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西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至2013年,国务院先后共公布了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西自治州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9613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溪州铜柱”;20016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老司城遗址”;20021122日,“里耶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525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凤凰古城堡”“沈从文故居”;201353日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里耶麦茶古墓群”“乾州文庙”“四方城遗址”“魏家寨古城遗址”“不二门遗址”“羊峰古城遗址”。

【湘西州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6年至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共公布了9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升格为国家级文物的保护单位外,湘西自治州现有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99614日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朝阳宫”;2002519日公布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天王庙”“凤凰文庙”“湘西明清边墙”“三潭书院”“熊希龄故居”“老司岩民居”“十万坪大战指挥部旧址”;2006531日公布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田氏宗祠”“凤凰古城楼(东北门城楼及城墙)”“陈氏(陈开甲、陈斗南)宅院”“沈从文墓”“边城镇龙家大院”“茶洞古码头”“谢家祠堂红军标语”;2011124日公布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保靖明清军事城堡群”“依子卡崖墓群”“黄金寨古茶园”“洛浦县城遗址”“虹桥”“杨氏宗祠”“天后宫”“田兴恕故居”“麒麟屯遗址”“岩排溪古建筑群”“黄瓜寨乾嘉苗民起义旧址”“老卫城遗址”“九福堂”“罗荣光故居”“杨岳斌故居”“书院”“中黄村古建筑群”“湘川公路矮寨坡段”“李同发商号”“葛元记国药铺”“升万茂染坊”“瞿家大院”“洗车河古建筑群”“捞车河古建筑群”“高山坪古驿道”“桐木垅古墓群”“能滩吊桥”“岩门古堡寨”“京兆堂”“浦市镇古建筑群”“双凤村古建筑群”“不二门摩崖石刻”“永保县革命委员会旧址”“郭亮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李烛尘故居”。

【湘西州进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201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经专业机构和有关专家对各地提交的申报项目进行评估,最终形成了重新确定的预备名单,共45处,其中湖南3处,湘西自治州2处:永顺老司城遗址、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这两处遗产地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老司城是永顺土司故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性的古文化遗存。老司城遗址及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国土司制度及区域民族自治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由镇城、营城、汛堡、屯堡、碉楼、哨卡、边墙七大类别15个保存相对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防御遗存点构成。包括黄丝桥古城、舒家塘城堡、拉毫营盘、苜机冲汛堡、新屯堡遗址、天星古屯堡、鸭宝洞石边墙、麒麟屯堡遗址、万里城石边墙、骆驼峰碉楼遗址、王坡屯城堡遗址、大黄土古栈道土石边墙、新茶田古军事贸易遗址、凤凰古城楼(东门、北门城楼及城墙)、全石营盘等在内的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是中国南方目前具有特殊性遗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齐全的明清时期军事遗存之一。

【湘西州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湘西州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项。一是老司城考古遗址公园: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东约19千米的灵溪镇司城村,是西南地区八百年“土司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老司城遗址分布有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等遗址区,遗址区内尚存祖师殿、皇经台、玉皇阁、古墓葬、古街道、古城墙、牌坊、铜钟、石马、若云书院等遗址,是湘鄂渝黔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族文化遗存,遗址城区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宫殿区、衙署区及墓葬区面积约5万平方米,被专家誉为“江南紫禁城”以及“全国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1995年、1996年、1998年、2010年多次进行考古发掘。二是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2002年,为配合碗米坡水电站建设工程,对酉水河畔的龙山县里耶镇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战国时期古城遗址,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战国城址、二是古井、三是古墓葬和村落遗址。①战国城址发掘面积6250平方米,发现古城为一座方形城址,有城墙、护墙石壁,属于国内首次发现。战国城址4万平方米,残存2万平方米。②古城内发现古井5口,一号井出土秦代简牍3.7万枚,其内容涉及秦代的政治、交通、军事、文书制度等,弥补了我国秦代文字记录。③古墓葬发掘330座,其中战国墓260座、汉墓70座,出土器物800余件套。2002年里耶考古发现了古城、古井和古简,这一发现被誉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201010月,老司城考古遗址公园、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一同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全国仅有23个,湖南省仅有3个)

【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57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顺利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也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澧水文化类群】  考古学界术语,是指以大三棱尖状器等为代表的澧水流域出土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其范围涵盖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岸平原地区,整体上表现为以砾石为原料的石器文化。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有10万年前的澧县鸡公垱遗址、20万年前的澧县乌鸦山遗址、40万年前的津市虎爪山遗址等。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有澧县丁家岗遗址、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城头山遗址、石门皂市遗址、津市罗家台遗址等。其出土文物最著名的有石门燕儿洞遗址发现的距今3万年左右的人类骨骼、牙齿化石,以及城头山的古城遗址和八十垱的稻作文化遗址。

【沅水文化类群】  考古学界术语,是指以三棱尖状器等为代表的沅水流域出土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因其在出土文物方面与澧水文化类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故而考古学界也有人将其纳入澧水文化类群中,但湖南省考古所专家袁家荣却坚持认为“湖南旧石器在总体上同属于华南砾石石器传统,但澧水、沅水流域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沅水文化类群中最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遗址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洪江高庙文化遗址、新晃高坎垅文化遗址和永顺不二门文化遗址等,都是其主要代表。

一、遗址类

(一)永顺县

【老司城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灵溪河畔。南宋绍兴五年(1135),永顺第十二代土司、溪州刺史彭福石宠将州治迁于此地,初称“福石城”,至清雍正七年(1729),600年间均为永顺土司治所所在地。遗址时代:五代至清。2001625日,老司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109日,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201169日,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1117日,作为土司遗址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老司城遗址城区总面积2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面积5万平方米。

1995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先后6次对老司城及其外围相关遗址进行调查与发掘。20105月至20115月,由省、州、县文物部门对老司城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调查核心区域20平方千米,发现土司时期各类遗址60多处,基本弄清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20119月至20121月,为编制《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维修工程方案》,第四次对老司城遗址原发掘的遗迹进行清理揭露,对遗址区的街道和排水系统进行考古发掘。201226月,为配合老司城申遗工作,第五次对遗址衙署区第一台阶进行考古发掘,并开展遗址周边各相关遗存的调查。2012711日至99日,对老司城遗址周边各类防御遗存开展系统调查,调查点计326处。

老司城宫殿区位于城区北部,依山而建,周长436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该区有4门,大西门为正门。城墙厚度1米左右,残高一般在2米左右,西北部城墙保存较为完整,最高处高达6米。大西门由卵石砌成的路面和红石条砌成的台级组成。下接右街的卵石踏步,上与大西门内侧开阔的过道平台相接,过道平台以大小不等的岩石板和密密麻麻的卵石铺成,在大西门南侧还发现门楼建筑基址一处。宫殿区主体建筑处在宫殿区中部偏南的大西门中轴线上,沿大西门内侧过道平台向东,自下而上,形成多层阶梯状平台,直达宫墙顶端。主体建筑遗迹包括台级、墙基、保坎、墙体、散水、排水沟等。排水沟为宫殿区内重要的排水设施,从宫殿区山坡顶端东城墙中部开始,向南沿城墙内侧顺地势而下,经整个南城墙和西城墙南端内侧,直抵大西门南端的两个排水口。

