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西土家网!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戏剧曲艺
【字体: 】   【时间:2020/10/8】  【作者:校无忧-Xiao5u.com】  【关 闭】  【打 印

戏剧曲艺

1.戏剧

【毛古斯】  湘西北土家族在小摆手活动中与摆手舞穿插进行的一种具有人物、对白和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原始戏剧。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现土家先民原始祭祀、狩猎、捕鱼、采撷、刀耕火种及古代群婚制时期的情恋等生产生活内容。结草为服是其基本特色;屈膝抖肩、跼跻而行是其基本动作;对白全部使用土家语,且故作侏俚。道具简单,虚拟性强,手上拿着的那根小木棍,可以是渔具,也可以是猎具或农具;在“祭梅山”“抢新娘”等场次中,它又代表人类自身生产——“种的繁衍”的工具。有的还在棍头上染上土红或包上一块红布以象征男根龟头。土家人把这叫做“粗鲁棍”。传统剧目有《耶起业》(敬神)、《实姐》(狩猎)、《布利贴》(采集)、《送坐》(捕鱼)、《搓里》(找屋场)、《写的》(打铁)、《借日》(做阳春)、《麻麻阿移》(抢新娘)、《舍左递撇》(医生诊病)、《灭扎》(纺棉花),寓言剧《哭切卡卜》(熊外婆)等。《土家族简史》称其“是一种古老的萌芽状态的戏剧”。

【古诗中的毛古斯】  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功(18361893)有《竹枝词》记云:“官厅堡上人如潮,雪花又伴歌声飘。姑娘摆手口吹管,后生实姐身捆草。”诗中的“管”,即土家咚咚喹;“实姐”是土家语,即狩猎,“捆草”指毛古斯装束。时隔150多年,这种古老文化仍在湘西北酉水流域如许传承。

【毛古斯走出大山】  198310月,龙山县文化服务队带着土家族毛古斯《狩猎》在北京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土家族毛古斯首次登上首都舞台。200888日,永顺县毛古斯艺术团的《土家族毛古斯·欢庆》,作为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节目在北京“鸟巢”演出。20107月,龙山县土家族毛古斯《猎归》进入上海世博会演出。

【中国戏曲活化石】  19911023日,中国少数民族傩戏国际学术研究会在吉首召开,157名专家学者观看了永顺双凤村村民演出的土家族“毛古斯”,称其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先生称其是“中国古文化之遗”,副院长薛若琳题词赞云:“湘西瑰宝,段段家珍。”

【耶起业】  “耶起业”为土家语,汉语敬神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土家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毛古斯上场第一件事就是拜五方敬天地日月,接着敬猎神。敬猎神并没有神像,而是用7根茅草扎成草码相祭之。

【实姐】  “实姐”为土家语,汉语狩猎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它以报信、开山、理脚迹、围山、放狗、倒仗、分肉、祭梅山、封山等情节,通过人物对白和古拙的表演,再现原始社会中土家先民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直到现在,湘西土家人在狩猎活动中仍保留着这种“上山赶肉,见者有份”的原始公社式的劳动分配方式。

【布利贴】  “布利贴”为土家语,汉语摘果子、采集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该剧目过去流传在龙山隆头捞田溪及贾市兔吐坪一带。动作粗放、跳跃,有布利拟(寻找果子)、布利贴(摘果子)、布利匹(分果子)、布利嘎(吃果子)、布利阿移(抢果子)等情节,从人物对白中可知,当时所采集的水果主要是库若布利即棕树籽籽,其次有树使(板栗)、沙劣司(李子)、白列司(梨子)等。

【送坐】  “送坐”为土家语,汉语捕鱼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演员913人不等,其中1人饰拔普卡即老公公,1人饰饿毕迭(谑称,即杂种)1人饰牯鲁子。除牯鲁子身披蓑衣外,其他人均结草为服。他们手中拿着的小木棍此时作渔具用,或鱼叉或鱼杆或鱼刀,均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通过泽炸(踩水)、送拟(看鱼情)、送曳(摸鱼)、送布(叉鱼)、送使(钩鱼)、送阿汝(翻岩鱼)、送塔(烤鱼)、送嘎(吃鱼)等模拟性动作,表现土家先民的原始捕鱼活动。大家吃得正香,牯鲁子悄然上场,他趁大家不注意想把一篓鱼偷走,被饿毕迭发现,把他拖到河中打起水仗,在一片嘻笑声中收场。有的地方另加一场《送六》(卖鱼),出场人物以牯鲁子为主,有拔普卡与他的风趣对白。

【搓里】  “搓里”为土家语,汉语找屋场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反映湘西土家族的迁徙活动。其中一位小毛古斯扛着土家火塘“三脚”,以象征搬家的样子,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寻找安家之地。从拔普卡与众毛古斯的对白“ 阿搓 嗡尺查(这个岩洞好坐呀) 苦列 嗡尺查(这个山顶上好坐呀)卡谢 里谢此泽 嗝它(有柴有土,不怕大水了)等内容中,可以看到土家先民是从洪灾连年的河边向两岸大山迁移的。“屋场”找好以后,拔普卡将三脚放在中间,用火镰、蒿绒点火,众毛古斯欢跃着添柴加薪,在一片“搓也了米格了直糯朶食桶朶(到家了,火燃了,煮饭啊,蒸肉啊)的嘻闹声中收场。

【借日】  “借日”为土家语,汉语做阳春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饰拔普卡的老毛古斯率众毛古斯上,他们手中的那根小木棍,在这场表演中写意成畬刀、灰叉、锄头等农具。其中一个毛古斯用烂背篓背着半背篓火土灰,他抢先绕场一周,边跑边抖,弄得满场灰烟弥漫,以象征烟雨朦胧的山野。众毛古斯一路跳着闹着,看得出是上坡的动作。随之表演也扎(砍火畲)、不次务(烧灰)、不次歇(筛灰)、里嘎(挖土)、捏那易(撒种)、里铺(薅草)、唉毕姐(赶猴子)、乌梭帖(摘小米)等刀耕火种农事过程。耕耘收获表演完毕,紧接着就是“粑粑哈”即打粑粑,众毛古斯争吃粑粑,故作狼吞虎咽状,在一片收获的欢乐声中收场。

【麻麻阿移】  “麻麻阿移”为土家语,汉语抢新娘之意。毛古斯传统剧目。出场人物有新娘和众毛古斯,新娘由男人反串,其妆饰不一,有结草为服、头饰采用有叶有花的藤蔓扎成的花环的;亦有戴红头巾、穿红色“露水衣”的,着近代新娘打扮。由两人双手交叉组成一乘轿子,抬起新娘一路跑啊,颠啊,最后拜天地时在互不相让下引发争斗,你推我攘,谁赢了谁当新郎。赢者脱去草服,反穿兽皮,得意洋洋地搀着新娘,众随之一路唔呼而下。这种“争婚”闹剧,显然展现了群婚制向对偶婚演变时期的婚姻特征。

【搓你】  又称“里你”,均为土家语,毛古斯表演找屋场或找土地。出场人物有“嗄麦卡”(即土王或舍把头人)、拔步卡(老毛古斯)及众毛古斯。在一阵急促的小摆手锣鼓声中众毛古斯在拔步卡的率领下一路打打闹闹地出场,连续颠三倒四地转3圈后,摆手锣鼓戛然而止。嘎麦卡着土王官服站在摆手堂的神像前,众毛古斯随着拔步卡向嗄麦卡作揖参拜。于是双方用古老的土家语展开了对话。嘎麦卡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拔步卡回答说:“我们是从龙山董朴里来的”……嘎麦卡问“搞么子来的”?拔步卡回答:“我们儿孙发多了,老屋挤不下去了,我们才搬到这里,请嘎麦卡给我们送坨地方起屋,送些山坡开荒。”嘎麦卡说:“我们这里万山万岭,你们去开荒种地吧,只要每年舍把节给我们送些供品就行了。”说完嘎麦卡扬长而去,众作平整屋场、砍树拖树、起屋上梁、开荒种地等表演,完整表现迁徙过程及重建家园的情景。

【写的】  “写的”为土家语,即打铁。毛古斯表演备耕情景,与小摆手同期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二夜。当晚跳完摆手后,在摆手场地置风箱铁炉等道具,毛古斯出场时,一人饰老铁匠,其余饰小铁匠,手拿“粗鲁棍”作铁锤、风箱杆用,表演扯炉、打铁等动作,边舞边穿插道白,粗言俚语地调侃取笑。正在众人手忙脚乱地打铁时,观众中走来几个农夫装扮的人上门买农具,争得不亦乐乎,观众也争着买这买那,闹得不可开交。土家人认为,通过这种祈福,就可以得到神赐予的利器,一年四季各种农具锋利无比,不缺不钝。

【舍左递撇】  “舍友递撇”为土家语,毛古斯表演“医生治病”。饰舍左(医生)者着汉装,手提装着草药的竹篮高喊:“诊病啰,诊病啰!”众毛古斯围上来,其中一位一步三拐地走到舍左面前问:“我的脚诊不诊得不好?”舍左一面打趣一面摸摸掐掐、“呸呸”喷法水,治好了“跛子”。接下来又治好了“癞子”“驼子”“瞎子”。最后拿起桃树枝绕场一周,口中念到:“好了好了,病不挨身,邪不入门,全寨大小,喷雀(喷嚏)都不打一个。”这种谈笑中的祈福,表达了土家人的美好愿望。

【灭扎】  “灭扎”为土家语,毛古斯表演砍火畬。众毛古斯以棍带刀,绕场而舞,从东砍到西从南砍到北,一路唔呼连天,演砍火畬,还用土家语唱起鸟名歌,如:“正月喜鹊闹梅花,家也发来人也发。二月燕子寻旧窝,手拿畲刀上山坡。”等等,乞求粮食丰产。

【哭切卡卜】  “器切卡卜”为土家语,毛古斯寓言剧。出场人物有四乃和杀乃两姊妹、哭切卡卜(熊外婆)。故事叙述四乃、杀乃父母出门走亲戚去了,留下两姊妹守屋。晚上被熊外婆骗开了门,吃了姐姐四乃。杀乃用计将熊外婆的头发绹在树枝上,并扯破其脑壳盖致死。该剧目全部用土家语表演,非常风趣。

