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史志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史志

【《世本八种》】  《世本》为先秦重要史籍之一,两汉时期的史家在其著述中多有引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就直接采用过《世本》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古代《世本》在唐代已经残缺,今天所见的《世本》是后人从史籍记载中摘录辑集而成的。最早辑录《世本》的是南宋时期的高似孙,但其辑本亦失。清中叶以后,辑佚之风盛行,辑集《世本》者不下10家。1957年,商务印书馆将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稡、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8人辑本,合编为《世本八种》出版,署名为[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所记载的“廪君蛮”史实及“彭氏”的来源与迁徙,是研究土家族历史的重要史料。

【《华阳国志》】  是宋代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作者为西晋时期常璩。该书共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士女总赞论》《广汉士女》《汉中士女》《后贤志》《序志》14卷,记载了中国古代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份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化、地方经济、政权更替等内容。是研究土家族古代历史的必读典籍之一。

【《荆州记》】  南朝时期宋国的盛弘之撰。此书在南北朝齐、梁、西魏诸国的著述中常见提称,唐宋地理典籍中尤多征引。但该书亡佚既久,盛弘之生平行状亦不可考。《隋书·经籍志》载:“《荆州记》三卷,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清曹元忠据《宋书·州郡志》比照《荆州记》,认定该书成书时间当在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左右。大约在唐宋时期散佚。宋初《太平御览》征引该书最为详尽。清人辑录佚文,有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及善化陈运溶《荆湘地记》辑本,并分为3卷。该书的价值,在于补证《晋书·地理志》及《宋书·州郡志》的记载,而于山川景物、风俗掌故之描述,则较二志详尽,对于研究荆楚史地、民俗大有助益。

【《武陵记》】  ①南朝时齐国人黄闵撰,为早期武陵地区的地方志。内容包括:武陵地区的景物、山水、池潭、陂田、城池、古迹等。此书早就已经亡佚,只有部分内容被收入《汉唐地理书钞》《荆湘地记》。《后汉书》注亦引其文如:“山高可万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槃瓠行迹”,是研究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其佚文还散见于多种志书。②南朝梁国人鲍坚撰。光绪《湖南通志》著录。③南朝梁国人任安贫(字子素,武陵汉寿人)撰。内容包括地理、人文、风俗、景物、山水、城池等。其中,以黄闵的《武陵记》和鲍坚的《武陵记》最为有名。

【《水经注》】  是北魏时期人郦道元为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水经》所作的注。《水经》共3卷,作者不明,从该书内容来看,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全书记载的河流有137条,但仅简略地介绍了每条河流的发源处及流经地。《水经注》虽是为《水经》作注,但全书共40卷,内容扩大了20倍,记录了1252条河流、500多处湖泊和沼泽、200多处名泉和名井,详细记载了这些河流所经地的地形地貌、矿产、动物、植物等。后人评价该书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在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及民族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朝野佥载》】  唐人张鷟撰。据《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著录,《朝野佥载》原为20卷,《宋志》另有补遗3卷,原书久佚。明代以后,通行本有《宝颜堂秘笈》本,2卷,全部辑自《太平广记》,但误编、误收者不少。另有《说郛》本、《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均1卷,节略不全,且互有雷同。张鷟死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而今本有若干条记天宝(742755)以后事,显属后人误收。197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系据《宝颜堂秘笈》《说郛》等本校点,并附有补辑。今人赵守俨有《张鷟和<朝野佥载>》,载《文史》第8辑。《朝野佥载》中记载着五溪蛮先民丧葬等习俗资料,十分珍贵。

【《酉阳杂俎》】  唐人段成式撰。酉阳,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秦时有人避乱隐居读书于此。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提并论。其书内容又广泛驳杂,故以《酉阳杂俎》为名。《酉阳杂俎》前集20卷共30篇,续集10卷共6篇。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不少篇目颇为隐僻诡异,如记道术的叫《壸史》,抄佛书的叫《贝编》,述丧葬的叫《尸穸》,志怪异的叫《诺皋记》等等,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土家族先民生活史料。现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湖北先正遗书》《四部丛刊》等影印明刊本,均为30卷。