衙署区位于宫殿区南侧,周长408.8米,面积8762.4平方米。其东、南、西墙保存较为完好,一般残高12米。衙署区地表上还出露大量建筑保坎、墙基以及凉热洞、土王祠、摆手楼等地面建筑。

原老司城内街巷密布,现尚存其名的有正街(新街)、河街、五屯街、紫金街、左街、右街、鱼肚街等,其中以正街、右街保存最好。街巷全由红褐色卵石嵌砌路面,构成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案,整齐匀称、古朴雅致,颇具民族特色。

紫金山墓地位于老司城东南部,是明代永顺土司的家族墓地。现已探明有土司及眷属墓葬30余座。墓地依山势修筑成45列,地表由墓葬封土、拜台、“八字”山墙、花带缠腰过道、南北神道及石像生、照壁等遗迹组成。墓地出土的彭世麒、彭宗舜、彭翼南及一些土司眷属的墓志铭,是研究土司社会的珍贵实物史料。

老司城南部的宗教区,也是土司辖区广大土民的精神中心。据考古勘探,可以确认的寺庙有祖师殿、观音阁、五谷祠、关帝庙、将军山寺、八部大神庙等。

沿着灵溪河上溯,是土司时期的苑墅区,在平冈低埠间分布着众多的土司庄园、别墅、钓鱼台,还发现8处石刻题铭,记录了土司与家眷和友朋徜徉宴乐的情景。

老司城出土瓷片以青花瓷为主,大多为明代景德镇民窑产品,少量为官窑产品。这些瓷器的题款中,有许多关于永顺土司的专门内容,如“宣慰使司佳器”“永顺司制”“五百年忠孝世家制”“大厅忠孝堂记”“都督府役徐沅斌贡”,等等。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老司城宫殿区城墙年代约在明代早期。宫殿区内主要建筑遗迹的年代大多在明代至清初。通过解剖宫殿区南城墙,发现在明代修建宫殿城墙以前,老司城已经有很长的居住过程,而且有高规格建筑存在。地方史志上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修建老司城的记载,很可能是信史。城址废弃于雍正七年(1729)的“改土归流”。

老司城遗址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彭氏世系及其所代表的田、向、覃、朱、龚诸大姓的渊源和谱系,也是研究土家族乃至华南民族史的重要资料。老司城建立在一个地势极为峻峭的山地,体现了自然地形和军事防御的完美统一。老司城基础设施保存完整,地上地下遗存丰富多样,山川氤氲和城市肌理依旧,城墙、砖雕、建筑、街坊重叠变幻,且与周边瑰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极具多元立体的展示价值。其观赏性、真实性、完整性为中国现存城市遗址所罕见。

【老司城周边军事防御遗存】  位于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周边地区,为彭氏土司时期军事防御性遗存,有城址、城堡、要塞、关卡、哨卡、烽火台6类。

城址6处,位于灵溪河流域的老司城、龙潭城、吊井城、颗砂城、牌楼城和酉水中游北岸的南渭州城,以老司城为中心,布列四方,选址在水陆交通要道处,捍卫司城各方门户,防御地位极为重要。时代为五代至清。

城堡9座,为谢圃、土芷州、老司岩、列夕、克必、九龙蹬、西那、回龙堡、他砂。除谢圃城堡位于老司城北部3千米外,其余均分布于司城外围各重要方位。南部酉水流域有南渭州的芷州、麦着黄洞长官司的老司岩、占据天险的九龙蹬等守卫酉水这一重要水路通道;在入永顺土司腹地猛洞河边设列夕、克必两城堡锁住河口;于石堤、高坪低山丘陵一带置西那、回龙堡、他砂城堡联守老司城北、东、南三面,形成环守永顺土司辖地各交通和山间盆地要害的网络,是老司城外围最具军事指挥力的机构之一。

要塞6处,处于重要交通隘口,有驻军和防御设施。经调查发现有喻家堡、响塘、博射坪、金鱼塘、谢家坡、新庄要塞等6处,均匀分布于老司城周围,依据地势,全面抵御外敌,形成有力掌控防御之势。

关卡17处,有河沟关卡、土地坳关卡、梨子坳关卡、快活岭关卡等,设在出入老司城的交通要道途中,以及各城址、城堡、要塞的要害位置或岔道口,所处位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主要作用是对过往行人进行盘查、询问和要地的驻守,是老司城前沿阵地的第一道防线,军事防卫功能明显。

哨卡11处,设于通往老司城的各条古道上。东北部由麻岔经野鸡庄过丝柳到谢圃城堡的古道,有野鸡庄段的团堡山哨卡;南部由酉水入南渭州城堡的古道上有岩门哨卡;西部在金鱼塘要塞周边各条古道上有烟厅堡哨卡、高峰村哨卡、枯丝老哨卡、金鱼塘田家湾哨卡;北部由石堤西经麻岔过自生桥到岩门塘十里冲路段,有雷公湾虎头哨卡、彭家屋后头哨卡、惹巴哨卡;西北部的博射坪要塞古道上有台厅堡哨卡;老司城北门到碧花庄古道上有姚家湾哨卡。

烽火台9处,在通往老司城各古道两侧的高山上呈带状分布。城址东部山顶的凤头山烽火台,与西部山顶锡帽山烽火台相呼应,接收东、南、西、北四方所传递的信息,并负责向城内驻军传报。城址附近的烽火台,负责监视东面吊井、颗砂、桑植一带的异常情况。南方山势相对较缓,主要依靠西方的烽火台进行瞭望。西方有位于司城村的锡帽山烽火台、博射坪的堡子山烽火台和吊井乡花园村岩门塘的飞鸦阁烽火台,这一带海拔最高,主要负责传递来自麻岔、抚志、王村、石堤、万坪、润雅方面的敌情。北方有响塘的屋后头烽火台、水井堡烽火台与石堤镇向阳村的马师坝烽火台、老鹰顶烽火台和青坪镇龙关村山边组的马儿山烽火台相呼应,传递来自羊峰、石堤、大庸方向的信息。今烽火台损毁,仅可见少量山石墙基。

【老司城官屋场】  距永顺县老司城1千米,位于北出飞霞关的古道上,古道多卵石铺地。去官屋场先要过天险头门关,再过设有滚木擂石的粑粑关,还要过天险生死关,才能到达官屋场。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旁有小溪用石堵坝,为饮水池,屋前修有2000多平方米的水塘为观莲池。经调查,这里应是土司隐秘爵府。在遗址内尚留存有不少精致的浮雕花砖,与老司城宫殿遗址花砖无异。

