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民间神庙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民间神庙

【土王庙】  又称“摆手堂”或“土王祠”,土家族纪念祖先的宗教圣地。《永顺县志》卷八载:“土王祠,阖县皆有,以祭历代土司,俗称土王庙,每岁正旦后、元宵前,土司后裔或土民后裔鸣锣击鼓,舞蹈长歌,名曰摆手。”唐五代后,由于彭氏土司在湘西北统治时间较长,人们便对土司产生信仰和崇拜,各地建立神堂庙宇供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三尊神像。相传土王至高无上,文武百官在庙前经过必须下马,新娘经过时必须下轿。每年正月,由梯玛主持民众在庙前杀猪椎牛,以祭土王,同时举行盛大摆手歌舞活动。祭祀时间各地有所不同,有的正月举行,俗称“正月堂”;有的在二月、三月举行,称作“二月堂”或“三月堂”。

【摆手堂】  土家族舍把节祭祀八部大王以及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姓土司土官神时摆手赛神的场地。摆手堂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沿岸土家族聚集的村寨中,20世纪40年代,还保留着众多处八部大神庙,如古丈田家峒,永顺双凤,龙山农车、马蹄寨、柏那、着落湖、里耶,保靖首八洞、利福等。保靖县碗米坡镇水坝村,黔山脚下,酉水河边的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遗址是土家族先祖涅壳濑的祭祀之地,传说涅壳濑是远古时代土家族八峒之首,现只剩遗址,以前庙前的古碑现保存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祭祀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姓土司土官神的小摆手堂则在酉水沿岸星罗棋布。

【土地堂】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修有土地堂,其式样大同小异,通常是由3块岩板架成高、宽、深约60厘米的岩屋,里面供着须发皆白、额有皱纹的土地公和土地婆,配有堂联,如“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宽厚公怀,慈祥婆心”,“土乃人间宝,地是乾坤根”,等等。传说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八月初二是土地婆婆的生日,在这两天中,各家各户都提着香纸蜡烛、酒肉饭菜到土地堂祭祀一番,有的先年许愿请土地神保佑的,还得端上猪头或带一只雄鸡在土地堂前饯血相祭,称为“还愿”。另外,每逢过年过节,初一、十五人们都要敬土地菩萨。

【婆婆庙】  龙山里耶的“婆婆庙”,位于里耶战国古城南门的台地上,供奉的是湘西土家族的始祖神“婆婆神”。关于“婆婆神”的产生,一说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原始狩猎时代的梅山神,一说是撮合男女结合婚配繁衍子孙的爱神雍尼补所。庙为三进三开间的大庙,除供奉主神婆婆菩萨之外,另还供奉有释伽、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十八罗汉等各路菩萨。释伽佛祖神像上方的横梁上还有黄自元书体的黑衣金字匾一块,刻有“配天其泽”4个大字。婆婆庙的外观内质都堪与天下名楼媲美。

【永顺龙王宫】  龙王爷崇拜,以祈雨保丰年。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龙王宫,又名龙王庙,位于永顺县城内灵溪镇,建置失考,建有大殿一栋三间,为民间祀雨的地方,现已毁。

【老司城崇圣殿】  祖先崇拜,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而建,供历代土司神位。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崇圣殿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东南,建置失考,建有大殿一栋五间,现已毁。

【老司城城隍庙】  城隍崇拜。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东门若云书院左侧、五铜街后面的一个小山堡上。始建失考,1135年土司彭福石冲重修。该庙分一、二、三殿,占地2000平方米,殿内供奉的是十殿阎君及各类神像。1731年永顺建府时,该庙木结构建筑和菩萨一并撤迁至永顺府城灵溪建府城隍庙。

【永顺田谷垭关帝庙】  又叫“关圣宫”。英雄崇拜。祀三国关云长。位于永顺县砂坝镇田谷垭,始建时间失考。1929年重修,有房屋两栋,一供观音菩萨,一供关圣帝,面积300多平方米。据传,此处关公雕像的膝关节独具匠心,灵活精巧,人握其手,可提而自立。因此,其香客遍布永、桑交界数十寨,百年之内,钟鼓隆隆,香火绵绵。这里,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将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定为关公的“沐浴节”。每到此日,村里要选出一对童男,护卫关帝坐上大轿,被人们抬着、拥着,送至当地一处青叶潭沐浴,人们你推我拉,喜喜闹闹,一派祥和。浴毕,一路鞭炮锣鼓,将其送返帝位。

【老司城关帝宫】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的武屯街、回龙山包。明代土司彭元锦建。传说彭元锦奉诏去边疆抗击外敌入侵,在大战中见前军有三员大将挥刀冲在最前面,大败敌军。经梦得知原来是汉将关公、周仓、关平赐刀、赐马助阵大胜外敌,三战三胜,十一战十一胜。彭元锦得胜回司城后建修关帝宫,铸三尊大铜神像,并铸生铁青龙大刀,还做了一面整鼓、铜钟、铜炉敬谢圣君。后又在关帝宫前修了文昌阁,第一层为过厅,第二层为戏台,第三层供文昌帝君。文昌阁现立在土王祠前,关帝宫主庙后被改建成司城小学,建筑砖石材料以及石柱础尚存。

【老司城五谷庙】  五谷神崇拜。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渔度街口顺小河进一华里“青岗包”窑址正对面的小河坎上。由老司城向、周、付姓等几个名人承头,民众集资,于清乾隆末年修建,正屋四排三间,正中供奉神农菩萨,两侧间陈设大方、二方、三方等方神。1933年春,司城又以向、周、朱等姓承头,民众出资,重修五谷庙前殿,四排三间,供奉搬山、填海以及风、雨、雷、电等菩萨。五谷庙正屋和前殿共占地3300平方米。

