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哲学观念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哲学观念

【世界本质论】  土家族人对世界本质属性的看法。土家族人认为,世界是物质实体。世界的存在、发展、演化,均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进行,与神灵无关。这种对世界本质属性的看法,集中地表现在其民间口传史诗《摆手歌》中。《摆手歌》认为,世界是由天空、大地、天上生物和地上生物等因素所构成的物质世界。除了空间之外,世界还存在着时间因素——四季交替和昼夜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们认为,世界的这种物质性、客观性的存在,并非是由某个神灵所创造,而是原本就存在。尽管天空也存在着具有高级智慧的生命体,但这只是与地上生物一样的自然生命体。其次,世界的演化是因为地上生物与天上生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展开的。由于“地上人”及地上的动植物经常窜上天,给天上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天上人与地上生物发生了矛盾和冲突,结果导致了世界的物质结构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最后,土家族人的早期世界观中,天上人与地上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和谐的,其矛盾则仅仅局限于天上人与地上的动植物之间。《摆手歌》中,天上人总是欢迎地上人的来访,允许地上的孩子上天去玩耍,而地上人也欢迎天上人下来作客。湘西地区土家族人的这种世界观,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超混沌说】  土家族人特有的一种宇宙起源观念。土家族人认为,混沌态并非是宇宙的起点,也非宇宙的终点,而只是宇宙运动发展的一种过渡态。在他们看来,宇宙自身原本就存在,而且是无始无终的存在。它是一个从有序到混沌,再从混沌到有序的无限循环的过程,称它为“超混沌说”。土家族人“超混沌”的宇宙起源观念,集中地表现在其民族史诗《摆手歌》中:“在那远古的洪荒时代,天和地,相挨近,画眉鸟儿叫,声音传上天,吵得天上人,日夜不安宁……”这是混沌之前的宇宙形态,地上的动植物像青蛙、鱼、葛藤、芭茅草等直接长上了天,对天上人的日常生活形成某种干扰。结果,天上人用斧头惩罚东海大鱼,大鱼“挨刀负痛,打了一个翻身。这一下惹了大祸,天上通了大眼,地上通了大坑,从此四季不分,从此日夜不清……大地一片漆黑,世上混混沌沌。”当宇宙进入混沌态后,天上有两位名叫张古老、李古娘的老人,觉得混沌不好,便重新制天补地,使世界重新走向有序。于是,新的一轮有序态宇宙便开始了。

【宇宙结构观】  主要指土家族人对宇宙结构的看法。土家族先民心中的宇宙,是一个具有四维结构的宇宙,就其宇宙的空间维度而言,除了长宽高三维外,也有五方五位的认知。宇宙的东方是大海,西、南、北方及中央均为陆地。陆地主要由高山、深谷、平坝所组成。时间维度是一个不可逆的运动过程,“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土家族人的宇宙结构观念,独特之处在于其空间结构的高度维的有限性。在《摆手歌》的描述中,地上的动植物都可以长上天,而画眉鸟、青蛙的鸣叫声也能传上天宫。这种认知与土家族人生存环境的险恶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土家族人世居高山峻岭,林深箐密。险恶的生存环境对人们的内在心理也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威压,迫使人们对自然界产生某种生存恐惧感。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主动地亲近自然,以期获得自然的善待,减少灾祸的发生。而这种内心深处的与自然的亲近感,是土家族人产生对宇宙结构空间高度维有限性的认知的重要原因。土家族先民的宇宙结构观念,基本上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尽管其间也包含着自然崇拜的唯心主义的思想因素,但这种因素只是作为其民族对宇宙结构认知的附加成分出现,并不能掩盖其唯物主义主流思想因素的光辉。

【宇宙演化观】  土家族人对宇宙演化过程的一种认识。土家族先民心中的宇宙,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物质实体,这种运动变化是从有序到混沌,再从混沌到有序,如此无限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过程。土家族人的这种宇宙循环演进的观念,可以称之为“宇宙循环论”。新一轮的宇宙有序态较之上一轮的宇宙有序态而言,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如其民族史诗《摆手歌》中所述,混沌前的宇宙虽然也是一种有序态,但是,在其间生活的生物体型过于巨大,而空间高度维又十分有限,这对于人类的生存确实有着很多不适合的地方。而在新一轮的宇宙有序态中,前者的不足得到了很好地弥补。土家族先民相信,宇宙就是这样无休止地循环演进,逐渐变得越来越美好。导致这种宇宙循环演进观念的形成原因在于:首先是岁月的更替,季节的变迁。被他们推演到有关宇宙的演进方面,自然就会形成其宇宙循环演进的观念。其次,土家族人改善其自身生存环境的强烈渴望,使得他们心中的宇宙演进总是朝着人类生存的理想目标发展。

【双向包容观】  土家族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一种认识。在土家族人看来,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包容的关系,即宇宙包容着人,人是宇宙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宇宙又在人化的环境中,成为人的文化的组成部分。土家族人的人与宇宙的双向包容观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哲学认知因素,即“宇宙之子”和“人化宇宙”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宇宙之子”,即人是宇宙的孩子。这种观念普遍地渗透于其民族的创世神话及其对神灵祭祀的原始巫俗中。所谓“人化宇宙”,即将宇宙看作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看作是人的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念普遍表现在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中。土家族人有关人与宇宙关系的双向包容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哲学命题。一方面它既认为宇宙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使得这一观念带上了一定的客观理性色彩;另一方面,土家族人又认为宇宙是一种超自然的有意志的精神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宰,从而使得这一观念又带上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他们还认为宇宙是人们可以亲近的对象,它与人类相互包容,相互亲近。

