧时道观,观内供三清尊神:中为元始天尊,右为灵官天尊,左为道德天尊。玉皇阁的历史,从旧志只言片语记载中可窥一斑,如:“释会元(道士),邑中玉皇阁住持僧,幼多病,不能自存。检医书,应验方自治,并取以治人病,辄奏效,医名籍甚,远近求方者入庙敬神,踵相接。会元随时募修,庙貌一新。岁壬寅仲春,庙灾,会元出积资捐修,不数月,仍复旧观。

【排达牛仙门山庵】  道佛合一场所。位于古丈县默戎镇排达牛村仙门山。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今存主体建筑一栋。从天桥山沿盘山小路走三四里即到。仙门是悬崖峭壁之上横开的一道天然大拱门,宽约7米,高约9米,拱顶厚约4米,上下无路可循。当地村民形容道:“万丈仙门人见怕,神仙上下不需梯。”仙门之上便是仙门山庵,与天桥山寺、玉皇阁交相争辉。仙门山庵为佛、道同居一处之寺观,前为仙门山庵,后为玉皇殿。寺观为四合天井岩屋,内有7块石碑竖立,雕刻时代为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记述了建庵和复修的经过及捐资人名。

【天桥山玉皇阁】  道教场所。位于古丈县古阳镇白岩村天桥山顶,与天桥山寺相距百余米,两庙对峙,遥相呼应,呈马鞍形态。天桥山寺属佛教,玉皇阁属道教。佛、道同山,前佛后道,和睦相处。玉皇阁的四周山竹丛生,是天桥山的最高点。从天桥山寺登玉皇阁,需上120余级石阶。石阶尽头是一块天然巨石,凿有两个比拳头稍大的洞。一个洞是原来道观插旗杆用的,另一个洞是插悬挂长明灯的木杆用的。现玉皇阁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破败的墙体被本地的善男信女修成佛堂,内设各种菩萨灵位,香火萦绕。曾有一首山歌赞美玉皇阁:“来讲玉皇那盏灯,光明高照几寨人。这边照到排达牛,那边照到李家坪。”

【乾州祖师庙】  道教场所。原在吉首市乾州厅城外东南角武水岸边,供奉道家神祇。内供玄武真人真武大帝祖师神像,神像披发赤足,宽衣博带,面前塑有龟蛇一盘,中插宝剑一口,表其神威广大,降伏龟蛇收为二将。清嘉庆年间,乾州厅拆祖师庙,建立诚书院,曾将祖师供入厅学明伦堂附近,从此祖师庙渐为厅人遗忘。

【乾州马王庙】  道教场所。《乾州厅志》称之为“马祖庙”,俗称“马王庙”。供奉专管天下之马的“天驷星”及一座红面三眼神像。历代官军养马之处,皆设有“马王庙”。到明清乾州官马配备渐多,在厅西中营都司衙门后修建马王庙。庙为长方形封火统子,设头门、戏台、大坪、左右游廊、正殿三间。清光绪时,移关圣帝君和关平周仓神像于正殿,悬冲天匾改称“关帝庙”,金字匾题“大汉一人”,将马王移于殿旁。人们仍习惯称之为“马王庙”。到抗战时作乾城战时儿童教育院的院本部,1950年后作供销社仓库。今已不存。

【乾州火神庙】  道教场所。原位于吉首市乾州田坪观音堂左。坐南朝北,头门三间,过厅一座,正殿三间。嘉庆十四年(1809)傅鼐主持修建。这是一座地偏香冷之庙。抗战时用作“难童学校”,后朽毁。

【凤凰三官阁】  道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三官阁坐落在凤凰县沱江镇茶叶坡山脚,建于明代时期,有房屋15间,面积200多平方米。毁于1966年。现为凤凰县邮电局职工宿舍所在地。

【凤凰玉皇阁】  道教场所。建于明万历年间,时称“玉清寺”,因建于万寿山山腰,清咸丰年间又改称“万寿山”,又因寺内供奉的圣像是玉皇大帝,后世人又改称“玉皇阁”。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门外修有一口大池塘,周围安有18个岩墩,示意着“十八罗汉朝玉皇”;头道门内的左右院墙上均有“万马奔腾”图;二道门有注目横额的“万寿”两字;三道门的左右两侧有赏善罚恶的“灵官”和“孙悟空”塑像;正中是玉皇正殿,供玉皇大帝;第四殿是大佛殿,后有禅房、走廊、厨房和吕祖祠。1966年后被拆毁。

【颗砂蟠桃庵】  又名“高会堂”,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蟠桃庵位于永顺县颗砂乡,明朝彭世麟建,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据僧尼回忆,此庙原为大庙,大部分佛像是铜铸品,还开期传过戒。住庵僧有释通坚、释通妙、释兴中等。1967年后被拆毁。

【颗砂普德庵】  又名“宝山普德庵”,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普德庵位于永顺县颗砂乡新寨村,1754年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庵僧有释达清、释本成等。1958年改作学校。

【颗砂犀牛洞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犀牛洞庙位于永顺县颗砂乡,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心安、释源顺等。1958年后被拆毁。

【颗砂平湖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平湖山庙位于永顺县颗砂乡两岔河,建于清代后期,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达志、释本志等。1967年后被拆毁。

【松柏心印庵】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松柏镇心印村心印山。其山高不过40米,环不过150米,形如一口大印,故名。据心印山麓1919年《修玉皇阁碑序》记,心印山“自明代建修祖师殿”,清代“复修观音殿,重造文昌阁”,民国“建修玉皇阁”。旧建有祖师殿、玉皇阁、灵官殿、文昌阁、奎星楼、观音堂等等名目繁多的殿宇共72间明屋。庵上常住僧尼10多名,多次举行受戒仪式。今殿宇不存,仅存清代、民国时摩崖石刻11件。

【松柏大青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大青山庙位于永顺县松柏乡湖坪村大青山,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达悟、释本月、释达珍等。1958年被拆毁。

【不二门观音岩寺】  佛教场所。又名“观音岩”“松岩堂”。位于永顺县城南不二门公园。因其古木参天之中有一巨石高数十丈,宛若南海观音身,故邑人邹姓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巨石脚下修建小庙,取名观音岩。清嘉庆年间副将许天元扩建,修建成正殿、三观殿、地藏庵、玉皇阁等,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由于香火旺盛,改名为松岩堂。1943年开期传戒,受戒徒53人;1948年开期传戒,受戒徒51人,成为湘西自治州域历史上佛教第二大戒堂。于1979年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永顺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将其维修一新。199388日,赵朴初为不二门庙宇题写门额“观音岩寺”。

【不二门松元茅蓬】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城南不二门观音岩庙南侧约50米处。有木房1栋宿舍5间。1984年,永顺县一中建校门将清净寺旧址征用,原住寺僧尼释清胜自备资金建房,取名“松云茅蓬”。常住僧尼有释清胜、释胜蓉、释续莲、释广心、释忠厚等。

【灵溪紫竹林庙】  佛教场所。原址在永顺县灵溪镇大西街,建于清代中期。1940年永顺县佛教支会成立后在此办公。1958年被拆毁,住庙僧尼迁往顾家礼堂,仍叫原庙名紫竹林。现有房屋118间,占地约300平方米。先后居住过的僧尼有释心德、释源培、释清念、释广庆等10余人。

【老司城观音阁】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始建于1567年。1967年被拆毁。之前住阁僧有释达忍、释本成等。向盛福著《土司王朝》记载观音阁建在祖师殿正对面灵溪河西美女山的胸怀之中,殿阁坐南朝北,分前殿、中楼阁、正殿和附属屋,全木结构。前殿是采用30根大楠木柱修建,呈四方型,占地约400平方米,高18米,建筑技艺和脊顶与祖师殿相同。中楼阁采用24根大楠木柱修建,四排三间约15米高,三层楼,是建造在前殿后檐外10米高的陡岩壁之上,三层皆飞檐翘角,气势雄伟。从前殿的右侧,经中楼十余步石阶和九步木楼梯即到正殿。中楼的二楼比正殿地平面高出3.5米,与正殿靠壁的二台神像相平齐。正殿是由28根大楠木柱组成,呈长方形,殿高16米。中楼和正殿共占地约450平方米。正殿内靠后正中建有一座3米宽、1.5米高的长方形雕龙画凤的条石岩砌的神龛。

【永顺慧林寺】  原名“节孝祠”,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大西街。1981年永顺县人民政府安排僧尼释达林、释本顺住此,僧尼认为住节孝祠不妥,故更名为“慧林寺”。现有房屋15间,占地200余平方米。住有僧尼释本顺、释心进、释清亮等。

【永顺观音堂】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该观音堂位于永顺县灵溪镇万寿街,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堂僧释达瑞、释本伟等。1949年后改作学校。

