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织锦入选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田 华)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其中龙山县叶氏织锦非遗工坊的《土家族织锦:指间经纬织锦绣》入选。
土家族织锦,民间称为“打花”,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其图案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独特,已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2006年土家族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山县是“中国土家织锦之乡”,也是土家织锦工艺的主要传承地,其中由省级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叶丽萍创办的“龙山县叶氏织锦非遗工坊”先后荣获全国中华老字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全国“游学基地”、省土家织锦专项职业能力建设单位、省“非遗工坊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其创作的土家织锦作品先后获得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大奖,其中《蝴蝶牡丹》《八勾进财》《二姨母回娘家》《土家月明》《迎亲图》分别被省工艺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收藏。该工坊在带动当地百姓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土家织锦产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带动2000余人参与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