【《九国志》】  是北宋路振所撰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著作,原有49卷,后经宋人张唐英增入北楚2卷,共有51卷,分别记录了五代十国时期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等9国史事。《九国志》原书已亡佚,现流传的《九国志》是乾隆时期著名学者卲晋涵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再经周梦棠整理,并依据《新五代史》中的九国世家大略,编为12卷而成,计有《吴》3卷、《南唐》1卷、《吴越》1卷、《前蜀》1卷、《后蜀》1卷、《东汉》1卷、《南汉》1卷、《闽》1卷、《楚》1卷、《北楚》1卷及《九国志拾遗》等内容。该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五代十国时期史料,可填补新、旧《五代史》的漏缺。其中卷十一《楚》所记载的“武穆王”“衡阳王”“文昭王”“彭玕”“彭师杲”等历史人物史迹,是研究土家族形成的重要历史资料。

【《楚纪》】  明嘉靖年间廖道南撰。是一部保存楚地文献、详载明代两湖历史文化的鸿篇巨制。全书60卷约120万字,篇幅过大,所以自嘉靖二十四年(1545)该书撰成,翌年由蒲圻令李桂助其初刻成书之后,就一直没有任何形式的重刊或节录。“凡一人一事与楚地稍有涉者,亦必牵引以入焉。道南在当时颇负文名,此书亦殚十余年精力。”特别是该书卷二十三记有李弘皋及所撰溪州铜柱铭文,卷三十五纪有“彭瑊、彭士然、彭允林、彭万潜、彭天宝附”,收录了大学士刘健撰《世忠堂铭》等等有关溪州的史料,是研究湘西土家族的重要历史资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中发现上述初刻本并加影印。

【《南唐书》】  陆游撰《南唐书》18卷,内本纪3卷;人物列传14卷;浮屠、契丹、高丽列传总1卷。该书叙述简赅有法,极为后人推崇,刊印、校注者甚多。其中列传八有彭师杲传,是研究土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1937)版《南唐书》,系刻印版,较好的反映了全书的原貌,可以纠正原书因标点引起的歧义。

【《溪蛮丛笑》】  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宋代民族志典籍,为南宋人朱辅所撰,一卷本。因记录的是“五溪”地区蛮夷的奇闻趣事而得名。该书提到当时的蛮类有“山瑶”“生瑶”“熟瑶”“僚”“伶”“伶佬”“苗瑶”“苗僚”“伶僚”等,分门别类记载了这些蛮类地区的矿产冶金、动植物资源、生产方式、特殊用具、社会关系、纺织工艺及民风民俗、饮食习尚、婚丧节庆、服装首饰等内容,共计79个条目。涉及今天的侗、壮、苗、徭、仡佬、土家、水、毛南等少数民族。是研究“五溪”地区经济发展史、民族历史和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史籍。

【《老学庵笔记》】  南宋陆游撰。“老学庵”是陆游绍熙元年1190以后蛰居故乡山阴时书斋的名字。他谈到这个书斋命名的含义时,说是“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陆游幼年时,家中藏书很多,得以博览;又随他父亲会见过许多前辈的学者和士大夫,得以聆听他们的谈吐;成年后,到临安(今杭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处做过官,阅历见闻极富,《老学庵笔记》所记,多是他或亲历、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其中还有部分专门描写土家族先民生活的珍贵史料,对于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宋人笔记丛书中的佼佼者。

【《西南夷风土记》】  明朱孟震撰。自序称生平宦辙,殆遍九州,因摭耳目所及,撰成此书。初分5卷,后并为1卷。所录多琐事。末附西南夷风土记26条,颇为详明。书中所记多西南少数民族在土司统治下的生活状况、社会风俗、民间传说,保留着不少关于西南蛮夷先民的珍贵的生活资料。

