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居住习俗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居住习俗

【村寨环境】  湘西土家族村寨的环境虽因地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依山临水,即背靠青山,前依流水。而且特别强调屋后的青山必须森林茂盛,一般是不准人们随意进入的。这主要是居住在稍微平坦地方的土家族人的环境选择。二是强调高峻向阳,这是居住在高山上的土家族人村寨环境的特点。乾隆《永顺府志》:“居必择高峻,履险陟岭捷如飞。”一个自然寨数十户人家,上百户人家者少见。户与户之间留有较宽的距离,可供建晒谷坪、牛栏猪圈之用,还留有菜园地。

【老司城环境】  旧时,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城池建设并不普遍,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老司城,它是土司彭福石宠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袭职下溪州刺史后,迁其治于灵溪之福石郡,其地因福石山(今名华盖山)而得名。新治依山而筑,万峰环拱,灵溪及其支流前后环绕。前有社稷坛,治里三里有观音阁,东南有崇圣殿,供奉有铜铸大士像及玄帝像,为明彭翼南建铸。城自南宋至清雍正六年(1728)为永顺土司治所,是历史上溪州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有人称它为“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

【司城城址】  老司城城址位于永顺县城东部19千米处,是一座修建于宋代的古城,自宋至清600多年,一直是湘西彭氏土司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据发掘出来的司城遗址来看,其城址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衙署区、街道区、墓葬区、宗教区和苑墅区六个部分。宫殿区在遗址北部,有城门4座,分别是大西门、北门、东南门和西南门,还有高达6米、厚约1米左右的城墙,周长约436米。四座城门早已消失不见,但每座城门都有台阶,台阶用卵石嵌铺成各种图案,如太阳形图案、菱形图案等。宫殿区建筑物早已毁弃,根据遗址判断,其建筑物是以大西门为中轴线,自下而上7级连续平台上,分布着比较密集的道路和建筑系统,直达宫墙顶端,以夯土筑基,略高于四周。另外,还发掘出宫殿区内系统地下排水设施,有明沟、暗沟、涵洞等。在民间传说中,这些地下排水设施被说成是“地下有九条按金木水火土五方排定的通道,可达灵溪河底”。

【土司宫殿】  从已发掘的老司城遗址来看,土司宫殿遗址略呈椭圆形,长径147米,短径112米,周长436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宫殿区内有4座城门,可谓面积宽阔,高墙大院,气魄宏伟。遗址下面有砖拱下水道,纵横交错可以行人,殿基下的石刻,砖墙上的浮雕极为工细。土司还修有砖拱对洞,曰凉洞、热洞,还有歇洞,专供避暑防寒之用。街道两旁居民住所遗址则面积窄小。土司规定:土司房子“绮柱雕梁,砖瓦鳞次”,其部下舍把之类“竖梁柱,周以板壁”,而土民的房子则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如有违者即“治以僭越之罪”。从古建筑方面不难看出“只许百姓买马,不许百姓盖瓦”的土司制度下严重的等级差别。

【司城衙署】  位于宫殿区南侧,地势依山临河,衙署区周长408米,面积8762平方米,东南西北四面皆有墙体围护。衙署区内建筑遗址保存较好,大部分建筑保坎均露出地面上,整个区域以西门为轴心,从下而上,形成多层阶梯状平台,保存了大量建筑墙体与垒石坎,一般残高2米以上,遗址较为集中。目前,衙署区内尚有一些较完整的地面建筑,主要有彭氏宗祠,又称土王祠,位于衙署区东部,现存主体建筑的后殿为清同治年间重修。原彭氏宗祠内陈列有10座土司雕像,旁还站立有努力嘎巴、科洞毛人雕像。

【司城街道】  司城城内,商业繁荣,街道星罗棋布,店铺林立。据乾隆《永顺县志》记载,司城内街道“其创建年月世远无征,凡土司衙署宗党悉在,城内铺店颇多,街坊七处”。现司城的街道有名的为正街(新街)、左街、右街、河街、鱼肚街、五屯街、紫金街、上街等。街道路面全由红褐色卵石嵌铺,呈菱形、三角形及其他几何图案,整齐匀称,古朴雅致。街道修筑当在明代早期,也不排除更早的时间修建的可能性。最长的街道是河街,全长725米,由南码头沿山崖往北抵达钓鱼台,与正街平行。最宽的是右街,路面宽度为5.6米,是河街进入宫殿区大西门的主道,起自河边,由西向东而上,直达大西门台级下的卵石平台,并在道路中部与正街相连。

【司城城墙】  司城城墙已经颓毁。从现存遗址来看,城墙高度、厚度不一,一般厚0.451米,一般残高12米。墙体以青石条、大型鹅卵石快垒成,以石灰、桐油、糯米胶结,十分坚固,有些墙体表面至今还保留有1厘米厚的油灰面。

【司城祠庙】  土司时期,老司城祠庙众多,其建筑十分壮观。有祖师殿、观音阁、圣英殿、神武祠、吴著祠、吴著庙、八部大神庙、城隍庙、将军山祠,还有水府阁、五谷庙、福民庙、社令庙、稷神坛、玉极殿、崇圣殿等等。今存祠庙有祖师殿和观音阁。