【人类起源观】  土家族人对人类以及本民族起源的一种看法。土家族的人类起源观念存在着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即原本存在说、神创说和人创说。本词条主要阐述“原本存在说”。“原本存在说”基本上是其宇宙起源观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重版。土家族人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原本存在,因而人类也与宇宙一样,是原本存在的高级智慧生物。《摆手歌》中有这样的记载:宇宙混沌态出现之前,人类早就已经存在于大地之上。这些混沌之前生活的人们,几乎也与今天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土家族人的人类起源观实际上就是人类没有起源,因为他们原本就存在,原本就与宇宙同在,与神灵同在,人类并非神灵创造。这样的起源观念,无论是在古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文化观念中,都是十分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他们看来,地上人与天上人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并无多大差别,这两类不同的高级智慧生命体在宇宙中,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生存空间中生命发展的两条平行线,不断绵延发展而永不重复。

【神创说】  土家族人在人类起源问题中,所持的一种神创造人类的观念。土家族人认为,宇宙混沌态出现之后,原初的人类都灭绝了,于是天神墨贴巴派张古老和李古娘重新创造人类。两人忙了九天九夜,却因为忘记给所造的人类造肚脐眼和肛门,结果所造出的人“睡着不会出气,坐着不能站起,站着不会走路”。于是墨贴巴再派依窝阿巴重新造人。依窝阿巴用自然中的植物和泥土造人,她用葫芦做头,竹子作骨架,泥土作肌肉,树皮作皮肤,树叶作肝肺,豇豆作肠子,茅草作汗毛,并造了肚脐和肛门,才真正创造出了新的人类。土家族人这种“神创造说”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首先是造人的材料全是自然物质,这一造人现象表明人的生命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神的“功劳”只不过是将自然物质组成人的形状而已。其次,认为一旦人类与自然界脱离联系,就不能生存下来。如神灵的第一次造人就是因为没有给人类造出肚脐眼和肛门,而脐带本身则象征着人与母亲——自然界的血肉联系。不造出肚脐,也就意味着割断了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故而失败。土家族人在其有关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神创说,与其自身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经验分不开。哪怕是谈论神灵创造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这种对大自然因素的作用的强调。

【人创说】  土家族人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所持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见于土家族的洪水神话。洪水前的人类道德素质极为低下,他们粗鄙,野蛮,以人为食。为此,天神墨贴巴便派遣雷公对人类实施惩罚,用大洪水灭绝人类。但雷公考虑到人类中依然还有一对善良的兄妹存在,便在洪水之前,给善良的兄妹留下瓜种,让他们种入地里,结出一个巨大的瓜,等到洪水淹没世界的时候,兄妹俩躲进瓜里,最终得以逃过此劫。兄妹俩劫后余生,发现茫茫大地上荒无人烟,最后只好兄妹成亲,生下了一个大肉团。他们用刀切开这个肉团,将碎肉和着泥沙以及其他物质撒向四面八方。于是,这些碎肉块便变化为各个不同民族的先祖,“连沙带肉甩出去,成了客家人;连泥带肉甩出去,成了土家人;连苗带肉甩出去,成了苗家人……”土家族人对人类进化历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人类遭遇“浩劫”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个哲理:浩劫并非是人类生命进化的终结,相反却是其生命进化的转折和契机。在每一次浩劫之后,所带来的却总是人类进化的更加高级境界的出现。土家族人的这种十分独特的认识,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人类进化的艰难历史,同时也闪烁着其民族辩证思维的思想光辉。

【价值观】  土家族人对客观对象以及人本身的价值现象所持的看法。土家族人认为,对事物或人的价值判断,应该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事物能否满足,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需要等角度综合地加以考察衡量。但土家族人也认为,价值同人的需要紧密相关,人的需要却不能够决定事物的价值,因为客观事物有着自身的客观基础,即它有着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只有当这些属性与人的需要相结合的时候,才能显示出事物的真正价值。土家族人的价值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价值的实在性。土家族人对事物价值的衡量,最先考虑的就是其价值的实在性。其次是价值的群体性。即衡量一种事物的价值,不仅看它能否满足个人的需要,更强调这一事物对本民族或本村寨民众群体需要的满足水平。尤其是在群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哪怕是这件事对个人不利,甚至会导致个人利益的牺牲,包括个人生命的牺牲,但只要对群体有利,土家族人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最后是价值的精神性。在土家族历史中,有很多尚义忠君、道德传家的仁人君子,他们代表了土家族人对精神价值的执着追求。

【时间观念】  土家族人对时间的看法。土家族人的时间观念具有以下特色:恒在性、不可逆性和珍贵性。所谓时间的恒在性,主要是指时间的无限性。土家族人的时间的无限性,可以作两种解释:即对于宇宙本体而言,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而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时间却是有限的。人生匆匆,不过几十个春秋。所谓时间的不可逆性,是说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一旦流逝就绝不会重来。尽管土家族人也有宇宙轮回的进化观念,但具体到个人的生命时间,却是无轮回往复的,而所能循环往复的只能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循环”下去。所谓时间的珍贵性,表现为人们对时间的珍惜态度。土家族人不喜欢怠惰慵懒的人生态度,都十分珍惜时间。这种对时间的珍贵性的认识,促成了土家族人勤劳节俭的社会风气,这对土家族人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哲学价值。