【《五溪蛮图志》】  明沈瓒撰,清人李涌重新编撰的一本介绍“五溪”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生活状况、军事要地、建置沿革、语言风俗、植物矿产、形胜古迹、寺观祠庙、名宦人物等内容的历史典籍。渉及当时的少数民族有“山傜”“苗蛮”“佶佬”“佶伶”“捌人”等,与今天的傜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历史紧密相关。其中“溪名”中介绍的“五溪”名称的由来及地形地貌,“风俗”中介绍的各民族生活习惯与语言,“公廨”中介绍的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五寨长官司、筸子坪长官司,“古迹”中介绍的铜柱等内答,与土家族有着直接联系,尤其是书中记载了“捌人”语言,且明确提出了“今所谓‘土蛮’之言,然亦甚类昔此所谓‘捌人’之言也”的看法,是研究土家族历史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峒溪纤志》】  清陆次云撰。系搜罗各种有关四川、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区少数族资料编就。上卷叙述苗、瑶、僰、土家、八番、金齿、罗罗、黎等民族族属与部别源流;中卷专记风俗等事;下卷志其动植物产。其自序谓:“余之所志,有见而知者,有闻而知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告。非若朱季公《丛笑》一编徒姗其陋也。”故书中所记颇有得自亲身见闻者。有关少数民族宗教、婚嫁、仇杀、丧葬、器用、节令等习俗的记载,值得参考。由于旧籍中集中记载西南少数民族情况的专著不多,故此书虽较简略,却不容忽视,且取材较严,颇可据信。清末胡思敬以为:“近世纪苗蛮者,以此书及毛西河《蛮司合志》为精。毛氏述兵事,此述种族风俗物产,用笔繁简不同,义各有当。”唯书中文词,对少数民族颇有歧视偏见,应加辨别。

【《十国春秋》】  是清代吴任臣所著的一部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全书共114卷,其中《吴》14卷、《南唐》20卷、《前蜀》13卷、《后蜀》10卷、《南汉》9卷、《楚》10卷、《吴越》13卷、《闽》10卷、《荆南》4卷、《北汉》5卷、《十国纪元世系表》1卷、《地理表》2卷、《藩镇表》1卷、《百官表》1卷,较为详尽地记录了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一方邦国的兴起与衰亡的历史。其中《楚》记录了土家族先民彭士然(即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之间的“溪州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局,及众多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如彭玕、彭师暠(杲)、刘勍、廖匡图等。是研究土家族开始形成及彭氏土司800余年基业奠定原因的重要历史要籍。

【《百苗图》】  是源自陈浩《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一系列抄本的总称。该书是作者的亲身调查,内容按82个条目撰写,并附彩绘插图,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成系统地介绍了今贵州省及边沿相邻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状况,因介绍的民族众多,故称为《百苗图》。涉及今天的苗、瑶、布依、白、彝、土家、水、仡佬等少数民族,是一本珍贵的历史民族志典籍。

【《楚南苗志》】  6卷。为清乾隆年间段汝霖任湖南永绥(今花垣县)同知时所撰写,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印。前五卷皆载苗人种类、风俗、物产、言语、衣服及历朝控御抚治之法。第六卷为《瑶志》《土志》,记载瑶人、土人及粤西六寨蛮。其中《土志》是全面介绍土家族的专志,包括土人小叙、服饰、跳年、婚嫁、语言等19个条目,这在历史古籍中是较为罕见的。

【《苗防备览》】  22卷,8册,520页。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严如熤编撰,刻本,清代曾3次重刻。严如熤(17591826),溆浦人,官至贵州、陕西按察使。嘉庆间,严据档案公牍及湘川黔志乘辑成此书。14门,记载乾州、凤凰、永绥、永顺(含龙山、古丈)、保靖、麻阳、泸溪、沅陵、辰溪、铜仁、松桃、秀山等地的山川形势、兵防屯政、民俗要略等。其中卷九风俗下记“永保土人风俗”,含服饰、农耕、信仰、婚娶、节庆、语言等内容以及记录了永顺五十八旗、保靖一十六旗等情形。

