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土家铜铃舞”之古今
【字体: 】   【时间:2022/4/2】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土家铜铃舞”之古今

贾湘平

地处湘西北的龙山县,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素称“中国土家源”。这里山同脉、水同源、人同祖、民同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民共同创造了灿若繁星的民族民间文化,《铜铃舞》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不久前,我们有幸来到这里,翻阅了土家民间文化的活字典。

龙山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土家人敬奉神灵,崇拜祖先的原始遗风至今犹存。每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时,人们便向祖先和神灵许愿、还愿,请来土老司跳神“解钱”,由于土老司跳神“解钱”是手持师刀、罡剑边唱边舞,动作粗犷、敏捷,剑端所系的8个铜铃叮当有声,独具特色而受人喜爱,故名为“八宝铜铃”(或铜铃舞),并流传至今。

解放前,土家人若是还愿,都事先择定吉日,请来最好的土老司为之跳神“解钱”。这天,堂屋的正壁挂上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等3位祖先的画像,屋里右角设下神桌,竖起铜马郎、铁马二郎、木马三郎(置铜、铁、木三马,各高3寸、长5寸。又称“范将三郎”),并供上祭口,燃烧香烛、纸钱。跳神“解钱”时,只见头戴王佛冠,身穿八幅罗裙衣的土老司,右手势司刀,左用势罡剑。走起“纱八步”(即“三罗罡”动作),碰击刀剑,口念土著人经,哼唱神歌。将其师太、师祖、祖伯、师父之名一一相请,便往神桌前的凳上一坐,接着颤抖四肢及身体,一边打卦(称“跑马”),边按主人之愿,随意哼唱编之词还愿。在帮人家“解钱”时,他们所请的历代先师是田好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并且唱的也是各不相同。如在请师之后,他们就唱:“花蛇拿来做腰带,花虎捉来当马骑”、“唱酒连糟,吃肉连毛”。以崇敬土家先民的勇敢、剽悍。

解放以后,省文化部门曾在60年代初,龙山人来就八宝铜铃舞作过挖掘和整理。龙山县文化工作者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指引下,对土家铜铃舞进行了再创作,把原来仅有简单动作,经过提炼,使之成为完整的舞蹈形式,曾多次参加省、州汇演。

1975年,本县的音舞工作者又在贾市、坡脚、靛房、内溪一带搜集和整理过它的有关资料,他们在此两地,改编这舞长达1年之久,通过保留其独特的唱腔、豪放的舞姿及别具一格的道具,去其糟粕,使这个古老的民间舞种焕然一新。他们创新的铜铃舞《红太阳光辉照土家》,以优美、豪放的“三步罡”与现代舞姿相结合,改单人舞为集体舞,唱腔伴以民乐配器。这个舞蹈作为当时参加湘西地区业余汇演节目,赴吉首演出后,曾一度引起文艺界同仁的关注。此后在1977年,由米显万作曲,刘能仆作词,田隆信编舞而创作的铜铃舞《喜迎宝书到土家》,被湖南省电影艺术界看中,由舞台搬上艺术片《山花烂漫》。1979年,他们又创作了铜铃舞《山寨婚礼》和《喜欢英雄凯旋归》,分别获省、地两级舞蹈创作奖。由县毕兹卡艺术团集体创作,编导和演绎的铜铃舞《欢乐的土家》,还于上海世博会表演。

我们来到内溪乡双坪村,找到了土家族梯玛掌坛人彭继龙。他是掌握梯玛法事全过程的第一人,能赶白虎,安白虎,抽隔山箭,开天门,劈地府,让海水,推三关,退六伏,按摩推拿,退煞取吓,能踩钢刀,端火铧,含红火粑齿,颇有功夫,其司刀功夫尤为熟练,方式多,技巧熟,现享受州级传承人待遇。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一家显得格外热情。

彭继龙介绍,他出生于1949年11月23日,只有小学文化,12岁就从师彭龙坤。师傅在“改土归流”前是永顺老司城祖师殿的神职人员。他和他的师父都曾到乡政府劳教,演艺被迫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和他的弟子才理直气壮起来,提及为我们表演,他欣然承诺稍稍准备。不一会儿便头戴法帽凤冠,身穿红色法袍,腰系八幅罗裙,手中舞动装有木雕马头的铜铃出现,或坐于象征飞天骡马的长凳上,只唱祭词;或行于祭坛之中,率众拜祭三位土王。舞蹈时双膝微屈,顺指遥摇铃,扭摆颤抖,动作粗犷而有力,身段矫健而优美。他时而边唱边舞,时而只舞不唱,时而不唱不舞,手拿铜铃按“人”字形路来回走动。顿时,高潮迭起,只见他一脚立着转身,且快速稳当,舞时旋转,韵律铿锵,屋里屋外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浪漫气氛。

夜暮时分,我们驱车回城,但彭老那优美动听的铃乐和粗犷的舞动仍萦绕在耳际。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