【老司城吴著祠】  祖先崇拜。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半坡街内坎。吴著祠庙不大,仅供奉吴著都督土地神一尊神像。传说彭士愁用计策打败吴著冲后,吴著冲很不服气,他的怨气冲天,使溪州大地天黑失明,日月无光。彭士愁也感心愧和害怕,于是相议封吴著冲为“吴著都督土地神”,彭士愁管溪州白天州事,吴著冲管夜里州事。经这样一封,黑夜散去,日月复光。传说吴著冲是凶神,青面獠牙,他怕吓了路人,于是自己白天面朝庙内,夜里才将脸转朝庙门。今祠庙已不存。

【老司城官厅】  又叫八部大王庙。祖先崇拜。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西门河岸、八部弯内。官厅是供奉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神的庙,有的地方又叫八部大王庙。土司每年是在各庙朝拜完后才到官厅来祭八部大神。祭祀以斗牛的方式杀白水牛,勇者奖食牛头,立功者也奖食牛头。杀牛后要吃泡汤牛肉,将牛肉共煮一大锅,全城男女老少分食,共同娱乐,在官厅前跳大摆手,热闹通宵。

【老司城土地祠】  土地崇拜。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松柏古道中,在古道后坎石壁上人工凿了一个小庙基,这就是土司王所建修的土地祠堂。传说这庙是一位土司王用迷语建修的,他将庙修成后,在土地庙墙上写了一个迷语:“上七里,下七里,金银就在七七里。谁要得此金银,需二十四个人头落地。”时过几年无人破解此迷。后有一位不识字的漆匠路过土地祠前,他想:“上七里,下七里”,就是指此地;“金银就在七七(漆漆)”,只有菩萨身上有漆,是说菩萨是金银做的;“二十四人头落地”,就是向菩萨磕二十四响头谢罪。漆匠就这样照着做后,破解了迷语,拿走了金银菩萨。

【龙山崇圣祠】  文庙附属建筑,主祭孔子父亲叔梁纥。龙山崇圣祠旧址在文庙东侧,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袁振绪建修。今已不存。

【龙山先农坛】  祭先农炎帝神农氏的祭坛。龙山先农坛在龙山县城东关外的蚂蝗田,雍正五年(1727)建,每年仲春上亥日已时由县宰主祭,清代设雩祭,择日举行或遇大旱霪潦为灾亦在先农坛祷之。民国初期毁坛废祀。

【龙山城隍庙】  城隍崇拜。旧址在龙山城西即今民安一小巷处。建于雍正十年(1732),庙宇宏大,内供十殿阎罗及奈何桥、二十四孝、牛头马面、善恶报应故事人物神像等。每殿都有楹联,如“云借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雪逞风威,白淀田园能几日”,“作恶者灭,若还不灭,祖上必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者昌,若还不昌,祖上必有余殃,殃尽必昌”,等等。寺田颇多,每年收租谷50余石,多用于每年五月二十七日举行的迎城隍庙会。清嘉庆年间因白莲教屡攻县城不克,县宰报功朝廷,嘉庆皇敕封龙山城隍为“昭佑王”,敕鸾驾半幅,使迎神仪式更为隆重。在庙宇外新修大院,设照壁、正殿,悬挂“昭佑王”匾额,迎神时前有“奉天巡祀,诸神回避”的旗幡,后有“肃静”“回避”招牌,鸾舆凤辇,招摇过市。1934,国民党三十八旅潘善哉部驻扎城隍庙,部分神像被毁;1938年拆毁城隍庙,修建公学堂,即今民安一小前身。

【龙山龙王庙】  龙王爷崇拜,用于祈雨保丰年。位于龙山县城正北,乾隆十五年(1750)建。今已不存。

【龙山文昌宫】  文昌帝君崇拜,用于企求文运功名。在位于龙山县治北,今县武装部所在地。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宫前建有魁星阁。

【龙山社稷坛】  祭祀土神和谷神。嘉庆二十二年(1817)建,初建在龙山县城北关外的桅杆堡,后迁址于新南门外,清朝时每逢春秋仲月上戊日由县宰主祭。民国时废祀毁坛,坛址鞠为茂草。

【保靖关帝庙】  英雄崇拜。用于祭祀三国英雄关云长。位于保靖县迁陵镇。雍正十一年(1733)为邑令张联珂所建,乾隆四十二年(1777)邑令邓家燕、游击明图重建,咸丰八年(1858)署参将任元经用全县阵亡兵银余款重建,同治七年(1881)知县汤铸铭重建。1949年前已倾圮,今遗址上已建民宅。

【保靖马王庙】  英雄崇拜。用于祭祀汉伏波。位于原保靖县城堡子街,即今喜鹊溪社区后街坡。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为游击张朝栋所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张林、游击艾华和嘉庆二十一年(1816)参将隆科多重修,后又与火神庙合龛并祀。现庙已倾圮,废墟上已建民房。

【保靖文昌阁】  文昌帝君崇拜。用于企求文运功名。位于保靖县城迁陵镇南门外文笔山(即梓童阁)。乾隆十三年(1784)为知县张天如所建,嘉庆三年(1808)知县胡如沅在旧址上重累高阁,咸丰八年(1858)毁阁建庙,同治六年(1880)知县汤铸铭于庙后复建高阁。因年久失修,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坍塌。今遗址已改建成岳阳中学。

【保靖城隍庙】  城隍崇拜。位于保靖县城内西南,旧时县衙署之地,今县实验小学建校处。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邓家燕移址至此,并于城隍庙旁复添武庙。城隍庙正殿前石砌雕栏,步道蟠龙浮雕,蔚为壮观。庙内置有戏台。传说城隍菩萨是一城守护神,还兼司阴界诸鬼神,供他可保风调雨顺、避凶纳福、惩恶扬善。居民凡欲求事都可向城隍祈祷求助,在保靖土家人心中,其地位尤著,每逢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城内外焚香接神,观者喧阗街巷,为土家人精神仰仗中的一桩盛事。