【《永顺宣慰司志》(明正德)  卷数、册数不详。明正德永顺宣慰使彭世麒纂修,清康熙其裔孙续修。记其先世功勋、受职、承袭、征调、贡方物以及永顺风土人情等。永顺宣慰司唯一司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存康熙抄本卷二,99目。余不详。

【《辰州府志》(明万历)  8卷。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辰州知府马协修,辰州府通判吴瑞登纂;万历四十三年(1615)辰州府推官侯加地补订。辰州府于明成化十年(1474)易贵纂修邑志,书佚。吴瑞登草创本志后,因丁忧猝去,将所携志稿授其门人钱春。10余年后,钱春来任湖广巡抚,以此稿嘱侯加地增删订正,万历四十三年由沅陵知县王恭已督刊。辰州府首次付梓府志。正文分25门,含疆域、沿革、灾害、山川、名胜、古迹、城郭、宫室、田赋、物产、风俗、秩官、科贡、人物等内容。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卷一至卷六及卷八,湖南图书馆藏胶卷。201010月,由沅陵县史志办点校出版。

【《辰州府志》(清康熙五年)  8卷。清康熙辰州知府鄢翼明纂修,康熙五年(1666)刻印。本志上承明万历马志,下至康熙五年,收录遗篇旧帙,增补纂成是编。正文分22门。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卷一~五及卷八,湖南图书馆藏胶卷。

【《辰州府志》(清康熙二十四年)  8卷。辰州知府刘应中等纂修。上承明万历马志、清康熙五年(1666)鄢志,续增康熙五年至二十四年(1685)近事,康熙二十四年修,同年成书付梓。正文分22门。湖南图书馆藏刻本卷二至卷四及卷六至卷八。

【《辰州府志》(清康熙四十八年)  8卷。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辰州知府迟煓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刘志基础上,补充订正增修。上海图书馆藏卷一和卷八。

【《续编辰州府志》(清乾隆)  8卷。清乾隆辰州知府永泰修,乾隆五年(1740)刻本。本志舆地、星野、山川、古迹、物产、风俗各门皆因康熙四十八年(1709)迟志,秩官、科贡、人物诸门增补后30年史事,其他各门酌情增损。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刻本。

【《辰州府志》(清乾隆)  50卷首1卷,25册,1692(按照旧指单面印刷的一纸,实为对折后的两面。下同)。清乾隆辰州知府席绍葆等修,谢鸣谦等纂,乾隆三十年(1765)刻印。有关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凤凰、乾州、永绥四县三厅在清乾隆以前时期的一本史志。含首1(序、姓氏、凡例、目录、绘图)、考18(沿革、疆里、山川、星野、城池、津梁、赋役、廨署、学校、备边、平苗、风俗、物产、古迹、坛庙)、表14(秩官、选举)、传7(名宦、人物、列女、流寓)、纂11(艺文、杂识)424目。湖南图书馆藏刻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古籍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州图书馆)藏复印本。

【《辰州府乡土志》(清光绪)  12卷,4册。清光绪辰州知府觉罗清泰编。上承乾隆席志,下续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朝事,光绪三十年成书,未付梓。湖南图书馆藏光绪三十三年蓝格抄本。

【《永顺府志》(清乾隆)  12卷首1卷,8册,460页。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永顺知府张天如檄属县永顺、龙山、保靖、桑植修志,二十八年汇编,桑植县令顾奎光参订,同年刻印。永顺府首修府志。分上谕、星野、舆图、沿革、疆域、形势、关隘、山水、城池、都里、坊市、津梁、廨署、户口、盐政、赋役、仓储、学校、学署、书院、义学、试院、坛庙、祠祀、寺观、冢墓、兵制、铺递、秩官、选举、名宦、人物、土司、风俗、物产、檄示、艺文、杂记,38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刻本,州古籍办藏乾隆刻本影印本、1964年传抄本复印本,州图书馆藏传抄本复印本。