【空间观念】  土家族对空间的一种看法。在土家族人的观念中,空间是指什么都没有的区域,土家语称“契契得泰”,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空无”。土家族人的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的特色,即他们强调空间的无限性的同时,又承认空间的有限性;在肯定空间的永恒性的同时,又重视空间的瞬间性;他们相信空间有神圣空间与平凡空间的区分存在。土家族人一方面相信空间是无限的,上下四方,无限延伸,永远没有边界。但相对于具体的主体而言,空间却是有限的。土家族人还相信,空间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但对于具体的个人生存空间而言,这种空间的存在却往往是瞬间性的,暂时性的。土家族民间歌谣:“儿子养得强,何愁去买田。儿子养得弱,买田值么个?”买田,其实就是个人占有空间的一种扩张的形式。如果儿孙无才无能,那么,这种空间的扩张就是暂时性的,瞬间性的了。在土家族人的心目中,神灵无处不在,他们经常活动在庙宇祠堂,自家的堂屋、火铺等神圣空间,其余的地方则是属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神圣空间与平凡空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需要在一些平凡的空间中举行某种仪式,那么,这时的这片平凡空间便迅速转化为神圣空间了。反之亦然。

【齐物说】  古代土家族人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看法。土家族的“齐物说”有着他们自己的思考。土家族人强调人的齐一,物的齐一,同时,还强调人与物之间的齐一,概括起来说,就是佛家所说的“众生平等”,众生齐一。在这种齐一的基础上,土家族人甚至还认为人与物之间,有时还可以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实现互相转换。首先,土家族人所认为人的齐一、物的齐一,是建立在人、物本质上齐一的观念基础上的。他们强调人、物在其本质上有着齐一性,即人、物在其起点与终点上都是一样的。所谓来于泥土,归于泥土,就是对这种齐一性的真实写照。其次,土家族人甚至还认为人、物之间可以实现精神或物质层面的相互转换。土家族人有这种观念:人如果良心不好,尽做坏事,死后投生将变为牛马还债。这种转换在哲学层面上向人们宣示了土家族人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

【天人感应】  古代土家族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神秘主义的认识。即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土家族人认为,人的言行不管怎样的私密,也无法逃过天的监视。他们相信“头上三尺有神明”,无论你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会在神明的监督之中。因而土家族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自我衡量,自我反省,以免遭受上天的惩罚。如果人们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同样会获得天的奖励的,一个人如果作恶多端,那么他的行为一定会遭受上天的惩罚。这种观念主要在人们的社会伦理层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理学观】  古代土家族人对天地自然之理的一种认识。在土家族人的社会生活观念中,理有两种内容,一是指天理,即上天为人类制定的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生命法则;一是指人理,即人的社会行为之理,它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必须服从天理或人理,只有这样,这个人才会在社会中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并获得人们的尊重。如土家族流行的一些民间谚语,记录着人们对理的认识:“事从理上过,鞋从底上破”;“牛无力打横耙,人无理讲横话”。人们强调“理”的最高权威性,在其社会生活中与其他人发生矛盾以后,首先就是“讲理”,谁有理就听谁的。理在这里事实上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衡量标准。土家族人关注“理”的运用,突出“理”的道德层面,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思想方面的贡献。而这种关注社会实践层面,倾心社会道德层面的倾向性的形成,与土家族人的务实性的民族品格分不开。作为生活在环境险恶的山地民族,他们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上,都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视为其社会实践的最基本的原则,这也是土家族理学观念不同于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心学观】  古代土家族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于人自身本性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虽然与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的思想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社会实践层面,却又有着明显的差距。土家族人并未将心视为最高哲学本体,而是将其视为人的本性。首先,土家族人十分看重人的本性。他们在衡量或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总是从人的本性,即其心的角度来进行的。譬如说某人心好,或者说某人心不好。又如“选女婿”,俗话说“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看田庄”,只要对方心好,其他的都不十分重要。其次,他们认为人心是复杂的,要对一个人的本性做一番准确的评价,必须进行长期的考察、审慎的辨别、理智的思考。再次,人心是可塑的。人的本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其谚语:“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狐狸变妖精。”本性塑造的功夫最好是在幼儿时期进行,“树从小扳直,苗从小扶正”,一个人一旦个性养成,且秉性固执的人,其本性的可塑性就会降低,“冷铁难打,大树难直”。经过其自身的努力和外因的刺激,人心依然会发生变化的,因为他们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有可塑性。

【五行说】  土家族人对世界的物质构成以及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它原本属于汉民族古代的哲学观念,这一观念已长期渗透进土家族文化观念中。在土家族人看来,天下万物尽管纷繁复杂,品类浩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他们共生共存,相生相克,从而构成了整个宇宙。这里所谓的“五”,即构成宇宙的五大元素;这里所谓的“行”,指这五大元素的运动、循环、相互作用。五行观念在土家族人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甚广,如男女结婚,土家族人总要对结婚男女的“八字”(即命相)进行一番预测:先将其生辰八字按其所处时段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不同的类型,再根据其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推导,如果命相中的五行相和,则可举行婚礼,否则便将劳燕分飞。生小孩、起新屋等均如此。