【保靖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保靖县城北校场坪酉水东南岸。嘉庆五年(1800)县知署胡如沅建,为正屋一堂加两厢房的木结构建筑组成,内供天王菩萨。清同治《保靖县志》载:“六月小暑辰巳时,祭白帝天王。先期致斋。至日,排仪仗迎神。阁具神香,一如迎城隍状。”天王庙于20世纪60年代倾圮。80年代中期,在原址及农用耕地上新建保靖民族中学礼堂、宿舍等设施。

【保靖地母庙】  人们因土地崇拜而信仰的大地女神庙。位于保靖县城校场坪酉水北岸竹子坪崖坎脚下。1950年后被拆。1990年后,由胡姓人氏积资重修。庙内供奉地母娘娘。信众每于四月初八观音诞辰至十月举行有关祭祀,期间地母娘娘为信众解签、还愿。

【保靖火神庙】  又名“赤帝宫”。火神崇拜。火神是道教神明。位于保靖县城西郊四衙河街,即后来的上码头、渡口码头,是祭祀始祖炎帝的神庙。至民国初年,该庙倾圮。现为沿江大道的一段。

【保靖三义宫】  位于保靖县城迁陵镇西门外,系合祀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之庙。元末罗贯中一部《三国演义》流布民间后,刘、关、张几乎成勇、武、忠、义的化身。保靖土司彭鼎献图纳土,归顺大清后,历届流官不遗余力地在土家族地域推介忠义文化以濡化外之民,三义宫、关帝庙的建立几遍及城乡。

【保靖轩辕殿】  位于保靖县城西门内老上,后附建于玉宸宫。新中国成立后,轩辕殿旧址被县供销社征用,后又被百货纺织公司修缮,改作商用门面。今在遗址上建宾馆。

【保靖五圣宫】  旧址位于保靖县城西堡子街(今后街坡),为祭祀天地五方神的神庙。旧时,五方神为中国南方乡村供奉的神道。五圣本是兄弟五人,唐代已享祀民间香火,那时称“庙通”,宋徽宗赐庙额称“灵顺”,并由侯而王,其封号第一字为“显”,故又作“五显公”,旧习认为“五显”系凶神,故乡村多祀。土家人也效法,城乡建庙,祈神降福,以求“五星”不作乱地方,保族众平安。又有一说法为“五帝为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瑞顼,中央为黄帝,后世名为五圣”。既曰“圣”,当作始祖庙对待。今庙已圮。

【保靖药王殿】  位于保靖县城西堡子街(今后街坡),为民众祭祀妙应真人孙思邈的祠庙。庙建于“改土归流”前土司治时期,传说因四月廿八日系药王孙思邈生日,故在此日举办药王庙会,“凡城内杏坛名流、药号,璩金设脯礼饼,致祭药王,夷蛮之地亦复如是已”(《保靖县志》同治本)。其庙已圮,遗址已作他用。

【保靖金花圣母殿】  故址在保靖县城西堡子街(今后街坡)药王殿侧。为土家人常祀的司生育之权的众多女性神庙。金花夫人乃众司生育女神之首,故位居座中。传说专司生育众神达20位,计为: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张氏、教食夫人刘氏、白花夫人曹氏、养育夫人邓氏、血刃夫人周氏、转花夫人宁氏、送子夫人谢氏、大笑姑婆祝氏、剪花夫人吴氏、红花夫人叶氏、小笑姑婆黄氏、羊刃夫人苏氏、濑花夫人林氏、保胎夫人陈氏、教饮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黄氏、腰抱夫人万氏、栽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蒋氏。凡职司女神中各有分工,专职恪守。从投胎、怀胎、生男生女定性别到保胎、生产、养育及进食、行走至成人无所不包、无微不至的女神呵护群体在上天照看人寰。故金花圣母殿香火旺盛,妇女崇拜尤甚。坡子街的金花圣母殿毁于何时无考。

【保靖婆婆庙】  位于保靖县城西门外烂泥湾。土家人传说:“酉水里耶至比耳河段激流险滩中曾横卧一根千年古树,常年浸泡水中,绿苔周身,经久不腐,土人以为成灵,镇守滩险,遂命其滩名‘婆婆滩’,水中古木称‘婆婆树’。”酉水船工、放排工祈求过滩行船放排平安,于滩岸修建祠庙,名“婆婆庙”。沿习成俗,酉水沿岸土民仿效故多建婆婆庙,供土家人、船工、排头佬们世代祭祀,以保舟楫、木筏平安。今保靖婆婆庙已无存。

【保靖鲁班庙】  位于保靖县城迁陵镇西门外烂泥湾鲁班庙巷内。庙内正殿供奉鲁班师傅神位。旧时习俗为大凡三百六十行,各行业都尊崇本行业祖师。其中,以鲁班崇拜为最。鲁班被认为是木匠、泥瓦匠、漆匠、大小料木工、家私制作、皮匠、雕匠各业的开山鼻祖,各业工匠多于住地建庙供奉香火。旧俗每年五月十三为鲁班生辰,届时人们往庙聚集共同祭祀他。其间,收徒拜师,议定行业工价都由众人决定,祈师傅指点、保护。违规者,面对鲁班神像受罚或师傅代行惩罚。新中国成立后,该庙曾设建筑业同业工会,后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今成为民宅住区。

