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丧葬习俗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丧葬习俗

【接气】  土家老人在临终之前,其儿女们要围坐在老人身边,守候着老人,一直到老人亡故为止。特别是在老人亡故之时,其长子必须让老人靠在他的背上,或将老人抱在胸前,等老人吐出最后一口气,这叫做“接气”。如果老人亡故时,其儿女不在身边“接气”,在其心中会有一种终生的遗憾。俗话说“养老送终才算儿”。故而当老人病危时,儿女们不管身在天涯海角,都会迅速地赶回家,为老人送终。有的儿女离家太远,没办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赶回家,据说老人因为挂念儿女而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他会凭借自己生命的意志力苦苦坚持到儿女们都赶来为止。龙山的土家族群众还会在老人“落气”之前,将老人床上的蚊帐拆下,谓之“推帐”。这样,老人的灵魂就能很清醒地“上路”,不会在阴间的道路上迷路而误入“枉死城”受苦。老人去世后,家人会围着老人哭泣,这种哭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送终”。不过这种哭泣有一种禁忌,就是不能让眼泪落在老人的身上,说是亲人的眼泪落在老人身上后,老人会走得不安心,使他心中常常挂念家中的亲人,就会常来家中探望。而死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属于另一个世界的阴魂,来家中会给后代子孙带来疾病和不吉利。

【含口】  在老人瞑目之后,土家族人要在死者的口中放一点金子或银子之类的东西,如今多放硬币,谓之“含口”。这种“含口”的习俗,大约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古人“含口”最早是饭,后来人们觉得“饭”不洁,于是改含碎玉或贝壳,其目的在于它们的纯洁天然。但是,为什么人死后一定要含饭或金银、钱币呢?原来是活着的人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亲人空口走向另一个世界,因为死者非是饿死之人,而是正常的“寿终正寝”。

【烧落气钱】  老人落气离世后,家人要给亡者烧落气钱,使老人到阴间有钱用。一家老小都要放声大哭,一则表示伤心,二则通过哭声向左邻右舍及村里人报丧。“落气钱”一般要烧36两纸钱,不能多,也不能少。烧后的纸灰垫在棺材内,或装入布袋放在老人手中,意思是让老人随身带走。有的地方还在亡者的手上和口中放几片茶叶,让他去天堂的路上喝茶解渴。

【血湖灯】  专对女亡者的丧葬仪式。旧时认为妇女生产时污血染地,罪孽深重,于是孝家子女特地为十月怀胎、血盆产育的母亲解罪而安排这一仪式。解血湖灯的场地,是在住房附近选一丘干田或平地,挖一个卧室大小的池子,灌红色血水(桃树皮熬成),水深约12厘米。中间堆一个小岛,岛上栽一株松树,树上挂灯和一两件亡人衣物。池内放一条鲤鱼,鱼尾用麻线系一只纸扎小船,船里点灯。道士念念有词,作法解灯。

【报丧炮】  土家族老人去世后,家人要燃放三眼炮,谓之送老人上路的“启程炮”,也有报丧之意。村人听到报丧炮后,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前来帮助料理后事。

【买水浴尸】  老人过世后,亲属请梯玛到井边或溪河边取回一罐或一竹筒水,有的地方是由其长子或长女去取水。在取水之前,需要在水边烧几张纸钱,意思是向当坊土地买水。同时采一些桃树叶、乌泡叶、水菖蒲加入水中煨或烧热,为死者洗沐,即用热水抹身,即在亡者的脸上、胸口、背脊、手脚板心各抹三下,谓之“抹五心”。洗沐,表示人是赤条条的来到人世的,现在也应该干干净净地回到阴曹地府,谓之清清白白,面见阎王。

【穿寿衣】  又叫“穿老衣”。一般人家穿三套,富有人家穿七套以上。男穿长衫,女穿短服。亡者年龄有多少岁,就用多少根青或蓝棉线扎成辫作腰带。梳头后,包青丝帕或青布帕;亡者若尊亲尚在,只能包白帕系麻腰带。脚打绑腿,穿上寿鞋。寿衣,土家族有生前试穿几次的习俗。

【铺柳床】  一块临时拆下来的门板,置放于亡者的床前。当亡者穿好寿衣后,用朱砂点一下亡者的脑门心、背膛心、手板心、脚板心,再将亡者移到“柳床”上。在移动亡者的时候,是不能抱下来的,而是用一块布铺在床上,将亡者移动到布上,然后由24人将其提到“柳床”上,称为“下柳床”。在亡者的脸上盖一张纸钱,用白棉布将其全身遮住,脚边点茶油灯或桐油灯。这时,可将亡者的床铺草及不要的衣裤抱到村前十字路口烧掉。

【布棺】  布置棺材。亡者下“柳床”后,人们开始布置棺材,将棺材从原先的置放处移到堂屋正中,大头正对神龛,小头正对大门正中,保持垂直状态,清扫棺材内刨木花之类的杂物。于棺材内铺黄表纸,一般需要铺100张。然后,丧主(亡者的长子)前往邻居家“借”灶膛中的草木灰,均匀地洒在棺内,再撒上烧落气钱的纸灰,盖上一层黄表纸。除此之外,如果棺材事先未油漆过,则此时需要很快地请人用土漆合上熬制的“光油”漆好棺材,使之通体黑亮。

【入殓】  将亡者移入棺材内。入殓时间一般是需要等待亡者的所有亲人赶回家以后才能进行,意思是要让所有的亲人都能在入殓之前看上一眼亡者,其中也包含着让亲人们验证一下亡者确属正常亡故。当亲人都到齐以后,帮忙众人将亡者移入棺内,燃放鞭炮,盖上棺材盖,但盖子不要盖紧,要留出一些空隙,让棺材盖稍斜一些即可。直到准备举行丧葬仪式的时候,才由梯玛或道士封棺。

【鸡鸣枕】  亡者入棺前,得事先在棺材内安放一个枕头,叫做“鸡鸣枕”。它是用红布缝成的三角形枕头,内装灯草,外画两只公鸡。说是枕头里面填充灯草,比较空心,这样后人就不会出聋子。相传这“鸡鸣枕”还是诸葛亮征南蛮时创下的一种习俗。明代的沈周在其《客座新闻》中曾这样记载道:“偶武孟,吴之太仓人也,有诗名,尝为武冈州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鸡鼓起擂,一更至五更,鼓声次第,更转不差。既闻鸡鸣亦至,三唱而晓,抵暮复然。武孟以为鬼怪,令碎之。及见其中设机局以应夜气,识者谓为诸葛武侯鸡鸣枕也。”旧时的“鸡鸣枕”为陶器,后改为布制品。现今龙山县土家族丧葬习俗中,还保持着这种习俗。

【停丧时间】  即将灵柩停放于某处,久而不葬的风俗。据北宋司马光《家范》所载,宋代有停丧不葬的风俗,一方面是迷信风水,希冀葬事吉利,给生人带来富贵兴旺;另一方面是想厚葬,但目下经济力量不足,寄希望于日后发达了阔绰地打发先人。停丧不葬,两宋以后愈演愈烈,至清代而极盛。湘西地区土家人有这种久停不葬的习俗,湘西清代地方志皆有记土民“停丧火化”,被视为恶习而禁之。清光绪《龙山县志·卷十一风俗》:“贫者三日葬,富者数十日数月不等。”明代永顺宣慰使彭世麒侧室向氏、宣慰使彭翼南,均停丧一年有余(两合墓志均藏永顺县文物局)。从湘西土家族地区今存清代、民国墓碑可见,停丧数月至年余者比比皆是。民间停丧时间一般为五天或七天,少则三天。