【《永顺府志》(清同治)  12卷首1卷,13册,910页。清乾隆张原本,清同治永顺知府魏式曾增修,郭鉴襄、黄晋洺增纂,同治十二年(1873)增刻。体例、门类与乾隆版本一致。刻本藏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卢溪县志》(明万历)  8卷。明万历十一年(1583),卢溪知县吴一本主修,翌年成书刻印。书佚,仅存序文一篇。为泸溪县始修县志。

【《泸溪县志》(清康熙)  8卷。清康熙泸溪知县邵时英修,泸溪县训导余廷兰纂,康熙六年(1667)刻印。正文分25门。今无全帙,仅存卷一至卷四,内容含都鄙、山川、田赋、兵戎、学校等。原本藏北京国家图书馆,湖南图书馆藏胶卷。

【《泸溪县志》(清乾隆)  24卷首1卷,10册,470页。清乾隆泸溪知县顾奎光修,邑人拔贡李涌纂,乾隆二十年(1755)刻印。正文分沿革、分野、疆域、城郭、关隘、山、水、坊市、都图、桥渡、物产、风俗、方言、节序、气候、户口、赋役、学校、兵防、邮传、廨署、仓储、养济、监狱、坛庙、寺观、古迹、丘墓、义冢、职官表、科第表、封赠、名宦、人物、祥异、邻境、杂识,24卷,37门,附15目。刻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州古籍办藏影印本;泸溪县档案馆、州图书馆藏1964年传抄本复印本。

【《泸溪译志》1960年)  10卷,6册,568页,约40万字。民国27年(1938)泸溪县长张国琼修、吴永勋纂就《泸溪县续志》,未刊印。1960年吴永勋将此续志译成白话文,以原文和译文并行油印,名为《泸溪译志》。续志已无存,故此译志于保存乾隆二十年(1755)以后至民国年间的泸溪县地方史料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分为地理志、建置志、交通志、赋役志、食货志、物产志、职官志、学校志、武备志、民族志、礼俗志、宗教志、选举志、人物志、历代大事记、杂识等10卷、若干门。泸溪县档案馆、州图书馆藏原油印本,州古籍办藏复印本。

【《保靖县志》(清雍正)  4卷,3册,115页。清雍正保靖知县王钦命修,庠生萧肇极等纂,雍正九年(1731)刻本。保靖县首修县志。正文分图考、沿革、星野、疆域、形势、山川、灾祥、古迹、城郭、衙署、田赋、物产、风俗、户口、秩官、学校、祀典、人物、寺观、流寓、方外、仙释、杂创、汛防、艺文,25门。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湖南图书馆藏胶卷,州古籍办、保靖县档案馆藏复印本。

【《保靖志稿辑要》(清同治)  4卷,4册,326页。清同治胡兴仁、罗经畬等编纂,同治八年(1869)长沙多文堂活字本。胡兴仁曾任浙江巡抚,罗经畬曾任茶陵知县,卸官回籍保靖后私人出资编纂。为清雍正王志续志。增补雍正七年(1729)至同治七年140年间保邑之沿革建置、典章文物、政教风化及清以前掌故、土司史迹,皆备大凡。设2333目。湖南图书馆藏活字本,州古籍办、保靖县档案馆藏复印本。

【《保靖县志》(清同治)  12卷首1卷,5册,511页。清同治保靖知县林继钦、龚南金修,保靖训导袁祖绶纂。奉檄纂修于同治九年(1870),次年刻印。卷首设序等,正文分天章和星野、舆地、食货、学校、武备、祀典、职官、选举、人物、烈女、祥异、艺文,1275目。湖南图书馆藏刻本,保靖县档案馆藏复印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乾州志》(清乾隆)  4卷,4册,224页。清乾隆三年(1738)乾州厅同知王玮纂修,四年刻印。乾州厅首修厅志。分星野、舆图、建置、疆域、形势、城郭、津梁、都鄙、山川、田赋、户役、仓廪、风俗、学校、祀典、公署、兵防、秩官、选举、人物、物产、艺文、红苗风土等2338目,另有虚门8门。刻本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收入《湘西苗疆珍稀民族史料集成》;州图书馆、州古籍办、吉首市档案馆藏1964年上海图书馆传抄本复印本。