【不二门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是一处商代、周代时期的遗址群,总面积76560平方米,由岩窝遗址、摩崖石刻遗址、强盗洞遗址、老鹰洞遗址、蚌壳岩遗址、洗心池遗址、虎字岩遗址、松柏古道遗址等22处洞穴或石厦组成。不二门遗址保存完整,文化内涵丰富,遗址所揭示的文化现象,对探索和研究湘西地区西周时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对研究武陵山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0251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岩窝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采集有陶片,质地为夹砂红陶,纹饰有方格纹、刻划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相邻类似遗址出土有雷纹、三角形几何纹刻划陶片。同时出土的还有卜骨、网坠、纺轮等。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永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摩崖石刻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距不二门石门约50米,猛洞河第二台地上,高出河面20米,在公路边上“胜境无双”和“别有天地”石刻之间。表土为0.2米的腐殖黑土,下层文化层厚0.4米,呈深褐色,夹有较多炭粒。采集陶片有夹砂褐陶,纹饰呈方格纹,可辨器物有罐口沿、鬲腿、网坠。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强盗洞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强盗洞。遗址文化层出土文物丰富,陶片有夹砂褐陶、红陶、灰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戳印纹、兰纹、弦纹,可辨器形有鬲、豆、罐、鼎;石器有座盘。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老鹰洞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老鹰洞。遗址文化层采集的陶片有夹砂褐陶、泥质灰陶,纹饰呈绳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豆、鼎、罐,以及部分兽骨。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蚌壳岩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蚌壳岩,东至荷花池,西至老鹰洞,南至八阵图厕所,北至小不二门。遗址文化层出土的陶片有夹砂褐陶,纹饰呈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豆等。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洗心池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洗心池,东至不二门,西至园林管理所,南至猛洞河,北至牌坊。遗址采集的陶片有夹砂褐陶,纹饰为刻划纹,可辨器形有鬲腿。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虎字岩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东至虎字岩壁,西至去温泉公路,南至猛洞河,北至不二门。采集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陶片质地为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纹饰有方格纹、绳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钵;石器有细石斧。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门松柏古道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东至观音庙,西至公路,南至猛洞河,北至岩坎下。采集有陶片,质地为夹砂红褐陶,纹饰为绳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系商周时期遗址。1988129日,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519日,归入“不二门遗址”类,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溪镇富坪村遗址】  6处:〖咱竹坝上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富坪村猛洞河第一台地咱竹水坝上部。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断面文化层十分清晰,分为3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0.3米,呈黄褐色;第二层为冲积层,厚0.2米,呈黑褐色,内含炭粒和红烧土;第三层为原始层。出土遗物有夹砂灰陶,火候较低,素面。从陶质陶色、器物纹饰分析,该遗址为商周时期古遗址,与不二门商周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系统。现为耕地。〖勺落坪遗址〗位于富坪村勺落坪,时代为汉代。东至猛洞河,西至永顺至龙山公路,南至高压电杆,北至猛洞河。采集遗物有灰陶、红陶,质地为泥质,纹饰呈绳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坛、罐的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谢家寨遗址〗位于富坪村谢家寨,猛洞河南侧第二台地。时代为汉代。遗址共5层:第一层为农耕层,厚0.3米,土色为黑褐色,土质松软;第二、三、四层厚约1米,内含少量红烧土和炭粒;第五层为原始土层,土色为黄褐色,土质板结。采集陶片有夹砂红陶,火候低,易碎,纹饰有方格纹和水波纹。〖柏子园遗址〗位于富坪村2组猛洞河第一台地,面积4381平方米。时代为汉代。遗址地表层厚0.2米,呈黑褐色,土质疏松;第二层厚0.3米,呈黑灰褐色,内含炭粒和少量红烧土,出土陶片为夹砂红褐陶,火候较高,纹饰为绳纹。遗址现为橘园。〖富坪两河口遗址〗位于富坪村2组,猛洞河与富坪小河交汇处,第二台地柑橘园内。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8米,在地表采集了大量陶片及其他标本,陶片为夹砂灰陶,纹饰为绳纹和麻布纹。从陶片分析,该遗址是典型的汉代古遗址。〖竹根遗址〗位于富坪村2组,猛洞河第二台地柑橘园内。时代为明清。遗址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3500平方米。遗址表土层呈黄褐色,出土陶片有明显的明清时代特征。

【灵溪镇杨公桥村遗址】  3处:〖肖家队坎下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杨公桥村15组,年代为战国时期。东至姜永富橘园,西至砖窑,南至猛洞河,北至杜家屋。采集有夹砂褐陶、泥质灰陶,纹饰呈玄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坛。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屋场遗址〗位于杨公桥村,东至谭忠旺屋,西至猛洞河,南至砖窑,北至公田。时代为战国、汉代。采集有夹砂红褐陶、泥质陶片,纹饰为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豆、硬陶坛。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姜永富柑橘园遗址〗位于杨公桥村,东至猛洞河大坝,西至猛洞河,南至猛洞河,北至邱家屋。时代为汉代。采集陶片为泥质灰红陶、泥质灰陶,纹饰为方格纹、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硬陶坛。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溪镇鹭鸶村遗址】  3处:〖石家园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鹭鸶村石家园,东至预制场,西至水磨石厂,南至气象局,北至猛洞河。时代为战国至汉代。采集陶片为泥质灰陶与夹砂红陶,可辨器形有罐、坛、钵,纹饰为方格纹。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砂坪遗址〗位于鹭鸶村砂坪,东至灵溪河,西至水磨石厂,南至永顺至龙山公路,北至猛洞河。时代为汉代。采集陶片为泥质灰陶,火候低,易碎,纹饰呈方格纹,可辨器形有坛、罐。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文站遗址〗位于鹭鸶村5组,东至水文站,西至猛洞河,南至永顺至龙山公路,北至鹭鸶村寨。时代为汉代。采集陶片为泥质灰陶,纹饰为方格纹、绳纹,可辨器形有硬陶罐、坛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观猎台】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泽树村棒头坪组林场观猎台。时代为明代。观猎台系永顺宣慰使观猎游乐时所用,由天然岩石组成,石头顶部平坦,约8平方米,最高处高出平地约25米。台基处有“观猎台”3个大字和“都宣慰使思亝捕猎游此记云”几小字,宋体阴刻。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猛洞土司别墅遗址】  位于永顺县灵溪镇玉屏村。时代为明代。该别墅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永顺宣慰使彭显英修建。现仅残存石墙长10余米、厚0.8米、高1.53.8米。墙由青石砌成,石灰和桐油作粘合剂,表面用石灰抹面。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遗址断面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从地表采集了大量的陶片及其他标本。遗址现为村民菜地。

【谢甫土司别墅遗址】  位于永顺县老司城北门外3千米的碧花潭头。谢甫别墅是土司彭明辅修建,又称明辅别墅。遗址面积3000多平方米,四周有城墙、城门,内有莲花池,外有灵溪河环绕,只有一条宽约1.5米的石道可进入。后人传说这里设有土司的刀枪库。别墅周边灵溪河石壁留有明代土司所题石刻10多处。

【灵溪镇其他遗址】  3处:〖龙潭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弄塔组,灵溪河东北侧第二、三台地汭处的柑橘园内。时代为宋代。遗址面积约2.15万平方米。1996年湖南省考古队对龙潭城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部分宋代陶片。龙潭城遗址属于老司城前哨军事遗址。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摆里遗址〗位于灵溪镇摆里村下摆里组。时代为宋至清代。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第二层为清代文化层,厚512厘米;第三层为元明文化层,厚610厘米;第四层为宋代文化层,厚715厘米。各层中均发现大量相关时代的陶片和瓷片。〖连洞防洪堤〗位于灵溪镇连洞村。时代为清代。防洪堤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为当地村民自发修建,用麻石、青石干砌而成,沿河两侧由东向西走向。防洪堤原宽2.5米,长2000余米,用于大坝坪、张家坪和八斗坪的农田防洪。由于长时间洪水冲击,该堤现残存500余米,主要集中在张家坪和八斗坪河段。现仍为该地重要防洪堤。