【灵堂】  指安放灵柩、供人吊唁的场所。死者亡故后,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堂设在自家的堂屋。当老人亡故后,用黄表纸将堂屋中的神龛纸蒙起来,意在不让祖先们看到这人间悲伤的事情,也有不让祖先蒙羞。靠神龛的一方置放棺材,棺材置于条凳之上。靠大门一方,紧挨着棺材摆放灵桌一张,灵桌上呈放烛台、香案、祭品,桌下放瓦盆一个,谓“丧盆”,供焚烧纸钱用。灵桌两边扎灵屋。棺材头部、脚部各置油灯一盏,谓“长明灯”。大门上贴“当大事”大字横条,两边贴巨幅挽联。

【扎灵屋】  灵屋,即亡者灵魂居住的房子。湘西土家族地区有扎制灵屋的习俗,一般使用竹篾和彩纸制成。先用竹篾扎成房屋的构架,然后糊上彩纸。灵屋的制作十分精美,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其形状往往是现实生活中常见住房的微缩,多为两层小楼,也有阔气人家扎的灵屋有三层且几幢相连,高不过五尺。与灵屋配套的是许多纸扎的金银元宝、锦衣玉囊、宝马香车、花匠奴婢,至今又有的扎电视、电话、电脑等。据说灵屋连同这些东西,经道士做法事焚烧后,亡者的灵魂就可以获得同样的住房。故而,湘西土家族地区多在布置灵堂时扎制灵屋,出殡时焚烧,为亡者送去新住房,使之衣食无忧。

【棺罩】  属篾扎纸糊艺术品,只在送葬仪式上专用。棺罩是套在棺盖上的“罩形”祭物,它有两大作用:一是为送葬仪式增加肃穆气氛;二是让路人明了亡者的性别。凡属男亡,正顶点扎一只白鹤;凡是女亡,则扎一朵莲花。规格尺寸依照亡人的棺盖大小而定。棺罩为长方体四角罩,4个翘角缠花吊须,边由彩纸缠绕,前后两头写“寿”或“奠”字,两边写对联如:守孝不知红日艳,思亲唯见白云飞。棺罩上缠系无数花朵、彩须、彩边为装饰,所用之纸,多为黄、蓝、白、绿等色。往日,各个村寨都有扎制棺罩的工匠,现在一些集镇开设了制扎花圈、棺罩的店铺。

【扎哈哈台】  这是土家族人在“改土归流”之前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哈哈台”是停放死者的处所。灵堂设于本家堂屋中,在神龛顶上揭开几块瓦开个天窗,谓之“天门”,意为亡灵升天之门,并在天窗口置一辆纺车。堂屋正中央搭一座约3米高的台子,谓之“哈哈台”。堂屋外面的坪坝中竖一根大竹桅杆,用一匹数十米长的白麻布,一头系在天窗口的纺车上,一头遮过神龛,铺过“哈哈台”,扯出堂屋门外,系在大竹桅杆的上端。然后,将死者洗澡,穿衣,用双腿盘坐或平卧形式放在“哈哈台”上,脸上盖张黄纸。台前设灵位供桌。请梯玛主持丧葬仪式。梯玛祭丧时,将纺车慢慢倒纺三转,以示亡灵乘着飞车,沿着白麻布铺成的“灵魂之路”徐徐升天。此时,锣鼓齐鸣,炮火连天,牛角呜呜,极为悲壮。巫师装扮成死者,身背包袱、雨伞,向儿孙演唱告别辞,意思是说死者到遥远的地方去了,儿孙们不必挂念他。此俗“改土归流”后因官府严禁,只用于梯玛丧祭仪式中,其他人亡故基本不用。

【插箭辟邪】  “改土归流”以前,土家族老人逝世后,家人立即在其住房四周插上很多竹制的箭杆,并在大门上画上一张弓。据说这样做了以后,就可以防止“白虎”前来伤害尸体,亡者就可以全身离开人世了。

【封棺】  即盖棺。土家族人的葬礼,入殓是把死者放入棺材的第一步,不盖紧棺盖,在举行丧葬仪式前,才盖好棺盖,用钉子钉实,旧时往往用4根竹钉子钉,后来才用铁钉,每根钉子只能锤打三下。用草纸将棺盖口粘牢封实。盖棺时,亡者晚辈齐集棺材前,最后一次瞻仰遗容,女性往往悲痛大哭。

【点脚灯】  亡者入殓后,在亡者的脚部棺材板下须点亮一盏油灯,用一只碗盛菜油,放上灯草点燃,谓之点脚灯,意思是为亡者照亮将要行走的路。

【点头灯】  亡者入殓后,在亡者的头部棺材盖上点亮一盏油灯,与脚灯同。有的村寨则置于棺材板下。同时在棺盖上放一只碗,盛满米饭,放一枚煮熟的鸡蛋或刀头肉。头灯与脚灯,还意味亡者一生清白,光芒耀眼。两灯在整个丧葬仪式中都不准熄灭,葬事方大吉大利。

【孝服】  孝子在丧葬其间所穿的特别的服装。孝服一般由白棉布或麻布制作,无扣,以麻或棉纱为带系之。在整个居丧期间,所有孝子都必须穿戴孝服,且不能理发,不能洗浴。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戴白布帕子,表示哀悼。披麻戴孝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土家族头戴白布孝帕,身披白布孝衣,无扣,以带系之,忌穿鲜艳华丽衣服。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若为女性,则戴在右袖。

【孙子女孝服】  孙儿孙女孝服要求比较简单,在孝服孝帕上缝上一块红色的布条,一是区分儿女与孙儿孙女辈的标志;二是表示亡者福寿双全,正寝善终;三是表示亡者可以给孙儿辈带来吉祥。

【重孙孝服】  亡者生前高寿,儿孙满堂,男性逝后被誉为是老龙归山,女性逝后被誉为黄金归窖。作为重孙辈戴孝时只须戴一顶孝帽即可。为了与孙儿孙女辈区别,在孝帽上缝上一块绿色的布条即可。

【姊妹淡孝】  凤凰县土家族丧俗。姊妹孝是指和亡者同辈人的戴孝。如亡者的妻子或丈夫,亡者的兄弟和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人。这些人行孝礼时只行淡孝。一般是素衣素服,不披麻戴孝。如丈夫亡故,妻子只能在发髻上换上绿色的绒线,或者在头上插一些柳叶或桃叶。按照习俗,在3年时间内,未亡人穿的和用的一律不能现红,连裤带也要缠上黑色的布带。其他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妹等,只要亡者死后满7日就无须戴孝。

【哭丧】  亲人亡故后,子女在棺材四周哭泣,以示哀伤的习俗。哭丧时多以哭为唱,即唱哭挽歌,是表达对亡者深切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湘西土家族民间哭丧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三是“经”。“散哭”,特点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没有限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亡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套头”,有内容限制,哭词主要有“抱娘恩”“十二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亡者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丧时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身上,否则对亡者不利。