【傩愿戏】  傩愿戏是一种古老的剧种,它是由傩坛巫师在酬神还愿时所用的巫傩歌舞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发展而成,民间俗称还傩愿、傩愿戏、傩堂戏、傩戏。傩戏历史悠久,在古代与蜡祭、雩祭并称为中国三大祭。中国傩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的“乡人傩”及“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四大类。湘西北的傩戏约形成于明代。明嘉靖《常德府志》上记载:“乡村多用巫师,朱裳鬼面,锣鼓喧舞竟夜,名曰还愿。”清乾隆《永顺县志•风俗》卷记载:“永俗酬神必迎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敲锣打鼓,人各纸面,有女妆者曰孟姜女,男妆者曰范七郎。”清同治《龙山县志》亦记:“祭时必设傩王男女二像于庭中,旁列满堂轴神像……供傩神男女二像于堂,荐牲牢馔醴,巫者戴纸面具,演古事如优伶……逾日乃己。”明清以来,傩愿戏在湘西普遍流行。

【湘西傩愿戏】  湘西傩愿戏分为高傩、阴傩、低傩三大类。高傩又称大傩,低傩又称阳傩,有“大傩三十六戏、阳傩二十四戏、阴傩一十二戏”之说。在唱腔上有九板十三腔及民间花灯小调等。剧目丰富,分为“傩坛正戏”和“傩坛外戏”两大类。正戏又称神戏,剧目有《发猖》《打路》《开山》《安营扎寨》《出白旗》《搬土地》《搬师娘》《搬先锋》《搬秦童八郎》《搬笑和尚》《搬算匠》《搬铁匠》《搬判官》等;外戏又称世俗戏,剧目有《姜女戏》《龙女戏》《庞女戏》《鲍家庄》等。除大戏外,流传在龙山大安乡一带的还有《张梢子打渔》《寄妹打样》《狗老爷招亲》《卖货》等小戏。傩戏剧目,唱词通俗,道白风趣,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土地戏】  傩戏艺人迫于生计,将傩堂戏中的“搬土地”发展成街头戏。每年正月,傩戏艺人化妆成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敲着小勾锣,背着背篓,每到一家,唱一些“土地生长摇钱树,东家有个聚宝盆”之类的吉利话,博得主人开心。后经加工改编,形成傩堂新剧种——土地戏。

【湘西傩祭】  傩戏是戏中有祭,祭中有戏。龙山县大安乡五星村傩坛班演出时供有7个神像,即飞天五岳、清水爷爷、洛布真君、东山圣公、南山国母(即傩神公公、傩神娘娘)、判官菩萨及张五二郎。张五二郎又称翻天吊斗,供在下坛即桌子下面,四肢倒置,手扒地,约20厘米长,在傩坛它是猖兵,民间又称梅山神,发五猖时就是发的此神。这7个神像都是檀木雕刻,飞天五岳、清水爷爷、洛布真君均为头像,高约60厘米,其中飞天爷爷有翅膀。判官又称法官菩萨,骑马,为全身像。主神像傩神公公、傩神娘娘为半身像,只20厘米高。还傩愿的时间长的3昼夜,短的1昼夜。以前大多数地方都设有坛主,负责联系还愿事宜,并备有牛角、司刀、面具、神像、轴像及演出服饰等家伙行头。还傩愿时仪式隆重,傩堂披红挂彩,本家杀猪宰牛,乡邻亦送礼致贺,其规模以还双傩、还大傩最盛。

【搬八郎】  又名《出八郎》《搬秦童八郎》。湘西傩堂正戏之一。表演者登场时背雨伞,持屠刀,着长衫,系腰带,戴面具,一路唱出自己的身世。秦童祖籍江西吉安府吉安县,父颜云贵,母潘桂英,兄弟八人,唯八郎属桃源洞神。他受岳王差遣,抵达户主家进行敬神祭祀活动。表演杀猪宰羊、修鸡、剖鱼等滑稽动作,一边表演一边唱各种供品的来由,祭祀一番后即辞别主东,到别家还愿而去。有的地方还插入一个叫“粪桶”的丑角与八郎一起表演。粪桶上场道白:“小哥本姓粪,胯裆里夹根棍;遇冷就要缩,遇热就要硬。”逗得满堂嘻笑。

【搬土地】  湘西傩堂正戏之一。因地域不同,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不尽一致。龙山大安一带多由两人分别扮演土地公、土地婆,二人须发如霜。土地公头戴方巾帽,着长衫,右手杵着一根茶树拐杖,左手拿蒲扇,慈眉善目,憨态可掬;土地婆头包条形头巾,身穿满襟便衣,外套绣花棉褂,满脸堆笑,和蔼可亲。他们奉岳王差遣,来到户主堂前,保佑户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接着唱12月农事歌,随着歌唱,表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动作,亦有绩麻纺线等内容。有的地方还唱土地神的身世,说他系四川成都百花村人,父亲姓汤,母亲姓武,为避秦乱,随父母逃去江西吉安府,改姓肖,娶妻马、姚二氏,生九子。后避水灾,逃至深山梁家,改姓梁,故有梁山土地之说。梁所生九子即为九位土地,各为神一方,如城隍、桥梁、菜园等土地。其法器为芭蕉扇,为户主供奉神灵,打醮祈福,勾销了愿,然后离堂归去。

【搬开山】  又名《出开山》。湘西傩堂正戏之一。开山神是傩堂中最凶的神,俗称岩山莽将。他头戴面具,狰狞凶猛,手持开山板斧,一路唱道:“我是山岩山莽将,手持板斧一张。开天,天有八面;开地,地有四方。砍过东西南北,砍掉凶神恶煞,砍掉五方五位。傩公傩母保佑户主家发人旺,儿孙满堂。”表演时伴以堂鼓、铙钹、大锣,表演者在锣鼓声中跳跃做作,煞有介事,其身之下,阴森森似有风起,颇为肃杀。这是傩戏扫邪的关键一场。

【搬先锋】  又称《出白旗》《请先锋》,或直称《白旗先锋》。湘西傩堂正戏之一。先锋系傩愿老司打开桃源洞后搬请的第五位女神,受封于玉皇大帝,因首次登临户主傩堂而得名。她登场便唱出“冬月修回来相请,腊月牵请先锋娘”。她步入傩庭之后,从香蜡师手中接过三炷信香,参拜各位神灵,然后拜五方龙神、九天司命,赐户主财宝福禄、五谷丰登。再挥动白旗,为主人扫邪。扫天怪地怪、年怪月怪、五瘟百鬼、各种病痛、恶煞灾星。同时,为户主扫进金银财宝、儿女人口、丰登五谷、百样好事。再提笔勾愿,为户主讨封求福之后,辞拜诸神离庭归洞而去。表演者头戴面具,着本地妇女装,左手执缍扇,右手握白旗,一般由男角反串扮演。演出中,表演者可即兴发挥,增加唱词与道白,也可邀观众入堂演出,情趣幽默,娱人娱神。

【搬师娘】  湘西傩堂正戏之一。扮师娘者着素装,背娃娃,操贵州话。该剧为四角同台,戏曲化程度较高。先由开山登堂,唱出在十里街前找到童儿,赐她令箭一支、云鞋一双、钞洋几块,去贵州请其师娘赴东君户主家还愿。童儿抵师娘家,道出来由,用“盘歌”方式,搬运了师娘。途中,童儿与幺妹同行,一路对歌盘花,谈情谈爱,童儿背幺妹过独木桥。入庭后为户主拜神祈福,还了神愿,复回思南。该剧语言风趣,令人捧腹,唱词形象,多用比喻,盘歌亦如出谜猜谜。引进了民歌中的“十绣”“十盘”,为民众喜闻乐见。湘西与思南傩戏有密切交往关系,从本剧情节中亦可看出端倪。

【搬判官】  又名《出判官》。湘西傩堂正戏之一。是正戏中的最后一部。傩坛中的判官,住桃源洞,被岳王差遣替户主还愿了愿。扮演者戴面具,穿红袍,握朱笔登场。他先诉身世,入堂后为户主拜祭各位尊神,然后点对供品,一一唱名,并逐一在帐簿上勾上一笔,称是“还神了愿”。在傩堂作为盟证凭依的神有天公地母、雷公雷婆、当坊土地、屋檐童子、把门将军、灶王菩萨等,还有家师、祖师、太上老君、道君正君等。湘西北地区在傩堂享受供奉的还有36堂鬼、72堂神。供奉完毕,判官举起红印玺,在愿簿上盖上印章,算是最终了结这堂愿事。他便辞神回洞,下场。所有登堂还愿的神戏,只有判官端坐案前,其余诸神均站着表演,这亦是神之高下尊卑的区别所在。

【搬和尚】  湘西傩堂正戏之一。有《搬笔和尚》和《搬泗洲和尚》两种版本,后部分为外地所未有。该和尚原在灵山修炼,接四值功曹文疏后,请示释迦佛恩准,背起包袱、雨伞,先去桃源洞,约好师兄师弟驾着彩云到达东君门庭,与户主对答。之后打扫经堂佛殿,请五方龙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设九宫八卦,退凶神恶煞保四时平安。接着安龙神,在堂屋正中设立安龙香案,烧香燃烛,点七星明灯,请祖师辅佑。禳星拜斗,安五方五位龙神,双手奉敬,请五龙归位。最后撤了香案,完结安龙谢土法事,为户主祈祷平安。最后在送神牛角声中退场。表演者戴面具,唱山歌或佛歌,辞白多运用淫秽粗鄙之词。

【搬砍路郎君】  又名《出郎君》。湘西傩堂正戏之一。该郎君的职责是砍平桃源洞至户主家的路途,以便诸位桃源洞神降临坛堂,引还愿法事。表演者腰插一对蓝旗,手执一把砍刀或一支粗木棒,一边跳“砍开光明路”的舞蹈,一边唱出沿途所经地名,然后登临户主堂前做祭拜诸神所砍出邪秽、砍进财宝的法事,奉承户主人寿年丰,辞神回程。不同地域与坛班,可演出不同的郎君,如《搬灌口二郎》搬请的二郎位于四川灌口,称华光藏主,名为护法马天君,玉皇之外甥;又如《搬掌扇二使郎君》,此君则身带遮阳掌伞,侍候六朝神灵,车前马后,护驾前行。

