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建立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要素探讨
【字体: 】   【时间:2020/10/10】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建立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要素探讨  

                         黄青松 

如何构建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探索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法,是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最核心的要素。    
湘西民族文化概述

  湘西位于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中心地带,因长时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使其形成了中国最具原生特点并保存完好的民族与区域文化。土家族、苗族是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湘西的土著民族中两大主体民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蛮荒时代就聚居在酉水流域;湘西苗族也是一个最为古老的民族,自称“果雄”。明清以来,史籍泛称“红苗”。相对集中在腊尔山台地,是中国苗族东部方言典型区域。 
湘西民族文化,是指自古以来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等各族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生活实践,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的社会财富和一切社会文明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体系内容,并且相互融合、和谐统一。 
作为在湘西地域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总和,湘西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的相关范畴。物质文化方面有历史名域,战国古城遗址,苗疆边墙、土家、苗族古镇、古村寨,土家苗族建筑、土家苗族历史人物及故居,溪州铜柱,摆手堂、庙堂等。 
非物质文化主要有: 
1、制度文化:如土司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制度等。 
2、语言文化(口头文学)如:土家语、苗语、神话、传说、歌谣等。 
3、表演文化:如土家苗族民歌、土家族舞蹈、苗族鼓舞、土家族戏剧、苗戏等。 
4、工艺文化:如织锦、刺绣、印染、扎染、红扎、竹雕、凿花、傩面具、苗画等。 
5、民俗文化:如观念、信仰、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游艺、竞技等。 
土家族聚居的“酉水流域”,苗族聚居的“腊尔山台地”是湘西的民族文化生成、发展并形成独特内蕴的主要空间,其独特性、原生性、唯一性、整体性贯穿始终,受到各级专家的高度评价。物质文化遗产以凤凰古城、里耶古镇、芙蓉镇、黄丝桥古城、明清边墙等一系列具有悠久历史和完整形态的古建筑、古城镇、古村落、古遗址,与及大量“国宝级”的历史文物文献为著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代表的项目,所呈现的独特价值,繁多品种,不仅具有湘西地域文化特征,更丰富地反映出中华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融合,体现出极其完备的和谐性,代表着中华文化最优秀的成果所能达到的应有高度。湘西民族文化的独特空间,丰富内涵,重要价值及物质和非物质的和谐统一,已完全具备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以湘西地区为核心区的自治州人民政府、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显著特征的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各级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对民族文化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率先出台了地方性保护条例,积极探索可持续保护传承和发展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7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通过前期运作和准备,核心区各级政府与辐射区,延伸区各级政府已建立较好的协作保护机制,所彰显的活力正在日益凸显。 
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 
科学的保护理念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关键要素,是开展保护工作的指导。湘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生态,它是湘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自然传承的文化事象之总和,在文化空间中互相联系,具有不可再生性。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文化生态学则兼具社会学科的性质,生物与其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其修复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而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文化生态一经受到破坏问题更加复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其他历史遗迹、遗址都是人类长期活动的结晶,寄寓着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其价值往往蕴含在文化事象的内部,易为人忽视。因此,保护“精神家园”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对民族文化和对文化生态的高度认同。 
从文化生态的本质而言,文化生态构成呈系统化、整体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刚性单元,而是一个具有自然生成的自为体系。而在其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不同的层次内还有众多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着若干构成要素。”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更集中体现出民俗环境在文化生态中的母体作用,保护区的文化生态的整体性、系统化不容忽视。从表象上看,探索由特定地域环境中,各个单一“项目”构成的文化综合体,各个项目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核心物”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构成生态系统;同处于“保护区”内的各个项目又组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生态系统。无论是单一项目或是“保护区”整体,作用于它们的生态环境都非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多层次的、网络化的。各个项目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互为生态。譬如说苗族凿花,其图案的生成多与民族信仰、民族心理、民俗活动息息相关,离开其中的某个环节,其生存空间便会出现萎缩,甚至传承难以为继。 
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其指导意义就在于在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过程中必须要按规律办事,不能只单纯地追求对某个项目的具体保护或者片面保护,必须自觉地把所有的“保护对象”纳入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当中,科学地探索它们生成、活跃、衰微、濒危的具体原因,解决办法,由政府或部门及其相关社会力量来进行政策制定、经济投入、舆论宣传等等。    
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 
通过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湘西自治州与及湘西民族文化相关地区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强化自觉意识和全局意识,把分散的、阶段性的、应时性的工作机制纳入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建设当中来,循序渐进,实现保护区的长效机制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涵盖的内容广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以政府为主导,其机构建设应该合乎保护功能发挥、工作卓有成效,才能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合我国保护工作实际,整体性有效性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有效性亟待体现。文化遗产对象分割,由政府不同部门分别实施管理,与实际的保护工作不相适应。”多年来湘西州提出建设“文化湘西”、“和谐湘西”,保护区建设应当成为这一宏观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设置高效、长期的专门机构必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否则,所有的构想和目标实现难以变成现实。 
