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农耕生产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农耕生产

【祭土地】  生产祭祀习俗。旧时县志曾有记载:“土地,乡神也……俗言土地灵则虎豹不入境。”人们认为土地神与农耕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土地神就是大家的保护神。相传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更为隆重,家家户户都要在土地庙祭祀土地神。一般是在土地庙杀鸡血祭,即将鸡血淋在土地庙四周,再烧香焚纸,作揖拜送,并以这一天的天气来占卜农业丰歉,民谚云:“土地公公出汗,一升荞麦打一石;土地公公打伞,一斗荞麦打一碗。”

【祭五谷神】  生产祭祀习俗。土家人相传五谷神主司人间五谷丰歉,是天上的谷神,又称为“五谷娘娘”。她给土家人带来了谷种,并教人们开垦田地,种植五谷。在土家人心中,五谷娘娘相当于汉族炎帝神农氏。旧时土家山寨立有五谷神庙,庙中塑有女神像。于“吃新节”祭祀五谷神,即稻谷成熟后第一批谷进仓时,用新粮向五谷神献祭。有的地方用鸡蛋、猪头到田垄迎祭,请神回家,安于仓屋板壁上,待来年正月初三,再送神回田垄以护五谷。有的地方则摘下一串成熟的谷穗和玉米天花插在门柱上或神龛下,并将煮熟的五谷食品摆在大门外,向天遥祭五谷神。

【耕耩礼】  生产祭祀习俗。在播种稻谷时,择定吉日在田间一块适中的地方,供上神农牌位,举行祭祀活动。寨老和乡官及祭祀者按东南西北方向列队行礼,鼓乐齐鸣,歌声四起。参与群众则顺南北方向往返走动,向神农叩拜。礼仪中,走出一人牵着耕牛架犁下田开犁,后面跟随整地播种,往返播种九轮则礼毕,以祈求神农保佑,是岁大有。这种习俗主要是由汉文化传播而来。

【紫姑祈年】  通过祭祀紫姑神的仪式来占卜年成。紫姑是湘西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的女神,又称“七姑娘”,整个仪式又被称之为“车七姑娘”。每年正月期间,人们选一位十来岁的女孩子扮演紫姑神,让其坐在堂屋正中的板凳上,头上蒙一块头帕,将祭祀的香点燃,放在女孩的鼻子下熏,一边唱迎接紫姑神的歌谣。待女孩突然全身颤抖,并且也随口唱答歌谣的时候,就说明紫姑神已经降临。这时,人们就会从女孩的鼻子下撤去香烟,年轻的姑娘们就会用歌唱的方式向这位紫姑神的扮演者询问个人的婚姻状况和当年的年成情况,而这位女孩也会很自然地用歌唱的方式与问者对答。直到人们所要询问的问题都全部回答完毕后,人们便开始歌唱“送七姑娘”的歌谣,将紫姑神送走。这时,女孩就会清醒过来,清醒后女孩会忘记自己刚才所做的事情。据说女孩先前的所有唱答都是紫姑神灵附体对人们所提问题的回复,而且认为她所说的话都往往都会应验。

【占气候】  根据某日的气候进行一年收成的占卜。旧时,人们认为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紧密相关,从某一日的气候变化可预知一年的收成状况。

【除夕夜看天象】  生产习俗。泸溪县潭溪镇一带的土家族群众有除夕夜看天象习俗,以此预测次年天气情况。除夕之夜若是刮风且越刮越大,则来年竹笋生长得多;满天星斗,则棉花丰收;伸手不见五指且闷热,则禾稻病虫害多。

【打雷占年成】  根据打雷情况来预测来年年成丰歉及六畜饲养前景。如正月和冬月不宜有雷声。谚云“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月秧起节”,意为正月打雷,会有春涝春旱交替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又“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意为冬月打雷,来年会有牛瘟疫和奇寒气候影响农耕生产。

【新年听鸟叫】  生产习俗。泸溪县潭溪镇一带的土家族群众有新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晨听鸟叫的习俗。根据鸟叫来预测农业生产的丰歉情况,并进行生产种植规划。这三天清晨天刚亮时,麻雀、喜鹊、乌鸦谁先在房前屋后鸣叫,它所代表的那种农作物当年定可丰收,麻雀先叫则稻谷、小米丰收;喜鹊先叫则棉花丰收;乌鸦先叫则苞谷、高粱丰收。

【送春牛】  祝福五谷丰登习俗。土家人民多在立春之日,由寨中一位知书达礼者制成春牛图的雕版,印刷出“春牛图”,分送给寨中各家各户。“春牛图”为一张红纸,上面印刷着一年四季的主要农时节令,下部印有一头水牛,祝福人们五谷丰登,并有告诫人们不误农时之意。“送春牛”习俗来源于汉文化传播,早在周代已有此俗流传。南宋陆游有诗云:“老夫一卧三山下,两见城门送土牛。”此“送土牛”即送春牛。古时以泥塑土牛,到了清末改用纸扎春牛,亦有用纸印刷春牛图相送者。此俗现在仍在流传。

【春赛】  即春天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的典礼活动。湘西土家族地区旧时在春季一般要祭祀土地神灵,人们杀鸡煮肉,焚香致祷,向土地神提出请求,希望他施展神力,保证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地所祭祀的神灵有所不同,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土家族地区主要祭祀土地神,比较偏远的地区则主要祭祀五谷神和其他神灵。唐代诗人元稹曾对此有过这样的记载:“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由此可见,唐代时,土家族人祭祀神灵乃是一棵巨大的神树,而且还得在巫师梯玛的主持下,全村百姓齐集于神庙前加以祭祀。