【搬铁匠】  湘西难堂正戏之一。此剧为《搬开山》与《搬算匠》的连续,为外地所未有。鼓锣、牛角声起,演员扬铁锤登场,唱出他的身世和禀岳王圣者腾云驾雾来到户主门庭的情形。算命先生为他打卦算命,说他“命就是打铁命,要做姑爷难上难”。铁匠气愤他有意捉弄人,举铁锤将他头顶打穿一个洞,算匠逃回桃源洞去。接着铁匠打造门板、大门板斧,开山满意地接过新斧。铁匠辞别满堂神灵,祝福东君户主,便离殿而去。全剧以开山挥斧为户主砍邪祈福终场。该剧唱词通俗,“张打铁,李打铁”一段,在湘西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表演打铁一般载歌载舞,乡土气息浓厚,动作多为虚拟。

【搬算匠】  又名《出算匠》。湘西傩堂正戏之一。为外地傩戏所未有。演出者戴素帽、着青衫,双目失明,拄拐棍、夹包袱、提胡琴入堂。偕行的有他老伴。两人本是桃源洞里的正神,奉岳王圣旨,前来为户主测算吉凶祸福,他俩“左脚踩门送贵子,右脚踩门送金银”,进到傩厅之后,为户主祭拜五方神灵,祈求赏赐。此时,开山莽将入庭,求算匠测算开山斧失落的地方。算匠测出大斧失落在东洋大海的中间。开山果然在“航行三晨步、杂杂莲花开”之水底,寻得斧头。开山便去长街请端公还愿。此时,算匠夫妇辞别众神,在送神牛角声中离庭回洞。此剧由3个演员登场演出,戏曲化程度较高,突破了独角戏的表演模式。

【孟姜女】  湘西傩堂外戏“三女戏”之一。湘西傩愿戏早在清乾隆《永顺府志》和清同治《龙山县志》上就有演出《姜女戏》的记载。龙山县大安乡、乌鸦河乡及桶车乡一带流传的“姜女戏”有《姜女下池》《姜女晒衣》《姜女寻夫》《卷子劝妹》《拷打姜女》《姜女卖货》《姜女投江》等,故事与元杂剧中的“孟”剧大同小异。傩愿戏音乐有九板十三腔,其中姜女戏中的“卖货”“晒衣”中的小调式音乐很有特色。

【姜女下池】  叙述广西百万庄有一孟姓女子,父亲病故后母亲远嫁澧州姜家,这女子加继父姓氏得名孟姜女。那天她正在“下池”洗澡,恰逢从华州华阳县躲避徭役的范杞良(民间有称范七郎、范喜良的)逃至后园,女羞嗔,慌忙穿衣,因立过“见身子的人便是夫君”的誓言,遂以身相许,征得父母应允,招赘为婿。

【姜女寻夫】  姜女婚后三天,捕差追来将范杞良抓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姜女思夫心切,连夜赶制寒衣,由百旺、梅香两位家人陪着千里寻夫,哭倒长城见夫骨,痛骂秦始皇无道,被执问罪。秦皇见其美貌欲召为正宫娘娘,姜女怒斥秦始皇,投江自尽。秦始皇感其贞烈,封赐贞节牌坊,范杞良亦被赐封为王,建杞良姜女庙祭之。

【龙王女】  湘西傩愿戏“三女戏”之一。故事源于《柳毅传书》,但又不尽相同,前者是泾河龙女,后者是洞庭龙女。它叙述天宫净瓶娘娘即洞庭龙王三公主龙秀英奉旨下凡救旱,因洒水时不慎将净瓶打破,导致水淹天下,民不聊生,被罚下凡受苦。龙宫三太子按龙王授意,扮算命先生送龙秀英下到凡间一户姓金的人家做媳妇。龙秀英遭婆母和幺姑虐待,被派到深山雪地牧羊,受尽风雪饥寒之苦。得嫂嫂许氏暗中相助,幸免一死。时逢书生柳毅落第归乡,雪山相遇,柳毅受托千里传书,洞庭龙王令三太子发兵相救,龙秀英归后奉父命与柳毅成婚。太白金星传旨封龙秀英守护观音莲台,封柳毅为善财童子,二人在观音莲花宝座旁永受人间香火。凤凰县傩堂戏班演出的《秀英洒水》《团圆受封》均为孤本相传,独具特色。

【庞氏女】  湘西傩愿戏“三女戏”之一。故事出自明代传奇《姜诗跃鲤记》(俗称《跃鲤记》)。在湘西傩愿戏中,姜诗名姜士英,庞氏名庞三春,二人为夫妻。庞三春在丈夫姜士英到南学读书的日子里,遭邻居邱氏妒恨,邱氏挑唆其婆母对三春万般虐待,逼迫士英休妻,三春屈辱莫白,投江自尽。得太白金星搭救,赠与江鱼、白扇,暂至庵堂栖身。庞氏之子安安为母送米进入庵堂,母子相会难舍难分。庞氏在拾柴时与姜士英相遇,送白扇江鱼为婆母治病。姜母病愈,感愧不已,遂接庞氏回家,合家团圆。不久,安安考中武状元,衣锦还乡,罚挑唆婆母不和的邻居邱氏跪地领罚,断发为戒。

【芦林会】  庞女戏中有多出折子戏,如《芦林会》描写庞氏被婆母逐出家门后,在芦林中与夫相遇,力辩自己并无过失,且仍以婆母年老无人侍奉为念,姜士英深受感动,但慑于母命,终不敢领回庞氏。折子戏《安安送米》在湘西三棒鼓、莲花闹、渔鼓等地方曲艺中都有移植。

【傩戏班】  凤凰县茶田乡都桐村傩戏班;龙山县大安乡大湾村陈家班、团结村五马坪钟家班、中心村马脚坪卢瑞亭班、大红村蔡进远班,茨岩塘半寨村和新期寨彭家班,水田坝堰塘村郭家班,桶车乡太平山田家寨高傩班,乌鸦河乡头坪颜家班、河边黄海棠班、江家山田家班、铁树盔向家台班,洗洛王家班,兴隆桥田家班以及辽叶乡向家班、罗家班等。除这些傩戏坛班外,民间还有唱土地戏、玩旱龙船的零散傩艺人,多以赶墟市卖艺为生。

【木偶戏】  俗称矮台班或木脑壳戏,古称傀儡戏。相传源于汉代,三国时马钧曾制木偶可表演各种动作。湘西木偶戏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及凤凰县得胜营、水打田等地,是杖头傀儡戏,属于“外签子”木偶流派的一个剧种。

【木偶戏祭祀戏】  土家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旧有唱社戏、唱青苗戏、唱土地戏的习俗,凡春社秋社或遭旱涝虫灾,必请木偶戏班唱戏酬神。遇旱则请戏班唱48本《颁金牌》,传说唱到《风波亭》岳飞父子遭害时必有狂风暴雨。若淫雨成灾,则唱《目连救母》以禳灾祓祸。

【龙山木偶戏】  明清以来,随着汉文化的大量传入,龙山木偶戏在青苗戏土地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昆曲、汉剧、辰河高腔等戏曲艺术而丰富自己,并日臻成熟。唱腔以汉剧唱腔为主,有北路、南路、反南路、南杂北、四平调、七句半等,都自成体系,形成全套板式。有些剧目如《观音戏》《颁金牌》中的《大别堂》等兼唱辰河高腔。剧目亦从明清传奇和古典章回小说中吸收素材,出现了《观音戏》《搜孤救孤》《玉蜻蜓》《三国》《水浒》《封神》《隋唐》《征东》《征西》《颁金牌》《杨家将》《粉妆楼》《三门街》《五美再生缘》《七侠五义》等一大批全本连台戏,故事连续曲折,情节扣人心弦。演千古风流,唱人世沧桑,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其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承载、传播了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道德,抑恶扬善,褒扬忠良,贬斥奸佞,对激发人们的正义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作用。

【木偶戏演技】  龙山木偶戏属杖头木偶。演出时,艺人一手托举木偶,另一只手抓住两根连着木偶左右手的支竿,就靠着这只手的5个手指协调变化的动作,把木偶玩得活灵活现。旦角轻移莲步,姗姗而行;花脸迈开虎步,行走如风。亮靴、踢尖子、舞双铜、撩胡须、抖水袖、扬马鞭、挥刀枪、耍剑戟、舞锏抡锤、拳脚相加、打斗拼刺,套路娴熟。更有喷火吐烟雾等绝活,真是形神俱现,栩栩如生。龙山木偶戏班多是一家班,演出设施简易方便,适宜于在山区山寨表演。

【木偶戏观音戏】  全剧3本,3天唱完。出家、焚寺、问疾、舍生、游殿、变牛、叉保等情节,全是本着小乘佛教教义,通过戏曲的形式,体现“慈航普渡”,宣扬因果报应,营造一种“行善者上天堂,作恶者下地狱”的艺术意境。

【木偶戏陈铎变牛】  观音戏中最有风趣的一折戏。剧中叙述陈铎在阳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死后打入枉死城。正值观音游地府,陈铎乘隙潜逃,被牛头马面缉拿归案,发往“转轮所”变牛的故事。唱段采用支思韵,唱七十二子,颇有风味,在民间广为流传。

【木偶戏叉岳神宝】  观音戏中的重头戏。剧情叙述岳神宝生前倚仗权势,“别人买田他要分只角角,卖婆娘他要占只脚脚”,横行霸道,骄横乡里。勾引肖曹氏成奸,作了谋夫夺妻的恶事,还受官府庇护逍遥法外。但死后难逃阴司惩罚,被打入枉死城受罪。趁观音游地府岳神宝乘隙逃遁,阎王发五猖将其追回,与肖曹氏一起受下油锅、翻八叉之刑。“打叉”是这出戏的高潮,叉得肝肠外露,腥血淋淋。以此渲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下民易挡,上苍难欺”的因果报应之说。