【永顺三元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三元寺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大西街顾家桥头,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寺僧释通会、释心体、释源志等。1958年被拆毁。

【永顺水府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水府庙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坡子街,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胜念等。1949年被拆毁。

【永顺护法寺】  佛教场所。又名保顺庵。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护法寺位于永顺县城大西门外偏岩路旁,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民国时期被火烧,重修后更名护法寺。住有寺僧释广顺、释源法、释清善等10余名。1958年后被拆毁。

【永顺朝阳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朝阳寺位于永顺县灵溪镇东鲁村,建于清代后期,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寺僧释宏祥、释云宽等。1958年后被拆毁。

【永顺阳泗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阳泗庙位于永顺县县城南门万缘桥头,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源会、释源英、释广池、释真凡等。1953年修永大公路被拆毁。

【塔卧文昌阁】  又名“仙仁山庙”。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塔卧镇仙仁山。建置沿革失考,清光绪年间原有寺庙迁走,仅余文昌阁三层耸立山顶,1958年时被拆毁。1982年由释广法等组织化缘在原址重建佛堂及住房14间,占地200余平方米。住有庙僧尼释广法、释续会等。

【塔卧青螺山庙】  又名“修贞寺”“五谷庙”,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塔卧镇仓坪村青螺山脚,建于清末民初,共319间。1967年拆毁16间,留3间为僧尼居住。1984年重修5间,今有8300余平方米,取名青螺山庙。住庙僧尼有释宽修、释祖心、释祖胜、释远胜、释宏义等。

【塔卧凤凰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凤凰山庙位于永顺县塔卧镇仓坪村凤凰山上。1766年由廖、彭两姓集资修建,殿堂数间,由当地僧人住庙。1958年被拆毁。

【砂坝观音堂】  又名“关圣宫”,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砂坝镇田谷垭村。建于清末至民国,1934年重修。现有房屋24间,300余平方米。住庙僧尼有释心为、释本忠、释本正、释本觉、释本海、释元树、释本柱等。

【砂坝潘龙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砂坝镇蟠龙山上。建于清末至民国,后荒废。1983年,本地人彭望早自称和尚,与桑植的两个和尚商议,用化缘所得3000多元买了一栋公房搬上山,立在原庙旧址上。1985年由白竹山的张三妹、向清音等人修缮。住庙僧尼有释照喜、释照修、释达明等人。后群众自行拆除。

【砂坝万灵山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灵山寺位于永顺县砂坝镇万灵山上。建于清代中期。据僧尼回忆,1950年前释胜云住此庙时香火极盛。胜云圆寂后登明台(焚烧),曾哄动一时,各地僧尼与观闹热的群众近万人。1950年此庙被土匪烧毁。

【车坪灵香寺】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车坪乡岩板铺。建于清末至民国。现有房屋14间,200余平方米。住寺僧尼有释圣念、释果信、释长信等。

【车坪龙凤寺】  又名“龙凤山庙”“佛慧堂”。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车坪乡冷水村龙凤山上。1628年由土司彭弘树修建,16991759年两次重修,1919年再次改修。属永顺佛教曹洞正宗发源地。1922年第一次开期传戒,主持者为龙山太平山和尚释僧云,受戒者近200人。据僧尼座谈回忆,1933年、1938年、1943年还分别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传戒,受戒者近300人。据目前调查资料表明,龙凤寺为湘西传戒次数最多的寺院。常住此寺僧有释遍超、释达松、释达道等数十人。1966年后被拆毁。

【万坪天华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万坪镇杉木村。建于清末至民国。原庙在1953年拆毁,只留1间给僧尼居住。1982年由群众资助新修殿堂14间,300余平方米。住庙僧尼有释本让、释明修、释宽心等。

【万坪地母庵】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万坪镇咱竹坡。建于清末至民国。原庙于1964年被拆。1986年重修,现有房屋15间,200余平方米。住庵僧有释本元、释祖心、释心亮等。

【万坪钟灵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钟灵山庙位于永顺县万坪镇多士坪山口钟灵山上,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大殿、山门、斋堂、客室等建筑。常住僧尼有释果志、释常兴等,1966年后被拆毁。

【万坪回龙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回龙庵位于永顺县万坪镇杉木村,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据僧尼座谈回忆,1950年前释通妙在此庵开期传戒一次。1954年被拆毁。

【万坪将军岩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将军岩庙位于永顺县万坪镇产子坪,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等建筑。住庙僧有释广杰等。1949年后被拆毁。1985年后修复,住有僧人。

【润雅四方山庙】  又名“四方界庙”,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润雅乡明凤村四方界。建于清末至民国,1958年被拆毁。1988年由当地群众募化资金在原址上重修,建殿堂13间。住庙僧有释照定、释本德等人。

【润雅火龙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润雅乡麻阳村。始建于清末至民国,1951年被拆毁。后信众捐资,在原址修建一殿堂三排两间木房,150余平方米。住寺僧尼有释通先、释心明、释源修等。

【大坝白岩寺】  佛教场所。位于永顺县大坝乡淑坪。始建于1923年,1967年被拆毁,只剩一个岩屋(即天然石洞)1986年信众化缘重修。现有殿堂13间,200余平方米。

【毛坝石柱山庙】  又名“普济堂”,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石柱山庙位于永顺县毛坝乡石柱山上,建于清代,属永顺临济正宗发源地。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22年释心中在此庙开期传戒一次,受戒僧人近百人。1966年后被拆毁。20世纪80年代复修,今无住寺僧尼,庙院荒废,存古碑数通。

【勺哈万福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福山庙位于永顺县勺哈乡万福山上,建于清代。此庙上为祖师殿,殿堂五进数间;下为观音堂,13间。住有庙僧释广信、释心良等。1966年后被拆毁。

【勺哈天台山庙】  又名“天台寺”,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天台山庙位于永顺县勺哈乡天台山上,建于清代中期,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广能、释玉珍、释胜德等。1982年后被拆毁。

【勺哈哈家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哈家庙位于永顺县勺哈乡哈家村,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正慧、释源忠、释发信等。1982年被拆毁。

【勺哈翔龙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翔龙庵位于永顺县勺哈乡,建于清末至民国,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庵僧释宏祥、释云宽等。1949年后改作学校。

【首车潘桃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潘桃山庙位于永顺县首车镇立烈村,建于清末至民国,建有山门、大殿、斋堂等建筑。住有庵僧释通珍、释心悟、释源明等。1967年被拆毁,今仅存础石围墙。

【首车富台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富台山庙位于永顺县首车镇富台山上,建于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等建筑。住有庵僧释兴茂等。1958年被拆毁。

【首车中南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中南山庙位于永顺县首车镇大干溪中南山上,1788年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58年被拆毁。

【对山天平山庙】  又名“天元堂”,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天平山庙位于永顺县对山乡与西岐乡交界的天平山上,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20年由释自怀住持曾于此庙开期传戒一次。1958年被拆毁。

【列夕回龙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回龙庵位于永顺县列夕乡,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49年后改作学校。

【泽家翠云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翠云山庙位于永顺县泽家镇夹树塘,1851年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兴成、释源持等。1949年前改作学校。

【大坝天堂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天堂山庙位于永顺县大坝乡天堂山上,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兴明、释源胜等。1958年被拆毁。

【大坝沐峪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沐峪庙位于永顺县大坝乡,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庵僧释通月、释兴柱等。1958年被拆毁。

【王村观音阁】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观音阁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建于唐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阁僧左和尚(比丘尼)、释照明、释达权、释胜蓉、释本贤等。1985年被拆毁。

【高坪南华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南华山庙位于永顺县高坪乡,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照月等。1958年被拆毁。

【高坪观音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观庙位于永顺县高坪乡,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释达瑞、释达行等。1949年前改作学校。

【石堤海角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海角山庙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山上,明朝土人建庙于后山顶,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808年迁于前山顶。住庙僧有释本真、释心志等。1946年毁于战火。

【石堤晒红山庙】  又名“红庙”“黑神庙”。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晒红山庙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村,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真规、释如刚、释信义等。1967年被拆毁。

【石堤万寿宫】  又名“会馆庙”。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寿宫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狮子桥村,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宫僧释达顺、释达银、释本宽等。1967年后被拆毁。

【石堤西观音堂】  又名“红庙”。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观音堂位于永顺县石堤镇,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庙僧有释达心、释达权、释本凡等。1949年前被拆毁。

【西岐万寿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寿庵位于永顺县西岐乡宝珠山,建于清代,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16年被匪所焚,1921年由村人重修。1958年后被拆毁。

【西岐纸棚回龙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回龙庵位于永顺县西岐乡纸棚村,建于清末至民国,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庵僧释忠元、释方明、释广兴等。1958年被拆毁。