【秋报】  即在秋天收获以后,土家族人要聚集在春天祭祀的神庙前,对神灵表示答谢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的时候,人们要杀猪宰牛,焚香致祷。这种祭祀活动花费较大,尤其是人们那时只顾得敬神而忽略了收割,从而对人民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唐代诗人元稹也曾有所记载:“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获,赛妖无富贫。杀牛斟官酒,椎鼓聚顽民……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屯……”但尽管如此,村民们依然照旧祭祀不误。后来被官府所禁止,这种古老的巫俗才逐渐发生改变,即改为收割以后祭祀,这样也就不误农时,减少了因收割延迟所造成的粮食损失。

【鞭石求雨】  远古求雨巫俗。在土家先民心中,石头(特定的“阴阳石”)是祖先灵魂的寄居所,主司雨水。每当天旱或多雨时节,巫师便带领百姓至深山石洞中,举行此仪式求雨或求晴。《水经注·夷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水旱不调,居民做威仪服饰,往入穴中。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相承所说,往往有效。”旧时,酉水上游的土家山寨,仍保留此俗之残余,只是将鞭打洞中的阴阳石演变为下到酉水深潭中摸其柱状石以求雨。

【毒鱼求雨】  旧时民间求雨巫俗。人们认为鱼是龙的子孙,天旱之时毒鱼,其目的是要龙下雨以解救自己的子孙。此法一般不需请巫师,村民自可为之。其法:备油茶枯饼若干,将其碾细,加水调成糊状,选凶险之水洞或河之上游,将茶枯糊倾入水中,并摆设香纸酒肉以祭之。这时村民高声呐喊:“龙神,快些涌水出来,降下甘霖,救济禾苗。”相传龙神在水中,闻到茶枯之味,自然涌水,排云下雨。此法名为毒鱼,但目的并不在于鱼,故水洞中是否有鱼并不重要,关键在惊吓龙神。

【拖婆婆树求雨】  龙山县里耶一带土家族求雨巫俗。天旱之际,此地百姓去酉水河边拖一棵深陷于泥潭中的“婆婆树”,相传这棵“婆婆树”与龙神关系十分紧密,只要拖动三下,就会惊动龙神,龙神为免除“婆婆树”被村民拖动的痛苦,就会下雨来拯救“婆婆树”。后来因“婆婆树”深陷泥潭之中,再也无法去拖它了,就改在婆婆庙中祭神求雨。

【刺血求雨】  求雨巫俗。每遇旱灾,必请道公施法求雨。村民杀猪宰牛,烧香上供,祭拜天地,道公念咒乞求天神显灵。念咒当中,道公用针刺破寨上任意两个人的手指,使其出血,用纸吸取鲜血,然后将纸焚烧。人们认为纸烟会升空向天神告急求救,血迹为证,天神知晓后会立即降雨消灾。此俗现已废除。

【戏龙求雨】  通过戏耍龙的方式进行求雨的巫俗。早期激怒龙神来求雨的巫术仪式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一旦激怒龙神,龙神将愤激而施展神通,往往容易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灾害发生。因而从事这种巫术仪式时,人们总是惴惴不安,小心翼翼。乾隆《辰州府志·风俗》载:“土人相传,从阳潭有楠木神。每遇大旱,约百十人伐船杀狗,绕江祭祷。辄有红光冲天,雷电交作,风雨骤至,俄而霁散。殆龙藏潭,因狗血秽之起耳。”即为戏龙求雨之举。湘西其他地区的土家族人,还采用舞龙求雨的巫术仪式。所舞之龙主要有两种,一是“板凳龙”,一是“草龙”,不必精心制作,只要模样让人看起来像龙就成。舞龙求雨多在田间地头或河边举行。舞龙动作,多以草龙或板凳龙在地上打滚为主要形式。且舞龙者须以嘲谑的态度对待舞龙这一活动。人们一路上嘻嘻哈哈,把龙舞得灰头土脸,极尽嘲弄之态。周围的人则敲锣打鼓,或吹牛角,锣鼓须打得幽默诙谐,牛角须吹得逗人发笑。据传,龙越是舞得丑态百出,越能激怒龙神,效果也就越好。

【拿龙求雨】  求雨习俗。据传若逢久旱无雨,泸溪土家人就请红衣老司到冷冻山深洞里拿龙求雨。老司把寨上精壮男子的姓名写在鸡蛋壳上,放到碓筐里去舂,蛋壳不烂者才能随行。老司身穿法衣,手拿牛角司刀率众进入洞穴拿龙。若降服了则把“龙”藏到牛角里带出洞外,待到天上下雨,直到雨够了才放龙归洞。若出师不利,如被蝙蝠封住了洞门,老司就变成一只大虾蚣,把随行人变成虾卵,在阴河里寻找归途。老司出洞吹响牛角,寨上人必须马上回应,他们才能循声回寨。