【木偶戏搜孤救孤】  取材于《史记·赵世家》,写春秋时晋国佞臣屠岸贾诬谄赵盾,杀其满门,因搜遗孤赵武不得,下令如10日内不献出此儿,即将国中所有与赵武同庚的婴儿杀死。赵盾门客程婴与公孙杵臼定计,以程之子假冒赵武,藏于公孙家,并由程婴向屠岸贾自首,以取信于屠。屠果在公孙家搜出婴儿,遂将公孙与婴儿一同处死,从而保全了赵氏后代。

【余家班的搜孤救孤】  民国初期,龙山贾家坝余家班在演《搜孤救孤》这出大轴戏时,精英一一亮相,精彩层出。在“鞭背”一节中,班主余克文托举“罗帽生”程婴,他运用汉剧戏中“拗马军”的高难动作,在起北路导板“程婴堂前领钧令,命我拷问老公孙”这两句唱词时,他在紧锣密鼓中,技艺娴熟地操纵杖头木手,在连丢鞭花的同时,木偶头上的罗帽球与木手中的鞭花作反方向同步旋转,以此表露悲愤交加的心情。托举公孙杵臼的田塌眼,配合作出翻滚扑跌的相应程式。甩髯口,鞭左甩右;抖水袖,击右丢左,同步启动,得心应手,可谓出神入化,即使是高台班真人真功表演,也难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出戏的唱腔也很讲究,余克文在《上祭》一折中用“南夹北”(即反二黄)的大板唱段,唱出了程婴在舍命换子救孤中掩饰真情、骨肉连心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荡气回肠。

【木偶戏牡丹亭】  清光绪年间由龙山首善镇杨家班演出。该剧写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延请陈最良为爱女杜丽娘教经书,丽娘倍受封建礼法拘束,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游园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归后感伤病死。3年后,柳梦梅到南安养病,拾得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朝夕对画呼唤,丽娘鬼魂与柳相见,并还魂再生与柳结为夫妇。最后以柳梦梅考中状元,丽娘得到封赠,皆大欢喜。

【木偶戏粉妆楼】  戏中写唐代罗成后裔罗增之子罗焜、罗灿义结胡奎,为搭救被权奸沈谦之子沈庭芳强抢的民女祁巧云与沈结怨,遭到残害,满门抄斩。罗家兄弟逃走,罗焜投其岳父柏文连府,柏之内弟候登出首,罗焜被擒,胡奎与鸡爪山好汉裴天雄等将罗焜搭救上山。罗灿也历经艰难到达鸡爪山,众人聚义,起兵包围皇城。沈谦逃至北番,勾引番军进攻中原,鸡爪山好汉打败番军,活捉沈谦,铲除国贼,众好汉俱有封赐。此剧是龙山木偶剧团传统大戏,在“莲花闹”等地方曲艺中亦有流传。其中《大闹满春园》等单本戏至今尚有演出。

【龙山洗车河东下街郭家木偶戏班】  创办于清嘉庆初年。第一代班主艺名“星子”,第二代班主艺名“月亮”,第三代班主名讳不详,第四代班主郭光照。第五代班主郭光明,字丙斋,光绪三十年(1905)收继子候才玉为徒。才玉聪明好学,尤善旦行,学成后回坡脚里开创“候家班”。民国元年(1912),郭丙斋复收年仅10岁的文隆海为徒,文天生亮嗓,唱做兼优,又随师兄候才玉跟班学艺,成年后回家乡岩冲大湾开创“文家班”,成为龙山南部最活跃的木偶戏班。

【龙山靛房坪吴家木偶戏班】  创办于清嘉庆末年。其唱腔以汉剧为主,兼用昆曲,高腔音乐。活动在龙山、永顺边境一带,土车(今凤溪)高家班曾在这个戏班学艺。民国时期兵荒马乱而停办,其后裔改学坐堂戏。

【龙山华塘牛行堡陈家木偶戏班】  牛行堡即今华塘街道流芳堡社区,过去是湘鄂川黔边区最大的牛市,称牛厂。陈家班木偶戏在这种繁华的牲牛交易市场中常年演出,县城南岳宫、东岳宫等寺院逢庙会必请其演出。除庙会演出,县城逢春社秋社必请木偶戏班为土地佬贺生,当时仅城关里弄就有土地堂30多座,一演就是100余天。

【龙山贾坝余家木偶戏班】  清同治年间,他砂里(今召市一带)贾家坝哈那次土家人余昌银、余昌维兄弟在外潜心学艺,购回全套木偶、服装、道具,回乡创办了贾坝木偶戏班。余家班以行当齐全、唱腔完美、剧目雅俗共赏、技艺刻意求新而闻名遐迩,唱红城乡,艺人辈出。后来分组成贾坝余家班、猛西湖余家班、二梭里向家班、土车高家班,活动遍及湘川鄂边区各县城乡。到了清末民国初期,第二代传人余克文、余克兆、余正堂等在唱腔和特技表演上更有长进,剧目发展到200多本。第三代传人余绍章、余绍栋等师承祖业,戏班兴旺。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这个戏班虽历经沧桑,但演出所需的木偶及戏装道具至今仍保存完好,1982年重组戏班,有余春光、余耀先、余大海、余治光、余新民、向经山等传人,由余家女婿向经山任团长,上演的传统剧目有《南阳关》《大闹满春园》等。

【龙山首善镇杨家木偶戏班】  清光绪年间,有县衙退役班头杨典字明卿者不惜耗尽多年当差攒积,购置了全套木偶和全新苏绣戏装,蟒袍甲靠、青衣蓝衫、盔头玉带、刀枪把子一应俱全,在县城首善镇(即今民安街道)凤阳南街创办了杨家班,号称“锦衣班”。并引进昆山腔、弋阳腔等戏曲音乐,重金聘请桂塘坝二磴岩玉福班汉剧名角张海洲任领班,以上演高雅戏曲为主,如《牡丹亭》《贵妃醉酒》《凤还巢》之类的喜庆戏,偏重唱功,曲高和寡,只有富室大家邀请,一般观众对这类阳春白雪的戏兴趣索然。

【龙山县木偶剧团】  19525月下旬,龙山县举办全县木偶戏会演,参演的有猛西余家班、岩冲文家班、土车高家班等。从这次会演中遴选高手,以岩冲文隆海、猛西余德臣、余大元、余大厚、余大忠、陈作柱、鲁邦超、土车高士堂等为骨干,由县文教科下文正式成立了龙山县木偶剧团,由文隆海任团长,余德臣任副团长,县财政定额补贴。剧团年演出500多场,195311月,团长文隆海、副团长余德臣出席了县第一次劳模大会。19584月参加全州木偶剧团汇报演出,该团的传统剧目《恩义亭》和新编剧目《剥皮老爷》全揽本次会演所设的两个一等奖。同年529日至613日,在全省木偶皮影曲艺会演中,该团演出的《夜奔潼关》《剥皮老爷》获二等奖。

【永顺大井彭家木偶戏班】  创办于清咸丰年间。平时以演《封神》《说岳》《杨家将》等戏为主,弘扬正气,贬斥奸佞,在地方上很有影响。1930年红军来到湘西,彭家班的彭海东、彭秀根、彭秀东、彭秀植、候志祥、二裁缝等人毅然参加红军,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十八师五十四团三营,在塔卧军民大会上演出过《文王伐纣》等传统剧目。后随红军北上,有几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和抗日前线。

【永顺和平乡联合木偶剧团】  19535月,经永顺县文教科批准,在和平乡(今大坝乡)成立了联合木偶剧团,由徐崇元担任团长。19584月参加了在永顺县城举办的全州木偶团汇报演出。

【永顺颗砂乡共和木偶剧团】  19535月,经永顺县文教科批准成立,团长刘海。该团于19584月参加了在永顺县城举办的全州木偶剧团汇报演出。在州文化科“关于木偶剧团巡回演出的通知”要求下,坚持送戏下乡,1964年下乡演出227场,观众87650人。这一时期,永顺县除大井、和平、颗砂三个乡外,其余各乡镇都有木偶戏班。

【阳戏】  流行在湘西一带的一种地方小戏。分为上河阳戏、大河阳戏(亦称辰河阳戏)和北河阳戏三个流派。无论哪一流派,又常以县定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永顺阳戏、大庸阳戏等。在剧目及表演上,各流派虽无多大差异,但在音乐上则各具风格,自成一体。更兼有各地方言、习俗、艺人特长上的差异,在演出风格上迥然有别,在湘西自治州就有以凤凰阳戏为代表的南路阳戏和永顺、龙山阳戏为代表的北路阳戏。

【阳戏表演艺术】  “二小”戏最具代表性。丑角步法有矮子步、鸭步、猴步、梭步等,旦角步法有娇步、碎步、搓步、云步、十字步、叠叠步等。在表演程式和舞台调度上,小丑有满台窜、半边月、三步半,小旦有挑窜、耸肩、驾妖风、边鱼上滩、双手种油麻、风摆杨柳、斑鸡揽豆等。湘西阳戏历史悠久,早期和傩愿戏一起是为酬神还愿演出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傩愿戏、花灯戏影响,艺人多是“阳、花、傩”三艺俱全。由于相互搀杂,故有“阳戏头,灯戏尾”或“灯戏头,阳戏尾”之说。同时还向辰河戏、汉戏借鉴了角色出场时的“打引”“念诗”及少量过场音乐曲牌,还学了部分做功、武功表演程式,使其更具戏曲色彩。

【阳戏传统剧目】  湘西阳戏剧目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雷交锤》《桃花装疯》《嫁嫂失妻》《捡田螺》《香莲闯宫》《三宝舞龙》《双卖纱》《土台认母》《磨房会》《雪山牧牛》《彩楼配》《汾水河》《白猿戏晋》等以及来自傩愿戏的《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移植汉剧的《白蛇传》等。湘西阳戏风格独特,特色浓郁,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张庚看了后评价说:“此剧种很有特色,稍加整理即可与黄梅戏相媲美。”