【吊井万印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印庵位于永顺县吊井乡,建于清代后期,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庵僧释心德、释通玉等。1967年后被拆毁。

【抚志观音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观音山庙位于永顺县抚志乡观音山上,建于清代后期,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住有庙僧释源池等。1949年前被拆毁。

【保靖观音阁】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城西酉水南岸喜鹊溪口。建于明代中期,属佛教禅宗四川秀山护国寺僧在保靖建成的一所土司佛堂,相传有殿堂数间,盛时香客络绎不绝。1974年被拆毁。

【保靖真人祠】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城东洞庭村南的酉水东南岸石楼洞,又称石楼洞庙。相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清咸丰七年(1857)邑人李玉章募款重修,名真人祠,建有大殿、山门、斋堂、客室等建筑。有水自洞中流出,属保靖八景之一。1952年被拆毁。今遗址被凤滩水库淹没。

【保靖笔架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喜桥溪。清雍正年间修建,有庙屋37间。1970年被拆毁。1990年重修,有大殿、斋堂等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保靖茅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茅庵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西门街,1920年修建,有庙屋16间。1953年被拆毁。

【保靖狮子庵】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城酉水北岸。旧有楼阁,被土官拆毁,狮口张露,噬食地方回禄。清乾隆十二年(1747)保靖知县王图聚众兴建狮洞精舍:建楼房3间,平土围墙,塑神像,置田粮12斗,存银20两,招僧住持。1969年因修防空洞而被拆毁。1990年信众重修,有大殿、斋堂等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龙溪金仙寺】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东边8公里处的龙溪塘钟灵山上,建于19世纪末,“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93年,彭官培和尚复建一座简易小庙。1997年,100多位香客集资将小庙增扩到4间房子。2004年,保靖县有关部门落实资金25万元,修建了金仙寺大殿和上山道路。

【茶溪灵佛庵】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复兴镇茶溪村,始建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后年久失修而被拆除。1992年复建,面积587平方米,有佛堂2栋、宿舍1栋、厨房1栋。200012月,登记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永和白云庵】  原名“人头坡庙”。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毛沟镇永和村,始建民国年间,20世纪50年代初,因修建保靖县第四中学被拆除。1997年复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积100平方米。19996月,登记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拱桥结缘庵】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村,始建年代无考,“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90年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积60平方米。20018月,登记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普溪紫云庵】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复兴镇普溪村,建于19世纪中期,1958年被拆除。1995年复修,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积60平方米、附属房屋40平方米。20024月,登记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野竹法光寺】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野竹坪镇野竹坪村,始建于1693年,系宿氏迁址家庵,1958年修毛(沟)(棚)公路时被拆毁。1993年重建,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积140平方米、附属房屋25平方米。19993月,登记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保靖灵台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灵台山庙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花井村,1924年修建,有庙屋3栋。1989年后被拆除。

【普戎双印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普戎镇普戎村。1949年由和尚释心真自费修建。庙屋共28间,建房占地200平方米,山上柏树掩映。除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有很多信众到庙举行观音菩萨节日活动,平时香客很少。

【野竹坪离尘寺】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野竹坪镇杰坳村。清雍正年间由本地人罗永廷修建,时有庙屋4栋,大小几十间,住寺人员40余人,自耕一千担良田旱地,可谓兴盛。自罗永廷死后,此庙逐年衰微。1951年拆毁庙屋2栋修建野竹坪小学。现存庙屋215间。1988年对大殿进行修缮,供奉观音菩萨一尊。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观音纪念日,村民赶往离尘寺做庙会,信徙和观众达数百余人,平日有信众拜佛,香火不断。

【清水坪清风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清风寺位于保靖县清水坪镇清坪村,1869年前修建,有大殿、山门、斋堂等建筑。1950年后被拆毁。

【比耳仙云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仙云山庙位于保靖县比耳镇糯里村,1869年前修建,有大殿、山门、斋堂等建筑。1950年后被拆毁。

【毛沟宝灵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保靖县毛沟镇两岔村。建于清末民初,有庙屋2栋。1950年后被拆毁。1990年信众重修,有大殿、斋堂等建筑,面积450平方米。

【毛沟南烟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南烟山庙位于保靖县毛沟镇白坪村,建置失考,有庙屋22间。1950年后被拆毁。

【毛沟长灵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长灵山庙位于保靖县毛沟镇,建置失考,有庙屋22间。1950年后被拆毁。

【毛沟观音阁】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王家冲观音阁位于保靖县毛沟镇王家冲,建置失考,有庙屋2栋。1950年后被拆毁。

【太平山寺】  最早名为“普照禅林”,后称“普照寺”,佛教场所。位于龙山县桶车乡太平村。初建于东晋成帝时期,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禅宗派的曹洞宗传入龙山后,首先在太平山修建“普照禅林”,明清达到鼎盛时期,住寺众僧达100余人,是湘西自治州历史上第一个佛教传戒戒堂。19531976年间,庙宇毁坏殆尽,佛像被捣毁,只剩下息影洞、松月塔等石雕文物。1989年,释芳顺在当地信众的资助下,在息影洞外建一小茅屋,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后来陆续恢复重建,但仍与历史殿堂相差甚远。一年一度的三个观音节庙会时,来太平山信徒很多,最多时达3000余人。据史料记载,太平山庙历届负责人有:释学友、释了空、释悟静、释真祥、释常礼、释慈松、释光化、释妙道、释普斗、释达精、释本忠等。

【兴隆街姿霞山庙】  又名“新庙”。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姿霞山庙位于龙山县兴隆街乡桐木树。于清乾隆时期修建,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后毁于战火,庙内建筑残缺不全。1966年后,庙内佛像全被捣毁,现仅存殿堂13间。

【龙山福寿寺】  又名“鸡公寨庙”。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福寿寺位于龙山县新城村。于1929年修建,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当时是四合院天井式,在以后的20余年中,才慢慢装修完整。1966年后当地村民捣毁佛像及木鱼等道具。1979年后剩下的庙产有房屋13间。

【龙山迎龙寺】  佛教场所。据嘉庆《龙山县志》记载,龙山县城最早见于史册的寺庙是明嘉靖年间由县绅晏、喻、刘、黄4姓捐建在县城南1.5千米处的“迎龙寺”。

【内溪嵩灵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嵩灵寺位于龙山县内溪乡坡松村。建于明代,属临济宗,由四川省秀山县护国寺传入。1936年,该庙有田0.40公顷、土地0.33公顷、桐茶林0.40公顷。民国27年嵩灵寺被火焚烧,次年重修15间的房子做庙宇,20世纪50年代初被拆做学校。1988年开始重建,建成大殿16间。一年中的三个观音节庙会举行时,信众达1000余人。

【内溪宝华山庙】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该庙位于龙山县内溪乡塘口村。建于清代,建有山门、大殿、斋堂、客室等建筑。1966年后,庙宇被拆得残缺不全,佛像被毁,1973年又被火焚烧。1986年后逐步复修,现为1殿2间。

【三元慧元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该寺位于龙山县三元乡新华村,建于清代,建有殿堂1间,后被毁。1990年后开始恢复修建,现有殿堂3间,存建寺古碑2通。

【浦市浦峰寺】  佛教场所。唐初,佛教高僧在卢溪浦口(今泸溪浦市)沅水江边修建茅舍(石木垒起的矮小房屋),佛教称为“精舍”,又称“石林精舍”,唐贞观时期扩建成浦峰寺。建寺后因多次被洪水淹没,于宋元祐时期迁建于浦口对河沅江东,修建江东寺(今辰溪)。《沅陵县志》:“浦峰寺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浦市,唐时建于浦溪,宋元佑中始迁江东。”乾隆《辰州府志》卷十载《坛庙考》第十八所载同。

【浦市浦兴寺】  原名准提庵,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初,属沅陵净土宗弘法道场。建筑佛殿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1932年,“浦市云山浦兴寺佛学研究社”曾设于浦兴寺,会员拜“十王忏”。19321949年,每逢“十王生日”拜忏一天。1950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在浦兴寺做“地藏法会”。可见浦兴寺当时的建筑规模宏大。1950年后,寺院为鞭炮厂占用,后损毁。1990年开始重建。2009年释然继法师入住后,按佛教殿阁要求,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新雕塑佛像,再度中兴浦兴古寺,使该寺成为湘西地区一大名寺。2011年初,湘西自治州宗教局授予该寺“湘西自治州重点宗教活动场所”牌号。