【诵经求雨】  求雨习俗。在永顺县土家族地区,有在寺庙诵经求雨,也有入洞诵经求雨等多种习俗。例如:老司城求雨在祖师殿,道士设坛在太阳下诵《皇经》,感动上天,祈求赐雨。若久诵不雨,法司则暴晒《皇经》激怒苍天下雨;若再不下雨,则用脚踏经页,激怒苍天。传说很有灵效。又如:大青山雨娘洞求雨,由土家族巫师身穿多件法衣,设坛诵经,进洞求雨,祈求雨娘仙姑赐雨。参与求雨民众各拿香纸祭礼入洞敬神。在洞内见到有生命的东西不能打,需脱法衣盖上保护。法师在洞深处诵经完毕出洞,天多下雨。

【打土牛】  湘西旧时接受汉文化后的一种民间生产习俗。在每年的立春时节,人们会举行迎春仪式,并在迎春仪式上进行“打土牛”活动。“土牛”又叫“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一般土牛身高4尺,长8尺,身上画有四时八节360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土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这一习俗最早兴起于西周时期,后成为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改土归流”后,由流官带入湘西地区。

【开工酒、圆工酒】  生产习俗。无论是栽秧打谷、起屋建房、修路筑坝,还是修朝门、起牛栏,土家人统统时兴开工酒和圆工酒。开工酒定在开工之初,圆工酒定在完工之后。前者有款待、招募、激励亲朋和工匠之意,后者主要是酬谢。开工酒不是简单地吃喝,重点在于它是一桩工程动手之前的一次大谋划,由工匠师傅或劳动的领头人布兵摆将,统一部署相关事宜。圆工酒席上,除了要感谢亲朋好友全力帮工之外,主要是为了酬谢工程掌脉师的辛勤劳动。当然,有些场合下的开工酒与圆工酒纯粹就是祭祀活动,比如起屋建房,开工前要祭请鲁班,完工后要祭谢鲁班。

【招募垦荒】  土司招募汉人开垦荒地。湘西山大林密,旧时人口稀少,荒地甚多。土司不断向汉族地区招募百姓前来溪州开垦荒地,并制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譬如新开荒地3年不收租谷;耕种5年后,可以成为开垦者世传的祖业田产等等。因而一些外地百姓因溪州租税轻薄而纷纷前往,开垦土地,繁殖人口,传播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刀耕火种】  又称为砍火畬。一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即用畬刀砍倒柴草灌木,将其晒干焚烧,留下一层厚厚的草木灰,然后撒播小米、油菜、玉米、荞子、高粱等种子,不翻耕、不施肥、不除草,成熟即收获,产量很低,俗称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新唐书·南蛮传》载,唐代,五溪的少数民族,生产不用牛耕,种畬田,每岁易地。这种刀耕火种的畬田,经民国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存在于湘西山区。

【开雷公田】  靠天种田生产习俗。所谓“雷公田”,即在山坡无水处用石块混土垒出的梯田,因其全靠天下雨水浇灌,故名“雷公田”。开田需用石块砌成墙,砌的方法是“蓑衣岩”打基础(即底层宽大,然后逐层靠坎收缩,像缝制蓑衣一样),再用岩石填墙心,外用大型石块砌墙身,可保上百年不坏,且防水渗漏功能极佳。每年春耕季节,如遇雷雨天气,纵然是三更半夜,人们也须冒雨出门,在田边地角上挂起灯笼,以抢水犁田,并巡查田坎是否有漏水之处,以便及时堵塞。

【精耕细作】  湘西土家人所普遍采用的、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显著标志是牛耕的出现和铁农具的使用。据土家族“水牛是从天上来的”传说以及古歌唱述,土家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学会了牛耕。从湘西土家地区出土的战国铁农具、粮窖,说明精耕细作、种植粮食,在土家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湘西多山地,凡稻田至少三犁三耙,多达五犁五耙。正月十五过后便开始备耕,鸡鸣即起,披星戴月,妇女割牛草,男人耕田地。若久旱逢甘雨,即使在夜半,农民也要打着火把,或牛角挂灯笼,驱牛上山,冒雨抢犁干田。秧期忙于做秧田、插秧,插秧后勤中耕、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秋收时打谷、晒谷、入仓等等。秋收完毕后,山坡田要进行翻犁,不让“板田”过冬;水源好的田,同样要翻犁翻耙,除将本田稻草沤入田中作肥料外,还要铲田坎和打冬草浸泡于田,这叫“冬耕冬泡”。旱土,即使是梯土,均实行中耕、除草、施肥。

【三犁三耙】  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一种。即在插秧前,要三犁三耙;如果是靠天水田,甚至五犁五耙。因为耕、耙的次数多,可以使土质更加细密,防止田水渗漏,有利于秧苗分蘖,有利于抗旱保苗。

【抨岩壳】  土家人精耕细作方式之一。旱土下种时,对上年冬天或开春翻耕时,犁铧无法到达的边边角角和岩壳地,通过人工一锄一锄的挖过来,用挖锄背把土块抨(打)细,并将土坎上的杂草除净。

【打青沤青】  提高土地有机肥力的一种方法。指在先一年的冬天或当年的早春时候,割回一些柔嫩的野草或树枝,放入冬水田中,经过一个冬季的浸泡,野草嫩枝就被沤烂发酵,成为一种有机肥料,肥效极高。