【《乾州厅志》(清光绪)  17卷首1卷,9册,851页。清同治、光绪乾州直隶厅同知蒋琦溥、罗行楷、林书勋修,拔贡张汉槎、乾州人岁贡张先达纂,清光绪三年(1877)刻印。清嘉庆、道光间,乾州数续修志,但均未付梓。同治十一年(1872)蒋琦溥等奉檄纂修,至光绪三年林书勋等因其体裁,正讹补漏,而成本志。正文分星野、舆图、沿革、城池、公署、疆里、山川、坛庙、田赋、典礼、学校、风俗、兵防、屯防、苗防、职官、名宦、乡宦、选举、人物、烈女、流寓、物产、艺文,24门。湖南图书馆、吉首市档案馆藏刻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永顺县志》(清雍正)  清雍正十年(1732)春,永顺知县李瑾奉檄纂修县志,采山川胜迹,天文田赋,十二年秋辑成此志。永顺县首修县志。据说北京国家图书馆有藏本。

【《永顺县志》(清乾隆十年)  4卷首1卷,5册,254页。清雍正永顺知县李瑾奉檄纂修,乾隆永顺知县王伯麟增修,乾隆十年(1745)刻本。正文分图象、地舆、建置、学校、秩官、祀典、赋役、风土、艺文、人物、选举、灾祥、杂记,1354目。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湖南图书馆藏胶卷,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永顺县志》(清乾隆五十八年)  8卷首1卷,5册,326页。清乾隆永顺知县黄德基修,永顺府儒学教授关天申纂,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本。乾隆十年(1745)王志续修本。除人物、秩官稍有增加外,疆域、山川、民俗、土官源流多照录原文,不载灾祥、杂记。正文分1170目。湖南图书馆藏刻本、1978年传抄本,州古籍办藏刻本影印本、传抄本复印本,州图书馆藏传抄本复印本。

【《永顺县志》(清同治)  8卷首1卷末1卷,8册,547页。清同治永顺知县唐赓、知县董耀焜修,前任安仁县知县李龙章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黄志续志,增载永邑自乾隆末年至同治末年80年间历史,正文分1263目。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湖南省图书馆、州图书馆藏复印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永顺县志》(民国)  36卷,8册,620页。民国永顺县知事胡履新修,永顺县人张孔修纂,民国11年(1922)始修,19年(1930)长沙吟章纸局铅印。正文含地理志6卷、建置志4卷、食货志3卷、职官志6卷、学校志3卷、选举志1卷、武备志3卷、人物志5卷、艺文志3卷、杂志2卷,94目。湖南图书馆、永顺县档案馆藏原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永顺县风土志》(民国)  不分卷,1册,36页。民国永顺县人、经济学学士刘正学编纂,彭施涤署签,民国12年(1923)北京燕京印刷所铅印本。永顺知事曾镜心、祁阳周天球、永顺向乃祺作序,著者自序。正文分位置、疆界、幅员、沿革、地势、气候、区划、山脉、水道、关隘、城郭、衙署、城市、场市、人种及人数、风俗、教育、宗教、庙宇、生活、官职、兵制、财政、金融、农工商业、水利、物产、道路、水程、邮电,30篇。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原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永顺县志稿》(清代)  清佚名纂修,晒印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余不详。

【《永绥厅志书》(清乾隆)  4卷,4册,184页。清乾隆永绥厅同知段汝霖纂修,乾隆十六年(1751)刻印。是最早付梓的永绥志书。乾隆三年(1738),同知梁灿始修厅志,未能正集。乾隆十二年(1747),段奉檄续修增补付梓。分星野、舆图、城郭、形胜、开创、学校、祀典、公署、秩官、风俗、山川、市廛、都里、古迹、田赋、户役、仓储、兵制、灾祥、选举、人物、寺庙、物产、艺文,24门。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湖南图书馆藏胶卷,花垣县档案馆、州古籍办藏复印本。