【保靖傅公祠】  位于保靖县城南门内。为纪念清王朝戌边“功臣”傅鼐的祠庙,清嘉庆十八年(1813)建成。今已不存。

【保靖昭忠祠】  位于保靖县城西郊四衙河街上码头。嘉庆八年(1803)邑令陶元直捐建。清末倾圮,不复重建。

【复兴关帝宫】  英雄崇拜。祀三国关云长。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复兴关帝宫,位于保靖县复兴镇陇洞村,1869年前修建,有庙屋3栋。1984年拆毁。

【碗米坡伏波宫】  英雄崇拜。祀汉伏波。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碗米坡伏波宫位于保靖县碗米坡镇西沙村,建置失考,有庙屋一栋。20世纪50年代初庙屋被拆毁。

【泸溪城隍庙】  城隍崇拜。唐天宝元年(742),改辰州卢溪郡,卢溪县治西迁至洗溪口,城隍庙始建于洗溪口(现洗溪学校校址后)。南宋绍兴时期,县城又迁至沅江和武水交汇处武溪镇,城隍庙随迁至武溪镇楠木洲,用材均为当地楠木。1996年泸溪县城从武溪迁往白沙,城隍庙也随之迁往白沙镇杨柳溪,仿明清古建筑,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山门、大殿、客室、厨房、饭厅、厕所等建筑,红墙碧瓦,飞檐彩绘,翘角斗栱,诗文楹联,书法绘画,尽显文士、工匠之才智,为历代之最。

【凤凰天王庙】  凤凰县是建有天王庙最多的县。除了与鸦溪天王庙同年修建的靖疆营天王庙外,还有现今开发为古城旅游景点的观景山天王庙,此庙被认为是当前凤凰县最大最有名的天王庙。另外,境内的廖家桥、拉毫、吉信、碑亭坳、长坡下、木林平、新场、黄丝桥以及腊尔山的新寨、禾库的牙堡寨等地原都建有天王庙。

【古丈天王庙】  古丈县的天王庙,光绪《古丈坪厅志》有载:“按,苗疆最敬祀者为天王,即靖远、镇远、绥远天王庙。”新编《古丈县志》记载:“古丈古阳镇,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留有天王庙。”

【泸溪天王庙】  《泸溪县志》载:“天王在我朝顺治十三年(1656)六月,内显灵于邑。邑人士遂于城北荒茅岭立塑像祀之。”据此可知早在1656年,泸溪便建有天王庙。至于对白帝天王的信仰显然要早于这个时代,这次建庙仅是在原有信仰基础上完成的。

【浦市天王行宫】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浦市镇毛家陂,是祭祀乾州雅溪天王的总庙在浦市的分庙,是给天王在各地巡游时提供享受人间烟火的祭祀场所。浦市天王行宫建于明朝,清朝时期修缮一次,距今有600余年历史。历史上浦市天王行宫建筑规模宏大,分三进:第一进为空坪,两廊建有戏台,可容数百人看戏;第二进有马栏,塑有天王骑的骏马3匹、马夫3个;第三进为天王大殿,塑三大王爷和娘娘、龙公神像。第三进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现保存比较完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一、七月初七是祭祀三大王爷、娘娘的重大节日,赶庙会信众达数千人。

【己溶东岳宫十王殿】  祖先崇拜。位于泸溪县解放岩乡己溶村。据当地民间传说,该殿在唐朝时建于梨口山,宋朝时迁居夯比鼓,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迁于己溶杨家坡。当时殿堂规模较大,为祭祀张氏、向氏、杨氏三姓祖人进入峒河为后代造福事。1966年后被拆毁。1984年信众募化资金、材料进行重修,建殿堂5间,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内供佛教菩萨,并供先祖张氏、向氏、杨氏三姓兄弟神像。现有管理人员12人。

【桃花坪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泸溪县八什坪乡桃花坪村。历史上由乾城雅溪天王庙分来,属天王分庙或天王行宫类。据庙中石碑载,该庙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于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庙堂分正殿、后殿。历史上,天王庙古树参天,殿内天王神像威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一、七月初七三大节日,沅陵、泸溪、古丈地方信男善女祭祈天王人数达千人以上。1966年后拆毁。1982年后信众募化资金及材料重建正殿、后殿、厨房、客房及厕所,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今存建庙古碑4通。

【土麻寨白帝宫】  白帝崇拜。位于泸溪县潭溪镇土麻寨,建于明朝初期,历经毁坏、拆除、重新修建的过程。清代至民国时期,泸、乾、古三县边界信众徒步百里来白帝宫敬拜三大王爷。传说各种纠纷案件无法可判时,只要到白帝宫来面对三大王爷磕头、焚香、烧纸、赌咒,案即可断。1950年后此类活动停止。1966年后白帝宫拆毁。1994年当地信众及香头募化资金、自筹资金及材料在团结山重建白帝宫,大殿、玉皇殿、马房、门神楼、斋堂、客房、厕所等修建完毕,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

【武溪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泸溪县武溪镇。据传是泸溪、辰溪、沅陵地区信众朝拜的民间神庙,有1400多年历史,后被拆毁。1990年当地头人、香头发动信众自愿捐物、投工、投料达15万余元,在天王庙旧址上重修,正殿、马房、灶房及厕所重修完毕,面积400余平方米。重塑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龙公、娘娘、四大金钢、三个马夫、三匹战马像。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初一和七月七庙会期间,前来朝拜的信男善女及商人多达万余人,其中最为隆重的是六月初一的开庙门活动。