【积粪肥】  收集人畜粪施于田地的方法。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牲畜大都圈养,但也有放养的牲畜,因而田间野外多粪肥。土家人常常在农闲的时候或每天清晨去野外捡拾粪肥,倒入人畜粪坑中发酵,施于农田中,以增加土壤肥力。这种施肥的方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在“改土归流”之前,人们却没有这种积粪习惯,直到流官们再三重申积人蓄粪肥的重要性后,人们才逐渐形成了这种生产习俗。

【施底肥】  施肥方式。底肥又叫基肥,是施肥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至关重要。施用底肥一般要考虑底肥的种类、数量、肥料品种及施用的深度。旧时,土家人多施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厩肥、绿肥和饼肥)作底肥,施到整个耕作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

【牛粪下田】  施底肥方式。土家人牛栏多建于房侧数丈外,白天放牛,晚上牛归栏后,还要喂夜草,“马无夜草不肥”,牛亦一样,“要得牛儿好,夜草不能少”。冬天,要在牛栏里铺稻草,助牛过冬。牛拉粪便于草上,经过一段时间沤泡后,是上好的肥料。初春二月,土家人将牛粪挑下田继续堆放沤泡。耙田时,牛粪自然四散开来。牛粪是上好的有机底肥,还可提高土地热力,挑牛粪下田,同时清洁了牛栏,打扫了卫生。

【火土灰】  一种取材容易、烧制方法简便的农家肥料。它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元素,能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如红薯、玉米等的种作,往往离不开火土灰作肥料。湘西属于山区,这里山林茂密,野草丛生,是烧火土灰的上佳材料。只要晴天地干,一年四季都可以烧制火土灰。农谚“七铲金,八铲银”,说的是酷热的夏末初秋,天旱地干,百草开始枯黄,是烧火土灰的最佳时机。烧火土灰时,选一荆棘稀疏、杂草丛生、地衣丰富的斜山坡地,先将荆棘杂草砍倒,堆成一大团,然后用薅锄薄薄的刮一层地皮,连地衣带泥土置于草堆上,将其全面覆盖,然后点火燃烧杂草荆棘,上层覆盖的泥土经烟熏火燎之后,就成为农家肥料。烧火土灰时要注意防止山火的蔓延和雨水冲刷肥堆。

【选种浸种】  备耕习俗。秋收时,土家人就将水源好、地力肥、穗长粒满的稻谷作为种子留存。无种人家,以一升米斟换一升稻种。二三月间,将稻种稍晒,除去稗子和枯瘪的籽粒,留下颗粒饱满、色泽发亮的作种子。稻种选好后,要用盐水浸泡,盐水浓度以放一枚生鸡蛋仅露出铜钱大小蛋面时为宜。将稻种放入盐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随时搅拌,将不太饱满浮于水面的劣种捞出,留下的种子经催芽后即可播种。

【办秧田】  播种育秧习俗。挑选背风向阳、水源好、地力肥的大丘水田,择其中一角作为秧田,垒垄与大田隔开,旁边大田之水即为“水库”。秧田须施足肥料,进行五犁五耙,放干水,垒泥成厢,用专制木刮刮平厢,平整如镜。将发芽的稻种均匀地撒播到秧田里,覆盖干青苔粉末等轻便物,既保温又防雨打,利于秧苗生长。

【湿润秧田育秧】  传统育秧习俗。做法是水整田不开沟,一片板,水播种,水育秧。由于秧板大,难整平,泥浆糊烂,加上长期关“胎水”,容易造成漂秧、烂芽、闷芽等,成活率低。1972年始,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方法。1973年以后推广蒸汽催芽和湿润育秧方法,做法是水整田,让泥浆沉淀后,排水开沟做幔,一般播种现青前不灌水,后浅水勤灌,遇低温寒流灌水护秧,同时要求稀播壮秧。1974年后,推广薄膜覆盖育秧,做法是待秧幔做好播种后,用竹条等材料分插于幔两边成弓形,然后盖上薄膜保温,如遇高温揭两头或一边降温,防止烧苗,扯秧前几天揭膜炼苗。湿润秧田育秧法一直沿用至今。

【开秧门】  祭祀秧神仪式习俗。在谷种下田后的第四个卯日或辰日或午日,举行“开秧门”仪式。由当家人携带糍粑、酒肉、香纸庄严肃穆地来到秧田边,摆上祭品,燃香焚纸,作揖打躬敬秧神,然后挽袖扎裤,下田扯秧。“开秧门”多在夜静更深、鸡不鸣狗不吠的时辰开始,一闻鸡啼狗叫,就会犯“开口要吃得多了”的大忌,预兆当年收成不好。

【联户作业】  轮流帮工习俗。主要表现在插秧和收割两大农忙活动中。开秧门后,几户或十几户乡邻亲友自行协商,联合起来,一户一户地轮流抢插。大插这天,天没亮就要出门扯秧。尽管之前已三犁三耙,插秧前仍要耙田一次,叫插“热水田”。因此分工一般为中老年妇女扯秧,中青年男子挑秧,老年男子耙田,青少年妇女插秧。秋天收割时联户作业,一般是妇女、儿童割稻,男子打谷。傍晚收工时,男挑女背,满载而归。故有民谚:“插秧请巧妇,打谷请猛汉。”给谁家帮工时由谁家供应饭菜,不开工钱。

【白工】  是土家族民间开展生产、生活互帮互助的无偿服务活动。请工人多用于生产生活急需劳动力的时候,主家会为帮工人提供饮食甚至住宿,但不给其他钱、物报酬,故叫“白工”。实为“联户作业”习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家白工活动范围在缩小,现多限于重要的红白喜事和特别困难者,一般生产活动中的“白工”,现变成市场化的有偿服务。