【芙蓉镇康家包遗址】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康家包西侧酉水河东岸第二台地上。时代为新石器时期,面积68平方米,有部分遗址为凤滩水库的淹没区。2000年居民挖柑橘树坑时发现磨制石斧1件,2008年永顺县“三普”工作队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磨制石斧1件、刮削器1件,一件青灰色,一件黄灰色,用砾石制成,硬度强,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遗址现为旅游公司的柑橘园。该遗址的发现,将王村古镇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芙蓉镇仙人洞遗址】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河畔社区酉水河畔王村瀑布南侧约150米处,洞穴坐东朝西,采光好,干燥,面积较大,适宜居住。时代为新石器时期。20087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56平方米。出土石器3件:两件为刮削器,一件为石锥;陶片两件,一件为汉代,一件为唐宋时期。由此可见该洞穴从新石器到唐宋一直有人居住。

【王村青铜冶炼场遗址】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原名王村)新区社区翼南广场。时代为战国。面积875平方米,于1997年发现。遗址包含物为冶炼青铜器时留下的铜渣。该遗址的发现,是研究古代湘西地区冶金史、兵器史和探索酉水流域文明史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芙蓉镇九龙厅遗址】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明溪村铜柱溪与酉水河交汇的九龙厅山顶上。时代为唐代。面积约4000平方米。遗址形制呈马鞍形,两边大,中间小,较为平坦,四面绝壁,视野开阔,地势十分险要。东边最窄处为一线天绝壁,古人搭有木桥,早已毁坏无存,两岸绝壁上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古道。该古城堡始建于唐代,遗弃于五代。出土有汉代陶片,唐代陶片、铁钉、兽骨、木炭。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腊惹洞长官司官署遗址】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时代为明代。为明代腊惹洞长官司官署所在地,椭圆形,面积约4500平方米。遗址毁坏较为严重,现表面可见大量的砖头,31.5厘米×17厘米×7厘米,和青石条、柱础等建筑材料。地表采集有陶片及其他标本,据分析为明代遗物。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镇军事设施遗址】  2处:〖腊惹洞烽火台遗址〗位于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堡子山山顶,东距腊惹洞长官司官署遗址400米。时代为明代。遗址中间为石山,周边有青石石墙,采用干砌法,厚1米,残高0.51.2米。南边为上烽火台的古道,东、西、北三面为天然石壁,地势十分险要。该烽火台一直沿用至民国。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里牌营盘遗址〗位于双桥村大桥东侧五里牌。时代为明代。是明代腊惹洞长官司营盘所在地。遗址面积约1200平方米,呈带状形,较为平坦,土兵在此演骑射枪棍。

【芙蓉镇寺庙遗址】  3处:〖大龙武庙遗址〗位于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大龙组。时代为明代。武庙于1958“大跃进”时拆毁,遗址呈长方形,长50米、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现为耕地。现存记事碑3通、石麒麟1个、石柱及大量建筑石料。记事碑记述的是清乾隆二十四(1819)整修武庙出资人名单;还有一通因年代远,字迹模糊不可辩认。〖观音阁古庙遗址〗位于芙蓉镇新区社区观音阁。时代为明代。始建于明代,原建有大雄宝殿、魁星阁、玉皇阁、观音阁等。明清时期香客如云,极为旺盛。1958年,该庙改建为人民公社食堂,将神像作为柴火烧毁,20世纪70年代,古庙拆毁,木料运于永顺县粮食局。现遗址为当地居民柑橘园,遗址内砖石、瓦片遍地皆是。〖青龙阁遗址〗位于芙蓉镇新区社区青龙阁酉水河东岸第三台地上。时代为明代。面积368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庙宇,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像,香火兴旺;并有戏台一座,每逢节日,当地居民便来此看戏。遗址表面散落有大量的石料、瓦片、陶片及瓷片等。现为耕地。

【芙蓉镇克必古城堡】  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克必村中寨的山坡上,地处酉水东岸,三面临山,与列夕相望。城堡呈扇形,面积6560平方米,遗址尚存有城墙、城门、古井、青石街、石巷道等。该堡是控制老司城南大门水道出口的重要关隘。

【芙蓉镇其他遗址】  2处:〖王村衙门坪遗址〗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商合社区荷花池西侧。时代为汉代,面积3380平方米。该遗址地层清晰,文化层共分5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2533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期地层,厚4346厘米,包含物为碎砖、瓦片;第三层为唐宋时期地层,黑褐色,厚1416厘米,包含物有陶片;第四层为汉代地层,黄褐色,厚1620厘米,包含物为陶片;第五层为原始土层,黄色土。〖大龙遗址〗位于芙蓉镇保坪村大龙组小河东岸。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时代为明代。遗址内有大量的瓷片、陶片及兽骨,文化层厚约1米。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卧镇遗址】  4处:〖五合门遗址〗位于永顺县塔卧镇立新村7组五合门。时代为商代。采集的遗物有陶片,质地为夹砂红陶,纹饰为刻划纹,可辨器形有豆。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船铺后头遗址〗位于塔卧镇立新村船铺后头。时代为商代。遗址文化层中有陶片、红烧土和炭粒,陶片火候低,易碎。采集遗物有夹砂红褐色陶片,纹饰为刻划纹,可辨器形有钵的口沿等。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半坡遗址〗位于塔卧镇立新村7组。时代为商代。采集的陶片有红衣褐陶、褐陶、夹砂红陶等,火候较低,纹饰多素面,有少量的戳印纹,可辨器形有陶钵口沿、陶壶口沿。另外还采集到1件刮削器状石器。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土包遗址〗位于塔卧镇立新村黄土包。时代为商代。采集的陶片有夹砂红陶、红褐陶,以夹砂红陶为主,陶片普遍施以黑衣,胎较薄,火候低,易碎,纹饰主要以方格纹、凹弦纹为主,刻划纹少量,可辨器形有陶壶口沿、侈口。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车坪乡遗址】  2处:〖乌龟包遗址〗位于永顺县车坪乡车坪村门口河东侧第二台地乌龟包,南与塔卧镇立新村船铺后头遗址相连。该遗址呈椭圆形,形似乌龟,故称之为乌龟包。系商代遗址。面积为1500平方米。表层为农耕土,厚30厘米;第二层文化层厚50厘米,灰色土,采集有商夹砂红、褐陶片,纹饰为方格纹和刻画纹;底层为原始土层。1988129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坝遗址〗位于车坪乡车坪村。时代为汉代。采集的遗物有灰陶片,质地为泥质,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兰纹,可辨器形有硬陶坛、罐的底部。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镇甘家寨遗址】  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红色村甘家寨。采集的陶片有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确定为商代遗址。1988129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镇宝灵居委会遗址】  3处:〖哈水垭遗址〗位于永顺县石堤镇宝灵居委会中心组哈水垭。时代为商。采集的陶片有夹砂褐陶、红陶,纹饰有方格纹、刻划纹、戳印纹,可辨器形有罐的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官桥遗址〗位于宝灵居委会中心组九官桥西。采集的陶片有夹砂红褐陶,纹饰有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确认为商代遗址。1988129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鲤鱼潭遗址〗位于宝灵居委会中心组鲤鱼潭。时代为商代。采集的陶片有夹砂红陶、粗砂红陶,纹饰为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的口沿、豆等。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镇羊峰古城遗址】  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村,地形属山区丘陵地带,海拔520米。时代为宋至明代。羊峰古城于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3月,湘西自治州文物局与永顺县文物局对羊峰古城进行了考古勘探与试掘,基本探明了城址的大致范围、城墙的做法和衙署区与墓葬区的大致地点,并对城址周边的古道、水源及其他相关遗存做了较详细的调查。古城坐北朝南,整体形制依山势而建,跨山枕谷,呈不规则形。从羊峰山顶俯视古城,九个小山包构成“九龟寻母”之象。城址规模庞大,总面积1156334平方米,夯土城墙总长4602米,尚存残墙高14米、长20米一段,设东、西、南、北4门接4条街道。城楼用青砖砌成,砖体硕大,做工考究。城内现有陶家堡、向家大坝、东门、胡家湾、张家巷子等自然寨。是湘西目前所见最具规模的城址。2010415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124日,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镇羊峰村遗址】  3处:〖羊峰场坪遗址〗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村2组。时代为战国。遗址文化层分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第二层为宋代文化层;第三层为汉代文化层,厚约10厘米;第四层为战国文化层。陶片为典型战国早期陶片。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场坪河边遗址〗位于羊峰村场坪组。时代为汉代。面积3780平方米,现为农田和菜地。遗址地层分5层:第一层为耕作层,厚3035厘米;第二层深灰色土,厚1012厘米,出土明清瓷片;第三层为褐色土,厚812厘米,出土唐宋时期陶片;第四层灰褐色土,厚1215厘米,出土汉代陶片,饰纹为麻布纹。遗址东南为羊峰山山系,西边为甘家寨。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羊峰洞湾遗址〗位于羊峰村洞湾组。时代为宋代。遗址面积1350平方米,现为农田。地层分4层:第一层为耕作层,厚3035厘米;第二层为深灰色土,厚1015厘米,出土明清时期瓷片、瓦片;第三黄褐色土,厚811厘米,出土宋、元时期瓷片;第四层为底层,黄色土。遗址东南面为羊峰山系,西为羊峰村场坪组。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镇牌楼城遗址】  位于永顺县石堤镇西南2.5千米的牌楼村,背靠吴家坡,榔溪河自东北转西南穿洗坝湖小盆地。城址东有前门山,东南有教场坪,南有观音山。此城为彭翼南所建,今留有部分城墙、牌坊、古道、钩鱼台、土司墓。