【圣英殿】  又名“关帝庙”,为祀关羽而建。位于司城东南回龙山的一座高台上。遗址面积600平方米,明万历年间修建。故老相传,此建筑物原为歇山顶木构建筑,有斗拱,建筑样式类似于祖师殿。庙中原有3座铜像,即关羽、周仓和关平,还有青龙偃月刀、大铜钟和用两张牛皮蒙起来的大鼓。尤其是铜钟,高2.03米,钟体有阳刻铭文,收入民国《永顺县志·卷三十四艺文二·金石下》。铭文记载了此殿为明代土司彭元锦建,而且还修建了两次,第一次建于将军山,名之曰神武祠,后连获胜利,并且还生下了儿子,于是,再建于回龙山,名之曰“圣英宝殿”。

【土司建房禁令】  土司时期,对民间民居建筑有着特殊的禁令。民国《永顺县志·杂事》卷三十六载:“原日土官衙署绮柱雕梁,砖瓦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违者即治僭越之罪。俗云:只许买马,不许盖瓦。”“改土归流”之后,结束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局面,土家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增多,居住习俗有了较大改变:一般平民百姓,已开始建房盖瓦;有钱人家结合土家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开始修建青砖青瓦白粉墙或四合院封火墙式的具有江南、闽浙等风格相融合的建筑。

【白崖洞长官司村落布局】  土家族村落布局受汉民族“中轴线”观念文化的影响,村落布局或围绕长官司城为中心,或以宗族祠堂为中心四散展开。考古工作者发现,元代的“白崖洞”位于今龙山县兴隆街乡烟棚村四组,这里有“哈塘堡”小山与一条小河形成的长100余米、宽60米左右的坪场,地势开阔,农田较多。“改土归流”后的“白崖里”则位于今龙山县桶车乡白岩村二组,南北两边为大山,中间是较为平坦的谷地,白岩小溪从村中自西向东流过,白崖里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白崖峒长官司中心城市及其周围村落的分布格局是:在今兴隆街乡烟棚村四组“哈塘堡”小山与一条小河溪形成的坪场上,四周构筑厚80厘米的城墙圈,城区有旧墙基和青石板地面,石板运自30千米外的扒湖,主体建筑的台基上残存高大的石柱础,正前方的城墙墙体上开设一个大门,门前有逐级而上的石级台阶,在城墙以外还有7座修筑考究的石拱桥和与之相连的卵石道路,连接今永顺县和湖北省的来凤县。城区附近较为均衡地分布有七八个村落,均有卵石道路相连,村落之间的空间距离三四千米不等,形成了以白崖洞长官司城为中心的众星拱月式的村落布局。

【屋基选择】  选屋场(基),多请风水先生架罗盘看龙脉走向,一般不取坐东朝西向,大多是选坐南朝北,靠山临水,或地势干燥的高地。也有不请风水先生的,根据民间习俗,看寨中大树喜鹊窝、邻家燕子砌窝的方向而定。

【平屋场仪式】  屋场平整好后,要牵来一头大水牯作犁屋场仪式。先在牛角上挂红、牛身上披红,然后亲友驾驶着耕牛在屋场四周象征性地犁上一圈,犁者边犁边讲一些吉利的话:“手牵神牛入屋场,贺喜主东竖栋梁;手牵神牛犁向东,东方红日照堂中;手牵神牛犁向南,南极仙翁赐寿诞;手牵神牛犁向西,犀牛望月添瑞气;手牵神牛犁向北,北斗高照龙头抬;东南西北都犁到,地灵人杰创基业。”主人在一旁燃放鞭炮,以示答谢。据说通过这样一场仪式后,新居就会大吉大利。

【埋叉屋】  又名“人字棚”。旧时家境贫穷的人家居住的一种简易的茅草棚。这种住房只需三根檩子,正前方由两根檩子搭成“人字”架,后面拖一根更长的檩子作为“屋脊”,周围用茅扇严严实实地遮住即成。这类草棚多不设“门窗”,任其向外敞开,少数人家则用茅草或柴条子编成简易的“门”。草棚低矮狭小,一般不超过5平方米。又直接与地面相接,因而十分潮湿阴暗,且容易着火。新中国建立后,湘西土家族盖了瓦屋,今已无人住草棚,人字草棚一般只作为山间守夜人的临时居处。

【架树屋】  即在古树上架木为居,这是一种原始的民居形式。据同治《龙山县志·山水》卷三中对八面山的土家族山寨的记载:“民居数十家,或架树枝作楼,或两树排比作门户,至崖尽处则万树葱茏,环拥于外,若栅栏然。风气常常肃肃,居民于四时不知有夏。山顶云气笼罩,非晴明不见。遥望山半庐舍鳞次,竹树掩映,宛然悬壁画图。鸡犬声皆在天上。自下而升,并险狭石蹬盘旋,路断处有古松横卧作桥梁,行者援枝踏树而过。”真实地反映了清同治年间土家族人民构木为巢、原始落后的生存状态。

【茅屋】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民居的一种普遍形式。土司时期,土司对一般百姓曾有这样的规定:“只准买马,不许盖瓦。”人们无论贫富,均住茅草屋。一般来说,茅草屋与瓦屋的区别,主要在于屋顶的遮盖物。茅草屋屋顶所盖为茅草。人们将野生茅草割来,一束束捆好,整齐而紧密地绑扎在一根根长长的竹竿或木条上,做成“茅扇”,其外形有如风帆。扎茅扇时,讲究茅草的整齐、均匀、密实,尽可能不让其漏光。然后,再将一页页的茅扇按一定的距离,盖在屋顶上,并用野葛藤将茅扇固定在屋顶木檩上。茅草厚的八九寸,薄的五六寸。茅草屋一般不设窗户,但屋顶与屋架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以便通风透气。茅草屋四周板壁和中间隔板,多为竹条子或柴条子编扎而成。茅草屋不经久耐用,过两三年后,茅草就会腐烂,人们又不得不翻盖屋顶。