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担负着对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咨询、论证、指导、决策、表决的重要功能,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应该体现其权威性,彰显集体智慧的活力,要建立运转协调的专家工作机制,提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应做到“门类齐全、队伍精干、权威公正、运转灵活”。要加强专业委员会的独立表决能力,不能成为摆设。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家适当的工作津贴和工作报酬,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对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要予以甄别,辞世空缺的,及时增补。专家委员会应当建立评估、论证的工作体系和标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匮乏,人才培训和人才流动没有进一步激活,领导此项工作的干部缺乏大文化意识。如何把培训机制放在应有的高度,建立长期的、分期的、分级分类的培训机制,让参与这项工作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和工作者不断充电,树立理念,理清思路,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显得尤为重要。 
舆论导向在保护区建设中的强大作用不能忽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引擎,形成各级各部门全民树立保护意识,需要长期深入地开展宣传造势活动,并通过宣传造势,实现对公众的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传承意识。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机制建设中,法制建设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保证,以法制建设促进忧患意识,建立问责制度,确认保护单位、明确社群人员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权、利益发生矛盾,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办法》、《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里耶古城保护条例》、《关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在城镇建设中充分体现民族特色若干规定》已经出台,特别是《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出台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推动相关法制建设走向深入。    
探索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法 
在廊清理念、健全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适用性原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生态区建设中提倡原生性保护本身没有错,原生性保护必须放在保护的首要位置,但其适用范围、对象应加以缕析。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项目原生基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如果固执于所有保护都必须进行原生性保护,就会使保护工作走进死胡同。譬如《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其产生的环境是“夏日芸苗,数家人合在一起,彼此轮转,以次而周,往往数日为曹。中以二人击鼓鸣钲,迭相歌唱,其余者进退作息,皆视二人为节,闻歌欢跃,劳而忘疲,其功较倍”。“土民群事翻耕、插秧、芸草……间有鸣钲击鼓歌唱以相娱乐者,亦古田歌遗意然。”其原生环境已不复存在,因此,其保护应侧重于对原生歌词、曲调、演唱流程等内容的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涉及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在少数,更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尤其是旅游和现代化的强势介入,使保护形势更加严峻。“文化变迁以现代化的形势,大大损害了贫穷、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这种情况不但在发生,而且在加速。”原生性保护受到严峻的挑战,调整保护方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活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的双轨制。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生态是农业农耕文明为依托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消解其依附的基础。提倡活态保护为主,静态保护为辅的保护办法是落实系统保护的重要手段。1997年10月,贵州省与挪威王国签署合作建设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在实践层面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随后,各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不断出现,为静态保护提供了指导范例。湘西凤凰山江苗族文化博物馆建设在全国的影响正日益扩大,并以此带动当地民族工艺品生产的活态传承,具有典型性。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就应该通过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村(寨)、传习所建立,让静活两态保护同时得到发展。 
三、以生产性保护推动保护主体发展壮大。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群众生产生活强大需要为主要基础产生的,需要是催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动因,然后在需要中不断发展直至走向成熟。生产性保护通过生产把需要进行合理转化,即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技艺、技能与及文化空间,并在过程中实现传承。因其符合客观需求,并在其中凸显文化价值。酒鬼酒传统酿制技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8年,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高瞻远瞩,启动了“酒鬼酒传统酿制技艺”申报州、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工程,并通过这一工程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通过生产性保护,酒鬼酒传统酿制技艺得到发扬光大,传承人数量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建设酒文化陈列馆,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传统生产工艺,了解酒文化,实现生产、保护、传承多赢。湘西州大多数民族工艺品和传统技艺都具备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基本条件,土家织锦、苗族银饰、土陶、菊花石雕、苗绣等都可以由政府进行引导,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进行生产性保护活动,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以节会活动促进保护。湘西自治州民族节会活动丰富多彩,富有群众基础。2004年,湘西州成功举办了湖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暨湘西州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态保护节。分别在吉首、凤凰、永顺举行大型的开幕式、文艺晚会、民族服装服饰表演、民间戏曲、舞蹈、绝技表演、民间工艺品展演、闭幕式文艺汇演,充分展示了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及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魅力。2005年,举办了德夯中国鼓文化节,汇聚了全国十余个省市的100多支鼓队,1000多名鼓手,前来参赛。2009年举办山江苗族跳花节。近几年还举办了保靖大型原生态文化活动“走进酉水”、龙山土家族“舍巴日”、吉首的“四月八”、凤凰山江“苗族传承世家”评奖、山江苗族跳花节、花垣苗族赶秋节、“太阳会”等等,充分展现了土家族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节会与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最佳方式。持续举办,将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 
“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文化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构建湘西民族文化生态和谐健康发展有效途径,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科学地保护文化生态,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就能保持强劲的动力。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