【他砂总理官署遗址】  位于永顺县石堤镇他砂村下寨3组。时代为明代。为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司总理彭凌云居住地。遗址坐南朝北,面积约2000平方米,前有经人工修饰的护城河,现河上尚存圆形石拱桥;东、南、西三面筑有城墙,厚2米,残高11.5米。遗址内现存有火砖石灰残墙及大量破瓦、青砖;西侧边立有一块石碑,阳刻有“选进士”3字,字体清晰可见。村民在遗址上修建了住房,对遗址的破坏较大。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勺哈乡勺哈村遗址】  6处:〖两河口遗址〗于永顺县勺哈乡勺哈村4组小溪河与猛洞河交汇处第一台地。时代为商代至明代。遗址文化层次分明,第一层厚3035厘米,为现代耕作层;第二层为清代文化层;第三层为明代文化层,浅褐色土,出土有明代青花瓷片及陶片;第四层为元代文化层,深褐色土,出土有元代瓷片;第五层为宋代文化层,出土有宋代瓷片及陶片;第六层为原始地层。遗址现为耕地、柑橘园。〖田家屋场遗址〗位于勺哈村4组。面积1500平方米。时代为汉代。共分5层:第一层土层厚2835厘米,为现代农耕层;第二层厚1317厘米,为明清时期文化层;第三层厚812厘米,为唐宋文化层;第四层厚710厘米,为汉代文化层;第五层为原生土层。〖中坝遗址〗位于勺哈村5组猛洞河北岸第二台地。时代为隋唐时期。遗址地层分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土层厚30厘米,呈黄褐色;第二层厚10厘米,为宋代遗存,出土有宋代瓷片;第三层厚20厘米,土色呈灰黑色,土质较松软,为唐代遗存文化层;第四层为原生土层。遗址地表现为农田。〖河边遗址〗位于勺哈村5组,猛洞河第二台地。时代为唐宋时期。共分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农耕层,厚2040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期遗存,厚2030厘米,土色呈深灰色,土质较疏松;第三层为唐宋时期文化遗存,土层厚1020厘米,土质较疏松,为沙质黏性土,呈灰黑色;第四层为红褐色原生土层。遗址地表现为农田区。〖下田家寨遗址〗位于勺哈村猛洞河北岸第二台地。时代为唐宋时期。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共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3050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期文化层,厚1115厘米,土色为深灰色,出土物有明清陶片等;第三层为唐宋时期文化层,厚812厘米,淡灰色土层;第四层为原生土层。〖老官厅遗址〗位于勺哈村4组。面积3万平方米。遗址共有3层:第一层厚2540厘米,为现代农耕土层;第二层为明代文化层,厚1518厘米,土色呈深灰色;第三层为原始土层。时代为明代。

【勺哈乡哈家村遗址】  5处:〖河湾遗址〗位于永顺县勺哈乡哈家村,时代为商代。东至猛洞河,西至田家寨,南至田家寨,北至猛洞河。是商代人类居住的遗址。遗址内包含有大量红陶和泥质灰陶,多为水波纹和刻划纹。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田家寨遗址〗位于哈家村4组田家寨,时代为商周,东至猛洞河,西至永顺至马鞍山公路,南至田家寨,北至猛洞河。采集陶片有夹砂红陶,纹饰呈云纹、刻划纹、水波纹,可辨器形有钵、罐。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巴了坪遗址〗位于哈家村4组田家寨,东至田家寨,西至永顺至马鞍山公路,南至公路,北至猛洞河。时代为周代。采集陶片有夹砂红褐陶,纹饰呈刻划纹。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官厅坪遗址〗位于哈家村。时代为明代。遗址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有3层文化层:第一层为现代农耕层;第二层为明代文化层,厚1215厘米,出土有明代瓷片、陶片及厚瓦;第三层为原生土层。遗址现为耕地。〖肖家寨遗址〗位于普口村肖家寨,猛洞河第一台地柑橘园内。时代为清代。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断面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分为3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0.5米,土色为黄褐色;第二层为文化层,厚0.4米,土质呈黑褐色,较软,包含的陶片具有典型的清代特征;第三层为原生土。

【勺哈乡凤栖村遗址】  3处:〖泽龙克遗址〗位于永顺县勺哈乡凤栖村猛洞河北岸第一、二、三台地。时代为商代。台地地势平坦,距河很近,适宜古人居住。现遗址上为农耕地。由于遗址文化层较深,农耕对遗址破坏不大。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上采集了部分陶片,据分析为商周文化遗址。〖溪不露遗址〗位于凤溪村,东至屋脊大堡组,西至猛洞河,南至禾作组,北至大禁山。时代为战国至汉代。采集陶片有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纹饰为方格纹、绳纹,可辨器形有罐、鬲、网坠。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栖寨遗址〗位于凤栖村溪不露丁超玉责任田中,猛洞河第三台地,高出河面6米。时代为唐至宋代。遗址表面为厚0.2米的耕作层;第二层厚0.4米,土质呈灰褐色,内夹炭粒、红烧土,出土的陶片有夹砂红陶、泥质红褐陶,陶质较厚,易碎,饰纹为绳纹、刻划纹、方格纹。