【瓦屋】  “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族人住上了瓦屋。瓦屋多为木结构,坐北朝南,一般是“一正两厢挂耳转角楼”或“四合天井大院”。正中称堂屋,正上方有凹形神龛,内供“天地国亲师”神牌以及观音佛像。堂屋是祭祀祖先、迎接宾客、办理红白喜事的地方。左右两边称为“饶间”。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作火塘,铺有地楼板,常在其中安装有一火坑。后面的房间主要用作卧室,一般父母住左边卧室,儿子媳妇住右边卧室,女儿居于转角楼内。若有两兄弟,兄住左边房间,弟住右边房间,父母则住抱兜房。若祖父母在世,则住抱兜房,父母居偏房,来客多住木楼或转角楼。居住时,根据人多人少,以先左后右,先正后偏,再为木楼、转角楼。房屋不论大小,一般都有天楼,作摆放物品之用。房屋前面坪地上铺岩板,作乘凉和晒东西之用。

【竹篱夹屋】  贫穷的湘西土家族百姓,虽然能用自己一生的积蓄来建造一栋住房,但住房四周的装修常常难以为继。所以,旧时许多人家木屋大多是编竹为篱,并在竹篱上再涂上一层牛屎合泥巴,以免透风。土家人常常用自嘲的口吻说自己的家是“风扫地,月点灯,千根柱头落地”,指的就是这种用竹子或柴条子夹成的板壁。稍有钱的人家也是暂时将木板临时性地夹着,待到有了钱的时候,再请木匠师傅装修。

【一口杉】  整栋房屋的装板全用杉木制作的木屋称之为“一口杉”。尽管杉树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并不是珍贵的树木,但如果木屋的里里外外全用杉树制作,同样也是很困难的。所以,能将自己的住房做成“一口杉”,仍然是乡下百姓很值得骄傲的。

【干栏】  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建筑。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多为两层,下层关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现在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区。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记载:“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连涪州,户四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这种干栏式的建筑与吊脚楼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学者认为,今天的吊脚楼其实就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发展。

【转角楼】  是土家族民居习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所谓转角楼,即房屋撑柱悬空不落地,朝向面积都不受限制,因地制宜而建。一般楼面高两三层,楼下一排排架空的木柱,给人一种腾飞而起的崇峻感。转角楼为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有与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直角形。转角楼主要有两种形式:单面转角楼和双面转角楼。单面转角楼是最常见的形式,俗称“钥匙头”。特点是厢房与正屋成直角伸出,飞檐翘角,高悬于半空。双面转角楼又称“双头吊”,即在两侧的厢房均与正屋成直角连接,并高悬于空中。转角楼外设走廊,走廊的一边设有栏杆,栏杆多为花格式,其悬柱称“吊瓜”,或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枋还雕有龙凤、喜鹊、花卉等吉祥图案。有的则雕以夔龙纹的栏杆,有融字格的窗户,有金瓜竹节的楼梯柱,有宝塔葫芦的楼顶,且皆以猪血、土红,拌桐油熬成光油,加以油漆,红光闪亮,防腐防朽防蛀。转角楼上多为闺房、卧室或织锦、打花之处,底层为谷仓、柴房。转角楼的正屋一般为三柱四棋的四排扇三开间结构,家庭条件较好者则多为五柱四棋的四排三开间结构,大户人家则有“七柱四棋”“四合天井”大院甚至还建有冲天楼。

【冲天楼】  土家族山寨中比较稀有的一种民居形式。它是在转角楼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一种集群式高楼层的建筑形式。冲天楼最高的有九层,依山而建,重重叠叠,且所占的空间面积又大,远远望去,犹如一种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它最能展示土家族民居建筑的特色。更为神奇的是,在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中,竟然无须一枚铁钉、一点乳胶,全凭工匠们过硬的工艺技术,将它们严丝合缝地组接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经百十年而不朽塌。正因其工艺难度高,故而民谚云:“岩匠难打岩狮子,木匠难起冲天楼。”

【四合院】  四合院建造布局主要是以南北纵轴为对称布置,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一个口字型封闭独立的院落,中为天井。有两个或三个天井的四合院。砖木结构,盖小青瓦,门窗精雕细刻。湘西土家族四合院源于汉族建筑,“改土归流”前仅为土司所建,“改土归流”后大批富商建四合院于城镇,今保存有不少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的四合院。

【窨子屋】  又称“一颗印”。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中轴对称,方正如印。多为两进两层,也有两进三层或三进三层的。建于集镇者,前为商铺,后为居室。形似四合院,相同之处是高墙环绕,具有独立封闭性。不同之处是,四合院四面之屋可连可断,瓦坡面两面走向,自成体系,窨子屋四面之屋连成一体,每层皆有过道相通,二层过道悬空,类似于吊脚楼,瓦坡面单面走向,即一齐向中心倾斜,雨水集中于天井。窨子屋是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吊脚楼的完美结合。

【封火墙】  又称“风火墙”“放火墙”。湘西土家族集镇上经常可见的建筑物之一。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也称为“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封火墙的主要用途在于隔断火路。

【风水树】  村寨后山的树林,或山坳上、山垭上、进村大路边、水井旁、土地堂周围、宗庙祠堂周围的树木即为风水树、风景树,禁止砍伐。土家族山寨中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风水树可以聚财辟邪,后山龙脉树越大,则这一寨人丁就越兴旺。