【吊丧】  亲友接到讣告后前来灵堂祭奠,并慰问死者家属。吊唁的人在即将进屋的时候燃放鞭炮告知主人,主人放鞭炮迎接亲友。吊唁的人进入灵堂,随到随拜,向亡者上香三炷,俗有“先死为大”,除了长辈不下跪外,即使平辈也要跪拜。男性吊唁人多哀痛不语,女性吊唁人则抚棺恸哭,亡者亲属女性陪哭。亡者家属跪拜答谢。吊唁者携带祭礼,有香、烛、纸钱、鞭炮、谷米、苞谷、祭幛、钱币。女婿还必须备活羊一只,在灵堂前杀,活祭亡者。今流行送花圈以表哀思,花圈多者达三四百个。

【烧猪头香】  吊丧习俗。安葬前一天,女婿及其家族前来祭奠,一般要送猪头一个、活羊一只、纸钱三斤六两、挽联一副,谷米、苞谷、祭幛等物若干,叫“烧猪头香”。

【火把卡】  古丈县土家族吊丧习俗。“火把卡”为土家语,意思是“烧大大(姑妈)”,即姑妈去世后,后辈亲人前来烧香悼念。后辈亲吃丧堂饭叫“吃火把卡”,亦称“吃断亲饭”,谓亲已到头了。后辈亲须乘天黑而来,点着火把,人马轰轰,背着猪头及香纸、牵着羊,来到村寨口,百十根三眼铳齐放,炮火连天。孝子手持燃香,双膝跪地,磕头哭呼,把后辈亲接至灵位前,磕头上香。火把卡人吃饭任其延时,不许催餐,桌上不许有空菜盘等,须随吃随添。

【祭文】  祭文是旧时新故老人的子女嫡系及亲族的晚辈为其生前人品德行的赞颂之文。祭文常用于丧事的大葬日,在灵堂前吟念。吟念时,长孝跪于灵前,次孝立于左或右(根据亡人的性别,男左女右),两人手持祭文,请一师者吟念,其音悲伤,催人泪下。祭文多写于5尺或7尺长的白布上。一般用五言句或七言句及三言句写成。师者书时免冠,单跪书至“之良辰地”。孝家摆上利食,本孝勿书,非长寿老人忌上此文。祭文的具体写法:第一行:中上方写“祭文”或“祭父文”或“祭母文”,大于正文字;第二行:中上方写“时维”二字,略小于“祭文”字;第三行正文:写新故的时代,去世时间、寿阳及德行等;结尾:“哀哉”可与正文尾句同行,需间隔三字距离,写在下方;“尚飨”写在另起行的中上方。另有一种祭文,由舅家(后辈亲)吊孝时书于素布上。

【听示】  凤凰土家族丧俗。土家人认为,人虽死,但灵魂还在。故而在亡者出殡的当天,认为已故亲人走得十分匆忙,会有许多心里话要向儿女交待,儿女须在晚上到坟前守夜,再一次听从父母亲的教诲。当太阳西下时,儿女准备好蜡烛香纸,带上被盖,来到亲人坟前。夜幕降临后,在坟前燃香点烛,在新坟堆上摊开被盖,侧着左身睡,用左耳贴在坟头听亲人诉说。尽管这只是一种幻想,却表达出土家人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

【唱孝歌】  湘西土家族守灵期间,为悼念亡灵、慰藉人心,会请歌手来唱孝歌,也有歌手不请自来的。歌手大多是业余性质的,他们会唱多种孝歌,还能即兴创作。唱孝歌时间多在后半夜。唱时,有单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续唱或合唱的。传统孝歌有送亡歌、丧堂对歌、二十四孝歌、孝子王祥卧冰歌、孝子安安送米歌、十月怀胎歌、辞灵送神歌等。唱孝歌时有锣鼓伴奏。

【打绕棺】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五溪蛮家中老人过世后,“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如今之挽歌”。唐人樊绰《蛮书》:“夷事道,蛮事鬼。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可见在古代五溪地区已有绕棺而唱之习俗。今打绕棺程序如下:一是开路,即为亡魂引路,引其去西方极乐世界;二是请圣,请诸神来为亡者作证,证明亡者已故,为其超度,带其去极乐西天;三是绕棺,道士或巫师在前,孝子在后,沿着灵柩而绕,道士边走边唱诵经文,为亡者探寻地狱世界,以便解救亡者之灵魂;四是安方,带领孝子贤孙,烧香焚纸,奉送给东西南北中五方之主神,请求他们放过亡魂,让其升天去西天世界;五是报恩,赞颂亡者生前之劳苦功绩,孝子以报答养育之恩;六是对案,佛祖、诸神一同查看亡者生前所犯罪孽,无论犯了何罪,按照佛法的戒律,都要打下地狱,受到惩罚;七是入狱,为寻其亡魂,带领孝子进入阴森恐怖的地狱,去寻找被打下地狱的长辈之亡魂;八是破狱,道士用锡杖打开紧锁的地狱之门,使亡魂得以新生;九是散花,亡魂走出地狱之后,引领来到天堂,金童玉女夹道欢迎而举行;十是送神,亡魂已被诸神解救升天,任务完成,辞谢佛神,送其回家;十一是辞灵,为亲朋与亡灵举行告别仪式,绕棺完毕,准备发丧。

【打廪】  又名“跳牌”或“跳流落”。土家族一种古老的军葬仪典,流行于凤凰、吉首、泸溪三县毗邻土家族地区。“打廪”,土家语,汉语意思是表演对巴人先祖白虎神廪君的防御与战斗场面。由于跳演者要手持竹弓、盾牌,故又名“跳牌”。而主持跳演者为“流落”(土家语,汉语为巫师),才又名“跳流落”。举行“打廪”,是在安葬上山前夜。天将黑时,灵堂燃香烧烛,“流落”身穿青黑色法衣,头戴法帽,肩扛祖师环刀,立于灵位前;4人装扮成将兵,倒穿蓑衣,象征远古战甲,手持竹弓(由于盾牌不易制作,现今不握盾牌了),站在两旁;一人站立于棺木左边击鼓。当击鼓者咚咚将鼓敲击三声,“流落”念咒奠酒祭灵。第二次咚咚鼓声响起,站立于“流落”两旁的战甲发出一声“嗬嗬喂——杀!”的呐喊冲锋之声,“流落”巫师将祖师环刀扬起,“打廪”开始。“打廪”时,由击鼓者击鼓指挥,战甲持竹弓在前,“流落”扛祖师环刀押阵于后,在灵堂绕着棺木跳军战舞蹈。全堂“打廪”,要擂击三堂小战鼓、三堂大战鼓,跳三十六堂跑马、七十二堂破阵,唱军战“擂歌”“喏歌”“齐歌”“廪歌”。每跳演一次跑马、破阵,煞尾皆要发出“嗬嗬喂——杀”的呐喊声。跳演至半夜,要“呷卡斋”,即吃“猎餐”,表示犒赏三军。全堂“打廪”跳唱完毕,天已拂晓,接着便是出殡。

【打围鼓】  围鼓是戏剧的一种演唱形式。旧时丧堂中的打围鼓,乐器仅鼓一只,土老司奠酒祭灵后,掌鼓者擂鼓清唱,诉说亡者平生事迹。今有专门的打围鼓队伍,三五人组成,一人主唱,众人合唱,增加锣钹一类的打击乐器合奏,声势壮观。常唱剧目有《金沙滩》《五台会兄》《打龙袍》等。