【挖土锣鼓】  又名薅草锣鼓。帮工时的助兴习俗。当山寨中一些缺田少土的单身汉,为了成家立业开荒时,同村寨的青壮年都会积极地帮他开荒种地而且不计报酬。劳动时,两人在前敲锣打鼓,唱起歌谣,帮工的男男女女一边劳作,一边唱歌,用歌声激励鞭策,增强劳动兴趣,减轻疲劳程度,提高劳动效率。在插秧、薅苞谷草时也时兴帮工,故有薅草锣鼓。清代土家诗人彭勇行曾歌曰:“插秧薅草鸣鼓乐,男男女女满山坡。背上儿放阴凉地,男叫歌来女接歌。”

【扯秧】  将秧苗从秧田扯出准备移栽大田。当秧田里的秧苗长到五六寸长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了。扯秧时小指与无名指要尽量靠近秧苗根部、手掌把住茎干,不使蔸断茎折。扯秧时多双手同时进行,当扯得一把后,在水中上下抖动洗净根部泥巴,确保秧苗干净整齐。扯得三四小把秧后,交叉用稻草捆成一“个”秧。扯秧多在天未亮就下田,以便天亮后有秧可插。

【栽挪挪秧】  插秧方式。插秧时,每一位栽秧者身旁都有一只微型木船,长近2尺,宽近1尺,内装菜枯饼肥,枯饼碾碎加水成糊状。栽秧时,先将秧苗根须在船中蘸一些枯饼肥,然后插进稻田内。由于这种栽秧方式需要不断地挪动身旁的小木船(或木盆),故称之为“栽挪挪秧”。这种栽秧方式的好处是直接施肥于秧,节省肥料。更有将农家灰拌尿后放于盆内,每插一蔸秧前抓一点灰与秧蔸一同插入田中者,插秧时同时施了“安蔸肥”,这叫“插灰秧”。20世纪60年代湘西地区使用磷肥后,以磷肥代替枯饼蘸蔸插秧。

【插秧与关猪】  插秧时的竞赛习俗。插秧时,一手分秧,一手插秧,脚往后退,脚手快者有如“鸡啄米”。众人下田,从老坎往子坎插,排成一排,各负责三四尺宽位置。插得快的人退插到后面(实际是插到了前面),把该由插得慢的人插秧位置上也插上秧,使慢者没有了退路,称为“关猪”。群体插秧时,谁都不愿被当作猪关上而落后于人,于是只得拼命栽秧。这种带着娱乐性质的生产习俗,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给劳动增添了乐趣。

【薅秧】  又称踩秧。对秧苗进行的锄草松土工作。秧苗开始分蘖时,人们下田用脚将水田中的杂草踩进泥土,用脚趾松动秧苗的根部,并用手扯除田坎边的杂草,确保秧苗生长分蘖。这是一种比较悠闲轻松的劳动,人们可以一边薅秧,一边拉家常,唱山歌。

【看田水】  稻田水管理。多半指在水稻扬花、吐穗、灌浆时期的田间水管理活动。湘西属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缺水,十年九旱,管好田水尤为重要。因此各村各寨都订立有水利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管理水源。但尽管如此,各家还是要随时有人到田间转巡,防止田水漏失乃至被人偷水。

【守秋防盗】  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之际,是土家族人最忙的时段之一。野兽如野猪、猴子等,会在玉米出天花后就开始偷吃粮食;还有一些二流子也想在秋收时节捞一把,所以一般人们会在庄稼地里搭建一个小茅棚,男主人晚上带着狗、铜锣,住在棚里,守护庄稼,直至秋收完毕。

【稻草人】  即用稻草扎制的“人”,其主要用途在于防止鸟雀糟蹋粮食。每到秧田办理完毕后,人们为防止鸟雀啄食稻种,便在田边插上一个稻草人,头上戴斗笠,手上栓一些纸片,每当微风吹过,纸片就会哗啦啦直响,从而可以吓唬鸟雀,减少稻种的损失。

【晒龙谷】  稻谷割下后摆成长条形的劳作方式。土家族山乡打谷,开镰前要将成熟的稻田放干水晒干。在开镰进田割谷时,要拿香纸折成码子压放进田角上,敬奉土地,待打完谷再烧去码子谢土地神。割谷时要双割双摆,单割双摆,多人下田割也要分路双摆,使每丘田所割稻摆成长龙,即为“晒龙骨”,打谷时,才便于谷桶进田转动有路,双打搬谷不浪费时间。晒龙谷有利谷子打晒,省时省力。

【杀草谷】  又称晒草谷,传统收割稻谷方式。秋收时节天气晴朗,田中稻谷待收割,家中稻谷要摊晒,劳动力安排不过来时,往往采用割杀草谷的方式调解。为了挤时间,一般天还没亮便进田割稻谷,割到10点多钟太阳炽热时回家,搬晒簟摊晒收进家中的稻谷。吃过早饭,摊晒一下晒簟之谷,再进田割谷。下午3点钟后,太阳不再炽热时,便可打谷。稻谷草经过数小时摊晒,变得干硬,谷粒失去谷草的水分供给,脱粒率高,打谷省力省时,这便是“杀草谷”。如果断定次日是太阳天,可以隔夜割杀草谷。