【《永绥直隶厅志》(清同治)  6卷,7册,598页。清同治永绥直隶厅同知周玉衡、同知王起衔修,永绥举人杨瑞珍纂,同治七年(1868)刻本。永绥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续修厅志,未刊。乾隆段本和嘉庆未刊本,为这次续修之底本。该志分天文、地理、营建、食货、武备、秩官、人物、艺文,840目。湖南图书馆藏刻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州图书馆、花垣县档案馆藏复印本。

【《永绥厅志》(清宣统)  30卷首1卷,12册,906页。清宣统永绥直隶厅同知董鸿勋纂修,宣统元年(1908)铅印本。该志上续同治周志,下增光绪、宣统邑事,始修于宣统元年,阅九月成书付印。正文分天文、地理、营建、食货、武备、秩官、人物、艺文、丛谈,967目。湖南图书馆、花垣县图书馆藏原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凤凰厅志》(清乾隆)  23卷,4册,249页。清乾隆乾州厅同知前任凤凰厅通判潘曙、凤凰厅通判杨盛芳纂修。凤凰首修厅志。始修于乾隆十七年(1752),未竟,二十一年再修,二十三年(1758)付梓,刻本。正文分舆图、星野、沿革、山川、疆域、都鄙、城池、公署、学校、祀典、赋役、物产、积贮、风俗、秩官、兵防、选举、人物、流寓、艺文、名宦(虚卷)、乡贤(虚卷)、仙释(虚卷),实20门附20目。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湖南图书馆藏胶卷,州古籍办藏1930年传抄本影印本。

【《凤凰厅志》(清道光)  20卷首1卷,7册,710页。清道光凤凰直隶厅同知黄应培修,进士孙均铨、监生黄元复纂,道光四年(1824)刻本。该志上承清乾隆潘志,下续乾隆、嘉庆、道光65年史事,其中学校、职官、名宦、乡贤、物产、艺文等门增益甚多,虚者补实。正文分21门,附35目。湖南图书馆、凤凰县档案馆藏刻本;2012年由湖湘文库编辑委员编辑、岳麓书社影印出版。

【《凤凰厅志》(清光绪)  20卷首1卷,10册,731页。清光绪七年(1881)对道光四年(1824)黄志刻本进行修订,同年重刻刊印。体例类目,悉仍旧志。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凤凰厅续志》(清光绪)  16卷首1卷,8册,509页。清道光、光绪宝庆府知府前任凤凰直隶厅同知侯晟、凤凰直隶厅同知耿维中修,拔贡黄河清纂,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正文分典礼、学校、山川、坛庙、屯防、兵防、公署、职官、名宦、选举、乡宦、人物、新籍、引年、烈女、杂述,1617目。凤凰县档案馆藏刻本,州古籍办、州图书馆藏复印本。

【《凤凰厅乡土志》 (清代)  清佚名编撰。清写本。余不详。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龙山县志》(清嘉庆)  16卷首1卷补刻1卷,17册,226页。清嘉庆龙山县知县缴继祖修,龙山县训导洪际清纂,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龙山首修县志。洪氏于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稽之前史、郡志、采之土人家乘、绅耆传闻,纂成此志。正文分星野、舆图、沿革、疆域、形势、关隘、山水、户口、田赋、蠲政、城池、公署、津梁、学校、祀典、祠庙、寺观、风俗、物产、兵制、铺递、边防、土司考、武功、职官、政绩、选举、封阴、人物、烈女、寿民、村市、古迹、坊表、邱墓、义冢、艺文、杂记,38门。补刻他砂里桥庙、人物、寿民、节烈1卷。湖南图书馆藏刻本,龙山县档案馆、州古籍办藏复印本,收入《湘西苗疆珍稀民族史料集成》影印出版。