【夜堂鼓】  又名“桶子鼓”“夜锣鼓”“哀鼓”,土家语叫“啷扯扯挫哧哈”。是土家族丧葬中的一种仪式鼓歌。仪式有:一是陈设;二是开鼓、请神歌、请亡灵、开路;三是参拜亡灵;四是拜客;五是传唱;六是撤五方、安神;七是送亡、送骆驼;八是散花。旧时,夜堂鼓所用道具只“月牙鼓”一件乐器,形似湾月,后消失。现所用鼓为土家族地区流行的圆鼓。仪式表演时,由一名掌堂师舞之蹈之,鼓手兼歌手35名,团团而坐,击鼓而歌,上唱下接,如同曲艺,唱、道白、表演兼用,内容丰富,达到悦神乐人的目的。演唱剧目有《庄子戏妻》《唐皇后出殡》《孟母三迁》《泥马渡江》《岳母刺字》《梦中哭竹》等。

【闹丧】  停丧期间,亲友皆来守灵,通宵达旦。僧道诵经后,有打绕棺仪式,为消除疲劳,还有打围鼓、夜堂鼓、唱孝歌,歌者对歌时常挖苦打趣,让人捧腹大笑,歌舞连台,伤事喜办,俗称“闹丧”。清乾隆《辰州府志·风俗》卷十四载:“俗初丧……里党无论亲疏,皆来坐夜。鸣锣击鼓,歌呼达旦,谓之闹丧。”朱辅《溪蛮丛笑》曰:“踏歌,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歌节。丧家椎牛多酿以待,名踏歌。”今伤事喜办的闹丧习俗非但不减,更有放电影、请戏班演出等活动。

【解灯】  又称为“盖灯”。给亡人驱除黑暗,送去光明,使之一路前行,不至于迷路于中途的丧葬法事。解灯有十数种,如小十王灯、大十王灯、填还灯、观音灯、弥陀灯、血糊灯(适用于女性亡者)、地藏灯等。每一种灯针对想象中的一种阴司间的神祇。最为普通的解灯是“十王灯”,主要是针对十殿阎王,求其开恩,赦免亡人生前的“罪孽”,使其早登天界或转世为人。解灯与绕棺相结合,由道士35人执灵幡前导,一边敲击铜铙,一边口中念唱解灯经文,孝子及其亲属神情忧伤地跟着道士绕棺而行。每至灵前,随道士向灵柩鞠躬行礼。有的地区,还有端灯解结的仪式风俗:道士给跪着的领头孝子一个盘子,盘内放一瓷杯,杯内盛满清油,然后放上灯草,点燃油灯,口念咒语,领头孝子把灯恭恭敬敬地送上棺盖放稳。其他孝子依次照办,使棺盖上亮起九盏灯,并铺香纸、香米,棺前桌上烧香燃烛。

【开路】  开通冥路,送亡登程。开路有大小不同的规模,有钱人家开大路,即“唐祭路”,绕棺歌尸,谈道说法,时间3天,道士20来人;次为“引路”,请引拜引,进贡十正,时间2天,道士10余人;一般人家开“五方路”,时间1天,道士35人;困难之家请道士1人开个“点子路”。“五方路”以上,道士要做多种不同的法事,如请水、请幡、掩神、陪差、迎尸、成服、闭殓、出殡等。开路中还设“爬路鸡”,即杀一只公鸡,去毛剖肚,整鸡蒸熟,放于灵柩前,示意亡魂迷路,即由鸡带路,周游地府。由于“开路”主要是为了给亡人指明前往阴司的道路,以使其顺利到达目的地,故而有关开路仪式中所念唱的经文的主要内容在于禀告诸神,祈求诸神帮助亡人,以消除亡人初到到阴司时的种种畏惧与担心。

【解结】  土家族民间认为,无论死者生前如何与人为善,但大大小小总会与人造成一些误会,结下一些仇怨,因而需要请道士为死者举行解怨化仇的仪式,名曰“解结”。只有解开生前在人间所结下的仇怨,才能无挂无碍地进入到阴司,否则亡人就有可能在今后与其“冤魂”相逢于阴司而得不到安宁。“解结”仪式一般在“开路”仪式以后举行。先由丧家用黄色线穿钱币若干,打成若干难以解开的死结。然后请道士三五人在灵柩前一边诵经,一边解开死结。每一个死结的解开,意味着解开死者生前曾与人结下的一项仇怨。同时,人们也以为死者不甘心离开自己的亲人,阴魂不散,那么,每解开一个死结,也就意味着解开死者内心中所结下的死疙瘩,这样就可以让死者安心地毫无挂碍地前往阴间。故而道士在解结时所念的经文中,其内容大多属于劝世慰人、宣扬生死有定、表彰好人、劝人为善、勿作奸恶之事等。据说,经过这一番仪式以后,借助佛祖神力,亡人就可以幸福地在阴司生活了。

【破血湖】  民间正一派道教为有子女的女性亡者“开路”中的一出特有的法事。民间传说,凡妇女死亡,其灵魂要堕入“血河地狱”受苦受难,丧家要做法事进行超度。具体做法为:用茅草扎一草人,身披红衣红裙,挂在寺庙的大钟内,昼夜徐徐撞钟,旁有和尚念经。每过7日,加一蒲团,经过七七四十九日,蒲团加至7个。然后,亲属去庙里延僧数十人,念咒作法,举放烟火,并制作纸人纸马,以及城垣、桥、池、恶鬼等类,连同草人一起焚化,据说这样做了以后,死者的灵魂将获得超度,不再经血河地狱的苦难。其做法为:在灵堂桌下放一碗以纸染红的水,代表“血池”,道士俯地吟诵血湖词,声调甚哀,众人听得流泪,亲属齐跪于地,更是泣不成声。道士吟完血湖词,死者亲属一个个跪地喝一小杯血湖水,以此为亡者生前生儿育女血污他物而解罪。其词意在于叙述亡者十月怀胎之苦,有强调后人当报养育之恩的劝世意义。

【散花】  丧葬中带有一定娱乐性的祭祀仪式。凭道士的口才,唱各种花名,给听众以娱乐的享受,并向主家索取利市(一般用一段红布,俗称“瓜子红”)。道士数人,由“主科”手端花盘,盘中放苞谷壳,倒头子酒(上好的高粱酒),点火燃烧,道士边走边唱散花歌词,将酒火撒向五方。歌词为七言民歌体:“散花要散葫芦花,葫芦花,结疙瘩,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得疙瘩撞疙瘩。”

【开三门】  丧葬中为亡者超生仪式。土家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冥冥世界中徘徊不定,需要为其指点迷津,不然就会误入枉死城而永世不得超生。为此,须由道士执法引导,为亡灵开通三门,即天门、地门和佛门。首先是开天门,道士念动咒语,请求天神打开天门,为亡灵引道,逃过枉死城。其次是开地门,仪式、目的同前。第三是开佛门,超度入佛,或者升入天界成仙。开三门表现了土家族对已故亲人的关注和对彼岸世界的想象。

【水陆道场】  也叫“水陆法会”“水陆大会”“水陆斋”等,是中国道教、佛教中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设斋供奉以超度水陆众鬼的法会。旧时湘西土家族地区一些大富人家在老人亡故后,偶尔也有举行这种大型的水陆道场的。现行水陆道场一般行7个昼夜,包括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法事内容。基本程序是: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幡。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至此水陆道场即告圆满结束。水陆道场最盛大的仪式则需要进行七七四十九夜,其场面更为浩大,一般聘请的道士、僧人多则数百人。民国以后,这样的大型法事活动已经少见。