【水卡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泸溪县解放岩乡水卡村。根据当地民间传说,为纪念杨氏三兄弟,唐朝时期就在此建庙,明朝时被毁掉,清朝又建,并立下规矩:凡是经过此地的文武官员骑马坐轿都要下来,步行走过天王庙。历史上建筑规模大,1966年后被拆毁。1987年后信众募化资金、材料重修,已修建大殿、斋堂,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军亭界元帅堂】  祖先崇拜。位于泸溪县武溪镇军亭界。有祭祀泸溪三甲杨氏祖先杨作然神殿,兴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清乾隆年间(17361795)复修,清末至民国时期因匪患被拆除。相传元末,卢溪武溪地方的杨氏族人首领杨作然举义旗招兵买马,聚集农民义兵数万人,反抗元王朝的残酷压迫,在军亭界建立金鸾殿,自封“杨元帅”,并邀约泸溪民众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元朝灭后,明朝派官员到泸溪征剿,杨作然兵败被杀。后来杨氏族人为其立庙祭祀。1995年信众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元帅堂一座,并雕刻大元帅、二元帅、三元帅及陪神等5座神像,附建当坊土地祠一座、厕所一间。每逢杨元帅祭日,信众都将举行活动,祭祀杨元帅。

【雅溪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又称“雅溪天王大庙”“雅溪天王总庙”等。雅溪天王庙历史悠久,有各种传说。乾隆《乾州厅志·卷二祀典志》:“竹王庙,在州东北五里雅溪。”按古“夜郎国”传说,“竹王”祭祀早于“天王”祭祀。乾州雅溪竹王祠在宋代之前修建,“天王”——三大王爷之来历是在竹王“三郎神”祭祀之后,民间依清时期敕封而来的。清代嘉庆皇帝敕封雅溪“三王”——靖远王、镇远王、绥远王,享受人世间烟火祭祀。今庙宇堂皇,塑像森严,香火十分兴旺。

【茶洞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天王庙位于花垣县边城镇(茶洞)酉水河边山上,建于清代,后来被毁。1990年恢复重修天王庙,占地2000平方米,建有天王殿等3栋房屋,供奉三王神像。

【花垣天王庙】  天王(三王)崇拜。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天王庙位于花垣县花垣镇,清代至民国初期修建,后来被毁。1990年恢复重建,占地2670平方米,建有天王庙等4栋房屋,供奉三大天王神像。

【雅溪天王庙历史建筑塑像】  民国元年(1912),雅溪天王庙毁于火灾,次年重建。重建后的天王庙是湖南西部最大的天王庙,湘、黔、川、鄂边区信众称之为“天王总庙”。其建筑格局为:门楼、戏台、内场、穿堂、天军殿、厢房、天井、钟鼓楼、天王大殿、后天井、娘娘殿及大厨房。一进门:天王庙门楼戏台,从戏台下面进入天军殿。二进门:天门土地、天军殿,供奉天军将军。三进门:左右善食房。四进门:天王殿,供奉三大天王神像。五进门:娘娘殿,供奉娘娘神像,神像正前方右边为宫女陪伴娘娘。神像右边墙壁上有一幅水雾画,龙公头探出水雾,露出一个头往娘娘身上打量。娘娘殿左侧为玉皇楼、雷公殿,玉皇楼供奉玉皇大帝神像,雷公殿供奉雷公神像、火闪神像。娘娘殿右侧为东方地狱殿。

【雅溪天王庙现在建筑塑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吉首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重修雅溪天王庙。其建筑群为:一进殿,即小门楼,供奉四神像,左侧神像李元霸、红衣判官,右侧神像秦琼;二进殿,天王殿,供奉大座式天王像三座,左为三天王,将军型,黑脸,中为大天王,将军型,白脸,右为二天王,将军型,红脸。大座式天王像前面有小座式三尊天王像,供天王庆典节日抬出巡游。天王殿右边为十王殿、天军殿、马厩;左边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火闪女神、雷公。还有东岳殿、娘娘殿、婆婆殿、天子殿环列四周。

【乾州城隍庙】  城隍崇拜。位于吉首市乾州上河街42号。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乾隆六十年(1795)毁于战火。又经嘉庆六年(1801)、道光十年(1830)两次重修。后因年久失修仅存主殿1栋,厢房及山门破败不堪。20世纪80年代后,在法师释广惠的极力倡导下,政府支持,善男信女解囊相助,集资32万元,历经两次修缮,即2003年重修主殿,2006年重修山门及厢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平方米,硬山穿斗抬梁式砖木结构。山门雕塑有八仙神像和一对跃狮。门联横批为“保境安民”,对联为“浩浩宇宙阴阳皆大道,朗朗乾坤因果总循环”。进入山门,两侧为雕花明窗厢房各3间。主殿3间,正中设神龛,供奉城隍菩萨,两旁分列判官、小鬼、阴无常、阳无常等鬼座。左右墙壁彩绘十大阎王分治亡人的地狱刑法。后门与观音堂相通,构成一庙一寺格局。今存古碑3通。

【乾州强虎天王行宫】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吉首市乾州强虎哨。建于清代,只供三王木主牌位和神旗。

【乾州仙镇营天王行宫】  天王(三王)崇拜。位于吉首市乾州仙镇营坳上。建于清代,只供三位天王木主牌位和神旗。历年遇到久旱不雨或瘟疫流行的情况时,厅城官民免冠拈香列队步行到雅溪大庙去求神问卦,以断定是请哪位王爷的“行像”或“座像”出巡。行像下座用16人抬,座像则用32人抬舆出行。一路龙旗、筛琴(特殊大锣)、长号、细乐鼓吹引导,官民头戴柳圈,手捧香炷,列队前行。所经五里道路,临街百姓都设香案供奉,观光老幼脱帽静候,对像行礼、祈福。将神像送到仙镇营行宫供奉,直到天降甘霖,人间疫除,才又依样列队将神像送回雅溪大庙,施用猪羊之祭谢神。人们纷纷前来朝庙,有时还请戏班唱戏3天,娱神娱人,众人更是早去夜归赶热闹。