【《龙山县志略》(清同治)  1卷,1册,28页。清同治龙山县典史朱克敬纂修,同治八年(1869)刻本。分为总志、物产、风俗、田赋、官师、人物、杂记、补遗,8门,均较简略。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原刻本,湖南图书馆藏胶卷,州古籍办藏影印本。

【《龙山县志》(清光绪)  16卷首1卷,6册,379页。清同治龙山县知县符为霖修,龙山人、候选训导刘沛纂;清光绪龙山县知县谢宝文续修,刘沛续纂。该志始修于同治九年(1870),翌年撰成;光绪三年(1877)续修,四年刊刻。卷首有县名考、诸图等,正文分地舆、城池、山水、田赋、学校、兵防、典礼、祠祀、风俗、物产、官师、人物、节烈、艺文,1425目。湖南图书馆藏刻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龙山县档案馆藏复印本。

【《龙山县乡土志》(清宣统)  1册,31页。清光绪末年佚名编纂,宣统二年(1910)抄本。分历史、政绩、兵事、耆旧、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1524节。嘉兴图书馆藏原抄本,龙山县党史办藏复印本,龙山县档案馆藏1990年传抄本,州古籍办藏传抄本复印本。

【《龙山县志》(民国)  2卷,1册,64页。民国吴安波纂修,民国28年(1939)刻本。含祠祀、大事等卷。今藏龙山县档案馆。

【《古丈坪厅志》(清光绪)  16卷,10册,834页。清光绪古丈坪厅同知董鸿勋撰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发凡起例,四月成书,铅印本。正文分舆图、建置、民族、物产、灾祥、人物、艺文等7275目。湖南图书馆、古丈县档案馆藏铅印本,州古籍办藏影印本。另,清同治《永顺县志》卷七载有《古丈坪厅辑略》,分舆图、疆域、山水、胜迹、城、塘防、桥梁、都里、赋役、义学、屯田、仓储、俸廪、职官、仕进、封赠、隐德、寿民、节妇、物产、杂诗等目,36页,为古丈志雏形。

【《溪州官牍》】  4集,266页。清张修府编撰,同治四年(1865)八月铅印本。张修府,嘉定(今属上海)人,进士,翰林,清咸丰十一年(1861)春至同治二年(1863)任永顺府知府。该书是张为官永顺府时之公牍、杂著集。甲集含详、禀、移,乙集含札、谕、示,丙集含批、判,丁集为杂著。该书是研究晚清湘西土家族地区施政治民的重要资料。书稿收入《湘西苗疆珍稀民族史料集成》第21集影印出版。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民国时期由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凌纯声、芮逸夫撰写,2003年由民族出版社再版,32开本,384页。该书是我国民族学田野调查的一本经典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中主要是苗族史料,但也有不少土家族史料,是国内学术界研究湘西苗族、土家族的第一部专著。本书聚集于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的展示,通过实地摄影、图画素描、民间文物的搜集,甚至拍摄成影片,加上文字资料说明等方式,再现了当时湘西苗族、土家族社会文化的真实图景。对于弘扬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湘西乡土调查汇编》】  不分卷,1册,105页。民国28年(1939)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撰。是有关湘西的一本详细的乡土调查报告。目的在于改进发展湘西社会教育。此次调查单位为教育部组织的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时间在1938年寒假期间,19392月调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团员分布于湘西12县境内,通过调查,写就调查报告若干篇,其中17篇纳入汇编。调查项目计分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物产、人物、党政、教育、人民生活、改良意见等9项,材料均采集于各县志及地方遗老传说。一月之内,成此壮举,实属不易。对研究湘西各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均有较大参考价值。民国28年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刻本。复印本存州古籍办。

【《土家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  是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对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泸溪、桑植、大庸和湖北恩施专区来凤、鹤峰、利川等县的调查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编写而成的。初稿于19594月写成,之后曾到湘西、恩施等地征求意见,校对材料,后又经过多次修改而成。该书分为8章。从五代以后写起,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