【石牌坊】  用石头雕刻垒砌而成,用以纪念某人或某件历史事件的建筑物。一般矗立在大路或街道旁边。牌坊一般高48米,宽37米,是全石仿木结构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翘角,三门四柱,气势雄伟。牌坊的两面常常书写有汉字,大多与所纪念的人物或事件紧密相关。枋柱梁栏都有精美的缕空雕或浮雕图案,内容有“土王巡游”“渔樵耕读”“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图案。

【朝门】  又叫“八字朝门”。是一座庭院的大门。土家族庭院四周均有围墙,择围墙某处开一大门,即朝门,与一般的门不一样。从外形上看,朝门两边立有木柱,木柱上装有坚实的木枋,门装在立柱的木枋上。门的上面盖小青瓦,与一般的屋檐一样,也有飞檐翘角,犹如“八”字的一撇一捺之形。朝门一般由两扇大门组成,大门后有大木拴,门板很厚,约10厘米,有的富贵人家在门上还蒙一层铁皮,并钉大铁钉,漆成朱红色。远远望去,高大的朝门耸立在庭院之前,颇有一种雄强的气派。朝门开设位置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正对着正屋中的堂屋,因为这样从门外进来的一些不洁净的东西就会直接地冲撞到堂屋中的祖先神灵。同时,朝门也不能正对着门前的大路,因为大路上经常会有一些野鬼山灵,会随时侵扰家宅。所以,土家山寨的朝门往往开设在围墙的某一角落处,与堂屋成直角或锐角,并多设置于大路的旁边,使大路与朝门的朝向成直角。土家族特重朝门,有“千斤朝门四两屋之说”。

【堂屋与神龛】  土家人的房子正屋三开间,正中那间为堂屋。它是安放神龛、供奉祖先的地方,是土家族居住习俗中的“神圣的空间”。堂屋后壁正中上方1米见方的地方,就是神龛的所在地。有的就以壁板作为神龛,下钉一个搁板架;有的在板壁上装一壁柜作为神龛,壁柜底部就是搁板架。搁板架上放置蜡烛台、香炉碗,供祭祀祖先神时燃烛插香。神龛壁上贴朱红色“家先纸”,正中书“天地君亲师位”或“天地国亲师位”,左右两小行为“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和“×氏堂上历代祖先”。家先纸的左右还有吉祥对联,如“金炉不断千秋火,银盏常明万岁灯”等,横批“祖德流芳”。神龛下面正中位置上贴“安神大吉”红纸条,两边贴“堆金高北斗,积玉满南山”一类的字样。神龛前面摆放一张大半圆桌或一张大四方桌,是逢年过节敬祖宗摆放贡品的地方。神桌摆放时桌缝不能正对着神龛,必须将桌子横着摆放,否则就是对祖先神的大为不敬。过年时要在神龛上点青油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日才结束,谓长明灯,神圣至极。到了收割季节,堂屋里又是堆放粮食的地方。堂屋地面用黄土填平,砍石灰、黏土(黄土)和细砂(或碎砖瓦)合成的“三合土”。堂屋四壁一般不允许乱钉钉子,尤其是堂屋里的两边中柱上,更是十分神圣的,据说钉钉子容易冲撞“太岁”(神的意思),对居家不利。堂屋也是迎亲、嫁女、举丧等活动的场所,家中一些重大的仪式往往都在堂屋中举行。因此,土家人认为堂屋是延伸香火的象征。建造堂屋的大门,是比较讲究和隆重的,和建房子一样要看日子,安大门时要请客,来客要送礼。堂屋门槛一般都比较高,而且不允许在上面踩踏、坐,否则会有欺主之嫌。

【抱兜房】  位于堂屋的后半间,即设置神龛的背后。抱兜房一般长而窄,专门用来供老年人居住。在土家人看来,老人家就是家中活着的神仙,因此,他们的住房与神灵挨得比较近。也有的人家将它作为收藏间使用。

【火床】  火床又叫“火塘”“火铺”。火床是土家人旧时吃饭睡觉的地方,也是招待客人、烤火、扯闲话、摆“龙门阵”的地方,同时又是妇女们接麻纺线、缝补针线的地方。因此,可以说火床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进入堂屋,两边装有壁板,开小门,火床一般设于堂屋的左边。左边屋从中柱(或靠后的椽柱)隔断成两间屋,火床设于前屋。铺地楼板,比堂屋地面高一尺。火床中央或稍偏前的地方挖一火坑,一米见方,四边用长条石围住。火坑中央安放三脚架,上吊炕,三方摆椅子,角边一方摆碗柜。来客坐火床靠堂屋的一方,或靠窗口一方。

【厢房】  配置在正房一边的侧房。在正房的一边另加一排扇,用穿枋与正房连成一体,即做成厢房。厢房与正屋平行。厢房正面有与正屋成一条直线的,有凸出三尺与阶沿岩相齐的。厢房瓦面可以和正屋瓦面同向,也可以和正屋瓦面异向。厢房铺上楼板,装上壁板就成了一间房。若未铺楼板,则在前面打灶,后面安碓磨或堆放家具柴火。

【偏刷】  配置在正房一边的侧房。在正屋一边的排扇上垂直架数根椽子,椽子的另一头架在一排齐人高的排扇上,作为承重椽子。再在承重椽子上横搁小椽子,钉传壁盖小青瓦,瓦面与正屋瓦面垂直。此房低矮,瓦面似一偏坡,故名“偏刷”。有了偏刷,厢房则作为正房使用,原在厢房中的灶台、水缸、碓磨等都置于偏刷。