【乾州城内天王行宫】  天王(三王)崇拜。设在乾州厅城内中营都司衙对面和天后宫左邻并排的天王行宫,是乾州协台发动本协官兵抽饷捐建的庙宇,也只供三王牌位和神旗。据传,该天王为保护乾州城曾立有大功。

【乾州文昌庙】  文昌帝君崇拜。企求文运功名。位于吉首市乾州文庙之右学宫内,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创建。有正殿、后殿各3间,民国时移神像于后殿,将前殿改称为“明伦堂”,保留至今。2007年全面维修,用作展馆。

【乾州关帝庙】  英雄崇拜。祀三国关云长。清康熙十一年(1672),乾州哨守备冉振儒倡建关帝庙(又称武庙)于乾州下河街河边,由镇溪所官、司马溪人张星极捐地修成。乾隆六十年(1795)毁于战火。历经嘉庆六年(1801)闫广居、道光十六年(1836)杨镇源、道光二十六年邹荫楠、二十九年何彤文增扩,而成为拥有头门、戏台、坪场、甬道、过厅、正殿、后殿的大型庙宇。内供奉汉寿亭侯、封为道佛两教伏魔帝君的关圣帝君关羽及部将关平、周仓。民国时改作“团防局”,1950年后设乾州纺织厂,后改为乾州羽绒厂。今已不存。

【乾州龙王庙】  龙王爷崇拜。用于祈雨保丰年。嘉庆十四年(1809),傅鼐主持在马王庙右隔街邻近天王行宫处修建龙王庙。规模为头门一座,过厅一栋,正殿三间,中供龙首人身龙王,左设风神坛,右作药王殿。一直以来门庭冷落。抗战时为儿童教养院所用,1950年后拆毁。

【乾州南公庙】  俗称“黑神庙”。为祭祀唐时南霁云英雄崇拜而建。据《乾州厅志》记载:“公庙在厅西南窑头坡(鳌头坡),祀唐南霁云。相传,此庙故址是清乾隆三年(1738)在乾州厅西所创书院”旧址。现经维修,框架犹存,并存古碑。

【乾州天后宫】  又名“妈祖庙”。妈祖崇拜。保航行安全。位于吉首市乾州城西麻阳街口。于清道光十年(1830)建成,是乾州厅城建造最早的福建移民同乡会馆。该庙坐西朝东,四围清水砖墙,石砌外墙竖牌楼式高大门面,浮砌砖柱,穿方,瓦顶,安冲天石匾,刻有“天后宫”3字。入门为戏台,青石坪中置铁铸香炉宝鼎。有大殿3间,内设神台,供奉手捧象笏的天后妈祖塑像。今后门墨书“慈云拥护”横额仍清晰可辨。

【吉首峒河伏波宫】  民间信仰神庙,为祭祀汉代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所建。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办事处向阳街社区向阳坝、峒河与汶溪(也称小溪)两河交汇处。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六十年(1795)毁于战火,嘉庆三年(1799)重建,有正殿3间,正殿供伏波将军,两边配文武侍从,厅3间,戏台1座。后因多年失修,变成危房。20105月,湘西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州慈爱功德会会长释方丽法师集资修缮,对整个屋面大修、开排水沟,将戏台改为佛殿礼佛,成为吉首市内的一个景点。

【沱江三王庙】  又名“天王庙”。三王(天王)崇拜。坐落于凤凰县城东南的南华山脚下。民间传说为祭祀宋代杨业第八世孙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兄弟而修建。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六年(1801)总理苗疆边务大臣凤凰厅同知傅鼐重修。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有山门、马房、天王殿、厢房等殿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2002年后,吕伯林、邬瑞国、黄永安出资重修三王庙山门,黄永玉为“三王庙”题字。20092010年,黄永玉出资重塑三个王爷神像及三匹马、三马夫,并举行三王神像开光法会。现天王庙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山门、马房、天王殿、财神殿、观音殿、客室、公厕、防火池、龙型围墙等建筑。

【沱江天后宫】  妈祖崇拜。用于祭祀妈祖以保航行安全。位于凤凰县城沱江河畔。建于清代,由福建、浙江商人购地修建,祭祀妈祖神。有大山门、戏台、马祖殿、财神殿、观音殿等,山门上书有“天后宫”3字,妈祖殿供奉妈祖神像,财神殿供奉财神菩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二十三、九月九3个节日,福建、浙江商人聚集天后宫,燃香、上供品祭祀妈祖。2002年,吕伯林、邬瑞国等团队投资600余万元,对天后宫进行仿古如旧重修,建筑雄伟,游人如织。

【沱江武候祠】  英雄崇拜。用于祭祀三国关云长。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武候祠坐落在凤凰县沱江镇沙湾,约建于明末清初,有房屋110间,300多平方米。拆毁于1966年。现为凤凰县武装部所在地。

【沱江城隍庙】  城隍崇拜。位于凤凰县城东正街南侧,始建于明初,后被毁。清雍正十三年(1735),凤凰营通判河潜率城内富户耆老官吏集资重修,规模较前扩大。清嘉庆六年(1801),傅鼐捐资修缮。清道光二年(1822),凤凰人集资添建卷棚1座,将头门改为砖石牌房。重修后有正堂3间、后殿3间、戏台1座、卷棚1座,牌坊1座。房屋均为木构架,火砖砌墙,一层,顶有硬山式、歇山式两种,盖小青瓦。门窗雕饰山水花草、人物图案,雕工精细,形像逼真,栩栩如生。因年久失修,现已毁,仅剩墙门。