【五行相生相克】  土家族人对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的认识,基本上沿用了汉民族的观念,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生,即生长、变化、形成;克,即矛盾、争斗、控制。所谓“金生水”,指“金”在火的作用下化为液体,即“水”;所谓“水生木”,指植物在水的滋润下生长壮大,欣欣向荣;所谓“木生火”,即“木”经过摩擦作用,而产生出火花;所谓“火生土”,即植物在火中燃烧,化为灰烬,而灰烬即“土”;所谓“土生金”,指“金”总是蕴藏于土石之中,经冶炼而产生金属。所谓“金克木”,指金属工具可切割、砍伐植物;所谓“木克土”,指植物的根系可以穿透土层,并可控制土壤;所谓“土克水”,指筑土为堤,可以防堵洪水;所谓“水克火”,指水可以灭火;所谓“火克金”,指烈火能熔解金属。

【二元论】  土家族人对世界本原认识的一种思想观念。土家族人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世界之两种不同的本原,但物质与精神并非完全独立的本原。具体来说,土家族人承认物质在其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并非纯粹只是一种物质的运动过程,而是会受到精神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被精神所决定。这里所谓的的精神,主要是指超自然的精神因素(即神灵)和人自身的精神意志。并认为物质在其运动过程中,如果这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愿意对其施加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便常常表现为决定性的影响,而人的精神在物质运动或社会实践过程中,也有可能影响超自然的神灵,使之按照个人的意愿对物质世界发生影响。如其民间谚语云:“男也勤,女也勤,谷如黄金棉如银。”这就强调了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土家族人对精神力量的强调,具有浓烈的唯心主义色彩,这种唯心主义色彩完全是被迫产生的。其压迫的力量就来自生存环境。他们只能被迫的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强迫自己相信那种虚无缥缈的超自然力量会同情和保护自己,以获得一种心理安慰。

【阴阳说】  土家族对宇宙万事万物的矛盾性存在的一种认识。它是汉民族古代哲学的阴阳说思想的一种传播。这种哲学上的阴阳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十分接近。因为它同样认为事物的矛盾统一性,同样强调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均是矛盾统一的结果。土家族地区有一大批从事阴阳、风水、巫术等职业的人员,他们将这种阴阳说的哲学理论用于对社会人生各种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方面,从而使得土家族人的阴阳观念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譬如说人们居住的房屋,就强调阴阳协调,否则将对人们不利。在选择房屋宅基时,以山为阳,以水为阴,若是能够背山面水,山多阳气,水多阴气,阴阳协和,藏风聚气,房子也就获得天地之生气,就是比较好的屋基地了。同时,房屋内部,也需要注意阴阳协调。人们依据《易经》八卦的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东、北、东南、西南是阳位,南、西、东北、西北是阴位。从住宅的建筑结构来说,阳位设实墙,阴位设门窗。在修建房屋时,要在房屋的座向和朝向方面考虑到阴阳的协调,并从墙体和门窗上注意阴阳的结合。否则就阴阳失衡,会导致居住者生活或事业的失利。

【实践至上】  土家族人对社会实践的一种肯定性认识。土家族人感受到的实践至上,就是将社会实践当作衡量人的价值、事物的价值,乃至衡量真理的尺度。它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人们要想认识世界,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窗口,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在他们看来,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所谓“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草鞋没样,越打越像”讲的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实践就是最好的认识之路。这里所谓的“看世上”,指的就是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去认识。其次,实践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最好途径。用土家族人的话来说,就是“上一回当,学一回乖”,“会讲不离口,会打不离手”。这里所说的“上当”,指的就是实践中的挫折和失败,经过这种挫折以后,就不会再吃亏上当了。再次,实践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衡量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其价值到底有多大,仅仅从其外表或者语言表述来观察是不行的,而是要将它置于社会实践之中去检验。“把戏怕过手”,“能干不能干,要在干中看”,“不挑担不知力大,不走路不知力长”,在土家族人看来,只有从实践中显示出来的价值才是真价值。

【贵朴】  土家族人的一种人生观念和美学思想。所谓贵朴,就是将素朴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或美学境界,强调朴素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反对奢华,反对不自然的人为修饰,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美。在土家族人心中,朴素是人的纯洁的素质。它伴随着人们的出生,与人们相依相伴。人本来就是一个自足的生命体,无须修饰,也不应该修饰,因此,他们认为修饰、奢华,都是违背人的本质的。在日常生活中,土家族人以朴素为上。他们的服饰衣着,吃穿住行,无不注重朴素。土家族人不仅生活以朴素为上,而且也自觉地追求朴素的境界。“良田千顷,日吃三餐;高楼万丈,夜睏八尺”,这句土家族人的格言警句充分地表明了其人生观念和人生追求。而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土家族人在其艺术创造中,也注重艺术的朴素风格的追求。尽管人们都知道土家族织锦确实以其色彩斑斓著称于世,然而,在这种斑斓的色彩之中,依然蕴涵着朴素的精神。织锦中的每一种色彩全都是自然的色彩,织锦中的每一种图案,也都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抽象,亦非纯粹为了追求美感。