【茅室和猪栏】  茅室,即厕所。土家人厕所和猪栏是连在一起的。猪栏建在茅坑上,立4根木柱,四周用木枋连接,钉“檴皮”(剧木板时取下的最外一层板)围起来,底部则可用圆木或比较厚实的檴皮板铺垫。猪栏四周的壁板不能竖直摆放,必须横着摆放。猪栏中放置用石头打制的食槽,用来盛放猪饲料。厕所简易,就在茅坑边搭两块厚实的檴皮板,四周用木板或竹条围上,一侧安一便门即成。

【鸡笼】  关鸡的笼子。常置于屋后沿靠板壁的地方。木质长方体盒子,约长110厘米、宽60厘米、高60厘米,六面装板,正面安可上下抽动的门,供鸡出入。鸡笼上放两个旧背篓,内置稻草,为母鸡下蛋之处。鸡天不亮即鸣,天亮即被放出,天将黑时会自动进笼。

【磉墩岩】  即础石,屋柱下面的基石,起承受重力后分散压力、对木柱有防湿防潮的作用。土家族人的住房,每一根柱头下面都有磉墩岩垫着。磉墩岩多用青石制作,长方体或圆柱体,较木柱略大,高约20厘米。富裕人家的磉墩岩常刻有花纹图案、人物故事,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拦坊岩】   竖封于木房地脚枋与地面空间的片石,叫拦坊岩。可以使房屋的基脚更为稳固。拦坊岩料一般选择面平光滑、二三寸厚的长方形石板,稍加錾凿即成。富裕人家则会请石匠师傅打制拦坊岩,不仅造型精致,而且还雕錾花草、龙凤、神仙、福字等式样。一般堂屋神龛下面的拦坊岩上雕刻“福”字,且一笔到底,其意为“福”不中断,福字两边雕刻八仙,取“八仙坐堂,福寿安康”之意。在大门中间的拦坊岩上雕刻“喜鹊登枝”,其意为“喜鹊登枝报佳音,吉祥如意百事顺”之说。

【门槛岩】  门槛前垫脚石。土家人大门槛较高,火塘地楼板也较高,门槛前与上火塘处需铺垫脚石。贫穷人家用自然片石作门槛岩。富有人家将片石加工规整,前面截去两角,暴露于外部分精加工,或凿细纹路,或雕刻精美图案。一般长60厘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

【匾额】  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带有方框的木牌。也有人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土家人中的富裕之家的堂屋大门上、神龛上等,多悬挂有匾额。这样的匾额,不仅是建筑物的装饰,而且也是主家社会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吞口】  又名“饕餮”。悬挂于大门上框的雕像。木质高浮雕,头像似兽而非兽、似人而非人、似鬼而非鬼,最大特点是嘴大面凶,作用是吞食天下包括凶山恶水妖魔鬼怪在内的一切邪恶,保主家清吉安康。

【样稿】  样稿即图纸。木匠树屋,把屋架的各种木料尺寸记在一根竹竿上,叫样稿。修成的房子是否美观雄壮,每根柱头的高低、材料的长短、宽窄、厚薄、大小,包括接榫、打眼等等,尽在样搞之中。所谓“样稿样稿,木匠法宝”。所有样稿上的记号都按所出的柱料、枋料的长短、大小、厚薄、宽窄尺寸而定。样稿至关重要,木匠做样稿前不喝酒,先在脑子里精心设计和计算。做样稿时,找一避静的地方,默默祭祀请师,刻画样稿时,把哪种记号作什么料都写下来。初稿已成,还得反复修改,直到毫无纰漏。

【排扇】  将事先制好的木屋架构,按照其结构关系柱、棋、枋等组合成一扇一扇的结构。一般为三柱四棋、五柱八棋等。意思是由3根柱头加上4根棋子,或5根柱头加8根棋子,再用一些木枋横连起来而形成的房子的支撑结构。这是立屋的第一步,只有将一扇一扇的排扇装配完毕,人们才能将整栋木屋立起来。

【选梁】  挑选做屋梁的树木。土家人习惯选杉树或椿树做屋梁,杂木树不入梁。讲究选山顶上的,不选天坑边及坎上的;选蔸上树儿发得多的,不选蔸无儿的;选长得圆滚饱满壮实的,不选枯瘦及半干的,寓意家发人兴。

【偷梁】  土家族人新建房子的梁木必须是“偷”来的,只要建房主人看上,根本不问树的主人同意与否就偷砍。谚语云:“山上‘偷梁’,子孙财喜满堂。”偷梁之前,先选定要“偷”的树。天还没亮,主人就带人进山,遇上看中之树,就在树上绑一段几尺长的红绸。上山砍梁木时,主人家要给木匠备双新鞋袜,一匹红绸缎,一瓶米酒,一封鞭炮,一个红包(礼行),挑选几个年轻力大的剽悍后生,随同去抬梁。砍树前,木匠须奠酒祭树神。树被砍倒时,树梢要倒向山巅,意为主人家今后走的是上坡路,步步高升。梁木树砍倒后,木匠弹墨划线锯好,缠上红绸,点放炮竹。离开前,木匠在树蔸上放点树钱。树主人发现后,一边“大喊大骂”,一边“奋力追赶”。抬梁后生喝下米酒,一般两人抬梁,一路飞跑,中途可换人,但不准换肩歇气。梁木进屋时,主人要放鞭炮迎接。