【小秋收】  土家族副业生产习俗。秋收过后,土家人习惯于复收复捡粮食、桐茶籽,以及采挖野生食物、药材等,相对于收割粮食作物、收摘桐茶“大秋收”而言,俗称“小秋收”。可分为:①复捡复收。主要指捡拾地里掉失的粮食(稻谷、玉米、黄豆、红薯、马铃薯)、油桐籽、油茶籽等。②采挖野生食物。主要是挖野葛根和蕨根,将其洗净捣碎,再漂洗过滤,取其淀粉以补一年的粮食不足。③采挖野生药材。主要是挖百合、土茯苓、白芨、麦冬、半夏等药材,换钱补贴家用。

【拾稻穗】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人们十分珍惜粮食。在秋收季节,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颗粒归仓。所以,家家户户在收割粮食的时候,总有一些老人和小孩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在集体生产时期,这种捡拾稻穗的现象更为普遍。

【冬水田】  冬季被水浸泡之田。因为缺水以及稻田养鱼,旧时,湘西土家人在稻子壮子成熟时,不晒田,仍将田水灌得满满的,秋收后,在冬闲时把田翻耕一次,耙一次,禾蔸埋在泥里,稻田一片水汪汪,这就是冬水田。虽然它在秋冬时节白白地占去了地表的大片面积,却为来年水稻种植蓄够了必要的水份和肥力,让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状态下。

【翻薯藤】  栽下红薯月余后,红薯藤蔓就会爬满整个地块,不利于阳光照射,特别是薯藤节部生出根来扎于地中,将结出小个的红薯,不利于主根红薯壮果。人们将满地薯藤一垄一垄的搂起朝一个方向翻过去,薅去杂草,施肥,培土,利于阳光照射到红薯的根部。本为除草施肥培土活动,因需将薯藤翻转理顺,故称这一农活为“翻薯藤”。

【薅苞谷草】  湘西土家族地区种植玉米,一般需要锄草两次。第一次锄草时,玉米苗高约20厘米,目的是为了松土、锄草、均苗、施肥。第二次锄草时,玉米已长得一人高,出天花前,时间六七月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再加上密密麻麻的玉米叶子,密不透风,叶边如刀,常割破臂膀,酷热难耐,痛痒难熬。所以,土家人都惧怕给苞谷薅二道草。也只有薅过二道苞谷草的人,才知道农业的艰辛,粮食的可贵。

【火巴洋芋】  种植马铃薯生产习俗。洋芋,学名马铃薯。种植“火巴洋芋”,就是选一片较为平坦的山地,将柴禾杂草砍倒晒干,堆成条块形状,上压少许泥土,放火焚烧,火熄尽后,即用锄头挖坑窝。将洋芋种切开,切面粘火土灰,种于窝中。土地经火烧后无病虫害,积下厚厚一层火土灰,肥效高,无需上肥除草,只等收获即可,且产量是一般土地的两三倍。

【罐罐洋芋】  种植马铃薯生产习俗。在田地里选好耕地,垒成畦,挖土窝,每窝注满人畜粪便,再将洋芋种种下,上盖细土一层,这样种的洋芋产量也比较高。

【菜园】  湘西土家族地区乡村中,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地。菜园离住房不远,三五分地,砌石墙或围竹篱笆,开一门进出。土家喜种蔬菜,品种齐全,产量颇高,自给有余,遇到灾荒年月,“瓜菜半年粮”,可作主粮的替代品。

【篱笆】  寨子附近、房屋周围的菜地、田地的遮拦物,由竹子、枝条编成或由树桩拼连而成。主要用来防止鸡、鸭啄食蔬菜和牲畜糟踏庄稼。

【红薯洞】  窖藏红薯的土洞。多挖于屋后山坡干爽处。有的洞口开在平地,有的洞口开在土坎脚,洞口盖板,上搭A字型茅棚。洞口较箩筐稍大,洞深三四米,架木梯上下,底部平整宽大。秋冬挖回红薯后,挑选未伤皮完整个大者入洞,直接堆放于地面,可保存三五个月不坏。红薯易腐烂,放出二氧化碳,打开洞门后不能急于进洞,用风车对着洞口吹一会,待放下马灯不灭时方可进洞。马铃薯亦可入洞储存。

【犁】  一种耕地农具。铁木结构,由犁辕、犁底、犁箭、犁口组成,犁身通常较短,两面翻土,适用于山区及丘陵地区翻田翻土之用。一般用畜力(耕牛)牵引,只须将耕牛用绳索与犁身相连接,人手扶犁柄,即可翻土。

【耙】  一种传统耕作工具。土家族常用的有三种耙:一是铁耙,耙齿、耙架全为铁制,通常宽1.5米,耙齿13个;二是铁木结构耙,耙架木构,耙齿为铁制,耙宽1.3米,耙齿13个;三是木耙,耙齿、耙架全部为木制,耙宽2米,耙齿15个。耙的作用是将用犁翻过的土壤粉碎、耙平,同时也具有清除杂草、疏松土壤的作用。耙多用于稻田。