【浦市兴隆寺】  原名“龙兴寺”,后改名“兴隆寺”,又名“中庵”。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入云山上部,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兴隆寺依山而建,有大殿、方丈室、斋房、禅房、知客室,云游僧人在此挂单。明嘉靖十年(1531),举人牛凤与文人墨客游兴隆寺作《兴隆寺忆旧》诗:“曾向灵庵坐岁寒,夜深灯火照江千。八年足迹布袍隐,方丈清虚禅床安。面壁氏余斋仡佬,茶毗不见旧僧官。交游落落更星宿,满目云山依旧看。”1950年后被拆除,改建为学校(浦市二中旧址)

【浦市上方寺】  佛教场所。泸溪县浦市上方寺为历史上沅水中游古寺,历史悠久。据乾隆《辰州府志》记载,古寺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古寺原为三进殿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湘西寺庵中最大古寺之一。先后有学校、军队入住上方寺。后来殿堂拆毁,仅剩观音堂。1995年后,信众募化重修上方寺。现在建成大殿、观音堂、寮房、斋堂及厕所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浦市东岳寺】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郊外印家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乾隆十一年(1756)重修,改名为“东岳禅林”,后毁于兵匪战火。1993年信众募化重修,在释本光法师主持下,历时5年时间修建完工,并改东岳禅林为“东岳寺”。新建佛殿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并建有寮房、斋堂、厕所与澡堂,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东岳寺内佛像庄严,塑有释迦佛、燃灯古佛、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地藏王菩萨、东岳菩萨、南岳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八大金刚、韦驮菩萨、四大天王、达摩祖师等神像60余尊。

【潭溪接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潭溪镇的三水交会处龙头山上,是泸溪、吉首、古丈三县市群众信奉、崇拜的神庵。建于明代,有600余年历史。接龙庵有被拆除、烧毁及再次重修的历史。1985年当地信众、香头募化资金及材料,重修接龙庵,大佛殿、灵官殿、寮房、斋堂及厕所修建完毕,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潭溪龙舟寺】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潭溪镇红岩洞。当地民间传说,清代时期松柏潭有一位老人雕画了一条木龙,村民乘木龙在寺庙下面一个深潭里划行,突然潭水分开,龙舟就进了山洞,只跑回一个艄公。为纪念这船亡人,松柏潭村民修建了龙舟寺。建寺后,开展佛事活动,为入水遇难村民超渡。1950年后龙舟寺被毁。1993年当地信众募化、自筹资金及材料重修龙舟寺。每年有佛事活动时,周边三县市信众都前来龙舟寺拜佛。

【潭溪金龙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潭溪镇小能溪。清乾隆三年(1738)初建,嘉庆十年(1805)重修,民国时期重修砖房二殿,前殿观音堂,后殿佛殿,中间天井。1966年后佛像全部毁坏,殿堂拆毁。1982年当地信众募化、自捐资金及材料重修金龙山寺,大佛殿、观音殿、寮房、斋堂等建筑修建完毕。每年会期,朝山拜佛信众达500余人。

【潭溪回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潭溪镇大塘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庵上殿堂、寮房、斋堂等建筑辉煌。每年三次法会期间,泸溪、麻阳、吉首、凤凰等地信男善女来庵拜佛,是远近闻名的大庵。1958年后拆毁。1994年信众募化资金及材料重建,修建了大佛殿、玉皇殿、灵官殿、斋堂、寮房及厕所等,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

【武溪麒仙洞】  佛教场所。坐落在泸溪县武溪镇三台山(铛架山)下的一个幽谷里。清末民初县城一李姓女子看破红尘,少年出家,欲寻一幽静处修炼。她家为殷实富户,遂出资在谷中选一两边为大岩石的地方建造了“麒仙洞”。这里两面是自生岩石,另两面为砖石所砌。进门后,大厅供一观音神像,香烟缭绕。从侧门可以沿岩石爬上屋顶。20世纪50年代初原洞墙被拆毁。80年代民众在原址旁边又先后建起了寺庙群。寺门外有土地堂和灵宫殿,进门后建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和僧人宿舍。这里香火旺盛,游人如织,特别是每年几次的佛事会期,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前来烧香拜佛。

【武溪香炉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武溪镇沅水江边香炉山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乾隆四十七年(1782)迁香炉庵到现址大殿处。香炉庵香炉叠翠,为泸溪“八大景”之一,船过香炉山下要鸣笛。数百年来该庵香火旺盛,文人名士游后纷纷题咏诗词赞颂。1966年被拆毁。1985年小修,1994年由朱湘萍(女)、龚燕生(女)、向玉(女)等居士重修。1999年开始向玉居士规划拆除小殿,重建大殿。2006年,大雄宝殿、财神殿、钟楼、鼓楼、寮房、客房等全部新建完工,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常住居士6人,信众弟子400余人。

【洗溪狮子庵】  原名“观音庵”。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洗溪镇峒河南岸,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知县吴一本带领民众筹资建于马鹿山。殿分三进,重檐,雕梁画栋,配有斋堂、寮房,后释弘清法师入住观音庵。清乾隆六十年(1795)毁于战火。嘉庆五年(1800)洗溪张朝仁大居士等人出资将观音庵迁移至洗溪狮子山上,改名为“狮子庵”,后又毁于战火。后张经坤、宋道生大居士等人重建。1967年后狮子庵被拆除。1983年重建,释芳慧法师入住狮子庵。2010年,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寮房、客堂、知客室、关房、公厕、天王殿、山门等殿堂全部建成,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2011年,狮子庵获湖南省宗教事务局颁发的“首届湖南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奖。

【白羊溪万灵山庙】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白羊溪乡万灵山(又名狮山),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民间传说,此地四水到堂,人杰地灵,当地土人在狮山修起一座私人庙,朝山拜佛的人很多,香火旺盛。民国后毁于战火。1944年重建庙宇,后被土匪毁坏,仅留下旧址。1993年当地信众募化资金、材料等对万灵山庙重建,修建了大佛殿、斋堂、寮房及厕所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每次做法会能容纳500余名香客。

【解放岩回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解放岩乡场上村。当地民间传说是祖先张、向、杨三氏兄弟逃难进入湘西,开垦田地甚多,造福子孙,三氏后人为感恩祖先而立祠祭祀。清光绪年间迁建于现址,规模很大,有三进三殿、一祠,香火旺盛。后被毁坏。1990年当地信众及部分三氏后人募化资金、材料对回龙庵重建,已建有殿堂2处、祭祠1处。

【解放岩仙山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解放岩乡茨冲村。当地民间传说为纪念其祖先张氏、向氏、杨氏兄弟逃难湘西开垦土地造福后代而建。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清至民国时期香火旺盛,殿堂辉煌。1966年后被毁坏。1982年信众募化资金、材料重修仙山庵。现有大佛殿1处、后堂1处。

【白沙覆古庵】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白沙镇桥东社区境内的天平山。明初始建于白沙城东山如崂巅,明万历年间迁建天平山,清代两度修缮,有600余年历史。后多次遭拆毁。1997年信众募化重建。现已建成佛堂、灵官殿、土地殿、琵琶亭等佛教殿堂,庵内塑有观音、金童、玉女、韦驮等神像。

【兴隆场接云寺】  佛教场所。坐落在泸溪县兴隆场镇巴斗山(又名八面山)山顶上。建于明初。清同治三年(1864),由五台山云游和尚觉静法师复建。1949年毁于战火。传说其大殿是用铜砖锡瓦所建造,香火兴旺,盛极一时。由于这里地势险要,历代为兵匪争战之地,曾几次毁于战火。1985年,兴隆场麦坨村印顺秋与八面山村谭子平四处化缘,于1987年复修接云寺。经过10余年的修复,接云寺建有大殿、灵官殿、寮房、善食房等,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殿堂塑有如来佛、燃灯古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十八罗汉等大小佛像30余尊。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八日和十九日为庙会期。

【白沙圆通寺】  佛教场所。位于泸溪县白沙镇河对面半山坡上,2000年信众在此修建佛教茅舍,开始佛事活动。2002年后,信众礼请释芳慧法师主法,修建大佛殿、寮房、斋堂,取名为圆通寺。住寺僧有释芳慧、释圣慧、释双布、释双良。2007年后,释善恒入住圆通寺,增修山门钟鼓楼,改名为“真容禅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古阳青云寺】  又名“二龙庵”。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城北青云山上。清光绪《古丈坪厅志》:“青云山,城北里许,耸拔入云,四时青光不断,山上观音庵。”青云寺建于光绪六年(1880),抚民同知易念祖建。1958年大跃进时改建为茶叶中学,僧尼全部离庵。茶叶中学停办后寺被拆毁,改建成敬老院。1991年,众信徒化缘集资,在宗教部门支持下,重修寺庵,再塑佛像,香火兴旺。此庵四周不仅古树参天,而且是古丈毛尖茶最原始的产地。庵堂菩萨颇多,供有释迦牟尼佛像、观音菩萨、送子娘娘、韦陀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寺左侧修有一座官驾楼,专供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和游客们闲谈、品茶、观景之用。