【画梁】  偷来梁木后,不许随便置放,须放在新屋中堂木马上。木匠加工梁木时,刨下的树皮木屑不能掉落地上,须用红布兜着烧于火塘,俗称“烧堂火”,预兆红火吉祥满屋堂。木匠加工梁木,根据主家意愿雕梁画栋,大多是在正中画八卦太极图,两头写“乾坤”两字或“堆金如玉,富贵满堂”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方面的内容。有的地方还要在梁木两端各挂一本历书,将历书翻到正腊月月大的年份,并插上两双新竹蔸筷子。在梁中段凿一个眼,放入用红布包有朱砂、茶叶、米、碎银,滴上几滴酒的布包。梁木加工好后,须谨慎放置,不许闲人乱碰乱摸,更不容许踩踏跨越。梁的两端开梁口,在上梁日前子夜由掌墨师开凿,主东家跪地用衣包接梁口木渣,藏于箱底。开梁口时,掌墨师唱开梁口歌,祝主家金银满北斗,儿孙穿布珍。梁开好口后,将梁置于堂中,用六尺长的一匹红布搭在梁的中间,边搭边唱祝词。

【敬鲁班】  祭祀鲁班神仪式。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凡是木匠树屋、岩匠打磉礅岩都要举行敬鲁班仪式,时间是在画梁后、上梁前的半夜子时举行。所需祭品为刀头肉、酒、茶、饭、粑粑、豆腐等,皆为熟食,另特制的鲁班肉一块、豆腐圆或方一大垛、大而圆的粑粑一个,皆为生食。还扯三尺红布系于斧把上,或备一件新衣,或一双新布鞋等。木匠工具有斧、锯、凿、尺、墨斗等,全置于放梁的八仙桌上。祭祀时,木匠烧一把香,在桌下分插三组,每组处烧九张纸,奠酒奠茶,又在乾坤二中柱前烧香纸奠酒茶,然后对外三作揖,对内三作揖,师傅念念有词,主要为请神语及祝福话。敬毕,鸣炮。

【上梁】  上梁仪式是土家族的一种十分隆重的建筑仪式,即将梁木从木匠师傅的木马架上直接升上屋顶时所举行的仪式。新屋上梁,必须事先选定吉日良辰。上梁一般是选择凌晨,晨光初露之时,意味着主人家的事业和子孙犹如初升之朝阳,蒸蒸日上。上梁前,在新屋堂屋中香桌上供鲤鱼、猪头、定升糕、兴隆粑粑和两根甘蔗。这些供物是吉祥之物,讨个兴旺昌盛、步步高升的利市。燃烛焚香祭毕,用公鸡血去煞,将镰刀、尺子、镜子、秤杆拴于米筛上,悬挂在中间堂屋的墙上,用于驱除妖魔鬼怪。祭毕,燃放“高升”“百子”鞭炮,由两名年轻力壮者分别到堂屋两边的屋排架上面扯梁,即用毛蓝布拴住梁木两头,将梁升至梁顶安放在中柱顶端的口子上,将写有“紫微高照”等吉祥语的彩挂于梁上。上梁整个过程中,两个讲梁人要讲梁,讲梁的词叫做《上梁歌》,数百行。上梁歌语言多是口语化,形式上通俗易懂。

【甩梁粑粑】  待大梁架上屋脊后,木匠师傅手捧酒壶一边往梁上浇酒,一边唱祝福歌,然后头顶木盘,盘内盛铜钱、兴隆梁粑粑、定升糕和用面粉蒸制的“仙桃”,登梯而上,口中念念有词,至顶,丢下“仙桃”,主家夫妇就在堂屋中张开红锦接住,示金银财宝一齐来。然后,木匠将盘里的铜钱、梁粑粑、定升糕一把把撒向等候在房屋下面等的人群,众人齐上抢梁粑粑,上梁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热火坑】  庆贺新居落成的一种习俗。有时,搬入新家的乔迁之喜也叫“热火坑”。土家有“难娶一房亲,难竖一栋屋”之说,起屋是人生之大事。新屋落成,在新居宴请亲朋好友,众人携带匾额、彩绸、粮食、钱币等礼物前来祝贺,酒醉饭饱后,至晚,在新居堂屋中生火唱新居落成华堂歌。

【踩财门】  庆贺新居落成的一种习俗。主人新居落成后,请一班人扮成天上的文曲星、财帛星、紫微星、南极星、送子娘娘等神灵前往祝贺。主人关上大门,“众星”来到门前,与主人进行问答。主人问“众星”从何处启程,途经何处,送来什么彩礼等,众位星君一一作答:文曲星送的是状元及第,财帛星送的是财气旺盛,送子娘娘送的是子孙绵延,紫微星送的是福禄,南极星送的是长寿。问答完毕,主人打开大门,“众星”一同踩门祝贺,然后悬挂亲友赠送的匾额、门联、红彩。主人则摆设酒宴招待大家,表示谢意。

【长子不离堂】  泸溪土家族人住房习俗。土家族人分配住房时,长子要住在中堂主柱左侧房子(俗称东方)。儿多分家新建房屋,长子仍留住原居所或老屋场。“长哥为爷,大嫂为娘”,兄弟姐妹对大哥大嫂必须尊重。

【油枞膏灯】  土家人的灯。油枞膏是松树砍伤后油脂凝结在树干上所形成,油脂含量高,易燃。用铁丝做一个半球形的网,安一个两尺长的把子,油枞膏砍成拇指大小的块,就可置于网中燃烧以照明。桐油灯盏,材质为陶、铁,含碗、嘴、柄、座,盛桐油,放灯草即可点亮照明。清末,煤油进入湘西,土家人开始用煤油灯照明。20世纪50年代初,湘西始有火力发电。今已全部使用电灯照明。