【锄头】  一种长柄农具,属于杠杆省力型工具。因其功用的差异而分为挖锄、薅锄、田坎锄、窖锄等。挖锄的刀面呈条状,长约30厘米,宽约6厘米,厚约1厘米,主要用来翻耕土地或开垦荒地。薅锄的刀面略呈三角形,最宽处约18厘米,长约20厘米,锄刃较锋利,主要用以除杂草、松土。田坎锄是一种介于挖锄与薅锄之间的一种劳动工具,既可以翻耕土地,也可以用来锄草。以上三种农具的木柄都比较长,120150厘米。窖锄形状如挖锄,但其形制要小得多,木柄长约40厘米,锄刀长约18厘米,宽约5厘米,用来挖野菜、播种或挖掘洞窟。

【钉耙】  其形制类似于《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一般为六齿,多为钢铁打制而成,齿长约20厘米,耙面宽约20厘米,木柄长约130厘米。钉耙在土家族人的生产劳动中,主要用来搭田坎,以防止田水泄漏,也常用来清除牛粪。

【畬刀】  砍木材劳动工具。畬刀分刀身与刀柄两部分。刀身铁制,一面有刃,十分锋利,背部弯曲如新月,刀尖如鹰勾。刀柄木制,长20厘米至150厘米不等。畬刀的用途在于砍伐。旧时刀耕火种时,多用长柄畬刀砍伐树木、荆棘、杂草。平时砍柴的畬刀,刀背较厚,木柄较短。更有一类“夹背畬刀”,十分厚重,适应于砍伐大树干或树蔸。

【镰刀】  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刀片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刀长约25厘米,刀片宽约5厘米,尾端装长约15厘米的木柄。是湘西土家族常用生产工具。

【折刀】  一种收割稻谷的生产劳动工具。由两部分组成:刀片,长约25厘米,宽约5厘米,前部成梳子形,密密麻麻的锯齿十分锋利,梳子尾有一孔,后部成条状;刀把,长约20厘米的圆木棒,一头锯一个小浅口子。将刀片插入刀把的浅口处,用铁钉穿过刀片上的口子钉牢,使用时张开刀片,不用时折向刀把,故称“折刀”。轻巧锋利,是割稻谷类禾秆的好工具。

【摘刀】  摘刀是摘小谷、摘(割)牛草的小形刀具,长七八厘米,形若小梳子,内安放小刀片,带在手掌上,摘割方便。摘刀保持着远古新石器时期小石刀和贝壳刀的造型与功能。

【刀别子】  放置柴刀的用具。刀别子的做法为用一块长13厘米、宽7厘米、厚3厘米的硬木板,沿厚度面凿通一个槽,能自由插入柴刀片即可;木板两头穿孔系绳。刀别子捆在后腰上,插刀入内,安全可靠,方便实用。

【挑篮】  挑运桐子、茶子、苞谷、豆夹等散装物的装运工具。形状如箩筐,有近两个箩筐高,篾间孔多而大。奇特之处是在于其使用时,是用一根肩担棒横穿两篮,两头绑牢固定,两篓间相距约1米,以人能转肩、好挑为宜。

【撮箕】  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农具。以杂木条为脊梁,用篾片紧密编织而成。用粗篾片编织者用于撮土,用细篾条编织者用于装菜、撮粮食。

【连枷】  手工脱粒的农具。由敲杆和竹柄两部分组成,选用四五根大拇指粗细的杂木条,蔸部一头用火焰烧后剩热弯转,一并排固定在一根较粗一点的杂木棒上(该棒中间削小,两头留节),木条中部和尾部用竹篾固定,做成敲杆;用一根竹篙作为连枷的柄,套在粗杂木棒的一头,要求能自由转动。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铺在地上的麦穗、黄豆、高粱等,使颗粒脱落。

【晒簟】  一种用宽竹篾编成的专供晒粮食的席子。用南竹编织,破篾宽约1厘米,织成竹簟长宽四五米,四周绞边。平时圈成柱状置放于粮仓内或楼阁上,需要时摊开铺在坪场上,以翻晒粮食。

【撮瓢】  一种木制的撮粮食的瓢。形如微微收拢的手掌,前部整齐敞口而薄,便于撮东西;越往后越深,最深处约6厘米,便于储东西;瓢体木材越往后越厚,收口处厚近3厘米,呈圆形,并有一个10厘米长的圆形手柄,便于抓握。撮瓢通体长约40厘米,宽约22厘米,高约7厘米。土家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撮瓢,方便撮取粮食。

【柴杈】  又名柴马架。是土家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运载工具。系一对“丫”形杂木杈,杈端十字交叉,固定后再绑定一横木上制成。使用时,人肩横木,手臂夹紧“丫”的中部,双手捏紧“丫”的下端,可左右换肩,交替扛杈。有用于扛柴块,或搬运成段木料如木板、橼壁,十分方便。想歇气时则叉端靠岩、靠树,人从横木拱出。力大者,杈上可放扛大猪、牛犊。柴杈作为运载器具,虽逐渐消失,但却长存于土家老一辈人们的记忆里。

【背枷】  背柴用具。朱辅《溪蛮丛笑》记载:“昔日五溪蛮,负物不以肩,用木为半枷之状,箱其顶,以布带或皮条系之额上,名背笼。”是有别于竹编背篓的一种古老运输工具,后来演化为背枷。由两个“U”字形的木框联结而成,系竹或皮背带两条,背时肩、背垫皮,负重之物横搁于两“U”形之中。