【变与恒】  土家族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认识。在土家族人心中,变与恒是一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变,即指事物的运动变化;恒,则指静止、永恒。变是事物的常规形态,恒只是事物暂时的过渡形态。要说事物的形态真的有恒态的话,那么,变就是它的恒态。无论是宇宙天地,还是山川河流,万事万物一切都处于永不停顿的变化之中。唯有变,才是生命的本色,才是事物的本性,才是世界的本原。不过,土家族人在肯定事物的变化、重视事物的变化的同时,并不彻底地否定事物的永恒性,至少不否定事物的相对永恒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变与恒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变中有恒,恒在变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用变的眼光来看世界,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王朝更替,历史兴衰,这些包含着天翻地覆般的巨变因素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也都全部成为常态。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所以,土家族人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们都绝不悲观失望,无论获得怎样的成就,也绝不得意忘形,也因此养成了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坦然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气说】  我国古代哲学用来表示物质存在的一种哲学概念。在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后,这一概念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在古代汉民族思想中,气更多地倾向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生命的构成,但在土家族思想观念中,气却更多地倾向于人生与社会层面。土家族人思想观念中的气,分阴阳不同类型,即阴气和阳气。阴气泛指阴暗、潮湿、寒冷、低下、重浊、柔弱等,阳气则泛指光明、干燥、温暖、高尚、清轻、刚强等。社会生活中的不良之徒、不良之事、见不得阳光的行为、动机,信仰领域中的鬼魂等,都属于阴气的范畴。阳气则在社会生活中,与此相反相对。这种有关气的认识,虽然也深受汉民族思想的影响,但将“气”的思想观念,专注于社会人生层面,还是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的。土家族人所说的气,更侧重于生命之气,正义之气,还包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如“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气可鼓而不可泄”,这类格言谚语,就是从社会人生的角度来说的。在土家族人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不能像动物一般地活着,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正义感,有骨气。无论是在个人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民族的生存危机时刻,总会有一些铁骨铮铮的土家族汉子勇敢地站出来,为了社会的正义,为了民族的存亡,舍生忘死,英勇奋斗,马革裹尸,血荐轩辕!

【知行观】  土家族人哲学认识论领域中的一种思想观念。在土家族人看来,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概念,要知行并重,行中求知。土家族人认为,知来于行。其谚语说:“不做怕做,做了易做。”他们认为,无行即无知。实践中去认知,就会获得真知。“不湿脚的人捉不到鱼,不上山的人赶不到肉。”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获得对捕鱼、狩猎实践的真知。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土家族人认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当然,这种认识并非是以行代知,而是行中有知,行中求知,同时,知又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土家族人所说的行,不是盲目的行,也不是为行而行,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的行动。这样的行,也许可能会遇上挫折与失败,但是,这些失败却是获得成功的资本。“上不尽的当,学不完的乖。”每一次上当与失败,都是求知道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正是在这种失败和挫折中,人们逐步发现真知,改进自己的实践环节,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元气】  本属于汉民族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哲学概念,是指构成万物的原初物质。土家族人的思想观念中,元气则演变为事物内在的核心,或者说是事物的精髓。有时人们说某一事物被伤了元气,就是指这一事物的内在精髓受到严重损伤,土家族人常常将元气这一概念运用于社会人生现象的描述中,而逐渐地与其宇宙本体论疏离。他们认为,作为个人身体方面的元气,是可以培养的,可以日益壮大的东西。当一个人元气充沛时,则这个人的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反之,则身体虚弱,精力衰竭。当元气运用于社会群体的时候,它更多的是指民族的有生力量,包括社会的财富、社会的青壮年人数等具体的东西。在土家族人的观念中,元气既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也常常指一些具体的物质性的内涵。人们往往用它来描述个人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精神层面上,元气更多的是指个体的道德修养,社会的道德风气。元气是可以培养的。土家族人说的“固本培元”,对于社会群体来说,其含义是强调社会道德建设。他们认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民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民族,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战胜的民族。

【民生至上】  土家族人政治哲学领域中的一个哲学概念。其主要内容就是强调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强调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们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土家族人所说的“民生”,指的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尽管土家族人不排除个人的奋斗,但他们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强调整个民族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土家族中的杰出代表,更是侧重于整个民族的群体发展问题,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亲身践履,用自己的言行为“民生至上”这一目标毕生奋斗着。

【心无二用】  这是土家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在认识人的自身大脑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个哲学概念,其主要内容涉及人脑的功用问题。这里所说的“心”,不仅仅是指人的大脑,还包含着人的精力、注意力、意志力等。这里所说的“用”,主要是指功用,效率。在土家族人看来,人们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只能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而不能同时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也不能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心里挂念着另一件事情,否则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心无二用”概念的提出,表明了土家族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人脑的基本功能,除了人脑的感知、思维功能之外,还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和监督功能。这是土家族人对人脑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土家族人在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层面上一种认知的超越。

【形质论】  土家族人对事物本质思考的一种看法,即对事物的形式和质料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土家族人看来,有的事物,其形式与质料是一致的,比如说自然界的大多数事物,从其形式就能够认识到其质料的构成方式。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尤其是将形质论的思想运用到人类社会中时,这种形式与质料的差异性往往更具有普遍性。“马屎皮面光,肚里一包糠”,形象地概括了事物的差异性。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与事件由于人的伪装,而使得其形式与质料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大,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就会越费力气。