【滴水床】  又叫雕花床、千工床。“滴水”是指床的外观类似于一般屋宇的层进式结构,每一层床檐均取屋檐滴水之意。有两滴水、三滴水、五滴水、七滴水之称,最多的达到九滴水之多,即指称雕花床的进深有两层、三层、五层、七层至九层。而“千工床”的称呼则是指制作雕花床的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做一张雕花床,往往要耗费几年时间,历经数百上千个工日。床的外形就像一幢进深幽邃的古老房宇,层层叠叠的床檐上,挂上帐帘,犹如次第而开的宅门。满床采用高浮雕、镂空雕、平雕,雕刻精美,图案丰富。正面雕刻中暗设衣帽架,床两头设床头柜。用料为黄花梨、黄杨木、梨木等优质木材。

【洗脸架】  用来放置洗脸盆、洗脸帕等物件的木架。一般由主立架、盆架、脸帕架等部件组成。主立架高约1.5米,在距地高约80厘米处设盆架,上部横插一根木条,作洗脸帕搭晒架。富裕人家用红木制作洗脸架,讲究雕饰,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雕刻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图案,非常精美。

【八仙桌】  大方桌。每方可坐2人,四方共围坐8人,故名“八仙桌”。用椿木、柏木制作,高约80厘米,桌面边长约100厘米,有的桌面仅由两块面板拼成,桌脚雕刻成虎爪。八仙桌平时置于堂屋神龛下,来客较多时才搬于堂屋正中使用。

【木墩】  据乾隆《永顺县志·风俗》载:“永顺土民之家不设桌凳,安炉灶于火床之中。”纂志者所讲桌、凳是指经精加工的家具,其实土家人有自己粗加工的凳子——木墩:即将大树干锯成一截一截的,每一截就是一个木墩凳子。更有的是选择枝桠密集的树干,将树干剖开,枝桠锯短锯整齐,翻过来就是天然的木墩凳子。这种木墩凳子式样奇特而又天然,既美观又耐用,体现了土家人智慧。

【草蒲墩】  稻草编织的凳子。圆柱体,高约20厘米,直径约30厘米,用稻草搓绳后一圈一圈缠绕编织而成,密密匝匝,轻便、柔软、结实。

【太师椅】  又名“交椅”,形成于宋代,流行于元明清三代。明代交椅,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圆后背交椅运用更为广泛,多设在中堂显著地位,显示主家尊贵而崇高的特殊身份。宋代时,太师椅就已经进入湘西土司府邸,清“改土归流”后,太师椅开始进入富裕百姓之家,至民国时期,太师椅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已属于常见的座椅。土家太师椅多为红木、楠木、黄香木等珍贵木材制作,柱、板结实,四平八稳;后背、扶手精雕细琢;上土漆。今存清代、民国太师椅文物甚多。

【藤椅】  采用竹、藤条编制的椅子。采用竹子为骨架,外编藤皮、藤芯、藤条而制成的椅子。类型有藤凳、藤圈椅、藤太师椅等。藤椅轻巧大方,古朴舒适。

【大王桶】  一种大型木桶。多用杉木板制作,上大下小,高约160厘米,上口径约120厘米。容量大,故而称之为“大王桶”。置于灶房,用于储藏粮食或生猪饲料。

【米柜】  盛粮木柜。米柜用杉木板或松木板制作,多为正方形,边长约100厘米,高约80厘米,内分隔层,分装大米和苞谷。门从上开,安绳子拉手。

【腰子桶】  形如肾脏外形的盛米的木桶,系土家人必备家具之一。腰子桶的做法:下料,又名做瓦子,桶匠用踩钻在瓦子左右两档钻眼后,以竹梢连接瓦子,组装,即将几十块瓦子镶成腰子桶的工艺。上箍,桶装成后,周围用两至三道篾箍或铁箍箍紧。桶底再以方木锤筑紧,上覆以盖,盖分两部分,一半固定,一半为活动门,用绞链活页连接,使之开合自如。瓦子侧面切角是一门精湛技艺。一般腰子桶能装六七十斤米。

【铜盆】  用青铜或黄铜制作的铜盆。一般用来做洗脸盆。这类铜盆,经久耐用,一只铜盆可以用上数代人而不坏,而且土家族人认为铜器可以辟邪,故而旧时有钱人家多用铜盆。

【槽盆】  一种主要用来杀猪修猪的大型木盆。椭圆形,长约1.6米、宽约0.8米、深约0.6米。每年土家山村杀年猪时,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不是家家备有,村寨上只要有几家人备有,大家可以相互借用。

【木盆】  土家族人常用的木制器皿,主要用于装盛东西、洗浴。木盆高1530厘米,大小不等,小者直径30厘米左右,大者直径70厘米,根据大小不同,分别是用来洗脸、洗脚、洗澡和洗衣服。木盆材料多为杉木。制作木盆先将木材锯成长度适宜的段,再将段剖成块,加工成“瓦子”,将所有瓦子用竹销连接,周围用竹篾或铁丝箍紧,最后用木粉或棉絮扎进盆底的缝隙,刷上桐油,干后就可使用。

