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舞
土家族民间习俗舞蹈,流传于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土家族地区。因以家用长板凳(俗称条凳:木质,长约130厘米,宽约18厘米,前后各有两只脚作支撑,脚高30厘米不等)作为主要道具舞动而得名。板凳龙舞有独凳龙舞和多凳龙舞之分。独登龙舞由1~3人起舞。1人起舞时,两手分别执条凳的前后各一只脚舞动;2人起舞时,前后一人各执凳的两脚舞动;3人起舞时,前两人各执凳的一脚,后一人执双脚舞动。舞动过程中,舞者和着锣鼓点子行进,并有序地舞出各种花样,只见板凳飞舞,有如龙腾虎跃。多凳龙舞由5~11人起舞,每人各举一凳,前一人饰龙头,后一人饰龙尾,余者为龙身,另一人在前耍宝逗龙。舞动过程中,凳随人动,凳凳相随,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左右翻腾,先后舞出“黄龙出海”“蛟龙戏珠”“蛟龙翻滚”等动作套路,场面热烈、壮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人们还将板凳进行刻鳞或扎上龙形彩绘,舞动起来更为生动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