【凤凰阳戏】  据《凤凰县志》记载,凤凰阳戏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民间有“杨花柳”之称。初为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至嘉庆年间演化为具有简单情节的“采茶戏”。到了道光年间发展成为有小丑小旦表演的“二小阳戏”。至咸丰年间发展成有生旦丑表演的“三小戏”,演艺日臻成熟,出现一批成型的固定剧目,受辰河戏、荆河戏影响,“三小阳戏”逐步发展成多角表演的地方剧种。到了民国时期,著名阳戏艺人谭子发、刘益龙各自组班结社,凤凰阳戏已发展成为湘西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其传统剧目达150多个,内容多反映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爱情婚姻及狐妖鬼神等,崇善贬恶,寓教于戏。出现了名丑文天送、姚老五,名旦刘老喜,生角谭文才等一批名角。

【阳戏凤凰】  1914年,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家还双傩愿,乾城、泸溪、麻阳、凤凰等地阳戏艺人云集凤凰县城,演了7个昼夜,誉为盛事。1929年,新编三十四师师长陈渠珍还大傩愿,邻近各县阳戏艺人再聚凤凰县城,又连演7个昼夜,锣鼓不息,鞭炮不断。自此凤凰阳戏名声鹊起,它以剧情贴近民众,声腔柔美动听、表演轻松风趣而深受湘黔川鄂民众喜爱。有乡谚云:“宁舍肉和酒,不舍杨花柳。”沈从文先生亦说:“到了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半个湘西。”新中国成立后,凤凰阳戏古木逢春,奇葩竞放,19576月正式成立了“凤凰县阳戏剧团”。

【杨花柳】  明清时期湘西地方小戏,系湘西阳戏支脉,吸收有南剧和傩戏的一些声腔和剧目,主要唱杨花柳腔,包括正腔、八字调、阳调、狗扯羊等。传统剧目有《凌哥烤酒》《打金银》等。

【阳戏桃花装疯】  北路阳戏传统剧目,取材于《烈女配》。剧情是:书生杨天禄带定亲宝剑去林府投亲,中途被恶少胡三推入深涧,胡三持剑冒名赶到林家。杨天禄落涧未死,带伤赶到岳父家。林员外与杨从未谋面,认剑不认人,将杨赶出家门。幸有林府丫环桃花聪明、机智,看出端倪,设计装疯,成全了杨与林小姐的婚事。该剧目在永顺桃子溪,龙山朱家寨、杉树坪等地均有传续。

【阳戏春草闯堂】  南路阳戏移植节目,凤凰阳戏剧团、吉首阳戏剧团均有演出。剧情是:相府小姐李半月偕丫环春香至华山进香,吏部公子吴独调戏半月,薛梅亭路见不平,上前劝阻,混乱中吴独被薛家仆打死。知府胡进慑于吴府权势,欲杖毙梅亭,春香闯进公堂,伪称薛梅庭是相府女婿,胡进不敢动刑。春香回府对小姐晓以大义,说服小姐假意认薛为夫。相国闻讯大怒,函令胡进取梅亭首级进京。春香又设计改变信中词句,反使胡进大张旗鼓送薛上京。至时,百官都来送礼道贺,朝廷御赐匾额,这相国弄巧成拙,只得认薛为婿。春香这位心地善良、机智勇敢的姑娘在民间流芳千古。

【阳戏罗大将军】  由李北冰、邹善崇创作。全剧共分序和路遇、抗谕、劝妻、力辩、撕牒、诱敌、诀别7场。19854月在湖南省第三届巡回演出戏剧季中获演出三等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化妆奖、服装奖等多项奖项。该剧描写土家族民族英雄罗荣光,在天津大沽口抗击八国联军壮烈殉国的故事。

【杨家堂子阳戏团】  创办于清朝中叶,是凤凰阳戏一家班演出历史最长的一个戏班。本家杨正金,自幼继承父业行坛从艺,擅演阳戏,亦会傩堂戏和花灯戏,平时种田兼做竹篾斗笠为生。拿手好戏有《芦林会》《打仓救主》等。清同治末年,与长凝哨杨光孝、廖家桥刘老喜、乾城文天送联合开办“四合班”,聚集各路阳戏艺人在凤凰道台、镇台衙门演出《刘海砍樵》《山伯访友》,得道台赏赐“莫道阳春白雪美,且看山花泥土香……”银牌一块,名噪一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杨光孝、文天送等名角先后去世,四合班日渐衰落而解体。

【凤凰县阳戏团】  19576月成立,艺术骨干有龙祥云、刘益龙、田景光、侯应军等。建团以来除演出传统阳戏外,还创作、演出了现代阳戏《斗笠湾》《妇女代表》《边城雾》《送蜜》《金鞭岩》《桃花湾》《爱扯谎的婆娘》和神话剧《春歌与锦鸡》、新编历史剧《罗大将军》等。第五任团长杨胜平、副团长刘建军,业务能力都很强,现剧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流动舞台车、多功能剧院、三处大型民俗风情表演场所和80余名聘请制演职人员的表演团体。

【吉首阳戏剧团】  196445日成立,初为合班经营集体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剧团,职员31人,其中艺术骨干有吴庆忠、肖幼林、王贤志、姚祖华、汪福英、罗时娥、杨通良等,以下乡演出为主。“文化大革命”初被撤销。1971年重建,职员45人。1978年演出传统阳戏《春草闯堂》,深受观众欢迎。1983年底实行承包制,分成两个队。1985年巡回吉首、泸溪、沅陵、辰溪四县边区演出百场,观众逾80万人次。1987年剧团被撤销。

【辰河高腔】  即辰河戏,流行于以泸溪浦市为中心的沅江中下游一带,这一带古称辰州,故名。其历史悠久,据湘西州《文化志》载:“明代初开,江西弋阳腔传入辰河流域后,经与当地语言、民歌、号子、傩戏及宗教音乐等长期结合,逐渐衍变成为辰河高腔。”建于明崇禛四年(1631),毁于1958年的浦市浦兴寺石碑上曾有“每年中元修盂兰盆会,预期四十八本目连戏”等铭文。《湖南通志》亦有“浦市产高腔,虽三岁孩童亦知曲唱”的记载。辰河高腔采用曲牌连缀体,现存高腔曲牌200多支,都是七声音阶,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犷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细若游丝婉转动人。

【辰河高腔曲牌】  曲牌多借用词牌名称,由《驻云飞》《风入松》《锁南枝》《汉腔》《红纳袄》《锦堂月》《汉入松》《新水令》八大母调组成。其中常用的有《归朝欢》《降皇龙》《汉腔》《驻云飞》《江儿水》《四朝元》《耍孩儿》《红袖袄》《懒画眉》《香罗黛》《点绛唇》《新水令》《一家书》《倒板桨》等30多支。在曲调用法上也有大致规定,如走路用《驻云飞》,奏本用《玉芙蓉》,发气用《风入松》,开打用《混江龙》等。帮腔最初用人声,后改为人声与唢呐兼用,以清亮高亢而显其独特风格。打击乐常用的有摆场、长槌等48个曲牌。

【辰河高腔表演艺术】  演唱形式分为高台班、矮台班、围鼓堂三种。高台班即舞台演出,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外、付、末、贴,称之为“八角子弟”;矮台班即木偶戏班;围鼓堂多由谙熟高腔的票友和民间艺人组成,不化妆不表演,只清唱,文武场面与高台戏不差分毫,一般用于红白喜会。辰河戏在发展过程中与汉戏、荆河戏等弹腔戏交流融合,逐渐形成高腔、弹腔兼唱,并含有个别昆腔、低腔剧目的多声腔剧种。又因区域不同,形成下河路子与白河路子两种艺术风格。下河路子以泸溪浦市为中心,包括泸溪、凤凰等地;白河路子以永顺王村为中心,包括永顺、古丈、龙山等地。各地唱腔、道白多操当地方言。表演艺术以武功见长,吸收了湘西民间武术绝技。其剧目丰富,俗称“四十八本目连戏”。

【辰河高腔目连】  即《目连救母》。原版剧本系明代郑之珍作,传奇剧本,全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故又称《劝善记》,明、清刊颇多。取材于佛教传说,原本共100出,分上、中、下3卷,各地演出本有节选增删。故事自目连全家行善,其父病故,母刘氏因怒而焚毁佛经起,至目连救母出地狱止。大力渲染刘氏死后所经历的各种报应、灾难和目连为了救母不避艰险、亲往西天求佛、遍游地狱寻母等情节。其中有些短折经后人加工后主题有所改变,诸如《尼姑思凡》《和尚下山》《哑子背疯》《僧道化缘》等多独立演出。

【辰河高腔麒麟阁】  传奇剧本,明陈与郊作。写南宋韩世忠与梁红玉的故事。叙述韩世忠一生战绩,如平方腊、平苗、黄天荡抗金兵等,最后以韩救护岳飞未成、愤而辞官退隐西湖为结尾,剧情基本依据史实编写。辰河高腔曲调高雅,武功精湛,声情并茂,塑造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爱国忧国的高大形象。

【辰河高腔烂柯山】  传奇剧本,取材民间传说朱买臣休妻故事。写朱买臣因应试不中,妻崔氏嫌贫爱富,逼着朱买臣写休书而改嫁。后来朱买臣高中状元荣归故里,崔氏羡其富贵欲期破镜重圆,朱买臣泼水马前,令其复之,崔明知难为而为之,终羞愧交加自尽街头。此剧目后称《马前复水》,在湘西汉剧和三棒鼓曲目中亦有传存。

【辰河戏班双少班】  清宣统元年(1909)创班于泸溪浦市。由当地富绅康少伯筹资、著名生角向代健(字少康)为主合办,取二人名字中的“少”字而称“双少班”。班里行头齐全,名角汇集,生角向少康、旦角刘喜发、净角米殿臣、米寿生均颇有名气,以擅长演《目连戏》而享誉泸、凤、绥、乾等县,这一带凡唱大愿戏均重金邀请该班演出,演出形式有还愿戏、堂会戏、庙会戏、卖戏四种。1949年该班停止演出。

【辰河戏班静雅堂】  1931年成立于凤凰县。由当过凤凰县长的滕文庆任名誉堂长,曾当过清朝千总的董少楼和田景亮出任正副堂长。始为辰河高腔围鼓堂,每逢三、六、九日聚会,成员礼帽长衫风度翩翩,操习戏文,一丝不苟。1934年人员上百人,遂更名为静雅社,除围鼓座唱外渐有高台演出。1939年剧社解体分为4个社,即主唱高腔的静雅社、主唱弹腔的匀乐社、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的兴南社及主唱阳戏的群乐社。至1944年前后4个剧社陆续停止活动。