【竹席】  又称簟。一种用窄竹篾编成的床上用具。竹席一般以水竹、毛竹、油竹等为原料,将竹皮劈成篾丝,经蒸煮、浸泡等工艺后以手工经纬编织而成。主要有以下四种:水竹席、麻将凉席、竹条席、竹丝席。竹席按用料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全部用青蔑织成的青席,全部用黄篾织成的黄席,青篾、黄篾相间的花席。夏天睡竹席凉爽。旧时土家人贫穷,有很多人家用不起床单,不分春夏秋冬,床上都只铺竹席。

【摇篮】  供婴幼儿睡觉的一种活动床具。一种为全木结构,上为框,四柱,每头的两柱下接一弧形枋,两弧形枋中部用直枋相连,起固定作用,便于摇晃。框中置棉被,为幼儿床,上插竹条可覆蚊帐。另一种是竹木结构,以木为框架,以竹为篮。据医学研究认为,幼儿睡摇篮,是对娘肚里羊水中摇晃的延续,有利于幼儿睡眠和大脑发育。

【摇窝】  一种可背的婴幼儿摇篮。用竹篾编织而成。整体形状如一个大的背笼,上口椭圆形,长径约70厘米,通高约50厘米,装有背系,可以背在背上。摇窝内垫稻草,草上铺床褥、被子。出门行走时可背,进屋放下后可摇。

【站背篓】  背幼儿背篓。水竹编织。两种类型:一种以水竹片为骨架,用水竹篾从底部起头紧密编织,至篓口收口,下部直桶型,开有较多较大气孔,上部喇叭口型,收口处宽厚。安背篓系两根。通高约55厘米,上口宽约50厘米。在中下部处捆布带,以便幼儿坐立。另一种用水竹竿经火焰烧后直接弯制,长方体形,背篓系为布带,适应夏天背负幼儿。

【竹烘笼】  取暖用具。外部系竹篾编制的竹笼,内有装火炭的陶钵,整体形状上部浑圆,并向外凸出,下部略窄小,便于卡住陶钵。竹烘笼上部还装有细铁丝,可供提携,并耐火烤。其制法为先根据火炭钵的大小,带钵编制。制作时先把竹子破成篾片,再围绕陶钵进行编制,竹篾交叉,但不密封,露出众多的笼眼,以便取暖。竹烘笼形体精巧,便于携带,是冬天儿童上学、老人村内走动常带的取暖用具。

【站烘笼】  一种专为儿童所用的特殊取暖用具。竹编站烘笼一般高160厘米,上口径为40厘米;腰部凸出成圆形,中间编织有一排竹板,固定在站笼内,供幼儿站立使用;底部为空,下底口直径70厘米。使用时,将火盆放在地上,将站笼罩在火盆上,然后将幼儿放进站笼里。这是解决幼儿取暖既原始又方便的办法。

【粑粑槽】  用来捣制食物的木槽或石槽。土家族人喜欢吃糯米糍粑,故而家里都备有这种粑粑槽。粑粑槽有两种,一为硬木,所选木材为青杠树、九巴虎等,树干长约1.3米,直径约50厘米,中间挖一长80厘米、宽35厘米、深30厘米的槽。另一种为青石质,边长50厘米的正方体石材,在某一面中凿一个锥形坑即成。一个粑粑槽配两个粑粑锤,均为木质。

【石水缸】  湘西土家族山寨中,往往使用石板制成的大型水缸。水缸呈长方体,长约1.2米、宽约0.8米、深约0.8米,石板的厚度约6厘米。一般用5块青石板镶嵌而成,石板缝隙多为糯米勾缝,用来储藏饮用水,非常结实耐用。

【水葫芦、葫芦瓢】  盛水、盛酒用具。葫芦瓢为舀水工具。作法:葫芦成熟后,待干燥硬化,在尾部开眼,掏空内瓤,风干即成水葫芦,用于盛酒。将水葫芦剥开一分为二,即成葫芦瓢。

【茶盘】  一种木制长方形盘子。茶盘,顾名思义应该是用来端茶送水的,然而在湘西土家族山寨更多的时候是用来送礼。尤其是婚姻、生儿育女、华堂落成等场合,人们在茶盘上铺上一层红纸,将作为贺礼的布料、粑粑甚至现金摆放在盘内,走村过寨,自然会吸引众多的目光,那种荣耀感是难以言喻的。

“莫奈何”和擂钵】  粉碎香料的加工工具,前者木制,后者石制。“莫奈何”用直径10厘米的木材车成“◎”状,中心旋成洞状,不透底。内径大而出口小,浸泡水中,使之发胀,将一节车好的小杂木做成杵状扎进木洞中,待木臼干燥后,木杵便不会掉落。谚称:“莫奈何,莫奈何,扎了进去扯不脱。”作擂胡椒用。擂钵,石制粉碎工具。分钵体、擂槌两部分。钵体一般用方形料岩加工,先打好擂钵窝,大小规格不等。擂锤通常用天然条形卵石,无需加工。可擂花椒、芝蔴,辣椒粉、锅巴盐等。

【木碗】  木制饭碗,专供小孩使用。由于小孩吃饭时喜欢走动,土家山寨道路不平,小孩容易摔跤。为了孩子安全,人们就用木头雕刻成碗,让孩子专用。这样,孩子跌倒时,碗就不会摔破,也就不会伤害到孩子。木碗不大,直径约10厘米、深约5厘米,做工精致,内外光滑,轻便,不易破碎。

【竹碗】  竹制饭碗。多取材于楠竹的竹节部,截成5厘米高的竹筒,削制加工,涂以瑰红即成。轻巧、耐用,再配以竹勺,专供孩子使用。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