【刚柔说】  土家族人关于事物性质的一种观念,也是其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在土家族人的思想中,“刚”“柔”是一对意义十分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运用过程中,其所代表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刚,即刚强、强大、勇毅;柔,即柔婉、温柔、柔韧等。土家族人一般也强调刚柔兼济,这种刚柔兼济不是兼融,不是对半分,而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对象面前,各有侧重。譬如说,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中,虽然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土家族人却选择一种刚强,他们扫荡倭寇,为朝廷立下了著名的“东南第一战功”。又譬如在“改土归流”时期,清王朝在土家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土家族人则选择了柔顺,积极向政府投诚,并以极大的忍耐力接受了清政府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的改造,从而获得了整个社会进步的良好机遇,也使本民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社会个体成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待生活中的问题时,同样是灵活地选择刚柔的方式。就一般情况而言,他们主张刚强,“男儿无性,寸铁无钢;女儿无性,乱了麻蔷”。但是,土家族人主张阳刚,却并非是要一味地蛮干,而是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灵活的方式应对。

【贵和】  土家族人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理念。“和”指的是协调、均衡、团结。从某种意义上说,贵和就是强调“无争”,宁愿自己先退一步,也不愿伤害他人。由此可见,土家族人的“贵和”观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内心的宽容。当然,这里所说的“贵和”,首先是针对土家族社会内部的关系处理,其次涉及如何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土家族人懂得,仇恨是一把双刃剑,报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同样受到伤害,所以“冤冤相报”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在与人发生矛盾之际,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土家族人“贵和”,也并非是毫无原则的,“和”的根据在于一个“理”字。只有在“理”的层面上,作适当的退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才会顺利地转化为一种和谐与亲近的关系。由此来看,土家族人“贵和”,实际上则在于“贵理”。

【直曲】  土家族人对“理”的一种衡量标准。有理者为“直”,无理者为“曲”。理有曲直之分。有的理是正理、直理,有的理则属于歪理、曲理。理的直曲是可以辩明的,土家人有这样的民间谚语:“有理上得金銮殿”,“水越澄越清,理越辩越明”,“好的讲不坏,坏的讲不好”。辩明理之曲直,可以化解矛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培养社会的正义感。从人的道德品质的角度来说,直曲这一对概念在土家族社会中也显得十分普遍。土家族人喜欢性情耿直、为人正直的人,而讨厌那些曲里拐弯、绕来绕去的人。“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从”,“不怕人不敬,只怕己不正”,“只要心正,不怕男女同条凳”。

【乐观精神】  土家族人对待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心态。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总是更加关注事物的正面价值,而尽可能地回避事物的负面价值,并把最大正面价值作为其行为的动力。这种乐观精神的内核,集中表现在民族的自信、自强上。纵然是已经陷入困境,他们也相信,这种困境只是暂时的现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困境是可以突破的,前途依然是一派光明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土家族人的乐观精神,其实也是从困难中增长能量,于挫折中建立自信,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最终铸造出自己的独特的乐观主义精神。

【进取精神】  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向上、立志有所作为,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精神状态。土家族人进取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强烈的求胜欲。就是“既然做了牛,就不能误人间的春”。他们总是为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工作目标,勇于迎接挑战,并努力要求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出色一些。其次,是旺盛的求知欲。土家族是勤奋好学的民族,清代嘉庆《龙山县志·风俗》中,就曾这样描述过土家族人乐于求学的情况:“城内外则相尚声华,固陋尽洗,视通都大邑,几无少殊。”最后,是突出的发展欲。土家族人不甘心于现状,无论是建功立业,还是居家生活,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山地,在“大地方”创一番事业。

【天人对抗】  土家族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主张的一种积极斗争、奋勇搏击的人生态度。土家族人的天人对抗思想,是其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土家族人自身的文明进程中,天随人愿的事总是很少发生的,相反,大自然经常站在人的对立面,似乎在有意地与人们作对,人们自然便会形成天人对抗的思想观念。最能表现这种天人对抗思想的是土家族人的巫术精神。他们在自己的历史进程中,更多地是运用自己的巫术与自然界展开搏斗。光绪年间《湖南通志》就记载着湘西土家族巫师求雨的故事,就是土家族人与自然斗争的一个缩影。一般来说,巫师求雨,既然神女已经赐予雨水后,巫师就会拜谢神灵,然而土家族巫师却坚持要求得到更多的雨水,继续尽力去寻找,结果得罪神灵。在面对神灵惩罚的时候,巫师依然凭借自身的力量坚持战斗,直到最后法术用尽,丧身于洞穴之中。土家族巫师与神战斗,是天人对抗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

【矛盾观念】  土家族人对于矛盾的看法。在土家族人的语言中,没有“矛盾”这个词,他们常常将矛盾的意思用“荦窠”来代替。“荦窠”就是比较复杂难办,伤脑筋的问题,这里借指矛盾。他们认为,“荦窠”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这种对于矛盾的普遍性的认识,致使土家族人从不回避矛盾,总是勇敢地面对矛盾,积极地分析矛盾,认真地解决矛盾。同时,土家族人还认为,矛盾不具有相同的模式,也不具有固定的规格,它随着事物运动形式、时机、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因而他们在面对矛盾的时候,总是会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自己所面对的矛盾的特殊性质,并针对其特殊性采取相应不同的解决措施。他们认清了矛盾的差异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的性质。在土家族人的矛盾观念中,他们还了解到矛盾的转化,转化的方向根据其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人们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差异性而出现差异。人们发现了矛盾而不去解决,本来简单的小矛盾就有可能转化为复杂的大矛盾,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活态思维】  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指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土家族人的活态思维,即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运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讲的就是活态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①逆向思维,这是一种背逆通常思维模式的一种思考方法,它总是从相反方向进行思考;②侧向思维,就是避开问题的正面锋芒,从侧面去思索,即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多作思考,要义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要求思维的主体头脑灵活,善于另辟蹊径;③横向思维,即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它倾向于探求观察事物的所有的不同方法,而不是接受最有希望的方法,并照做。这对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是十分有用的。