【文武道场】  土家族丧葬习俗中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半个月。土家族信仰中,如果亡人在外遭遇惨死,不是善终,就不能入住神明祖先的神龛牌位,若要跻身家先神龛,家道殷实人家,孝子必做“文武道场”以解之。文,道师先生;武,梯玛巫师。办丧事时,道师、梯玛各数十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道师扎灵堂做道场,诵经念佛为亡人超度;梯玛于户外高搭“赈济”台,供奉酒、肉、饭、果、茶等祭品,行巫施法专门“招待”那些“赶场子”远道而来的“孤魂野鬼”,为它们“赈灾救济”。“赈济”台上,除了掌坛道师“布文”外,多由掌坛梯玛“行武”。梯玛身披法衣,用牛角号令,用铜铃、司刀、斩刀、五色绺巾棒行法施术,令其所有的“鬼们”听从令律、管理和调遣。“赈济”的目的有二:一是要鬼们替亡人到阎王殿求情,不能让其打入十八层地狱,早登极乐世界,回归祖先神位;二是令鬼们不可在亡人灵堂造次、惹是生非,保护主人一家及一方百姓平安吉祥。期间,梯玛上刀梯、摸油锅、踩火铧犁、戴烧红的三脚架等,巫风巫术,无所不能。每做完一场道场,必行一堂法事,交替进行。

【孔明灯】  又叫天灯,土家族人称之为“放烟火架”。相传,孔明灯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的。土家族人在丧葬仪式中燃放“孔明灯”,其实质用意与“解灯”仪式相似,主要是为亡灵照明。在土家人看来,“孔明灯”的飞升,意味着亡灵升上天界,而在灵魂升向天空时,其子孙后代都将会获得先灵的护佑,获得吉祥、幸福。

【丧葬刀梯】  在土家族民间看来,非正常死亡者,如果没有采取特殊的“手段”帮助他们,他们的灵魂将无法早登天界,也无法转世为人,故而其丧葬仪式自有其独特之处。汪明瑀曾在1954年来湘西土家族地区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土家族人“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还要请土老司上刀梯超度(作法时把刀梯竖立在脚盆里,先烧纸,土老司一面摇铃,一面赤脚踏刀刃上梯。死者的儿子、媳妇、孙男、孙女依序赤脚随之而上,上到梯端,转从另一个与刀梯衔接的普通木梯下来,这样就算法事完毕)”杨昌鑫在《土家族风俗志》中也叙述了凤凰县土家族这种丧葬习俗:“若非正常死亡,如凶杀、自缢、投水、战殇、难产等等,尸体不能置放于堂屋举行葬仪,须在村外举行葬仪。若是死殇、鬼恶,还要举行上刀梯超度……巫师要赤脚踏刀而上,在柱端吹牛角,摇铜铃,镇邪压鬼。举行上刀梯,非常隆重,观看者成百上千。”

【打山杠】  又称“紫杠”,一般用一截竹竿,小孩手臂一般粗细,其上用纸钱间隔一段距离包裹起来。传说这是一种可以打鬼的武器。土家族人相信,当出殡之时,沿途会有鬼魂拦路,此时,道士就会用此为法器,猛击棺盖,惊吓鬼魂,尤其是在抬丧人感觉肩上重量陡然加重的时候,就需要道士赶走爬在棺材上的鬼魂。

【发丧】  把棺材移出灵堂,准备抬往墓地。出殡那天,天快亮时,祭奠礼仪结束,亲属辞灵告别。道士敲击铜铙,口中念动发丧词,手持紫杠。当道士念至最后,大喝一声,用紫杠将棺材上一块盛有燃烧的香段的瓦片击碎,人们同时也发一声喊,迅即将棺木用手抬出灵堂外宽敞处,放在两条长凳上,捆绑好龙杠和杠套。棺材上盖红色寿被或毡子,寿被上罩五彩“棺罩”。孝次子怀抱一开叫的雄鸡,以隔邪气。发丧时,八位抬丧的青壮年每人喝一碗酒,吃一块压肩肉,各就各位。孝长子双膝跪地,头顶丧盆(放在灵柩前烧化纸钱的瓦盆)。道士手持斧头和一碗饭,边念咒语,边走近棺木,突然将饭碗砸向棺材,抬丧人立即上肩抬起棺材就走,孝长子把丧盆掷地摔碎。鞭炮锣鼓齐鸣,丧葬队伍出发。

【躲出丧】  出丧日,如若时辰犯忌,而又没有其他时辰可供选择,孝子孝女便不参与发丧仪式,避于另屋,不看见发丧即可,叫做“躲出丧”。

【出殡】  把灵柩运到墓地。发丧后,孝长子走前,扛“引魂幡”,俗称“灵头幡”,用孝帕牵头扛,这叫“扛绰”。孝次子怀抱公鸡随后,这只公鸡叫“领魂鸡”。专人丢买路钱纸。还有两个纸札的丈多高大的“方弼”与“方相”,称为“开路神”和“打锣神”。棺材一出门,“方弼”——开路神就被焚化了。到墓地后,“方相”——打锣神也就变成了灰烬。这后面便是灵柩,灵柩后面是鼓乐队,其后是送葬的众亲友,专司放爆竹人。从家到墓地无论多远,其间灵柩不能落地停放,只能换人不能停扛。

【拖丧】  土家人所选的墓葬地多在山上,由于山路狭窄崎岖,且比较陡,因而需要长长的绋,以牵引灵柩,谓之拖丧。另外,抬丧人所走的路往往只取直径,很少绕弯子,故而一路上多爬坡上坎,此时全赖绋牵引灵柩向上。逢坎上坎,逢坡上坡,哪怕是需要穿越庄稼地,也一路向前。抬丧路上,孝子、孝媳们手中拿着一个草把,一路哭泣。当路途难行之时,亲属们会跪于地上,以草把垫地,放声大哭。

【戏丧】  抬棺材时的嬉戏活动。为了体现丧事喜办成分,形成了戏丧之俗。就是在抬丧时,抬丧人故意左摇右晃,把抬杠弄得嘎嘎地响。戏闹到高潮处,前后两班人你推我拉,你摇我晃,有时前进,有时后退,有时向左,有时向右,人人脚下摇摇晃晃,个个恰似醉汉一样颠颠狂狂。但请放心,这是抬丧人表演的高超技巧,显示年轻人精力旺盛、剽悍勇敢的气魄。戏丧后,孝子须走上前去,给抬丧人斟米酒,递香烟、熟鸡蛋和糍粑等。

【讨脚酒】  出灵那天,主人家要专门安排两个人各拿一张长条木凳跟随其后,当抬丧的人表示没有力气要停棺休息时,拿木凳的人立即跟上前去,把木凳放在地上摆稳,抬棺木的人把棺木放在木凳上休息。此时,主人家就要挑着酒桶前去,拿出小瓷碗,让抬棺人舀酒喝。每隔一段距离,又会重演一次,谓之“讨脚酒”。

【买路钱】  在出殡的一路上,必须有人行走在棺材之前,背着纸钱,每走几步,就撒一张纸钱,谓之“买路钱”,意思是向野鬼买路,希望野鬼邪神不要阻拦出殡队伍。

【墓地风水】  墓葬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墓址选择是要看风水的。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墓地的选择。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一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二是死亡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迫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三是其他地方,如生前向往之地等。土家族老人故去后,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大多是老人生前就选好了的,称为寿地。选墓地很有讲究,有“坟打尖山屋打坳”的习俗,即坟头要正对着前面的山峰。墓地要选在龙穴,最好是龙口之中,谓之“龙口含宝”;前方要开阔,谓之朱雀,远处要有座笔架山,可丹笔绘江山,子孙后代知书达礼,出人才;后有靠山丘陵,谓之玄武;左有一脉青山,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跑马,谓之白虎,此墓地为上佳宝地。尚若左边还有一条小河,前面为一荷塘,则是最好的墓地了。