【虹桥关帝庙】  用于祭祀关羽。位于凤凰县城虹桥北侧,始建于明代。有正殿3间、后殿3间,头门3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辰沅永靖兵备道黄疑道指示通判杨盛芳修葺,杨盛芳倡捐,各文武官员解囊捐助,将正殿、后殿修旧如新,头门两旁各添建1间,又将棚向外拓展,再另塑金像,添建拜台,加修四周围墙,头门左右添塑坐骑2马,各有马夫1人,头门之前增修照墙1座。

【沱江玉皇阁】  用于祭祀玉皇神灵。位于凤凰县城内,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始称玉清寺,因坐落在万寿山山腰,清咸丰年间又改称“万寿山”,山门门额竖嵌“万寿山丛林”5个金字。寺内供奉玉皇大帝,后人又称“玉皇阁”。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凤凰寺庙中是规模大的一个。大门外有一口大池塘,四周安有18个岩墩,寓意“十八罗汉朝玉皇”。阁院深庭,有3道大门。第一道大门内左面院墙上有“万骊奔腾”画像,第二道门有醒目横额“万寿”二字,第三道门左右两侧有威风凛凛的赏善罚恶灵官神和神话人物孙悟空塑像,正中是玉皇大殿,然后依序为大佛殿、禅房、吕祖殿(供奉吕洞宾神像)。旧时,此处常为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闲游、吟诗作赋之所,为凤凰八景之一。1950年后损毁。

【沱江文昌庙】  用于祭祀文昌帝君神灵。位于凤凰县城文昌小学莲花池上,建于清代。庙堂较小,但香火旺盛。庙堂周围,高大樟槐松柏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清宣统二年(1910)在此开办凤凰模范小学,1950年后拆毁修建文昌阁小学。

【沱江阎王殿】  用于祭祀阎王菩萨神灵。位于凤凰县城内,建于清初。清嘉庆五年(1800),凤凰厅同知傅鼐重修,正殿3间,左面曹司厢房10间,头门3间,牌坊1座。阎王殿为凤凰厅城规模较大的庙宇,东西宽15米,南北进深30米,呈长方形,入山门正中为天井,两旁配房泥塑判官小鬼,高约1米,演绎十殿阎罗王和十八层地狱故事。1950年拆毁建民房。

【沱江万寿宫】  用于祭祀三官神灵。位于凤凰县城东郊青龙山麓,沱江沙湾之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初,凤凰厅成为湘西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大批江西商民到凤凰经商,为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在沙湾修建了水府庙,供奉天地水三官,从此江西客民财运享通。后又集资把水府庙扩建为“万寿宫”,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住房20余间。正殿前上方悬“铁柱崇功”金字匾额;殿中设须弥座,高1.5米,长3米,宽2米,许真君神像雄踞其中;正殿右侧有肖公殿、财神殿;左侧有梅廊、天符、雷祖殿、轩辕座、韦陀座、观音厅。江西商民对它们尊崇有加,每逢节日都备三牲礼品,到此祭拜诸神,祈求平安发财。1917年,凤凰县商会成立,这里成为商会议事处。1932年,陆军新编三十四师师长陈渠珍又在万寿宫创办湘西农村银行,兼作印钞厂印制发行钞票。1938年成立“江西旅凤同乡会”,在万寿宫理事办公。1950年后损毁。2001年,万寿宫重建,成为凤凰民俗博物馆,展示凤凰民间生产生活器物和黄永玉画作。

【乌头天王庙】 用于祭祀天王。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中寨村,是雅溪天王庙的行宫,建于明代,于1950年后拆毁,后于此设立学校。1980年后村民杨胜中等捐出1000平方米承包地作为庙屋地基,募资重建,共有房屋17间,其中大殿3间、厨房3间、马房2间、戏台2间、厢房5间、杂房2间,大殿塑大小菩萨15尊,神台下塑四祖父,执笔舞刀,甚为威严。

【柏林天王庙】  用于祭祀天王。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柏林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原有房屋两栋,分为正殿、厢房、居室。1950年后毁坏。1988年信众在原庙旧址重建天王庙,现建有灵官殿、正殿、厢房、居室,面积200余平方米,塑像18尊。由首士田时雄等管理。

【木林坪天王庙】  用于祭祀天王。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木林坪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1967年后被拆毁。1995年由信士自发集资重修,重新开展祭祀天王活动。由首士田茂英等管理。

【红狮天王庙】  用于祭祀天王。位于凤凰县竿子坪乡红狮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占地2000平方米,气势宏伟,信民甚多,香火不断。1953年土改时被拆做集体粮仓。1997年恢复修建。由首士陈千友等管理。

【靖疆营天王庙】  用于祭祀天王。位于凤凰县吉信镇大桥村,始建于明代,占地500平方米,四方周正。据《凤凰厅志·卷十礼典》记载:“天王庙坐落靖疆营,离城三十里,庙宇三间,头门三间,照墙一座。”清嘉庆二年(1797),总理苗疆边务大臣、凤凰厅同知傅鼐禀报朝廷,请准拨银在苗疆增修庙宇,以补政教之不足,靖疆营天王庙再次得到扩容整修。在大门口增修戏台一座,院坪古松参天,华盖如荫。1967年后拆毁。1980年后村民唐儒英、谭三妹、张老满、张双林、杨家玉、田和英等恢复重修天王庙。

【沱江牛王庙】  用于祭祀牛王神灵。位于凤凰县城岩脑坡街南侧,老卫生局旁,建于清代。此处庙多,晨钟暮鼓此起彼伏,因此成为凤凰一景“山寺晨钟”。牛王庙祭祀牛头人身菩萨一尊,每年开春之后,百姓为求耕牛身壮无瘟,以便耕耘田地,便备三牲礼品求牛王菩萨保佑。庙内有道士一人主持,处理庙务。1950年后被拆毁。