【勺哈乡新农村遗址】  3处:〖勺哈古渠道〗位于永顺县勺哈乡新农村大坝古水渠。时代为唐代。以3口水井作水源,分别为新田湾、洞田湾、梧桐湾,水渠经大坝上,在龙鼻口注入猛洞河,全长约2000米、宽约2米、深约1米。水渠内侧由卵石堆砌而成,两侧上坎有明显的夯筑痕迹。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咀遗址〗位于新农村。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分4层:第一层为耕作层;第二层为明清文化层,厚15厘米,深灰色;第三层为唐宋文化层,褐色;第四层为原始地层。在遗址表面上采集了大量陶片及其他标本。从采集的陶片分析,属唐宋时期古遗址。遗址现为柑橘园。〖坝上遗址〗位于新农村大坝上第二台地。时代为唐宋时期。遗址呈长方形,长80米,宽5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遗址土层分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第二层为明清文化层,深灰色,出土明清时期陶片、瓷片及原瓦;第三层为唐宋时期文化层,灰褐色土,厚711厘米;第四层黄土,出土唐宋时期陶片及瓷片。遗址现为柑橘园和耕地。

【勺哈乡其他遗址】  6处:〖袁家寨遗址〗位于永顺县勺哈乡西来溪村袁家寨组,东至袁家寨,西、南、北面至猛洞河。采集陶片有夹砂褐陶,纹饰呈云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等。根据文化层土质和可辨器形,确认为商代遗址。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厂坪遗址〗位于西来溪村,东至猛洞河,西至何余富屋,南至猛洞河,北至猛洞河。时代为三国时期。采集陶片有夹砂褐陶、泥质红陶,纹饰呈玄纹、刻划纹,可辨器形有夹砂褐陶罐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寨遗址〗位于普口村猛洞河汭处第一台地,李家寨柑橘园内。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断面文化层十分清晰,共分为4层:第一层为耕作层,厚0.5米,呈黄花色;第二、三层为文化层,厚0.5米,呈黄黑色,内含炭粒,出土遗物有网坠和素面夹沙红陶。在遗址表面上采集了大量陶片及其他标本。为商周时期的古遗址。〖聂家寨遗址〗位于普口村聂家寨南300米,猛洞河西侧第一台地河湾汭处,柑橘园内。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遗址断面上可见文化层堆积分布,地表上采集了大量的陶片及其他标本。从采集的陶片分析,该遗址为唐、宋时期的古遗址。〖三丘田遗址〗位于莲蓬村3组,时代为周代,东至园子,西至猛洞河,南至老窖,北至三丘田。采集陶片有夹砂红褐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陶片火候低,易碎,可辨器形有罐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柱遗址〗位于那柱村3组,东至小学,西至猛洞河,南至猛洞河,北至杀不座山。时代为周。采集陶片有夹砂褐陶、泥质红陶,纹饰呈玄纹,可辨器形有罐。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吊井乡自生桥土司遗址】  位于永顺县吊井乡毛坪村1组自生桥下。时代为明代。遗址分为两个台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下一台地今存石砌残墙,长20余米、高0.51.3米,北部10米处有“石桥仙渡”石刻,为明代弘治十年所题;上一台地原有古庙一座,残存土石墙。今遗址大部被水淹。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钓矶别墅遗址】  位于永顺县吊井乡政府南侧800米的老场上农田中。面积约1200平方米。时代为明代。东距吊井岩大桥500米,南距永桑公路30米,西距刘家院子80米,北距三拱桥遗址20米。现残存的屋基保坎长20米,高2.2米。遗址在开田时毁坏较为严重,大量青石被拆毁用作砌田坎。现存“秋夜月惊枯草”“万古晴天镇墓烟”残联。现为农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吊井乡土王庙遗址】  位于永顺县吊井乡花园村2组。时代为明代。土王庙始建于明代,原为三柱四棋,共3间,面积300平方米,用于供奉土王。20世纪50年代毁坏,在遗址内有大量瓦砾和瓷片,瓦砾较厚。土王庙北面有土围墙,残存围墙长约50米,高约1.5米,厚约1米。现为村小学旧址。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吊井乡土司花园遗址】  位于永顺县吊井乡花园村2组。时代为明代。东距土王庙遗址30米。为明宣慰使专用花园。残存城墙高0.52米,厚2米,长约800米,系泥土夯筑而成。遗址断面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从地表采集了大量的明代陶片等标本。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吊井乡土司庄园遗址】  位于永顺县吊井乡花园村2组。时代为明代。遗址上现为民居。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残存9级台阶,呈三边形,宽6.6米,用青石建成。从地表采集了大量的明代陶片。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吊井乡其他遗址】  4处:〖下颗砂遗址〗位于永顺县吊井乡吊井村。时代为商代。采集的陶片有夹砂褐陶,呈戳印纹,可辨器形有罐口沿。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河口遗址〗位于吊井乡政府北侧800米灵溪河与小河交汇处第二台地上。时代为商代。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十分清晰,共分3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0.5米,呈红褐色;第二、三层文化层厚0.4米,呈灰褐色,土质较软,出土器物有夹砂红陶罐口沿,火候较低,易碎。从出土的陶质陶色分析,该遗址为商周时期古遗址,与不二门商周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系统。现为耕地。〖观莲台遗址〗位于吊井乡政府南侧约300米处的吊井村荷花池旁台地上。北至别墅遗址,西至吊井公路,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顶部较大,底部较小,形制三角形。遗址断面文化层堆积分布十分清晰,从地表采集陶片及其他标本特征分析,属汉代遗址。〖老场上遗址〗位于吊井村永桑公路北侧30米处的农田中。东西长5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时代为明代。遗址断面文化层十分清晰,文化层厚0.5米,出土的陶片为红褐陶,火候较高,素面;另出土明代青花瓷片1块。