【辰河戏堂会】  辰河戏最初是以堂会形式在一些民宅庭院演唱围鼓戏,最早见于清代初期的辰溪“桂和堂”,后来各地又相继成立了“积庆堂”“协和堂”“佳和堂”“少和堂”等。清咸丰年间,老艺人杜风林组建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湘西各地演出,遂广泛流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保靖县城富户从浦市请来辰河戏班,于北门口演唱《目连》戏,历时48天。民国八九年间,永顺城防司令何元禛请施溶溪戏班著名演员李刚泰、鲁二皮等来永顺县城城隍庙连演48本《目连》戏。

【泸溪县辰河戏剧团】  1956年,辰河高腔《破窑记》《李慧娘》等剧目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次年晋京演出,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现场观看。1959年泸溪成立红旗高腔剧团,19795月定名为辰河戏剧团。主要艺术骨干有康桂卿、向荣、黄会宽、王福林、杨绍鸿和钱小丹、杨大舜、杨万军、邓七芝、杨秀芬、刘丕荣等一批技艺出众的青年演员及张金宽等青年编剧。1988年全州戏剧调演中该团演出的辰河戏《莲花仙子》获奖。199810月,泸溪辰河高腔《目连救母》剧组应邀参加法国第27届巴黎秋季艺术节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5届国际木偶戏剧节演出。

【汉剧】  又名汉戏。汉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个大剧种,流行于湘、鄂及陕、豫、粤、闽等省的部分地区,旧称楚调、汉调,有300多年历史。湘西汉剧又称弹腔、弹子戏、武陵戏,是在傀儡戏、荆河戏、辰河高腔等外来剧种影响下,以西南官话为语言材料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剧种。它遵循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真假互变、虚实相生,角色内外一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传统剧目极为丰富,仅龙山县汉剧艺人王老容掌握的汉剧传统剧目就达100多个。常演剧目有《八义图》《火烧绵山》《纪信替死》《薛刚反唐》《秦香莲》《王宝钏》《生死牌》《玉堂春》《长板坡》《斩皇袍》《下河东》《四下河南》等。

【汉剧的内八块和外八块】  汉剧的基本功分为内八块和外八块。内八块是指内在感情,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情感表达;外八块是指外在功夫,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在唱、做、念、打、手式身法、髯口功、水袖功、脸子功、帽子功、甩发功、摔朝珠等方面有一定程式和绝活。音乐伴奏俗称“场面”,管弦乐称“文场”;打击乐称“武场”,有堂鼓、板鼓、板、大锣、勾锣、头钹、二钹等。演出队伍有高台班(即舞台演出)、矮台班(即木偶戏)、围鼓班(即坐唱)等形式,通常使用的唱腔有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杂北、四平调等,有些剧目兼唱辰河高腔。北路曲调慷慨激昂,多用于弓马戏;南路曲调缠绵委婉,多用于家庭戏或历史悲剧。

【汉剧杏元和番】  即《二度梅》,取材于传奇小说《二度梅》。剧情表叙:唐代奸相卢杞陷害梅良玉一家,良玉只身逃脱,投陈杏元家中当书僮,与陈家小姐杏元定下终生,杏元被逼与北国番邦和亲。经历生命相别后,两人在河南节度使邹伯符家巧遇,终成眷属。该剧是湘西汉剧传统剧目,各县专业、业余汉剧团均有演出,其中《重台别》《落园》等折子戏流布较广。

【汉剧王宝钏与薛平贵】  写大唐宰相王允之女宝钏抛绣球选中乞丐薛平贵为婿,后平贵攻下长安,自立为帝的故事。分为《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赶三关》《武家坡》《算粮》《登殿》8折,故有《薛八出》之称。在湘西广为流传。

【汉剧穆柯寨】  取材于明清小说《杨家将》。写宋、辽交兵,辽设“天门阵”。宋元帅杨六郎、其子宗保等几经周折,在穆柯寨请得穆桂英相助,并献降龙木及粮草战马等。佘太君、八贤王奏请封穆桂英为先行,大破天门阵,打败辽兵,保宋安宁。该剧在各戏班都有演出。

【汉剧戏班凤鸣班】  清道光初年,龙山明溪里(今桂塘坝镇)二梯岩创办了湘西第一个汉剧科班“凤鸣班”,乡民称为“人大戏”,以区别此前用木偶表演故事的“木脑壳戏”。

【汉剧戏班九红班】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龙山明溪里(今桂塘坝镇)二梯岩开办第二代科班“九红班”,出科名角有张九寿、李宏高等。李宏高擅演旦行,一生培养许多艺徒,民国时期,他已年近90岁尚能登台演出,且唱做自如,深受社会尊重。

【汉剧戏班玉福班】  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九寿、李宏高又在明溪二梯岩开办第三代汉剧科班“玉福班”,出科顶班台柱张玉福及著名生角张海洲(别名张三)、名净李玉龙等,取张、李二人名字中的玉、福定为班名。张玉福擅长生行,工于武戏,传说他在荆州演《三国》戏时,把刚勇正直、英武神骏的关云长演得惟妙惟肖,彼时以他作模特,在关帝庙塑制“关圣勒马望荆州”神像。

【汉剧戏班同春班】  民国3年(1914),龙山县城“同春堂”请名角张海洲、李玉龙及耋耄之年的李宏高任教,在县城南岳宫开办第四代汉剧科班“同庆班”,出科艺徒有常同庆、徐同武、夏同荣、孙同禄等10余人,角色齐全,唱红一方。

【汉剧戏班同荣班】  民国25年(1936),由洗车河各商号筹资,延请著名汉剧艺人王老容在洗车河教戏,开办汉剧科班“同荣班”,以期各商号同兴同荣。出科艺人有王基发、王基昌、罗双余、徐国柱、刘芳宾、刘芳炎、刘维阶、陈南阶、陈立文等。其中刘维阶的《荥阳城》(即“纪信替死”)、刘芳宾的《凤鸣山》功夫颇深。

【汉剧戏班福成班】  民国初期,古丈县乡绅筹资从常德、桃源延聘名师执教,创办汉剧科班“福成班”。出科宋福龙(净)、覃福豹(生)、王福满(丑)、罗福贵(生)、郁福芝(旦)等一批名角,个个才艺出众,他们都曾在龙山、来凤、永顺各地演出并传授技艺,对湘鄂西一带的汉剧、南剧影响甚大。

【汉剧戏班贵华班】  又名天贵班。创办于民国初期,以福、禄、寿、禧四大名角唱红湘鄂西各地。“福”即周贵福,“禄”即钟贵禄,“寿”即吴贵寿,“禧”即李贵禧。钟贵禄善生行,高腔《磨房会》,弹腔《上天台》《赶春桃》是他的拿手好戏。他身强体壮,绰号“三百斤”,素重骨气。有次演出,在现场看戏的湘西巡防军永(顺)(植)清乡司令向子云给他赏钱,他拒不接受,向子云扫脸后恼羞成怒,对钟横加迫害,钟多年积蓄被人侵占,于1930年投水死于偏岩潭。

【汉剧戏班鉴古社】  近代湘西著名的戏剧研究社,设在保靖县城,创建于1912年,班主周紫麟,系前清秀才,初习围鼓坐唱,设庆乐堂,为红白喜会助兴演唱。至1941年后又习唱汉剧弹腔,遂组班并邀约名角杨华金、陈化龙、李桂长等登台演出,与保靖同乐社、复兴社等合并为戏剧研究社,更名为“鉴古社”,共40余人,仍推周紫麟为社长,兼唱高腔、弹腔,有时也演京剧。社内张利川、陈绍南、梁昌祖、余培楚等名角各有拿手好戏,多次举办抗日募捐义演,场场爆满,座无虚席。1949年剧社解散。

【汉剧戏班复兴剧园】  创办于1934年,设在永顺县城,班主向帮义,汇集名角钟贵禄、宋福龙等唱汉戏。

【汉剧戏班乐师剧社】  创办于1938年,社长李子炎、傅贵卿。有生角罗福贵,小生李贵喜,花脸欧贵和,旦角张敬之,丑角王老容等名流。张敬之在拿手好戏《平贵回窑》中饰王宝钏、在《宋江杀惜》中饰阎惜娇、在《李三娘》中饰李三娘,无论青衣花旦,都演得声情并茂,素有“湘西梅兰芳”之誉。

【汉剧戏班霓裳剧社】  创办于1934年。名角荟萃,有花脸宋福龙,生角覃兴洪,旦角秦桂香以及杨华金、陈化龙等人。19376月,永顺县城商会集资邀约县内外汉剧名角在城隍庙上演48本《颁金牌》,该社名角覃兴洪主演岳飞,嗓音、扮相俱佳,名噪一时。

【里耶戏剧研究社】  成立于1939年,其科班经费主要靠里耶商会及在里耶关帝宫开赌场的秀山石堤人彭正和等资助。19461947年,延聘著名荆河戏名旦陈化龙(烂棉絮)在里耶科班教戏。所授艺徒阳世富、杨胜博、朱能金、彭天元、王华胜等,文武场面有刘渠珍、杨孝先、盛安孝等。抗战期间以《说岳》《杨家将》《梁红玉》等爱国戏为主牌,开展“抗日劳军募捐演出”,宣传抗日,支持抗日。

【龙山县汉剧团】  195411月,龙山县文教科从全县遴选精英,以洗车陈立文、文太章、罗崇玉、彭家富、江正菊,苗市肖伯铭、向友仁,里耶刘渠珍、徐晋明,召市杜辉奎,民安镇胡绍湘、朱能等18位汉剧艺人为骨干成立了“龙山县人民剧团”,次年更名为“龙山县汉剧团”。延请王老容、王福满、王元刚等汉剧名师驻团科班授徒。先后科出侯光荣、彭凤英等一批汉剧新秀。1966年,剧团有演职人员45人,在发掘、整理、排练、演出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注重现代戏曲创作。19581220日至1959110日,龙山县汉剧团在长沙参加湖南省现代戏曲展览演出,由李振亚创作的现代汉剧《贺龙将军的脚印》在展演中获好评,并于建国10周年之际在长沙湖南剧院、湘江剧场参加献礼演出。

