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湘西地名文化特色浅析
【字体: 】   【时间:2022/7/29】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湘西地名文化特色浅析

陈廷亮 陈奥琳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记忆、一种现象、一种工具,时时处处活跃在人类的生活之中,影响着各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纵观全国各地地名命名的规则,不外乎来自地形地貌及其物产,来自行政建制和重大历史事件,来自民族分布、风情习俗、文化信仰等。湘西地名命名虽然与全国各地地名命名大同小异,但却有其显著的民族地区特色。

第一,古老的湘西留下古老的地名。经考古发掘可知,在湘西境内的沅水和酉水流域,多处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有保靖县拔茅东洛村、清水坪官山垉,泸溪县上堡乡白沙村,花垣县药王洞等旧石器时代遗址,有吉首市河溪教场、保靖县昂洞押马坪、龙山县里耶溪口台地、泸溪县下湾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永顺县不二门商朝濮人文化遗址和龙山苗儿滩坝嘴濮人文化遗址,有龙山县里耶、保靖县四方城等多处战国秦汉遗址等等。这说明从人类远古时期湘西就有人类活动。古老的湘西必然也就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地名。如里耶秦简中就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记载,“迁陵”这一古地名一直保留至今(保靖县迁陵镇),可谓是湘西名副其实的千年第一古镇。古地名有个特征,那就是越是古老的地名越是简单和直白。例如花垣县董马库有个叫“排达连”的苗寨,苗语“排”为坪,“达”为死,“连”为鹞子,汉意即“曾打死过鹞子的坪地”。保靖县吕洞山镇有个名“拔任”的苗寨和“拔拉改”的苗语地名,当地苗语“拔”为妇女,“任”为草木,“拉改”为野葡萄,汉意即“妇女常来砍柴割草和采摘野葡萄的地方”。土家族地区许多地名也是简单和直观的。如龙山县“里耶”“麦茶”就是古老的土家语地名,土家语“里”就是“地、土”,“耶”就是“拖”,“麦”就是“天”,“茶”就是“好”,因此,“里耶”“麦茶”合起来引申汉意就是“开天辟地”。还有土家语地名叫“树木沟”“树木湖”“树木洞”等,土家语“树木”并非汉语的树木,而是“祖先”之意,说明这些地方都是土家先民(祖先)居住的地方。世界文化遗产永顺土司遗址老司城,原名叫“福石城”,乃是以土家族自称命名的“土家王城”。还有如西汉时就已是酉阳县治所的千年古镇王村、花垣县的茶洞、泸溪县的浦市等古镇都被誉为湘西千年古镇。

第二,灵山秀水的湘西留下众多以山水命名的地名。湘西自治州地处武陵山腹地,武陵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8县市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1.5%。据《龙山县地名志》(2020)中记载,全县500米以上的大山就有 867 座,其中 1000 米以上的91 座,位于石牌镇大灵山的主峰的红溪界海拔 1737 米,为湘西州最高峰。还有八面山,永顺县的羊峰山,凤凰县的腊尔山、天星山,保靖县的吕洞山、白云山,古丈县的高望界等等,可谓山连山、山靠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因此,许多地名也得名于山,故在湘西地名中以山、坡、界、岭、峰、崖、坳、堡、岗、头、梁等为通名的地名不计其数。同时,由于山多形成多个山冲、垅、槽、沟、峪、洞、口等不同作称谓的地名也不少。据龙山县不完全统计,全县来自山洞地名有名可数的就多达460余个。在湘西有的地方,不能小看了“堡”,它绝不是丘陵上的小山包,而是大山界。如龙山县大安乡“朱家堡”,海拔达 1351.8 米,洛塔乡的“和尚堡”,海拔1081.3 米。故“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名副其实。湘西州溪流纵横、河网密布,深山峡谷、阴河溶洞,随处可见。千百年来,横贯全境、川流不息的酉水、沅水、武水滋养了湘西各族人民,也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以溪、河、江、湖、沟命名的地名。洗车河、猛洞河、古阳河、峒河、古苗河、红岩溪、石堤溪、内溪、河溪、潭溪、洗溪、武溪、猛西湖、泽家湖、干溪沟、土车沟、沱江、万溶江,等等,不胜枚举。

第三,多民族的湘西留下众多的民族语地名。湘西自治州总人口29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06%。民族分布除土家、苗族两个主体少数民族外,还有回、瑶族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一般苗族集中在酉水之南的凤凰、吉首、泸溪、花垣县和保靖、古丈县部分地区;土家族集中在酉水之北的龙山、永顺县和保靖、古丈县部分地区。土家族、苗族都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民族聚居区一般远离城镇和交通要道,其地名多是用自己民族的语言称谓。如龙山、永顺县的农村乡镇,就有一大批土家语称谓的地名,甚至连一些乡镇名也都是土家语地名,如龙山县的里耶镇、洗车河镇、洛塔乡、农车镇、咱果乡等,永顺县的首车镇、塔卧镇、永茂镇、石堤镇、沙坝镇、泽家镇、西岐乡、朗溪乡、润雅乡、车坪乡、颗砂乡等,保靖县的比耳镇、普戎镇等都是典型的土家语地名。吉首、凤凰、花垣、保靖、泸溪等县(市)的农村也有一大批苗语称谓的地名。如凤凰县腊尔山镇有80%以上的村寨都为苗语地名,有的村寨对外是汉语地名称谓,在苗家人交往中仍然是苗语地名称呼。如凤凰县的禾库镇、腊尔山镇、吉信镇、茶田镇、麻冲乡等,花垣县的茶洞镇、雅酉镇、石栏镇、吉卫镇、补抽乡等,古丈县的默戎镇等都是典型的苗语地名。据叶德书、向熙勤先生撰写的《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一书考订,龙山县有村寨土家语地名150个,“他砂乡土家语地名占全乡村级地名的69.4%,像靛房、坡脚、干溪、苗儿滩等乡(镇)的土家语地名均占50%到60%以上。”永顺县有村寨土家语地名117个,“在521个村中村级土家语地名就有近500个。全县46个乡镇(撤乡并镇前——引者注),有42个乡有土家语地名,占乡镇总数的91.2%。”保靖县“全县25个乡(镇)场中至今尚保留了数以千计的土家语地名,仅村级以上的土家语地名就有293个。”古丈县“至今仍有村级土家语地名147个,像断龙乡(即今断龙山镇——引者注),有村级土家语地名76个,占全乡村级地名的89.4%”。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置的迁陵县治四方城,在酉水河边、地处今保靖县城镇近郊,汉文化传播既早远又浓郁,至今“四方城”周边仍有一群土家语称谓的山、寨地名。同时,还有一大批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地名。湘西民族地区保留这众多的民族语地名和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地名、这对研究地名原始含义,对研究土家族和苗族语言及其历史文化,尤其是对研究湘西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都是难得的宝贵资料和“活化石”。

总之,世世代代生活在神秘而古老湘西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地名,这些地名是湘西自然环境的素描,是湘西社会历史的刻痕,是湘西文化信息的载体,是镌刻在湘西大地上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湘西各民族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财富。正如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所指出:“地名是文化遗产。” “地名作为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一部分的重要性,……敦促还没有采取行动的国家,有系统的收集地名,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继承下来的地名对地方、区域和国家遗产和特征具有的意义。”“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地名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所以不能由于拍摄了一部电影或一味追求商业旅游“价值”而随意更改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地名,因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随意更改地名也将会割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血脉。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