【沱江龙王庙】  用于祭祀龙王神灵。位于凤凰古城,建于清代。龙王庙祭祀龙王,每年春节近郊农户携香纸礼品到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若遇久旱无雨则由头人乡绅牵头,率近郊百姓到龙王庙杀猪宰羊,奉请龙王泽降甘露,解除旱灾。龙王庙有道士主持一人,处理庙务。1950年后被拆毁。

【木江坪禹王宫】  用于祭祀大禹神灵。位于凤凰县木江坪镇均匀坪村猫儿口河岸。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师师长陈渠珍组织开凿沱江下游狗爬岩河道时,因河滩险恶,工程艰险,故以大禹治水之功德相比,在当地邀请杨必清、林伯海、林伯礼、林文学等信士建修禹王宫,宫中塑有神灵、菩萨像,由庙主曾长富等住宫管理,香火一直旺盛。1956年被改为临时库仓。1991年本地群众自发筹集资金,投工投料,在原地将禹王宫修复,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由胡凤兰、林伯兵等管理。

【田家洞舍把堂】  祖先崇拜。位于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东2千米处的一个大窝坑内,砖木结构,内安放一个社菩萨,左边辟有“七大将军灵位”,两块大石碑分置社堂两边,题为“永垂不朽,万古流芳”。碑文讲述舍把日的来历,纪念保家卫国七杰英灵,于1994年立。社堂前为一大丘田,是举行节日活动的场所。土家族人每年农历立春之后五戊逢社这天,都要在此举行舍把日庆祝活动。

【古丈城隍庙】  城隍崇拜。位于古丈县城后街。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庙内供有坐城隍和行城隍两尊塑像,还有十殿阎罗和判官等塑像。传说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是城隍菩萨生日,而这一天正逢古丈县城赶集,故有迎城隍的习惯,一则是为城隍菩萨贺生,二则可以驱逐瘟疫,以保人民安康。行城隍可以迎送,坐城隍不能迎送。因为该庙的左右两侧有两眼水井,据说是龙的眼睛,坐城隍压在龙身上,使龙不能动弹,要是移动了坐城隍,就要涨齐天大水,人民就要遭殃。1950年后还迎过两次城隍。之后这里修建了县城粮站,城隍庙不复存在。

【罗依溪黑神庙】  英雄崇拜。用于祭祀明代江祖珊。位于古丈县罗依溪镇毛坪村寨西头,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规模为两进天井大院,四周围以高大封火墙,宽40米,进深60米,宏伟壮观。所敬之神为黑帝大王。相传明代江祖珊为救饥民“劫皇纲”,被官兵追杀,火烧七日,遍体黝黑而不倒,皇谥封“黑帝大王”后方倒下。本地土家人为崇拜英雄,建庙以祀。1958年,在此设立学校。1978年后,被凤滩库水淹没庙址,即今栖凤湖水下。

【老司岩伏波庙】  英雄崇拜。用于祀汉伏波。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老司岩村南,为酉水沿岸唯一尚存的纪念伏波将军马援庙(宫)。始建缺考,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咸丰八年(1856)两度重修。整个庙呈长方形,面积500平方米,为抬梁式木架结构。内有天井、正殿、厢房、戏台,门槛梁橼绘有人物故事。庙内原供奉马援夫妇像,两边为财神菩萨等像,有一口400多千克重的大铁钟。过往船夫必来此敬神以求平安。村寨决议重大事情,求平安富贵均来此,逢年过节在这里唱汉戏。现神像无存,房屋破败,存残碑1通。

【黑潭坪跳香堂】  五谷神崇拜。位于古丈县罗依溪镇黑潭坪村寨旁,古阳河畔。原为四排三间木屋,四周围以高大马头封火墙。村民在此举行跳香活动,祭祀五谷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951年后,改设学校和生产队仓库。20世纪80年代后被拆毁,现仅存一块大石碑,保护完好,字迹清晰。碑竖立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碑文中有:“兹地五谷尊神,前辈曾建小殿耶,为以享以祀。”附近还有张家冲香堂、龙家寨香堂等,都已毁坏。

【会溪坪大王庙】  三王(天王)崇拜。位于古丈县罗依溪镇会溪坪村,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此庙建在会溪坪寨中央,两侧有几抱粗的柏子树,庙里供有三大王爷,所以叫大王庙。除三大王爷塑像外,还供有王爷娘娘和不少的小菩萨。此庙原来有僧尼住寺,后因川军路过酉水河一带到处为非作歹,庙里的和尚全部被吓跑了,只有董伯宝守庙。永顺县王村大商人杨宏昌经常派长工来庙里敬菩萨。附近的青鱼潭、江洋溪、铁匠溪等村寨的善男信女均来此庙敬祀。现庙址被凤滩水库淹没。

【古丈关庙】  英雄崇拜。用于祀三国关云长。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关庙位于古丈县城北门外,修建于清代。大殿前供奉关云长等三尊王爷菩萨,殿后供奉观音菩萨,两旁是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还有韦陀菩萨等塑像。1966年后被拆除。

【罗依溪伏波宫】  英雄崇拜。用于祀汉伏波。位于古丈县罗依溪。于清光绪八年(1882)修建,庙里除供奉伏波将军马援的塑像外,还有观音菩萨大塑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观音殿左右两侧有送子娘娘和韦陀菩萨塑像。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会期,善男信女会聚于此举行庙会。1950年后被拆毁。

【古丈万寿宫】  又名“西会馆”。据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万寿宫位于古丈县城南门内,清末由四十八家江西籍商人集资兴建。宫内设有观音堂,供有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塑像。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法会,敬香信众多时可上千人。后拆除改作他用。

【铁马州关帝庙】  1990年湘西自治州宗教情况普查,关帝庙位于红石林镇铁马州村寨上,修建年代不清,建有大殿一栋三间。1950年后被拆毁。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