【龙山汉剧团的兴衰】  1963年,龙山县汉剧团被评为湖南省上山下乡演出“红旗单位”。截至1965年,县汉剧团通过挖掘整理,共上演传统剧目140多个,移植上演《生死牌》等古装戏40多个,《江姐》《杨立贝》等现代戏30多个。受“文化大革命”冲击,196810月,剧团解散,全团45人有41人被下放农村。19795月,剧团恢复,新招收青年演员15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西进重庆,南下辰澧,以《宝莲灯》《生死牌》《骄杨》《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节目唱红各地。19799月,全州专业戏剧创作剧目会演在吉首举行,该团演出的革命题材现代戏《红色湘鄂西》获好评。1982年,大型新编历史剧《告官记》演出成功。1984年,龙山县汉剧团被撤销,人员分往各单位。

【永顺县汉剧团】  19569月成立,有演职人员27人,艺术骨干张敬之、覃兴洪等,演出传统剧目《琵琶泪》《秦香莲》《定军山》等。1957年赴州会演《失钗见钗》《打雁回窑》《九件衣》获一等奖。1958年与县文工团合并,上演现代戏《三里湾》等。1960年演出的现代戏《女红军》获全州汇演一等奖。“文化大革命”时剧团遭冲击,196811月宣布撤销,演职人员全部遣散回家。1978年恢复永顺县汉剧团,编制144人。198010月,在全州巡回演出戏剧季中,上演的现代戏《白鹿洞》获优秀剧目奖。198412月剧团再次被撤销。

【龙山县文化服务队】  以文化馆、站业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演出队伍,以送戏下乡、服务“三农”为己任。198310月,该队受省文化厅委托,代表湖南赴京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演出的节目为土家民俗歌舞,其中锣鼓舞《粑粑哈》获优秀节目奖。19868月,由田隆信等人表演的土家族民间吹打乐《毕兹卡的节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以优异成绩夺得一等奖。

【苗市民族艺校】  创办于19844月,以苗市乡园艺场5.54公顷土地为基地,设戏曲、歌舞两个班,先后招收学员135人,延聘著名汉剧艺人肖忠鳌、肖忠华等担任汉剧教学,先后排演多个汉剧剧目,涌现了田立英、向祖秀等一批汉剧新秀。坚持“以校养场,以场养团,团校结合”的办学方针,为传承汉剧艺术、活跃山区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作用。19857月,该校被评为“湖南省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918月,该校主要演员聘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从事土家歌舞表演,后因演员匮乏而停办。

【龙山县毕兹卡艺术团】  成立于2002年,隶属文化馆管理,为县财政定额拨款事业单位。20029月,该剧在全州首届新剧(节)目调演中获“五个一工程”奖、演出一等奖等10项大奖。200311月,在湖南艺术节上获银奖。2005130日,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土家族风情歌舞《毕兹卡神韵》在京为第三届中国电视艺术家新春联谊会专场演出,受到观看演出的领导、专家一致好评。2012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该团更名为“龙山县演艺公司”。

【围鼓戏】  民间俗称“打围鼓”,是辰河戏、汉剧的一种演唱形式。多由谙熟辰河高腔、汉剧的票友和民间艺人组成,不化妆、不表演,以清唱为主,但锣鼓唢呐、京胡三弦等文武场面与舞台演出完全一样。多用于红白喜会,至今还盛行民间。艺人多为无偿服务,主人热情招待,奉为上宾,俗称“八仙”。红会常演的剧目有《甘露寺》《大登殿》《天官赐福》等,白会常演的剧目有《金沙滩》《五台会兄》《打龙袍》等。

【围鼓戏甘露寺】  又称《龙凤呈祥》。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写三国时孙权因刘备占据荆州,乃与周瑜设美人计。不料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周瑜被三擒三纵,愤极而呕血身亡;刘备娶得孙权妹孙尚香,弄得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

【围鼓戏打龙袍】  唱述宋代包拯为乞妇李宸妃告御状,说明当年“狸猫换太子”的真相,经多方证实李宸妃即当今皇上宋仁宗之母,仁宗迎母还朝。李宸妃皇太后命包拯责打仁宗,包拯鞭打龙袍以代之的故事。该剧目在辰河高腔和汉剧中都有传存。

【花灯戏】  花灯戏是由民间花灯歌舞发展而成的一种地方小戏,流行在吉首、凤凰、古丈、永顺、保靖、龙山等县市,龙山称“跳花灯”,永顺称“地花灯”,吉首称“调花灯”,凤凰称“玩茶灯”。过去一直与阳戏、傩堂戏合班演出,形成“一套人马三样戏”的草台班。清咸丰、同治年间著名艺人文天送以擅长演《捡菌子》《双盘花》《扯笋》等花灯小戏而享誉多年。19341935年间,出现了《红军威力大》《红军围攻龙山城》《骂洋人》等花灯演唱节目。至20世纪60年代初州内始出现保靖县花灯戏剧团等专业剧团,编演民间故事和现代生活题材的剧目,并革新发展花灯戏曲调,遂渐具规模,定为地方戏曲剧种。

【湘西花灯戏表演艺术】  花灯戏表演艺术继承了花灯歌舞中的圈子、套子、扇法及矮桩身段。“圈子”是指表演中的位置变化;“套子”是指身段动作组合,其名目繁多,有300多种。传统剧目有《打鸟》《葛麻》《捡菌子》《王三卖货》等。1959年,由保靖县龙德聪、徐叔华、向光友、田茂忠等创作的花灯戏《春哥与锦鸡》,在湘西州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戏曲演出中评为献礼节目之一,于次年在湖南省戏曲会演中获奖。

【花灯戏葛麻】  花灯戏传统剧目。写马铎暴富后,欲赖其女金莲与穷书生张大洪的婚事。大洪表弟葛麻系马家长工,不满马铎所为,设下巧计,助大洪智斗马铎,使马退婚未成,反受作弄。主角葛麻以丑角出现,机巧正义,逗人喜爱。

【花灯戏春哥与锦鸡】  由土家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创作剧目。由龙德聪、向元文、田茂忠、薛道费任编剧,徐淑华任导演,由保靖县花灯戏剧团演出。剧情是:土司王的长工春哥上山采药,在悬崖峭壁处遇到蟒蛇精,幸得锦鸡姑娘相救,二人遂生相怜相惜相亲相爱之情。锦鸡姑娘将一个如意宝铃赠给春哥,春哥用这个宝铃将被土司王掳去的母亲和一位长工赎回。正当春哥与锦鸡喜结鸾凤的花烛之夜,土司带人将锦鸡姑娘强抢入府,欲行“初夜权”。锦鸡姑娘用宝扇将土司王化为床前榻板,供世代土家夫妇践踏。该剧在表演上创新了前虚步、后虚步等花灯套子,在音乐上首次引进土家族溜子音乐,如采用溜子传统曲牌《瞎子过街》表现土兵土丁摸夜路时情景,恰到好处。1960年在全省戏曲会演中获好评。

【保靖县花灯戏剧团】  县级专业剧团,始建于1958年,初名保靖县文工团。1962年改名为保靖县歌剧团,l970年又名“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正式命名为保靖县花灯戏剧团。该团初建时仅18人,后来成员不断增加,最多时达60人,1980年撤销时仍有45人。向远文、张正昌、兰基洲、尚清成、王菊英、张庆余、蒋传业等人相继担任团长。该剧团先后演出传统剧目有《生死牌》《刘海戏金蝉》《三岔口》《柜中缘》《抢亲》等,现代戏剧有《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雷锋》《园丁之歌》等,创作剧目有《春哥与锦鸡》《龙溪归海》《借牛》《一个钱包》等。该团长期在湘黔川鄂四省边区演出,深受欢迎。创作的现代戏剧《探宝》《粮食》、历史剧《春哥与锦鸡》等,曾10次赴省、州会演,均获好评。

【酉戏】  酉戏又称灯戏、灯儿戏,始于清末至民国初期,是流行于湘西酉水中上游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多由一丑一旦表演。1930年,永顺著名艺人张敬之来保靖教戏,带来了《安安送米》等灯儿戏剧目,培养了文彦伯等名角。19413月,保靖县城杨金荣、胡治仁、王忠平等人发起改灯儿戏为酉戏的倡议,组建保靖县酉戏时代剧团,保靖县政府发文准允。主要成员有常务理事杨金荣,导演王云川,演员彭司常等28人。传统剧目有《孟姜女寻夫》《男装进府》《秦香莲》《山伯访友》等。其唱腔保留了三棒鼓“五五七五”句式,每段间以锣鼓伴奏。初期只以一丑一旦在方桌上表演,20世纪50年代搬上舞台。2007年,龙山县将酉戏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保靖县业余酉戏剧团】  保靖县自1941年成立酉戏时代剧团后,时值抗战,剧团多次义演,为抗日募捐,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各地纷纷组建酉戏剧团,开展抗日宣传。白溪关组织20多名演员,聘请王云川当师傅,传教酉戏,该团彭司琨是保靖县城酉戏时代剧团第一批艺徒,遂回乡当了主角,在邻近村寨一演就是一个多月;涂乍乡白岩村、昂洞乡松溪村也聘王云川为师,使酉戏这一地方小戏剧种广为流传。19812月,在保靖县业余剧团调演中,迁陵镇业余酉戏剧团演出的酉戏《男装进府》荣获演出一等奖,该团王云川获优秀导演奖、老艺人奖。1984年参加全州农村文艺会演,该团演出的《放风筝》获一等奖。

【京剧在湘西】  京剧亦称平剧,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湘西。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江防独立总队迁驻永绥,该部所辖“正谊平剧团”曾在永绥、保靖、乾城、凤凰等县演出。194077日,该团举行抗战三周年义演,演出田汉名作《江汉渔歌》。同期,因避难内迁,设在乾城、永绥等县的国立八中、国立商学院等校师生亦分别组建京剧团,宣传抗日救国。受此影响,湘西各县出现了由京剧爱好者组建的业余京剧团社,如乾城力行平剧研究社、凤凰业余平剧团、永顺青年剧社平剧组等。1955年,吉首成立集体经营性质的新新京剧团。