【挖井】  土家族人称“墓穴”为“井”。井是人们的生命之源,后来也代指故乡,如“乡井”“市井”,即此意。挖“井”在葬前一天进行,要举行“开山斩草”仪式,由道士手执挖锄,在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挖一锄,并念道:“一斩东,甲寅乙卯护青龙;二斩南,丙丁朱雀守南关;三斩西,庚辛白虎不动移;四斩北,壬癸玄武守地脉;五斩中,生凭土养,死凭土葬,落穴为堂,世代繁昌。”念毕,由帮忙人等开始挖井。

【热井·画井·祝井】  灵柩运至墓地后,主持葬仪的巫师要下到墓穴中念经,解煞,焚烧纸钱和抬丧时携带的吊挂,以及一大捆干芝麻秸,以示其子孙将会像芝麻粒一样繁衍昌盛,并含有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意义。这一仪式谓之“热井”。然后将灰摊匀,用米画八卦和太极图,写“乾坤”“百子千孙”等字样,谓之“画井”。写完这些字后,将剩余的米抛洒,孝子们跪于井边用衣襟接米,谓之“接衣禄米”。巫师手持“领魂鸡”,口咬鸡冠,用鸡冠血分别在井中的四角和中心位置沾洒,谓之“掩煞”,以隔邪气,并将鸡抛出,由孝子接住,谓之“祝井”。

【挖三锄】  当巫师做完仪式后,鞭炮再次响起,帮忙人等一齐将棺材放于墓穴中。放置时,一般是死者的头部靠山,脚部朝比较平旷开朗的一方,意味着死者在阴间的路将坦荡平顺,后代人丁兴旺,家业发达。巫师接着口含白酒,手抓雄黄粉末,向棺材喷洒,以防虫蚁咬坏棺材。完毕后,孝子单腿跪于棺材盖上(靠近死者头部的方位),先挖三锄土。每挖一锄,要喊一声死去的亲人。最后一锄挖下去后,任其锄头插于地上。然后由其他孝子铲土填坟,帮忙人等垒土砌坟。

【叩谢】  待帮忙人等垒好坟墓后,孝子需要当众给众人下跪,感谢他们帮助自己将老人安葬。此时,无论孝子的字辈多大,也无论帮忙人众的地位多卑微,都不作计较,这是土家族丧葬过程中最为讲究的礼节。

【打伞】  坟墓垒成以后,道士或巫师将“灵头幡”插在坟头,也有的人在坟头插上一把旧雨伞,填土所用的撮箕也要倒扑于坟头上,同时,坟头上还要置一碗饭,饭中有一枚煮熟的鸡蛋。“领魂鸡”归阴阳先生,也有把鸡放飞,谁抓住归谁。孝子把一落黄纤纸放在坟头,用土把纸压住。到此,安葬仪式结束。这柄旧伞插于坟头的意思是让亡者带着雨伞走自己的路。同时,伞在这里也意味着“散”,意思是告诉亡者,他与人家的关系如今已经全然不同,旧时的情谊都已经散开,而一种新型的人伦关系已经建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者不受到死者的干扰,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

【洗“和气脸”】  丧葬后孝子共盆洗脸,以求和睦。送葬之日,事情繁多,一应锁事分为两档,一路人员上山垒坟砌墓,一路人员留守在家清理场子。管事者叫专人煮一锅桃木水,一盆放堂屋里,一盆交与道士先生,作清场之用。堂屋里的那盆桃木水,是用来洗“和气脸”的。亲人归西远去了,他的遗愿是让后人能够和睦相处,永远恩爱。孝子们从山上走回来,都要自觉地捧水洗脸。据传桃木是神木,有避邪纳吉之功效。

【送火】  又叫复三。亡人安葬完毕,焚香烧纸时,一并烧化亡人的灵座、棺罩、生前衣物、被褥、穿戴之属,孝子(长子)先将亡人遗像朝胸,像框底朝外,一路不与人语,带回家中祭祀。丧葬当日,不送火(因葬时已烧)。次日傍晚,须燃一山竹火把送至坟前,烧香烧纸,燃香送火,抚慰亡灵初入葬地的寂寞,同时给左右邻坟焚香烧纸,表示初来乍到者的礼行。第三日,家庭成员、至亲友朋同往新坟,敬肉敬酒,焚香祭奠,添土垒坟,是谓“复三”。从此,三年内只有在社日祭扫,不挂清明,谓之“挂社”。三年届满,树碑。自此,凡后来祭扫都称“挂清明”。

【捉生魂】  给新葬者送火,接亡灵回神龛活动。安葬后第三天送火时,并“捉生魂”,即在坟头寻找活的小昆虫,最好是能寻找到小红蜘蛛。捉回“生魂”后,放于家中神龛香炉中,再烧香纸祭祀,意味着亡者的灵魂已经请回神龛,可以享受平常的祭祀了。

【烧包】  安葬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内,每七天烧包封一次,共7次,谓之“烧包应七”,有的地方称为“做七”。做七的风俗来自佛家经典:“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佛经说,人死以后七日,就会转世投胎,若是尚未转世,则以7日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满,都有可能转世投生,直至第七个七日周期满后,一定会投胎转世的。故而人们在亡者去世后的第一个七日,要设奠一次,直到七七期满。每一次追荐,都是对亡者灵魂的一种超度,一种净化,从而加快亡灵转世投生的速度。在土家族地区,一般平民百姓很少有做七的,他们的经济财力不足,往往将七七追荐缩减至一次性的“烧包”仪式。做法是:选择其中的某个七日,请道士来家中念经超度。道士将纸钱以一寸左右的厚度为一包,用黄表纸包好,封套上画一车夫形象,意即请这位车夫将冥钱运送到亡者手中。一般画24个车夫,其余的冥钱则在封套上写清收受者姓名和“寄送者某某焚化”的字样。在“烧包”时,一般所焚化的冥钱并非只是赠送给亡者一人,而是将远近祖先分别各有赠送,故而所封的包比较多。然后选择一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焚化冥钱的仪式,一并焚化。有的地方,因为家人梦见死者在冥间生活清苦,没有房子,没有钱,于是也会举行“烧包”仪式。这种“烧包”的时间多在农历七月间进行。清同治《保靖志稿辑要·风俗》:“中元日,祭送祖先。新亡者必择初三、四、五日先期烧包。”如果因为没有房子,则会请人用彩纸和竹子扎一座富丽堂皇的“灵屋”,在“烧包”时一并焚化。焚化时,要摆设祭品、燃烧香烛等,最后奠酒祭祀。据说经过“烧包”祭祀以后,亡灵不仅可以得以转世或升天,还可以生活得幸福、安乐。

【孝子三月不理发】  父母去世,作为孝子,3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传统习俗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先亲去世,不理发刮胡以示哀痛、孝行与思念。