【因果论】  土家族人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他们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如“种豆”是“得豆”之因,而“得豆”则是“种豆”之果。土家族人在分析问题时,总是首先探寻问题形成之因,因之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土家族人也认为有时会出现无果之因或无因之果的现象。事物的发展一般来说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性,但有时候偶然性的因素常常会改变其必然性的发展方向,甚至还会彻底地改变事物发展的性质。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另外,土家族人还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时还会有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情况。

【辩证思维】  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角度,和运动发展的观点出发,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来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土家族的辩证思维包含以下的思维方法:首先是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其次是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最后是抽象与具体。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从而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

【数字观念】  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字所形成的一些观念。在土家族人的数字观念中,有吉祥数字观念和非吉祥数字观念。所谓吉祥数字,是指那些被人们认为能够给人们带来吉利幸福的数字,而非吉祥的数字则是被人们认为将会给人们带来不幸或灾难的数字。土家族人在数字观念上忌讳“满”的数字,具体来说就是忌讳12,在土家族人心中,12“满”,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12个时辰,因此,12意味着“满”。同时,12的倍数也属于“满”的数字,如243648607284……这些意味着“满”的数字预示着亏损,所谓“满遭损,谦受益”就是这个道理。土家族人认为9最为吉祥,因为9在土家族人意识中,属于阳数中的大数字,充满阳刚之气,是兴旺发达的象征。“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人也在数字观念上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崇尚68等数字。

【互渗】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意思。思维的互渗主要是指存在物与客体之间、此在与彼在之间、灵魂与肉体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是一种原始思维的形式。原始思维专门注意神秘原因,它无处不感到神秘原因的作用。如一块玉米地里有几株玉米长得特别强壮,原始先民就不会从土壤肥力、人工劳作等方面思索,而只是将其归结为是这几株玉米自身灵魂“苏醒”的结果,或者认为是谷神或别的什么神灵对这几株玉米施展法力的结果,这种此岸与彼岸之间、人与神之间、肉体与灵魂之间的互渗,就成了原始思维的主要形式。互渗的思维过程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它既非逻辑思维,也非反逻辑思维,而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在旧时湘西地区土家族人的思维世界中,这类原始思维的互渗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比如说家中如果有人头痛脑热,身体不适,人们便会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无意之间对祖先不敬,祖先对患者略施薄惩。所以他们也不去医院看病,而是买些祭品来祭祀祖先,求祖先息怒,并保佑家人今后平安顺利。在今天,这种思维的互渗现象虽然已经急剧削弱,但并未绝迹。

【亲和自然】  土家族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所形成的一种哲学观念。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关系。土家族人亲和自然,崇拜自然,相信自然万物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神灵,人们只有崇拜它们,祭祀它们,才能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物质。倘若对这些神灵不敬,它们就会降下灾难和不幸。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人对自然的崇拜早已过了泛自然崇拜阶段,而是对自然物进行有选择的崇拜。比如说,它们崇拜山神、土地神,崇拜石神、火神、太阳神、雨神、井神等,在动植物方面则崇拜白虎、老鹰、蛇、蛙、牛、毛娘神、谷神、树神等,这些崇拜对象都与其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生活。这种自然崇拜现象,可以理解为是土家族人与自然亲和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崇拜的过程中,自然物开始进入人们的心灵中,获得人们的认同,而人们也在自然物的心灵中获得某种程度的认同,这种双向认同的结果,使得自然物这种异己的力量逐渐转化为一种利己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说,亲和自然其实也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

【集体主义观念】  土家族人主张个人从属于集体,个人利益应当服从村寨、民族的利益的观念。土家族人的集体主义观念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人逐渐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其目的的。只有将个人的力量融合到自己所属的集体中,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在自然和社会的强大压力下,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土家族很多格言警句,如“一人踩不死地上草,众人走出阳关道”,“一人不如二人计,三人冒出好主意”,“一虎势孤,众鸟蔽日”,“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扯得船”,“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些都是他们集体主义观念的直接体现。

【心身】  土家族人对于人的心身关系的一种观念。他们认为,人的心和人的身体是两种本质不同、但又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实体。在他们的思想中,人的身体是物质实体,而心则是非物质实体,尽管如此,二者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心灵状态的改变会影响到形体的改变,而形体的改变也可以影响心灵的改变。但是这种相互影响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身体因为年龄的衰老或疾病、意外灾祸等死亡以后,这种相互影响就会因此而结束。不过,人们却相信人死亡以后,其心(或者说灵魂)依然存在,它要么化为神灵,要么转化为人再次投胎转世,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人生观】  土家族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具体表现为土家族人的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首先,他们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但是痛苦并不是人生的目的,痛苦是磨砺人生的磨刀石。一个人要真正有大出息,就得吃尽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他们还认为,人在获得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人幸福和社会的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一点上,土家族人的人生观是与其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紧密相连的。其次,是荣辱观。土家族人认识到,人有“小我”与“大我”之别,小我即自我,或家庭,大我则是指村寨、民族、国家、人类。人活着,不仅是为了小我,更应该为大我。土家族人承认,作为个体的人,如果能以合理合法、不掠夺、不伤害他人的原则来约束自己,这样的“自我”是值得尊重的。