【古阳天桥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古阳镇白岩村天桥山顶,海拔848米。这里山峰入云,白岩陡险,天桥高挂,仙门洞开,石谷幽深,洞穴密布,令人叹为观止。桥台于宋朝建有天桥山寺一座,复修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香火兴旺,名扬辰州、乾城。后庙失火被焚毁。今由村民修复,粗具规模。庙前置青石门楣匾一块,阴刻楷书“天桥山”3个大字,笔力遒劲。每逢六月朝山盛会,善男信女慕名而至,跳马对歌,通宵达旦。

【古阳钟灵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古阳镇树栖柯村钟灵山。清光绪五年(1879),在山顶建一寺,名“钟灵山寺”。系禅宗新临济派的祖堂,僧伲颇多。钟灵山寺四周松柏参天,翠竹满园,风景优美。进山门是灵官殿,供灵官菩萨;入寺门,中为祖师,右侧是韦陀,左侧是文殊菩萨;大殿正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是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1950年成立钟灵山小学,校址就设在这里,菩萨全部被毁。1958年寺庙全部被毁掉,四周古树均遭不幸。

【罗依溪猫儿庵】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猫儿庵位于古丈县罗依溪镇且茶哈村通明山顶。清末民初建,山势陡险,下临深潭。1950年后被拆毁。

【红石林大观山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大观山寺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大观山。建于明末清初。属州域传戒寺院,1931年开期传戒。据比丘尼释本贤回忆,她在此寺生活20年,寺里设有戒坛,名曰“明星坛”。该寺先后为古丈、乾州等地僧人受戒两次。寺里供奉有释迦牟尼大塑像,两侧柱联:“法传东土,大地无处不风光;佛自西来,乾坤有天皆日月。”两侧外柱联:“观音菩萨妙难酬,宇内杨枝不千秋。”寺内还供有送子娘娘、韦陀菩萨、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等塑像。1950年后被拆毁。

【草潭云雾庵】  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岩头寨镇草潭村桃子仙山。清嘉庆年间,由当地吴、王、赵、戴、舒、李等姓绅民集资修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建成。首进灵官殿,山门上端有一天门土地菩萨,两侧石方上有一对联,为“桃子熟时瑶池赴会,仙山胜境佛殿听经”,横批“桃子仙山”。大佛殿内中座供释迦牟尼,右侧供观音菩萨,左侧供送子娘娘,南北两厢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大佛殿北边,有宽敞的僧房,上悬“净室玄房”匾额,楹联是“□绝红尘僧室净,盛修净土佛玄门”。1950年后被拆毁。今存基石并修寺碑6通、楹联石1对。

【高望界普陀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高望界乡公羊坪村酉水河左岸一个悬崖石台上,仅有一条路通达河边。酉水号子中有“公羊坪,顺港滩,观音坐在普陀山”唱段,即指此寺。始建于同治初年,房宇3间,中堂为观音堂,安放观音菩萨坐像1尊;两边供大小菩萨60余尊。过往船只都要在这里停靠,船工必进庙朝拜,以求行船安全无恙。1958年,因年久失修庙宇倒塌,今仅存断壁残垣。寺后悬崖石台上,一个造型逼真的大石钟悬挂云空,大有朝钟暮鼓之幻觉。

【石碧双灵寺】  佛教场所。位于古丈县罗依溪镇石碧村寨中央,有3栋木房,另设有一戏台。1950年后改建为石碧溪小学。

【凤凰准提庵】  原名“江心禅寺”。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回龙阁。始建于明初,清康熙五十九年(1715)修缮,后毁于火。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殿堂16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历史上为凤凰八大景之一,有“梵阁回涛”之美称。1986年入住的佛教僧人释明贵曾组织修缮。释明贵圆寂后,释如缘入住,再度中兴准提庵,2000年修建了长廊、三圣殿,20022012年新修地藏殿、千手观音殿及知客室、画室、厕所等,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属湘西大型佛教寺院,湖南省重点宗教场所。2002年,黄永玉在准提庵画室作画,留下10幅佛教题材墨宝。

【凤凰南华禅林】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南华山。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属奇峰寺的分支。清乾隆二十年(1755)修缮并扩建成寺院,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南华禅林四周松柏重叠、密林环抱,历史上有“南华叠翠”之美称,是凤凰八大景之一。山上有一山泉,用石块砌成三口水池。寺内装有一尊(用一蔸独木镌雕而成)释迦牟尼佛像,高一丈六尺,人们称之为“丈六金身”。曾有和尚陈昌耀、龙华、陈觉洪、梁方正等住持。民国时期,陈渠珍曾在寺内兴办“精武”学校。1966年后拆毁。1990年后,信众申请重建。2001年湖南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建。2011524(农历四月二十二日)上午9时,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率僧众100余人主法奠基重建。

【吉信莲花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吉信镇莲花山。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大佛殿内原有一明正德铜制小香炉。1950年修学校时被拆毁,香炉失踪。1993年信众田景凤承头募化修建莲花庵,2006年,大雄宝殿、灵官殿、寮房、斋堂、客房及公厕全部修建完工,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殿堂内塑菩萨神像80余尊。2003年荣获湖南省“五好宗教场所”奖。

【竿子坪朝阳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后山半山腰处。始建于明末清初,后被毁。1985年异地重修于山下坪地处,有砖木结构一栋三间。2008年吉凤经济开发区征用朝阳庵土地,由湘西自治州佛教协会迁建到原老庵坡下50米处,年底竣工,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房、厕所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湘西自治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释方丽首任主持法师。

【竿子坪新庵堂】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竿子坪村。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大殿、寮房、斋房、客房、藏经楼、杂房等19间,分前后两进。供奉如来佛祖、观音、地藏王、文殊、韦陀等菩萨。清代到民国,竿子坪是凤凰县的重要集镇,该庵堂香火旺盛。1950年后,和尚离去,庵被拆毁。1990年,信众田景凤、张腊翠、曾从英、杨必莲、田庆云等首士重建,占地520平方米。第一进为大门,左右为僧尼住房、客房、举行庙会食堂;第二进共6间,大雄宝殿居中,左间为僧尼厨房用餐之所,右间为玉皇殿,分为两层,供奉玉皇大帝于上层。

【奇梁禅寺】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奇梁洞村山湾里。始建于清咸丰十二年(1862),后被毁,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重建,1950年后被拆毁。1990年后,戴国举、杨自立、彭晓科、彭慧、王冬秀等人捐款重建。

【必胜兴隆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必胜村塘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取名“太平庵”。1950年后,拆庵堂建学堂,僧尼还俗,佛事活动终止。2005年后,首士杨冬冬为首重建,改名为“兴隆庵”,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有大殿、寮房、厨房、杂房共6间。

【沱江中华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小黄土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初年。1950年后僧尼还俗,庵堂因无人照看而垮塌,地基被农民占用。1996年信众筹资异地重建后,恢复佛教活动。新庵堂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沱江观音阁】  又名“石莲阁”。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城南门外南华山麓,清嘉庆五年(1800)由镇筸总兵富志那、凤凰厅同知傅鼐共建。经道光、咸丰、同治历代地方官吏经营,成为凤凰风景最美的佛教圣地之一。清廷太子太傅果勇侯杨芳、辰沅永靖兵备道杨翰在这里磨石题写“玉盆”“珠蕊”“玄圃”“朗风”等美词,营造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氛。1950年石莲阁菩萨被毁,尼姑还俗,1967年后阁被拆毁。

【沱江奇峰寺】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古城沱江边。始建于明代,有大小殿堂16间,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有庙产稻田100多担。进奇峰寺由天街的吉祥巷起步,踏上3米左右宽、100多级石阶到达山门,山门外斜立一小间伽兰土地庙,寺门顶上竖嵌“东龙山”3个阴文大字。二门顶上横书“奇峰古寺”4个大字。从祖师殿登上18级石阶到达正殿,上挂“佛光普照”金字木匾。奇峰古寺建造层层依山而上,直至峰顶。寺周古柏红枫高耸,风景秀丽,来此朝山拜佛信众甚多。1950年后被拆毁。

【林峰中华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林峰乡黄罗寨村南。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清末扩建,占地200余平方米。1911年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振兴中华,故该庵更名为中华庵。1956年庵被拆毁。1992年,首士田仁礼、田茂海、田景秀、田茂礼、田仁美等集资,在原旧址重建中华庵,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多平方米,僧人释真玉任住持。

【官庄回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官庄乡溪口村岩田坪。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历史上凤凰、麻阳、泸溪三县佛教信士朝拜,香火旺盛。1966年因扩建校舍庵院被拆毁。1997年,信教群众自愿捐助集资,恢复改建,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官庄紫龙山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官庄乡坪里村。始建于清朝初期,香火旺盛,麻阳、泸溪等地信众纷纷前来朝山拜佛,影响很大。1967年后被拆毁。1997年重建,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