【泽家镇南渭衙门坪遗址】  位于永顺县泽家镇南渭村董家组。为唐宋元明清时期南渭州土知州长官官署遗址,形制椭圆形,面积9016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3045厘米;第二层为黑褐色土层,厚4048厘米,夹有明清碎瓦、瓷片、陶片;第三层厚1730厘米,包含有木炭颗粒和唐宋陶片及红烧土,出土夹砂灰陶,麻布纹,内壁有人工制作时留下的手印痕迹,能辨认器形有平底罐。在遗址的北方发现残缺土城墙,夯筑痕迹明显,经调查当地村民在此耕作时,曾出土过筒瓦。时代为唐至清代。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渭土司学堂遗址】  位于永顺县泽家镇南渭村周家组东南周光右责任田中。时代为明代。遗址系明朝南渭州土知州彭氏长官开办的学校,旨在培养土司及下属官员的子弟。遗址呈带状分布,地层3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2530厘米;第二层为明代文化层,厚510厘米,呈浅褐色,包含物有明代陶片、青花瓷片及大量碎瓦;第三层为原始地层。田边有水井一口,井水甘甜可口,常年不枯。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据乾隆《永顺县志》载:“南渭州,古诸蛮之地,秦属黔中,汉属武陵,唐为富州,五季为静边都大乡、三亭、陇西地,宋为中溪州,元因之,先是新添葛蛮安抚司,至明洪武三年(1370)内附,改升南渭州。”历史上为土民、土官西南方出入酉水的大门,南渭州城址系明、清时期南渭州土知州彭氏州址所在地。南渭土司学堂是当时设立的最早土司学校之一。2014627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泽家镇南渭村其他遗址】  11处:〖新田堡遗址〗位于永顺县泽家镇南渭村周家寨,时代为商至汉代,东至周家寨,西至鹭鸶堡,南至酉水,北至农田。采集陶片有夹砂红褐陶,纹饰呈绳纹、玄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罐、硬陶罐。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桐木湾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时代为战国至汉代,东至简易公路,西至酉水,南至南渭村,北至庙脚。该遗址采集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陶片质地为泥质,多为灰陶、红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刻划纹、蓖纹,可辨器形有硬陶坛罐,石器有砍砸器、斧、球。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脚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西侧。时代为战国至汉代,因凤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后,该遗址已成淹没区。据二普资料记载为遗址表土层厚0.8米。由于酉水河水位上溢下降的影响,部分区域遗址暴露在外;第二层厚0.6米,呈深褐色,包含有陶片、箭簇、网坠、纺轮等,陶片质地为泥质、灰色、饰纹多为绳纹。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塘开头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时代为汉代,东至酉水,西至董祖德责任田,南至酉水,北至高家田。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纹饰为绳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坛等。该遗址为永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油房湾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时代为汉代,东至酉水,西至公婆包,南至酉水,北至五月堡。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纹饰为绳纹,可辨器形有长颈壶、硬陶罐,石器有网坠。1988129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月殿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时代为汉代,东至鹭鸶包,西至公婆包,南至酉水河,北至尖山包。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纹饰为方格纹、兰纹,可辨器形有硬陶罐等。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坟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以南的团包上。时代为汉代。面积915平方米,遗址现为村民的橘园。遗址地层明确,文化层厚3545厘米,包含有泥质灰陶,麻布纹陶片等。遗址东为周家组,西与保靖县信坪隔酉水河相望,居高临下,环境十分优美。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门哨卡遗址〗位于南渭村李家组通往龙车村卡把坪的半山腰古道上。时代为唐代。哨卡宽70厘米,长约205米。该哨卡为人工开凿,现存的斧凿痕迹清晰可见。该遗存有两道关门,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面卡青岩坎上有烽火台一座。原有记事碑1通,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庵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西50米的一个独立的小山包上。面积711平方米,时代为唐至清代。山包四周有松柏环绕,内荆棘、杂草丛生,地表散落有大量的瓦砾,地层包含物有红陶、青花瓷及大量瓦片等。遗址地势相对较高,视野开阔,西临酉水河,东、北两面有大批稻田和旱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罗寨遗址〗位于南渭村董家组以南的团包上。时代为宋至明代。面积7971平方米,现为耕地。遗址地层清晰,文化层分为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2533厘米;第二层为明代文化层,厚812厘米,包含物有明代陶片、瓷片及碎瓦;第三层为宋元文化层,厚510厘米,包含物有宋元时期的陶片和瓷片;第四层为原始耕作层。〖五龙庵遗址〗位于南渭村周家组东南酉水河东岸。时代为宋至清代,遗址三面环水,东边有一个人工开凿的长100米、宽20米的壕沟,壕沟两端与酉水河相通。遗址地形相对独立,地势十分险要。出土汉代陶片1块及大量的宋代青砖,还有明清时期的碎瓦。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泽家镇其他遗址】  3处:〖夹树塘遗址〗位于永顺县泽家镇九水村龙洞组。时代为宋至清代。遗址面积25552平方米,现为马绍训等多家村民的耕地。遗址剖面与平面夹杂有大量碎瓦、陶片、瓷片及砖石。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外白沙保的中心,南部有野鸡包战壕遗址,西面钟包上原有碉楼,现残存遗址清晰可见。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利比洞土司遗址〗位于砂土村利比洞组。时代为清代。遗址形制为椭圆型,面积约4612平方米。现残存围墙长约150米,高1.11.8米,宽0.50.8米,有石门1座,石台阶19级,柱础若干,其中两个为金瓜式,古朴美观。为清朝时期永顺宣慰使司下辖的380洞土司官署之一。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野鸡包剿匪遗址〗位于九水村龙洞组野鸡包山顶。年代为1950年。遗址分上、中、下三层环形工事,残存战壕深5060厘米,上部宽约1米,山包顶部环形工事直径9.5米。1950年,土匪近千人攻打泽家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占据有利地形,奋力抵抗,打死、打伤土匪数十人,残余土匪亡命逃窜。

【青坪镇遗址】  4处:〖马田洞洞穴遗址〗位于永顺县青坪镇龙关村东部半山腰马田洞。时代为唐代。洞口高4米,宽5米,圈顶形,坐东朝西,洞深约500米,洞内有阴河及水井一口,岩石为石灰岩。洞口处较为干燥,有人工砌成的石墙一道。洞内出土有陶片,经辨认器形为钵、缸、碗等。石壁上有置放灯台的遗迹。洞外为退耕还林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屋场遗址〗位于龙关村罗家组小学后。时代为唐至清代。面积6271平方米。地层共分4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2833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期文化层,厚58厘米,包含物为明清时期瓷片及碎瓦;第三层为唐宋时期文化层,厚47厘米,包含物为唐宋时期陶片;第四层为原始地层。遗址现为耕地。〖龙爪关遗址〗位于龙关村。龙爪关始建于宋代。由东西的青龙山和黄龙山向中部倾斜融汇在一起,如同龙爪状而得名。元末,毛岗土司覃垕反叛,永顺宣慰司在龙爪关加固城墙、修筑建烽火台进行防御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儿山烽火台遗址〗位于龙关村南部山边组马儿山山顶。时代为宋代。遗址呈长方形,长25米、宽10米,东、南、北三面有石围墙和夯筑的土墙,残长约40米,残高50150厘米。遗址内包含有大量的瓦砾和部分陶、瓷片,经辨认为宋代夹砂硬陶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据当地老人反映,像这样的烽火台遗址在龙爪关周围分布有4个,其中马儿山烽火台遗址保存最好。该遗址现为居民的柑橘园。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颗砂新司城遗址】  位于永顺县颗砂乡颗砂村,居民生活区。时代为明代。为彭氏土司新司城遗址,坐南朝北,背靠凤山,三面由一条宽2035米、长1000米的护城河环绕。遗址内残存水井两口;宫殿墙体残存长100米、高3米,由青石及卵石砌成,用石灰、桐油抹面和勾缝;城墙厚约1.5米、长80米,由泥土和砂石夯筑而成,墙体坚固;现存有九拱桥1座。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云潭土司别墅遗址】  位于永顺县颗砂乡政府西侧2千米,松云潭两河交汇处第一台地上。时代为明代。东距灵溪河30米,南距灵溪河5米,西距两河交汇口约20米,北距松云潭石刻约50米。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较薄,地表残存部分墙体,用火砖、油石灰砌成。从墙体及遗址所处地理位置来分析,应是土司王当时游玩的场所。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颗砂番桃庵遗址】  位于永顺县颗砂乡颗砂村。时代为明代。遗址坎下是颗砂小河与灵溪河交汇处,南、西、北三面环水。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1370平方米。番桃庵为明代土司修建。现存麒麟柱础,基座麒麟,背托莲花,长65厘米,宽38厘米,高64厘米;石狮一对;石朝门一座,门宽1.8米,高2.6米,门前嵌石鼓一对,已毁一只。