【梦的观念】  土家族人对梦的看法。土家族人将人们的梦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梦,即梦见什么就发生什么;一类是反梦,阴极则吉,阳极则凶,谓之反梦;一类是籍梦,也就是托梦,人们认为神灵或祖先会通过梦来向我们预告吉凶祸福。对于那些普通的梦境,土家族人的解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认为这些梦是寻常现象,譬如说,梦见蛇,就说是要发财,因为蛇像串钱的绳子;如果梦见棺材,也是发财的征兆,棺材者,光明正大地发财之谓也。如果是一些不寻常的梦,人们就会比较重视,尤其是关于已故亲人经常在梦中与自己相逢的时候,或者已故亲人向自己提出某种要求的时候,人们就会加倍重视它。比如说已故亲人在梦中告诉你说,他没有钱用了,或者没有房子住,没有饭吃等等,那么做梦的人就会采取实际的行动,或将此梦转告给其直系亲属,或直接烧纸焚香,以安顿已故亲人的灵魂,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无忧无虑。

【现象】  事物或矛盾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的表现。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能够反映事物或矛盾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而事物或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歪曲表现则是假象。土家族人尤其重视现象的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他们看来,能够区别事物或矛盾的真象与假象,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干的试金石。现象的真假辨别,主要靠两种东西,即个人的智力和实践经验。二者相较,则社会实践经验更为重要。对于现象的真假,土家族人认为,假象是因为虚弱而产生。只有心虚的人才会掩盖事物的真象,制造一些假象来蒙蔽人。不过,假象终究是会消散的。所以,土家族人一方面强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敞开心怀,接纳世界。

【实在】  主要指实存的与可能存在的东西。而在土家族人的哲学思想中却只认为那些实际存在的东西才是实在。实在这一概念也用来作为伦理学的概念,即用来对人的道德人品进行评价的一种标准。譬如说某人是一个实在的人,就是对这个人的人品的诚实厚道所作出的评价。作为一种哲学概念的实在,它既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须条件,也是人们思考研究的对象,比如说自然界的实在、社会界的实在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然界和社会界中的实在中生存着、发展着,因此,必须要对这种意义上的实在进行永远不停的探索和研究,努力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而作为一种伦理学领域的概念,实在却成了土家族人终身追求的目标。

【经验】  指通过自己的感官同客观外界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有关客观事物的现象及相互联系的认识。土家族人对经验的认识还包括对感性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或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经验是十分宝贵的,无论这种经验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经验。土家族十分尊重经验丰富的老人,认为老人是全社会的宝贝。“家有一老,如同一宝”,就是他们尊老的明证。对于土家族人来说,成功的经验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它自身就是从成功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它所包含着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路、方法、技艺,都直接指向成功。失败的经验,也是同样宝贵的,虽然人们不能以它为模仿对象,但是它却可以作为一种参照物,一种警示牌,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教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种教训可以避免人们重复先前的失败。

【理性】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在土家族,理性更多地等同于理智,它既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和感性相对,同时也指处理问题时,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问题的态度,即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时,决不冲动,不全凭感觉,而是需要经过全面的、冷静的、客观地进行分析以后,再决定自己的行为。其理性观念大致上包括以下的内容:①冷静的态度;②全面的认识;③深入的分析;④稳定的心态。土家族人有关理性的概念,还包括依靠逻辑推理而得到可靠的结论。在他们坚持理性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逻辑推理方法的坚持。值得一说的是,土家族人对于理性概念把握的时候,也注意到对非理性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的理性和非理性是辨证统一的。理性是人的主要方面,对人起主导作用。非理性是人的次要方面,对人起干扰作用。但是,非理性的存在也有它的重要意义,人的非理性中又蕴涵着理性,在潜意识和本能中受理性的支配和左右。

【情感】  对行为目标是否达到的自我评价时的所激发的生理反应。土家族是一个重情尚义、热情大方的民族,因而他们对情感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都有情感,无情则非人。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十分复杂的,但总体上则可分为正与负、真与假两类情感。正面的情感是指感动、兴奋、快乐,激发人们积极上进,奋发向上的情感;负面的情感则是指那些让人忧愁、愤怒、悲伤、沉沦、堕落、悲观厌世、愤世嫉俗的情感。土家族人认识到,不同的情感会对社会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负面情绪时,就会自省;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正面的情感时,就会加强这方面的行为,以建立起友好的情谊。而所谓真情,则是指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所谓假情,就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掩饰、扭曲的情感。真情不一定都好,假情也不一定都坏,要根据抒情的对象来判断。对真心朋友,自然得真情相待,但对于非真心朋友,适当地掩饰也是一种生存的必需。另外,土家族人也认识到情感的调节作用。他们认为,能够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人,即心理成熟的人,才能够洞察理解社会。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