【林峰回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林峰乡黄罗寨村的杨家寨盘龙山坳。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1968年后全部被毁坏。1993年,田儒雅、田长生等首士和信教群众集资,重建回龙庵,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殿堂112间。

【木江坪兴隆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岩垅村水尾洋公路边。始建于清顺治年间,香火旺盛,影响较大。1950年后被拆毁。1994年,信众集资、投工投料在原址重建兴隆庵,建筑面积250平方米,由住持法师释树秀,首士杨友仁、张小英、田军军、田小珍、张珍莲等管理。

【桥溪口灵应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桥溪口村毛坪。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有佛像30尊,逢会时朝拜者多达七八百人。1950年被焚毁。1994年,信众集资、投工投料恢复重建,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由田有发、田景安、田仙发、黄爱珍、杨冬爱等首士管理。

【桥溪口兴隆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茶罗村,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间,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塑有大小佛像50尊。1950年后被拆毁。1991年,信教群众筹资投工在原址恢复重建,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内有雕塑大小佛像17尊。

【水田海螺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水打田乡东子山村营盘山。始建于明崇祯年间,香火兴旺。1958“大跃进”时庵堂被拆毁。1996年,信众集资投工投料,在原址恢复重建,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由腾珍珍、刘士生、舒喜月、谭喜娥、刘家坤等首士管理。

【茨岩太平寺】  又名“泰平寺”。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茨岩乡长田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寺所山清水秀,风景独好,朝拜的善男信女很多。毁于1951年。2000年,信众筹资帮工帮料在原址重建。

【木江坪腾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木江坪镇罗卜溪。始建于清同治年间,香火较旺。1950年后被拆毁。1995年,当地信众筹集资金,投工投料,在原遗址重建腾龙庵。

【官庄永灵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官庄乡大湾村永灵山。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香火较旺。1950年后僧尼还俗从农,庵堂失修。1994年,信众筹资修缮,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由首士韩志和、田儒兵、钱久平、田长秀、陈启明、陈绍松等管理。

【吉信灵洞山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吉信镇都吾村雷洞山。始建于明末清初,后经清康熙、乾隆及民国初3次扩修,庵院气势雄伟,远近有名,香火一直很旺。1966年后全部被毁。1992年,信众筹资投工投料在原址重修灵洞山庵,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由首士李浩然、田仕农、田时观、向明莲、张要全等管理。

【竿子坪普济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渔洞村。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1797),香火旺盛。1950年后被拆毁。1996年,信众集资投工投料在原址恢复重建,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由滕香兰、唐永珍、田素芝、向红军、黄顺能等管理。

【竿子坪麒麟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忙略村。建于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香火旺盛。1950年后被拆毁。1986年信众集资出力修复麒麟庵,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由首士杨老珍、杨春秀、韩井忠、杨福英、黄春爱、韩三妹、瞿银凤、黄福秀等管理。

【吉信回龙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吉信镇龙肱村。始建于清朝初期,历经几次扩建为两栋庵院,佛堂内有如来、观音、十八罗汉等诸多佛像,右侧另建有一吊脚楼,悬挂有千斤大钟。1950年后僧尼还俗,庵被拆毁,大钟不知去向。1993年,信众集资在原址重建回龙庵。由首士韩富贵、高立珍、杨通礼、杨有禄等管理。

【木江坪飞云庵】  佛教场所。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得家村青龙山。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香火旺盛。1950年庵被拆毁。1994年,信众筹资投工投料在原址重建飞云庵。由首士杨长凤、唐汉清、唐挪送、姚祖爱、唐永平等管理。

【乾州太虚寺】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街道办事处小溪桥村。史有“小溪禅林”“回龙庵”“沅溪禅林”“太虚禅林”之称。唐代僧人曾建茅庵称“小溪茅庵”,明嘉靖年间重修小溪茅庵。清康熙十二年(1673)完成重修,使小溪茅庵变成四进三庭院格局,造型典雅,气势恢宏。后因香火兴旺,建成戒堂,始改小溪庵为太虚禅林,形成佛教丛林,并开堂传戒。1958年后,该寺建筑陆续被拆除。1990年后,信众于东洞坡半山上重建太虚寺,至2005年,太虚寺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寮房、客堂及公厕全部修建完成,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成为湘西自治州域大型佛教活动场所。入住太虚寺法师有释普云、释续岸,均已圆寂。第三任住持法师释芳圆再度中兴太虚寺,完成了太虚寺重建工程与殿堂修缮。

【乾州观音堂】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文艺路51号。始建于明末清初,有大佛殿、灵官殿、斋堂及寮房等。1966年后大佛殿内菩萨被拆毁,僧人搬出观音堂。1982年后,僧人入住观音堂,修缮佛殿,雕塑佛像。释广愿法师入住观音堂后,再度中兴,修建了知客室、办公室,重修了城隍庙。湘西自治州佛教协会、州佛教慈爱功德会在城隍庙举办了为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地震赈灾捐款活动。观音堂、城隍庙为湘西自治州佛教慈爱功德会办公地。

【乾州观音阁】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万溶江畔。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十年(1795)被毁。道光十六年(1836)乾州厅同知杨镇源重建,增修偏房3间、厢房1间、门楼1座。1922年毁于火灾,1927年重建。阁高24米,3层木质结构,以木榫合成,鼓石作基,青瓦盖顶。阁楼翘四角,竖塑飞禽走兽,楼壁镶雕古朴格帘,图案清晰雅致。不幸的是201277日的一场大火中,观音阁及殿内千手观音等菩萨化为灰烬。不久政府拨资重修,年终告竣,新修观音阁比原阁高1米多,故而更加雄伟壮观。

【乾州天星庵】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清光绪《乾州厅志·卷三坛庙》:“天星庵,在厅西三里岩龙坝山上。”始建于何时不详。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今存门楣石匾1块,后被毁。1984年由附近乡民募资重建。1988年由刘大山、杨再清化缘筹款续建正殿、灵宫殿、斋堂等。

【乾州双江寺】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南双河边大道桥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岁贡印绪在双江寺旁设馆教塾时作《双江寺题壁记》云:“厅西北隅五里许两头田之阳,有峰崛起,悬岩临江,湾溪、流写其间。峰顶石壁矗耸,土人造宇其上,为大士庵。1966年双江寺被拆毁。1997年信众重修。现双江寺建筑有山门、大殿、寮房、斋堂等,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

【峒河清佛寺】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办事处光明社区姚家岭半坡上。始建于清代,后被拆毁。1985年信众募化,比丘尼释普芳出部分钱主持重建,并将原名“清幽寺”改为“龙潭寺”,后又改为“清佛寺”,寺内有大佛殿、天王殿、斋房、斋堂及厕所等建筑。20012004年,湘西自治州佛教协会曾于该寺挂牌办公。

【峒河普济寺】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乾州火车站后小山坡上。始建于清末民初。后被毁。1985年释本德法师重建。现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客堂、斋堂等。

【镇溪狮子庵】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城西2千米处,湘川公路边北侧的小山上。始建于明代。比丘尼释本德回忆说,狮子庵原共有5栋房屋,1栋大佛殿3间)1栋魁星楼2层)、中间是天井,1栋灵宫殿2间),大佛殿对面的西楼为客房3间)、住房2层)。庵内有1米多高的古碑。1966年后被拆毁。1985年后,比丘尼释本德与信众募化资金、材料重建狮子庵,建成大佛殿、寮房、斋堂等。2005年后,比丘释妙正入住狮子庵,对大佛殿、斋房、斋堂进行修缮,新塑露天观音菩萨像,立于大佛殿前空平地上。住庵比丘尼先后有释道明、释信海、释本及,比丘释妙正。

【河溪小河庵】  又叫“云谷寺”。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河溪镇桥东屋檐坡上,建于清初。拾梯而上左侧为灵宫殿,进门处右侧为地藏王,然后是观音殿,供有大小观音18尊;内为大雄宝殿,供有释迦、弥勒、药师等佛像5尊;殿两侧为十八罗汉。该庵在清道光年间曾复修2次。1950年后至今是吉首地区一处有比丘尼住庵且保存尚好的庵堂。曾住庵的比丘尼有崇盛、妙德、普玉、宏慧、秦老九、高老六、秦本中、释心祥等。