【颗砂乡其他遗址】  2处:〖青岗包窑址〗位于永顺县颗砂乡颗砂村,距河床20米的台地上。时代为明代。台地多为白膏泥,前人曾在此建窑场。窑址面积1742平方米,为明代土司烧制建墓、宫殿的浮雕砖窑场。今村民在踩泥时发现浮雕砖和窑址,一窑可烧几万匹砖瓦。1988129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凉水潭遗址〗位于乡政府西部2千米颗砂村谢家寨东侧100米,灵溪河流汭处第二台地柑橘园内。属明代遗址。遗址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断面文化层堆积分布十分清晰,地表采集有陶片及其他标本。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抚志乡宫庙遗址】  2处:〖猫志坪禹王宫遗址〗位于永顺县抚志乡抚志村猫志坪。时代为明代。面积7236平方米。庙宇始建于明朝,坐北朝南,原分前后两进,抬梁式建筑,斗拱成顶,木柱硕大,供奉大禹。该庙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尚存部分庙宇残墙、柱础、大量瓦砾、建筑石料裸露地表。遗址前有一条古青石板街道。现为村民居住场所及耕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猫志坪万寿宫遗址〗位于抚志村猫志坪。年代为明代。面积1054平方米。寺庙始建于明朝,坐北朝南,原建筑为抬梁式,斗拱成顶,木柱硕大,木枋构建雕饰云纹。毁于20世纪60年代。现存古井1口,柱础20余个及部分建筑材料,另青石板铺成的天坪1个,面积250平方米。永顺至王村(今为芙蓉镇)的古道从该遗址前经过。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洞毛人老屋遗址】  位于永顺县抚志乡禾作村科洞组。时代为五代。面积792平方米。科洞毛人是五代时期溪州刺史彭士愁的大将军,后晋天福年间溪州之战时,科洞毛人奉命征战,后战死于现古丈县会溪坪。其官邸世代有人居住,后重建,现遗址上修建的为清代和民国民居。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力嘎巴老屋遗址】  位于永顺县抚志乡禾作村科洞组。时代为五代。面积601平方米。鲁力嘎巴是五代时期溪州刺史彭士愁的大将军,后晋天福年间溪州之战时,鲁力嘎巴奉命征战,后战死于现古丈县会溪坪。其官邸世代有人居住,后重建,现遗址为民居及耕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猫志坪协台衙门遗址】  位于永顺县抚志乡抚志村猫志坪。年代为清代。衙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设在永顺至王村(今为芙蓉镇)的重要官道旁。建筑毁于20世纪50年代,现存石坪场50平方米,石马槽1个及部分建筑石料,大部分遗址为居住区和耕地。遗址西北临禹王宫遗址,东南临万寿宫遗址。2014627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列夕乡遗址】  3处:〖落老枯遗址〗位于永顺县列夕乡列夕村落老枯。时代为宋代。遗址面积2000余平方米,椭圆形,由3个台地组成。残存大量红石墙,高0.53米,长约200米,地层内包含有大量碎瓦、瓷片、陶片。遗址现为耕地。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狗儿坪遗址〗位于比条村通书组。时代为宋代。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土壤多属石灰岩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和泥沙土。地表上有大量的瓦砾、陶片及建筑石料,瓦片很厚。遗址西侧有残存砖墙一堵。遗址内现长有大树及竹子。〖回龙庵遗址〗位于列夕村回龙庵。时代为明代。猛洞河由北向南从遗址的山脚下流过,东与芙蓉镇的科皮村隔猛洞河相望。回龙庵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1980年拆毁。原分为魁星阁、回龙庵、大雄宝殿等,共5进,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遗址内随处可见残砖碎瓦、瓷片、陶片及残垣断壁。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朗溪乡玉皇山庙遗址】  位于永顺县朗溪乡云盘村玉皇山(方石岩)山顶东部。时代为明代。古庙坐北朝南,面积580平方米。现存房屋6间,均用条石砌墙,屋高3.5米,通进深11米,通开间22米。存记事碑11通。据碑载,古庙始建于明代,清末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直至民国时期,香火旺盛。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峒土司营盘遗址】  位于永顺县朗溪乡云盘村一山间小河冲击平原上。时代为明代。属明代麦着黄峒长官司营盘,面积约3000平方米,呈不规则形。遗址内文化层较厚,地表有许多明代瓷片,但地表建筑已完全损毁,仅存部分土石墙。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峒土司官署遗址】  位于永顺县朗溪乡黄洞村旧村小组。时代为明代。属麦着黄峒长官司衙署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形制为不规则形。原为四合院建筑,现为村民屋基及天坪。因年代久远及村民生产生活活动,原地表建筑已损毁,仅存原官署石墙墙基及周边古道。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岔乡遗址】  2处:〖茶园包遗址〗位于永顺县两岔乡河边村茶园包。时代为汉代。遗址面积1377平方米,呈东西向,椭圆形,地势较平缓。残存周边由卵石堆砌的围墙,残长约300米,残宽22.5米,残高11.3米。遗址西面山脚有猛洞河老码头,南边约100米处发现有汉代古墓葬4座,其中一座为砖石墓,砖边缘有麦穗形花纹。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米拔土司遗址〗位于若作村米拔组。时代为明代。面积709平方米。原建筑毁于清“改土归流”,后为向氏迁移至此地居住。遗址现为耕地,东临猛洞河,北为禁山,西为丛树包。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的瓦砾及部分建筑石料,南边小溪与猛洞河交汇处的圆形小山包上原建有土王庙和摆手堂,小溪上建有花桥与遗址相连。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车镇首车坪遗址】  位于永顺县首车镇首车居委会下寨组。时代为汉代。遗址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面积近2000平方米,呈长方形,现为稻田和橘园。遗址地层明确,共分5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2530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期文化层,厚712厘米,包含物为明清瓷片、瓦片;第三层为唐宋时期文化层,厚58厘米,包含物为唐宋时期陶片;第四层为汉代文化层,厚47厘米,包含物为汉代陶片;第五层为原始地层。

【高坪乡高坪遗址】  位于永顺县高坪乡高坪村小河东岸。时代为明代。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现为村民耕地和梨园。遗址文化层分3层:第一层为现代耕作层,厚3545厘米;第二层为明清时的文化层,厚1217厘米;第三层为原始层。遗址内发现大量明清时期的陶片及瓷片。

【润雅乡采石场遗址】  位于永顺县润雅乡五官村磨岩山。时代为明代。采石场面积为3000平方米,规模较大。现地表尚存大量石人、石马、石羊等半成品。其中一石人无头,高1.98米,双手合抱胸前,底部基座宽1.07米;一石羊高1.28米,长1.05米,体态丰盈。这些半成品与老司城的石马、石羊形态一致。故可断定该采石场为明代土司专用采石场所。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坪镇李家寨窑址】  位于永顺县万坪镇李家寨村。该窑为明清时期民窑,属垅窑,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3个窑址一字排开,面积约300平方米。现窑已不存,平为菜地。遗址外部裸露有大量的土碗、钵、坛等器物。是典型的土家族作坊区。

【小溪乡王风垭关卡】  位于永顺县小溪乡小溪村王风垭半山腰一天然石屋旁。时代为明至清代。关卡坐南朝北,地势险要,是张家界至沅陵古道的必经之地。关卡始建于明代,一直沿用至民国。现残存石围墙长约300米,宽1.2米,残高13米。关卡东西两端残存有木门框,关卡内发现有明代陶片、瓷片、民国弹夹及草鞋等。东边石壁上有土红漆写的“壬戌辛酉”等字迹。201462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