【扁担】  挑担工具。有木质、竹质两类,以木质为多。木材以梨木、琵琶木为好,最好的木材为红椆木,它木质结实、细腻光滑、性凉、不烧肩、弹性极强。加工扁担时,务使中间厚,两头薄。木质扁担分两种类型:一类较平直,两头各拴两个竹钉,弹性较小,用于挑粪,防止粪桶系子滑脱;一类两头较翘,弹性较大,有省力的效果,用于挑箩筐,箩筐绳换在扁担上有一定技巧。

【戽盆】  又叫戽斗。提水抗旱工具。形如脸盆,较脸盆深而小,竹制品,盆底铺油纸,以防漏水,盆口边栓系4根综绳,绳索长短依提水高度而定。操作时,两人用手各执两根绳索,对站于水源两旁,着力一致,一舀一送,一盆一盆地将低处的水往高处舀送,是湘西农户常备抗旱工具。1964年,湘西自治州动用了12930个戽盆戽水抗旱,浇田483公顷。

【龙骨车】  又称龙骨水车。提水抗旱工具。全木结构。由龙骨、叶、尾轮、车筒、车架五部分组成,主体是一木制的长槽,槽中架一块与槽宽相等的行道板,槽上端装一大轮轴,下端装一小轮轴,一条由若干龙骨板叶连接而成的长链环绕行道板的上下面,龙骨叶的长链环在槽的上端绕过大轮轴,下端绕过小轮轴。大轮轴安放在岸上,小轮轴安放在水中。大轮轴装拐木或手柄,人脚踏拐木(或手摇木柄)旋转带动龙骨板叶和下端小轮轴,即可把低处的水通过行道板水槽刮到高处,而达到低水高灌的目的。龙骨车有手摇与脚踏两种。进行提水作业时,一般为24人操作。新中国成立前凡稻田面积多、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农户一般都有备用。新中国成立后,据湘西自治州水利部门调查统计,全州民用龙骨车有2547架,水车灌田458公顷,平均每架负担面积0.18公顷。1962年,全州龙骨水车发展到3922架,灌溉面积1961公顷。到20世纪60年代末,龙骨车被各种动力抽水机械所代替。

【刷桶】  打谷工具。正方形木制容器,上大下小,上口边长1.5米左右,留有桶耳,便于拖桶;下底边长1.2米左右,装有槽杆,便于移桶;深约0.6米。打谷时,将稻束向木桶内壁甩打,谷粒便落在了桶内。

【风车】  用来扬弃谷物杂质的生产工具。秋收时节,人们将晒干的谷物放入风车内,摇动手柄,鼓起一阵风来,这样就可以把杂物扬弃。风车有风车口(倒入谷物)、车肚、风鼓、摇把、出风口、前后各一个出谷口、4条车腿等组成部件。风车高约145厘米,厚约45厘米,宽约150厘米,全木质结构,至今仍在农村普遍应用。

【碓】  加工粮食的工具。碓由碓身和碓臼两部分构成。碓身为粗大的树干,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处安装有碓嘴,碓嘴为一根小型圆木,一端装有铁咬口,小头处为一块厚厚的木板。碓身搁置于碓架上,碓架用石头凿成,可以相对固定碓身。碓臼一般为一个较大的石头,中间部分被凿成石窝。利用杠杆原理,当人们用脚踏下碓尾,碓嘴自然高高翘起,放松对碓尾的压力时,碓嘴会重重落进石窝里,对石窝中的粮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剥离粮食的外壳或使粮食粉碎。在没有电器机械加工工具时期,碓是土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加工工具。

【磨子】  将粮食加工成粉或浆的石质工具。磨分上下两扇,用轴心连接。下面一扇石磨固定在磨架上,上面一扇石磨可以由外力推动。磨的咬合处刻有深深的齿印,当石磨转动时,夹杂在磨缝中的粮食便被磨压成粉或浆。过去,湘西土家族山寨生活离不开磨子,推玉米粉、米粉、合渣、粉糍粑都得使用磨子。

【簸箕】  特指扬去糠壳的用具。水竹编织。以水竹片为骨架,用水竹篾从底部起头紧密编织,至箕口收口。织篾双层,外层为片篾,内层为细小的圆篾。作为生产工具的簸箕,一般深10厘米,小者口径60厘米,大者口径80厘米,特大者口径可达150厘米。经风车车过的米仍有谷糠谷头、碎米稗子,置于簸箕内,双手端于簸箕的后半部,多次轻扬后,谷糠等轻便之物分开出来位于簸箕前部,较重、快速一扬,便扬出簸箕外。

【米筛】  一种竹篾编制而成的用来筛米的筛子,是土家族人常用的生活用具。呈圆形,直径约60厘米,筛子的内芯较浅,有很多方形的小孔。使用时,用手团动米筛,碎米头、稗子、谷粒尖自然从筛孔中落下,谷粒则团于筛中央米的上方,用手捡出。

【罗筛】  一种用细纱布和木片制作的专门用来筛粉状食物的筛子。罗筛较小,直径为35厘米左右,深约8厘米,周围用薄薄的木片围成,底部为纱网。

【格筛】  又叫灰筛。一种竹篾编制而成的用来筛火土灰的劳动工具,它是土家族人常用的生产用具。圆形,直径约70厘米,内芯较浅,有很多方形的小孔,小孔约小手指头粗细。格筛主要是用来筛火土灰的,目的是格去未烧透的土块、炭棍杂质。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