【河溪大河庵】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河溪镇。始建于清末民初。原有房屋9间,住庵尼姑为秦老久。后被拆毁。1990年后信众募化资金、材料重建,建成大佛殿、灵宫殿、斋堂及厕所等,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双塘枇杷庵】  佛教场所。位于吉首市双塘镇。始建于清末民初,原住庵尼姑为释明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5年信众与僧人募化资金、材料重建,建成大佛殿、斋堂、斋房及厕所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团结梵音寺】  佛教场所。位于花垣县团结镇观音山。据说明朝山顶有庙,祀观音。清嘉庆时期修建观音山庵。后被毁。2001年农历二月十八日,释双法法师开山奠基,重修大雄宝殿。历经10余年募化,山门、灵官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客室、寮房全部建成,面积800余平方米,更名为“梵音寺”。

【团结郑龙山庵】  又叫“东门庵”。佛教场所。位于花垣县团结镇吉场村北,建于民国时期。1960年被拆毁。1990年重修,建有山门、大殿、斋堂等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花垣香光寺】  原名“天台山云峰寺”。佛教场所。位于花垣县城西南319国道与凉水井村交界处。始建于民国27年(1938),1966年被拆毁。2003年信众在旧址上修建茅房1栋。2005年释广锐、释宏和法师受凉水井村民刘春欣、李文华、刘景志等礼请,从广州佛学院转住香光寺,2007年建成观音殿、三宝楼。2008年释宏和法师礼请广州释宏贤法师入住香光寺担任主持法师,宏贤法师新修了大雄宝殿、天王殿、膳食房。2010年香光寺荣获湖南省宗教事务局授予的“首届湖南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

【花垣钟佛山寺】  佛教场所。位于花垣县城西郊1千米处钟佛山山顶。始建于民国初年,1967年被拆除。1986年花垣县僧人释心愿从吉首回花垣,在钟佛山脚借房子设一个佛教活动堂点。后来释心愿在钟佛山腰处修建2间僧舍,取名“佛灵寺”。释心愿圆寂后,1989年茶洞茅庵僧人释宽弥来钟佛山佛灵寺,当年把佛灵寺改名为“钟佛山禅寺”。释宽弥圆寂后,释寂光进住钟佛山禅寺,修建客堂、大佛殿前坪及山门,并改名为“庆福寺”。

【花垣大兴寺】  佛教场所。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大兴寺原位于永绥(今花垣)城西麻场村,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有大殿、客房、山门等建筑。清同治五年(1866),由女尼妙空募修于城大北门外,殿房五六十间。后改寺为学堂,移神座禅榻于松林寺回龙阁。宣统元年(1909)春,永绥同知董鸿勋商请总镇梁公在松林寺重修,得永绥黄镇南、张永升千总、刘氏、保靖黄海楼等资助,共用钱1100百余串,建神殿5楹、门3楹、禅室5楹,安神像于新寺。1949年毁于战火。

【茶洞茅庵】  佛教场所。位于花垣县边城镇水井湾村。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初年在此设药局,药局迁走后开始有僧尼居住。后僧去屋空。1981年后茅庵开始恢复佛教活动,每年3个观音节日,湘黔川三省边界数百名善男信女云集于此,纪念观音菩萨生日。后僧人释宽弥将殿堂由3间扩修到5间,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

【永顺县基督教福音堂】  永顺县基督教隶属芬兰国路德宗,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芬兰国路德宗大庸(今张家界)总堂牧师梅先春传入永顺。民国元年(1912)梅牧师命中国传教士蔡致善、潘凤楼2人租县城坡子街聂汉臣房屋两间开设支堂,民国5年芬兰牧师饶义廉来永顺县主持教务,设支堂为总堂。后总堂房舍改作他用。2002年永顺县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在县城北门划拨一处宅基地修建教堂,由南京爱德基金会拨款15万元援建。教堂土地面积1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上下3层共450平方米,200298日落成交付永顺县基督教会使用。教堂有受洗信徒200余人。

【铜瓦溪基督教分堂】  1917年,由李伯球(匪首李兰初之父)所创建。直属永顺福音堂管辖。1948年李伯球死后,无人继办,分堂瘫痪。其发展教徒人数不清。

【颗砂基督教分堂】  1918年,由中国传教士傅永贤创建,堂址在颗砂场上刘金榜家。1920年傅回永顺福音堂后,分堂由刘金榜负责。该堂直属永顺福音堂管辖,堂内未发展教徒。1950年停止教务活动。

【王村基督教教会】  1919年,由牧师祁来德创建,堂址在王村祖师殿。该堂初属保靖教会管辖,1925年改由湖南湘西信义会津市分会管理。由祁来德任堂长,祁调离后由宁克顶负责。发展教徒26人。1951年停止教务活动。

【石堤基督教西分堂】  1921年,由向老武、向仁轩等人创建。堂址在石堤西姜××家,向光武任该堂长老,1942年后改由陈景福负责。堂内共发展教徒17人。1950年后停止教务活动。

【塔卧基督教分堂】  建立于1922年,由传教士符未祥创办,直属永顺福音堂管辖,发展教徒人数不清。1950年后停止教务活动。

【首车基督教堂】  又名“和谐堂”。位于首车镇,由南京爱德基金会援建。教堂于20073月动工修建,同年10月落成庆典,占地面积930平方米,建筑面积289平方米。20093月因209国道扩建,教堂拆迁至吴家寨即首车镇政府后面,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2010年元月迁建竣工,命名为和谐堂,有信徒50余人。

【浦市基督教福音堂】  1913年,美国牧师麦秀琪自沅陵、辰溪到浦市传教,在浦市镇三街塞头尾设立浦市福音堂,有教堂13间。1921年,美国牧师希来德自沅陵到泸溪传教,创建福音堂,堂址位于武溪镇城北社区草头坪,有教堂1栋,附属朝阳小学1所,发展教徒141人。泸溪基督教福音堂下辖有洗溪分堂、潭溪分堂。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龙山基督教福音堂】  1918年,基督教芬兰国信义会在传入龙山后开始修建福音堂。1926年,永顺基督教总堂负责人陈立成到龙山,在首善镇(今民安街道办事处)凤阳街租民房设福音堂传教。1931年,大庸牧师许杏春来龙山传教,租用民房设立三元乡竹元陀分堂、新城乡普水洞分堂。1944年,浙江牧师徐仲萌来龙山里耶镇传教,租民房设立里耶基督教分堂。1950年后停止活动。2004年,龙山县落实宗教房产政策补偿土地,在新城街道办事处刘家坝划地1098平方米,修建2376平方米的房屋,2006年竣工,用作龙山县基督教活动场所,一楼为礼拜大厅,二楼附办公室、主日堂、圣经班练唱室、图书室、保管室、会议室等。教会负责人为李先胜、王红珍。神职人员22人,其中牧师1人、教师6人、传道员15人。2010年荣获“首界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的称号。

【保靖基督教福音堂】  1918年,沅陵福音堂传教士瞿金元、布道员白顺昌受湘西沅陵区会的派遣,来到保靖迁陵镇进行宣道活动,贩卖《马太福音》 《创世纪》等圣书却无人购买,两人返回沅陵。1919年美国牧师何道明带领瞿、白两人由沅陵乘船再次来保靖,租用民房开办教堂,即保靖福音堂。1925年为扩大教堂,何道明用1000串文币在迁陵镇购买私人宅基地700平方米作为福音堂堂址,修建房屋3栋。保靖福音堂本堂下辖水田河分堂、复兴场分堂、里耶(今清水坪)分堂。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凤凰基督教福音堂】  1920年,长沙基督教会总差会派美籍牧师付仁凯、许而蒙在铜仁、凤凰等地传教。为了扩大势力,由铜仁教区监牧付仁凯指派在长沙《圣经》学院读书刚毕业的凤凰县人龙芝庭,在阿拉租用民房一间创办“阿拉布道所”。三地共发展教徒103人。1923年,贵州松桃基督教传教士到腊尔山传教,租用民房设立了腊尔山忍务福音堂。1928年,芬兰籍达牧师、甘牧师由长沙景则会派来凤凰传教,最先在沱江镇东门外包家弄创办景则会,当时群众称之为“福音堂”,后租用沱江镇老营哨大院“洋行”设立教堂,每逢礼拜日传教。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永绥基督教福音堂】  1921年,沅陵基督教传教士孙楚先(沅陵乌宿人)一家来永绥(今花垣)县城传教。1923年沅陵教区美国牧师何道明携带妻子何本珍、女儿何乐思一家来永绥,在城内东正街购地700平方米,修建福音堂。接着又在西门外购地4670平方米,修建教堂及传教士宿舍和牧师楼。两处福音堂共占地5300平方米,房屋747间。还在堂内设立“贫民施药室”“儿童识字班”和“爱幼院”3个附属机构,协助教堂进行传教活动。1935年,何道明派传教士分别在永绥茶洞、吉峒坪,保靖复兴场、水田河相继设立讲道所。1945年永绥和保靖分别成立了堂会,把讲道所改为支堂。1947年由传教士付仲贤和国立茶师校长李仕祥(牧师子弟,岳阳人)在茶师组织一些学生、教师成立“中华青年基督教团契会”。在永绥城边洞溪坪购荒地荒山,设立“永绥福音堂复活山”,作为教徒死后安葬地,在基督教“复活节”举行教徒朝拜“福音堂复活山”活动。1950年后停止活动。