【烧社】  祭祀亡灵的一种仪式。社即社日,第一个春社日,土家族人要祭拜新坟,称为“头社”,次年为“二社”,第三年为“满社”。倘若死于春社日之后,则以第二年的春社日为“头社”,余类推。每逢春社日,全家人会带上众多的祭品前往坟头祭奠亡者。前两个社日的祭品为“刀头”“社饭”和香烛纸酒之类。对于“满社”,土家人很重视。所有家族之人都来祭祀,已经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们必须带活羊一只、酒礼若干。在坟前杀羊活祭,众人煮食。烧过满社以后的亡者,就已经结束了“新亡人”的身份,正式登上神座,家人的服孝期也以此日为止,以后的祭祀活动就改为清明节了。

【立碑】  即竖立墓碑。土家族有圈坟立碑的传统习俗,今越来越讲究。圈坟立碑可在生前由自己做好,称为“生基”“寿葬”。也可在安葬的当日进行,或者安葬满三年后过社时立碑,还可在以后的适当时候立碑,更有为亡故两三百年的祖先立碑的。碑文一般刻记亡者的姓名、籍贯、生死时间,立碑人姓名及与亡者关系,亡者生平事迹,墓联等。墓石是天然整块石材,青石板,一面磨光,上漆,再刻写碑文。墓碑尺寸,受传统信仰风水的限制,都应取个吉利。可借助“风水尺”来裁定,即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厘米,将一尺分成10格,每格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旺、害、丁”10个字。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其他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则尽量避开。墓碑有不同的类型,如三厢碑、五厢碑、九厢碑、牌楼碑等。还需要在坟头四周砌料石,称之为“新居”石。有钱人家还在坟墓四周筑上围墙,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更显气派。

【挂清】  清明节祭扫祖墓。土家族人清明扫墓,时间可在清明前3天和后7天之间,多在清明节当日和之前日。全家可统一行动,可单独行动。祭品为清明纸数挂(今增加彩色灯笼、吊挂等)、香一把、烛一对、钱纸一落、米饭一碗、刀头肉一坨以及糖食果品若干。祭仪,男子先砍坟头及周边杂草,给坟头培点新土,打扫干净,挂清明纸;女人与小孩摆祭品,点香燃烛,烧钱纸;晚辈分别跪拜;燃放爆竹。墓碑前点3支香,剩下的香3支一组插于坟头周围。烧钱纸时需对折,正面朝外,亡人才能收到。祭毕,席地食另带的食品,可食祭品。清明扫墓,不但给亡父亡母挂清,还要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太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以及旁系无后亲属挂清,只要能知道坟堆的祖先都要挂,一般人家挂三四代祖先,有的人家直挂到迁于当地的始祖,相去一二十代。每年挂清,少则七八座,多则二三十座。弟兄姊妹多的,可分开分任务挂。未被挂清的坟,会被人认为是无后之人的坟。

【以鸡挂清】  古丈土家族丧葬习俗,俗称“挂rā清明”,rā系土家语,意为鸡。古丈县以鸡公挂清,由来已久。相传土司王之母病危之际,想吃鸡汤稀饭,吃完后言道:“世上千般之食物皆尝尽,唯鸡汤稀饭为上食也。”音落气断。超度择日时,巧遇立春后的第一个“酉”日,即“鸡”日。由此,土司王就开始“挂rā清明”。具体仪式为凡新故老人的子孙穿孝服、戴孝帕并带上炊具餐具和一只大红公鸡,还有贡品、香蜡纸草、三眼炮及炮竹等前往新墓地。孝子抱鸡公跪于墓前呼喊三声新故,磕三个头后,用刀宰鸡公,然后扯鸡颈上的毛蘸血沾在墓碑上。等鸡处理好以后,再把鸡肉与糯米煮成稀饭。用熟食祭祀新亡时,孝男孝女跪在墓前哭喊,接着鸣炮,在坟上挂清明纸毕,团聚吃鸡肉稀饭(其他人均可参与),其意是让新亡看到子孙后代团结和睦,人丁兴旺,求新亡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平安。挂rā清明,多定于每年“交春”后的第一个“酉”日,须连挂三年。

【除夕送亮】  土家族人过年后,第二天汉族等民族过年时,他们要给已故父母、祖父母等送亮过年。清晨即上山,祭品有蜡烛香纸、米饭刀头、糖品果食等,在坟前祭祀。一年中,土家族上坟三次:清明、过年、亡者忌日,一般只上坟前两次,以清明为最重,除夕送亮时不挂清,不除草培土。

【中元接亡】  中元节给亡魂送盘缠。中元节,湘西土家族地区又称“七月半”或“月半节”,汉族地区有的叫“盂兰节”,为三大鬼节之一。相传七月十五地狱大门打开,鬼魂被放了出来,有后人祭祀的鬼魂就回家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这一天夜里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土家族传说农历七月初,地狱门就会打开,放鬼魂出来,到七月十三日(有的说十四)回阴间,故而土家族人多于七月十三日夜(有的是十四日夜),燃烧大量的纸钱,给亡故的老人装盘缠钱、洒鬼稀饭,让他们赶云南大会。烧纸时,用石灰在地面画圆圈,在圈内烧纸,就可以保证让老人得到钱,否则就会被飘荡的孤魂野鬼抢走。

【放河灯】  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夜,燃莲花灯于水上以烛幽冥,谓之“放河灯”,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人们的祝福。一些居住在河边的土家族人,也有此习俗。

【拯孤】  凤凰筸子坪一带土家族的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祭祀习俗。拯孤原是土司祀神的一种宗教习俗,意为招抚流失在外的孤魂野鬼,祈求他们保佑地方风调雨顺、吉祥平安,不要惹是生非、致灾生祸。拯孤类似人世间的收孤养孤,是一种标榜土司土官造福人民、布行功德善果的行为。时间一般为七月中元节。土司土官请道士筑坛行教,凡山坡野地、弯曲小道,全部点上油香红烛,三岔路口烧化纸钱,以招野魂孤鬼。夜晚在水里燃放河灯,点燃香纸蜡烛,为溺死鬼照明引导。道场结束时,撤抛亡魂粑。亡魂粑有鬼头粑、鬼面粑、鬼手粑、鬼脚粑、鬼耳粑等等。抛撒时,人们多聚集抢粑粑,场面热烈。抢到亡魂粑的人,可以消灾除难,吉祥幸福。

【土葬】  湘西土家族古往今来以土葬为其主要葬俗,民间有一种说法,入土为安,入土即是去了阴曹地府,去了安乐世界。土葬坟墓封土堆一般都不大,丘墓、冢墓极少。坟墓用土堆,一般四周用乱石或经石匠精雕细刻的料石砌就,富有人家再打墓碑镌楹联墓志等。

【火葬】  火葬是用火焚化尸体的一种葬俗。唐代樊绰《蛮书》曰:“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湘西自治州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3年在保靖县四方城发现有元代的“骨灰葬”,1996年在泸溪县桐木拢发现有明代生铁罐“骨灰葬”。清同治《来凤县志》:“从前土民有同姓为婚及停丧火化等恶习。”“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有火葬习俗,之后,均为土葬。

【石棺葬】  用石棺、石椁埋葬的风俗。在我国历史十分久远。《华阳国志》:“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在蜀地及全国其他地方均有发现用石棺埋葬方式。在湘西的一些地方也存在此种葬式。1992年,有人在保靖县葫芦寨一座山头上发现一座因乡人开岩场而露出遭到破坏的石棺葬,由于没有留下遗物,无法考证属于哪一时代。

【崖墓葬】  在悬崖绝壁上凿洞穴埋葬死者的风俗。这种葬式,分为悬棺葬、岩洞葬和岩墓葬。悬棺葬,是在刀削般的悬崖陡壁上,人工凿孔插桩,将棺椁置于其上。岩洞葬,利用天然的裂隙和洞穴,置放棺椁。岩墓葬,在悬崖上凿一小穴,纳棺穴中,半露半藏。湘西古称为“五溪”,很早以前就有关于悬棺葬的记载。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云:“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余临江高处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祭祀。初遭丧,三年不食盐。”南宋时的朱辅,在他的《溪蛮丛笑·葬堂》条中曰:五溪蛮地区是“死者诸子照水内,一人背尸,以箭射地,箭落处定穴,穴中藉以木。贫则已;富者不问岁月,醉酒屠牛,呼团洞,发骨而出,易以木函,或架岩屋,或挂大木,风霜剥落皆不问,名葬堂”。今酉水及其支流有十数处悬棺葬遗址。

【寄葬】  实为虚葬。孝家按道士先生的指点,在墓坑的两边各用两根光滑的木杠稍斜靠于两边,然后将灵柩置于木杠上,离地一二寸许,再填土砌坟,谓之寄葬。寄葬的时间长短不定,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月或几个月的。寄葬的原因主要是由道士择日,发现近期时辰不利于孝家,便选择寄葬,直到遇上好的时辰,孝子跪于墓前烧香纸祭亡,道士以一雄鸡血淋于墓一圈,众人把四根木杠抽出,使棺木落地,才为安葬(实葬)。此时需鸣三眼炮,以告慰亡灵。

【拾骨葬】  拾骨葬是指待死者的皮肉和内脏腐烂之后,再将其骨骸收拾起来进行处置的丧葬形式。拾骨葬分寄土、拾骨、埋骨三个阶段。所谓“寄土”,就是将死者用薄棺装殓,埋入土中,这一阶段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大概为三五年。所谓“拾骨”,即待死者肉体腐烂以后,再将其骸骨捡拾起来,加以整理处置,放入“金棺”中。所谓“埋骨”,是将“金棺”再次埋入家族墓地,然后用土堆垒成土包。关于拾骨葬的最最早记载,见于《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但楚国土地宽广,其南部到底是指何处,尚不得而知。不过《梁书·顾宪之传》中也有记载:“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县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据考,顾宪之时在湘州任职,此所言当为湖南之俗。《隋书·地理志》:“南郡、夷陵、竟陵、澧阳、沅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僻处山谷者,则语言不通,嗜好居处全异。始死,即出于中庭,不留室内,敛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选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葬’。拾骨必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唐人张鷟《朝野佥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踏)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有余日。”这里的“南郡、澧阳、沅陵、清江”等地的“蛮左”和“五溪蛮”则指今湘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由此可知,这种拾骨葬在湘西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土家族的拾骨葬即二次葬,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有遗存。民国时保靖县的土家族老人去世后,有的实行“二次葬”。他们把第一次土葬称为“新寄”。葬时,处理较简单,只用一匹白布裹尸,有的只穿旧衣,停尸三日,不举行隆重仪式。葬具只用白木棺,不漆,也无内棺。三年再“实葬”,以后再不迁葬。“实葬”仪式隆重,土老司做法事,亲眷邻里饮宴舞戏,场面热闹壮观。“实葬”时,把骨骸拣进精致楠木匣内,将楠木匣放置在油漆光亮的棺木中。“实葬”必须看风水,择地而葬。家庭经济状况差的虽用原来的棺木,择地“实葬”仍须进行。这是典型的“拾骨葬”遗俗。

【拖石葬】  保靖县首八峒土家族村寨至今尚保留的一种古老而又奇特的丧葬习俗。这种葬俗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仪式:在安葬死者的前一天晚上,孝子在山上选择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用绳索捆好,孝子拖着石头走在前面,后面有人用木棍撬动石头,一直将它运送到即将下葬的地点。富裕人家在“拖石”的时候,还会敲锣打鼓,焚香烧纸,燃放鞭炮,一路鼓乐相送。这块拖来的石头,民间谓之为“宝”。第二天下葬完毕,用石头垒坟后,将这块“宝”石安置于坟头最显眼处。对于这“宝”石的目的,有三种说法:一是与古代酉水河流域土家族人的石葬习俗有关,当石葬改为土葬后,以一块石头嵌入墓头,以示不忘古之石葬根本;二是古代下葬时以石作为安绳索下棺工具的遗迹;三是人们既然称这块石头为“宝”,它很有可能是作为一种避邪的神物,或者是死者灵魂的守卫者。

【夭亡葬】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60岁以前死亡的人,都叫夭亡,土家族特称为“化生子”。土家人所指夭亡,多指未成家的少年儿童婴幼儿死亡,认为他们都还未成人,不能按正常人方式安葬,其葬俗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不能用棺木,只能用木板匣子装殓;②不能停柩于堂中过夜,只能当天夭亡当天埋葬,时间多为傍晚或天未亮;③出殡时,由两人抬木匣,一人扎个艾蒿草把,俗称“烟包”,点燃后跟随在扛木匣者后面,埋葬完毕,将草把放于坟墓旁即可。另外,一家中若连续两三个婴儿都夭亡,人们就会认为这是“讨账鬼”来投胎,故意戏弄人的。所以必须对这个“讨账鬼”实施惩治,不能让它再来戏弄人。惩治办法是,在大路中央挖个坑,将其尸体以俯身的姿势埋葬于坑里,上面填土盖岩板,让千人踩,万人踏,永世不能投胎转世。

【伤亡葬】  非正常死亡者的丧葬习俗。对于非正常死亡者(如遭遇事故伤亡、溺水、坠崖、上吊自杀、被人打死者等),土家族人一般不会隆重地举行丧葬仪式,多数只是将其装入棺材内,迅速地将其埋葬。在土家族人看来,这些非正常死亡者,由于带有巨大的仇恨或怨气,停的时间越长,对人间的怨气就会越大,所以常常是草草下葬。

【卖阳不卖阴】  土家族人买卖田地,其中有坟地时,以坟墓为准,要留出前八步后八步、左八步右八步作为坟地,是决不能卖的,并立石或栽树为界。俗话说“千卖万卖,祖坟地不卖”,若卖了坟地,土家人认为此坟无后人了,故有“卖阳不卖阴”之俗。土家族人习惯在祖坟上栽千年树或坟竹,左右及后面栽松柏树,其意是后人代代发且久长久远,而坟的前面不栽树,俗谓“明坟暗屋”。

【义地】  埋葬无主尸体的地方。根据民国《永顺县志》记载,清代,永顺官府曾在酉水凤滩等地购置义地,设立义冢,安葬水上漂流的无主尸首。土家人历来看重善举,曾有不少地方的民众邀约捐资购置荒地备办义冢。砂坝镇田谷垭上寨与杨家湾接址处,几百年来被当地人称作“义地”或“义地脑的”,实际上就是一处民办义冢,面积在3公顷以上。义地内先后埋葬过数千座坟墓,主要是五种人:一是逃荒乞讨者,远道流落到此暴病身亡;二是川鄂黔经商之辈,途经此处恶疾致命;三是军阀混战时,一些战死的官兵,无人收殓,像当年祝山部队在这里跟土匪火拼死了的许多人;四是一部分红军战士,在大部队北上长征后,遭土豪杀害,找不到原籍亲族;五是当地一些年幼的孩子,痛遭天花等病重创,为不让其污秽之气散落,经村民商议,归葬于此。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