【花垣基督教信望爱堂】  1923年,基督教美国复初会来永绥(今花垣)传教,在老街西长街89号购买民房兴建福音堂。后因失火被拆除。2006年花垣县落实宗教房产政策,2008年县人民政府对失火后拆除的教堂进行补偿,在县城南异地重建,2009年完工。新教堂为框混结构两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平方米,取名为“信望爱堂”。湘西自治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彭安平教师任新教堂负责人。教堂有两名中南神学院(武汉)毕业生,信徒100余人。

【古丈基督教福音堂】  1927年,永顺王村基督教本堂传教士粟丁来(沅陵人)、传教士姚立苏(桃源人)到古丈县古阳镇传教,设立古阳镇福音堂,堂址设在杨占鳌旧居。1935年王村本堂何牧师、张牧师到古丈焦溪传教,租民房设立了焦溪福音堂。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所里圣光堂】  1938年,沅陵教区派牧师汤美秋来乾州所里(今吉首)建立中华基督教所里圣光堂会,修房屋2栋,教会进行传教、发展教徒、作礼拜、祈祷、施药等日常活动。所里圣光堂管理乾州、振武营、马颈坳、然老(今已略)支堂,设长老、执事管理。有布道员、传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45人,乾州福音支堂设医务室。1948年沅陵教区又从沅陵宏恩医院分出部分医务人员在所里开办医疗中心。1950年后所里圣光堂及支堂自行停止活动。1952年在所里医疗中心基础上成立了湘西州人民医院。2007年湘西州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房产(所里圣光堂)政策,在乾州补偿土地作为州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办公用地。

【武溪天主教本堂】  1901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沅陵主教区派比利时神甫郎光祖到武溪传教,创建本堂,堂址设于武溪镇马家巷。本堂下设欧溪分堂。本堂有教堂1栋、住房1栋。1901年后,当地人民生活十分贫寒,缺衣少食。比利时神甫郎光祖在泸溪传教规定:凡参加天主教做礼拜的教徒可以在教堂吃饭,并发给粮果、纸烟等物,在当地影响很大,人们都纷纷进入天主堂听讲经,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教徒89人。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浦市天主教分堂】  1912年,由辰溪神甫陈毕堂到泸溪县浦市创建浦市天主教分堂,堂址设于浦市镇杨家巷,教堂11间。分堂隶属辰溪天主堂管理,发展教徒64人。1950年后自行停止活动。

【永顺天主教本堂】  1915年,西班牙“奥斯汀会”神职人员鲁神甫、王德纯神甫进入永顺,同年在城南考棚后修建天主教本堂,有房屋6栋,直属沅陵主教区管辖。后归天主教美国“苦难会”管理。本堂下设石堤西分堂、新寨坪分堂、李家湾分堂、贺福溪分堂、龙山靛房分堂。本堂设崇德小学1所,分初年级、高年级2个班,学生50余人,天主教徒的子女一律免费入学,非教徒子女入学须交一部分学费。学校开设国语、国文、图画、手工艺、体操、音乐、英语等课程,高年级还加开地理、历史课。此外,每天要由外籍老师上一堂《圣经》课,其内容为《圣经》书中的问答和老师对《圣经》的解说。1950年后停止活动。

【新寨坪天主教分堂】  堂址在永顺县新寨乡刘家寨。191610月,由永顺天主教本堂王德纯神甫与何之中、刘景满创办。19161918年,刘景满任首届堂长;19181923年,刘景明任第二届堂长;19261930年,刘景修任第三届堂长;19301949年,刘绍先任第四届堂长。该堂共发展教徒434人,其中骨干6人。1950年后,该堂停止活动,房屋被毁坏。

【王村天主教本堂】  1920年,西班牙神甫王德纯来到王村,先租用民房设堂传教。1931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神甫苏林瑞在王村镇凉水井正式修建教堂,建房6栋,设神职人员宿舍、附属正道小学校舍、员工宿舍、厨房。本堂下设古丈分堂、田家洞分堂、茄通分堂。本堂规定,神甫做弥撒,教徒要望弥撒,每个教徒都要向神甫送“礼捐”。教徒死后,神甫要向死者做弥撒(分大弥撒、小弥撒),做大弥撒要向死去教徒收光洋5块,做小弥撒收光洋3块,作为给神甫的“礼捐”。1950年后停止活动。

【石堤西天主教分堂】  堂址设于永顺县石堤西场上。1923年由永顺天主教本堂王德纯神甫派刘四甫、彭竹林两人前往创办。租用姜××家的两间私房作教堂,其中分男、女二堂。男堂由堂长彭竹林负责,女堂由传教士刘学花负责。1943年,该堂被土匪破坏,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嗣后,由永顺本堂定期派人前往料理教务事宜,方维持至1950年。该堂共发展教徒404人,其中骨干7人。1950年后,该堂停止活动,房屋自然毁坏。

【李家湾天主教分堂】  设于永顺县吊井乡李家湾。1924年由美国神甫鲍世希创办,租用李华柱家私房2间作教堂。19241930年,李华柱任首届堂长;19301935年,李华驷任第二届堂长;1935年李华驷病故,由其妻李向氏继任教务兼第三届堂长,至1938年;19381942年,李绍堂任第四届堂长;19421950年,李华驷之妻李向氏重任第五届堂长。该堂发展教徒139人,其中骨干4人。1950年后,该堂停止教务活动,房屋被拆毁。

【保靖天主教本堂】  1919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沅陵教区美国神甫费文治到保靖租民房设立教堂,进行传教。1928年,该堂用1.2万元大洋在城内购地6700平方米,修建教堂。1942年,本堂内另设一女堂,由女传教士出任堂长。本堂下设古丈田家洞分堂、茄通分堂,永顺恰树塘分堂,保靖梭多坪分堂。本堂内设宗正小学、圣母慈幼院、药房、手工业工厂、推销处等组织机构。学校设有董事会、校长、教导主任、教员;慈幼院设有院长、管理员,孤儿分设为儿童大队、小队;工厂有管理员,工厂下分纺织、理发、皮工、缝纫、木工五科。1950年后停止活动。

【古丈天主教分堂】  1923年,保靖天主教本堂神甫费文治派传教士向楚富到田家洞传教,租民房设立田家洞天主教分堂。不久,在茄通租民房,设立茄通天主教分堂。1926年,永顺王村天主教本堂神甫鲍世郗派传教士黄月楼到古阳镇传教,设立古阳镇天主教分堂。1950年后全部自行停止活动。

【永绥天主教本堂】  1925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沅陵主教区派美国神甫规日光来永绥(今花垣)传教,在城西购地1477平方米,建造6栋砖木结构房屋作天主教堂,进行传教布道活动,发展教徒。同时设立“男女教理学习所”“贫民施药房”两个机构。美籍神甫规日光、伊神甫、鲍世希、郎光祖、白隆德、罗济平等在本堂传过教。本堂下设两个分堂:长乐打落坪分堂、雅桥排乍分堂,均于1942年由美国神甫鲍世郗创办。两分堂均租用民房设立分堂传教。三处教堂共发展教徒128人。1950年后停止活动。

【龙山天主教分堂】  1925年,由永顺总堂派美籍神甫李振求到龙山传教。不久,在民安街道北正街购买私房一栋作为天主教堂,设立首善镇(今民安街道)天主教分堂。1930年,永顺总堂派李北桥(永顺李家湾人)到龙山靛房传教,购买私房13间作天主堂用,设立靛房天主教分堂。1950年后停止活动。

【凤凰天主教本堂】  1927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沅陵教区美籍神甫韦中庸到凤凰传教,租民房设堂。1930年后,美国神甫杨孟林到凤凰沱江镇传教,正式创立教堂,开始在县城正街租民房设教堂,劝民入教。1932年,杨孟林在县城西正街购得土地,修建教堂3栋,占地420平方米。美国神甫先后有韦中庸、杨孟林、叶茂茅、侯嘉茅、王维华、费文治等在凤凰本堂传教。1950年后停止活动。

【乾州天主教分堂】  教堂旧址在乾州田坪街张玉周院内,建于抗日战争初期,有教徒25人,课桌椅20套,医务室1个。1948年,天主教美国“苦难会”沅陵主教区派凤凰天主堂传教士张远泽到乾州传教,设立乾州天主教分堂,有木房1栋。1950年后停止活动。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