【湘西自治州京剧团】  前身为吉首县新新京剧团,主任黄永芳,主要演员有名丑郑丽峰、花旦陈芙蓉、青衣刘凤萧、老生叶风、武生程玉荣、老旦赵鑫鹏等。19619月,湘西自治州京剧团正式成立,第一任团长兼党支部书记为黄寿华,该团人才荟萃,行头齐全,唱红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文化大革命”期间排演了《苗岭风雷》《红灯照》《红江寨》《秦香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优秀剧目,深受群众欢迎。1979年,由李北冰创作、由该团演出的现代京剧《红江寨》在省会演中获好评。198410月,该团宣布解散。

【湘西话剧】  民国初年,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开始提倡,即有凤凰人吴辛明根据禁烟禁毒题材编写新剧在县城上演,影响甚大。19341935年,红二、六军团各级宣传队在扩红宣传及军民联欢中,曾编演《红军大战十万坪》《勇敢的人》《踏着血迹前进》等话剧。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永顺演出话剧《汉奸殷汝耕》,鞭挞汉奸,宣传抗日。从1938年开始,在中共湘西工委及各县工委领导、发动和抗日救国热潮影响下,境内各界进步青年、旅外回乡学生及内迁湘西的各大中院校师生纷纷成立战时服务团、抗日宣传队,演出的话剧有《放下你的鞭子》《觉悟》《江南泪痕》《雪地忠魂》《保卫湖南》等。龙山有中共地下党员、里耶中心国民学校教导主任唐晏如自编自导的《打倒德、意、日》等话剧开展抗日劳军募捐演出。1938年除夕,内迁湘西的江苏临时中学、银行专科学校、国立八中高二部在所里联合举行戏剧会演,分别演出了话剧《一年间》《魔窟》等,次年,银行专科学校还排演了著名话剧《雷雨》《日出》等。

【新中国成立后湘西话剧】  新中国成立后州内无专业话剧团,但话剧艺术仍在州内延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永顺相继演出《考验》《雷雨》,1961年州民贸局、州人民医院联合演出《年轻的一代》等。自1963年起,湘西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在发展民族歌舞的同时也演出一批优秀话剧。改革开放以后,州县各剧团争相上演了《枫叶红了的时候》《于无声处》等优秀话剧。

【湘西歌剧】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共地下党员、龙山里耶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唐晏如和回乡的旅外学生及本校师生组建战时宣传队,演出抗日歌剧《渔村之歌》《野猫》《新的女性》,影响甚大,从而使歌剧在湘西兴起。从194911月至195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各师文工团深入各县演出《白毛女》《血泪仇》《赤叶河》《宝山参军》《光荣灯》等大型歌剧。19582月,湘西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正式成立,先后上演《春雷》《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三月三》《江姐》《卡洛与锦鸡》等歌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歌剧在湘西再现高潮,全州几个专业演出团体演出了一大批歌剧节目。

【花垣时代剧社】  抗战中的进步社团。在中共永绥支部的领导下,国立八中成立了“时代剧社”,演出抗日救国歌剧,教群众唱抗日歌曲。主要演出剧目有夏衍的《一年间》《魔窟》,田汉的《江汉渔歌》《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刘毓璜的《小梅之恋》。朱镕基也曾是该剧社的成员,1945年春,时代剧社在保靖演出时,朱镕基参加出演《空城计》。

【湘西州歌舞团】  成立于19582月,2013年有演职人员140多名,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78%,团里设有合唱团、舞蹈队、乐队、艺术创编部、舞美工程部、演出部、对外营销部。从1990年代以来,三人舞《簸谷》《踩瓦泥》、双人舞《夏夜》、歌曲《咚咚喹吹起来》《吊脚楼传说》等在全国舞蹈、音乐比赛中获编导、作曲、演员、演唱、服装设计等大奖。由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蹈诗《扎花女》《我的湘西》分别荣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金奖、演出金奖。20126月,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歌舞《五彩湘韵》荣获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的“金奖”。从建团以来,先后涌现了宋祖英、余大鸣、杨曙光、黄国群、彭昌兴、刘仕平、张吉平、谢晓泳、罗守进、张云珍、胡明珠第一批优秀艺术人才。该团多次代表国家、省、州赴境外演出。2001年该团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4512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近些年来,该团成功策划了张家界《魅力湘西》大型文艺晚会等,在文化市场中崭露头角。

【小品】  湘西自治州内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0年傅小平创作的小品《野汉》在参加全国化工系统文艺调演中荣获编剧、导演、演出、演员4项金奖,剧本在湖南《戏剧春秋》杂志上发表。20018月,刘能朴创作,米显万执导,杨芳、尹忠胜演出的小品《端阳雨》代表湘西自治州在邵阳参加湖南省首届“三湘群星杯”(戏剧·曲艺)调演中荣获省文化厅授予的银奖。李北冰创作的《擦皮鞋的女孩》、罗炳辉创作的《十二张汇款单》、彭建群创作的《躲媳妇》《干杯》、杨枫创作的《謇子抢险》、黄彦创作的《张代表、李代表》等小品先后在省、州获奖。吴善流创作的《亲情》《包装》《生日蛋糕》《买票》等小品质朴健康,贴近百姓生活,先后在省、州演出评比中获奖。

2.曲艺

【土家族挖土锣鼓】  主要分布在湘西北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它是土家族人民在聚众劳动中籍以消除疲劳、鼓劲助兴的一种地方曲艺形式。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风格浓郁。清嘉庆《龙山县志·风俗志》载:“夏日芸苗,数家人合在一起,彼此轮转,以次而周,往往数日为曹。中以二人击鼓鸣钲,迭相歌唱,其余者进退作息,皆视二人为节,闻歌欢跃,劳而忘疲,其功较倍。”《挖土锣鼓歌》分为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歌头”主要是介绍环境,喧染气氛,请歌娘、歌爷。“请神”部份彰显出土家人崇拜自然的古老遗风。“扬歌”是《挖土锣鼓歌》的主体所在,其来源有二:一是歌手一代代口传心授保存下来的土家族口头文学,其中有长篇历史传说如《兄妹成亲》《葫芦歌》等,有民间故事如《东山郎西山妹》《百果花》《一根藤》等,有根据古典通俗小说改编的《三国》《水浒》等;二是歌手们在工地上临场发挥、即兴演唱的,如唱劳动、唱生活、唱爱情、唱时政、唱乡间趣闻等。“送神”是一天劳作结束,送所请之神归位。

【三棒鼓】  又名花鼓,是流传在湘西北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曲艺。其历史悠久,相传为凤阳花鼓演变而成。清代传入龙山后,逐渐形成以西南官话为语言材料的地方曲艺形式。三棒鼓表演一般只3人,1人打鼓,1人敲锣,1人抛刀耍棍;也有只1人用锣鼓架固定好锣鼓,右手击鼓左手敲锣自打自唱的。其打法有单棰、双棰、抛打等形式。抛打常用的花样有绞花、麻雀钻竹笼、单鼓花、双鼓花、白蛇吐剑等10余种。唱词结构以“五五七五”为主,要求句句押韵,常使用歇后语,风趣幽默,妙语联珠。音乐为单曲体,四句循环,多以宫调式、羽调式出现。演唱时辅以抛刀、舞棍等杂耍,刀技有美女梳头、苏秦背剑、冲天炮等72套。三棒鼓曲目丰富,流传在龙山的传统曲目有《天宝图》《青云楼》《三打华府》《四下河南》等100多部。其内容广泛,或弘扬传统道德,或宣传时政,抑恶扬善,雅俗共赏,深受民众喜爱。2008113日,龙山县兴隆街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棒鼓之乡”。

【里耶道情】  衍生于戏曲艺术,为单口说唱,无丝弦伴奏。艺人左手抱鼓筒、执云板,右手敲击鼓筒并作手式表演。“鼓筒”比常见的渔鼓筒小,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敲击,其音清脆,别具一格,激昂处以指弹奏,节奏紧凑,张扬有度,气氛逼人,能达到让人惊座的效果。“云板”长约50厘米,宽约4厘米,共两块,其中一块系有一枚小铜铃,用左手操作,动则呱嗒有声。双手配合默契,云板敲在“板”上,鼓筒击在“眼”上,有板有眼,有抑有扬,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里耶道情》有说有唱有表、有叫眼有对白,在演唱中善于运用汉剧艺术中的“内八块”功夫,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情感来塑造人物,演绎故事,以情感人,以曲化人。茶楼酒肆、码头泊湾,若有道情说唱,经常是听众云集,座无虚席。传统曲目有《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活捉三郎》《西厢记》等。唱段多为三三四句式,亦有七字句、五字句的。

【渔鼓】  俗称打渔鼓。道具简单,鼓筒由一节长60厘米的楠竹蒙以猪皮箍紧放干即成。演唱时,左手腕抱渔鼓筒,左手食指与中指间夹戴一只铜钹,右手拇指与食指间持简板,无名指与小指夹有一只筷子,以供敲击单钹用,简板是用来敲击渔鼓筒身的,需要娴熟技巧,一般艺人只用筷子不用简板。艺人站着演唱,大多无伴奏,也有用竹笛或洞箫伴奏的。渔鼓是一门说唱艺术,唱词有七字句、九字句、三三四字句等句式,分引诗、正腔、锁板三个部分;音乐为单曲体、2/4节奏;唱腔分平腔、悲腔两种。平腔为宫调式,悲腔分上下句,有时三句略有变化。传统曲目有《曲江打子》《杜十娘》《卖油郎独占花魁》《苏三起解》《秦雪梅吊孝》等。过去一般在酒肆茶楼卖唱,夏季或在古树下或凉亭桥上演唱供纳凉人消遣。20世纪70年代搬上舞台。197511月,由刘能朴创作、以洛塔彭树南为题材的渔鼓《铁骨红心》在全州文艺调演中获奖。

【九子鞭】  又名打花棍。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地方曲艺形式。道具是用一根1米来长的竹杆,两头凿孔,每孔内用铁丝串3枚铜小钱制成,故又有“金钱棒”之称,舞动时沙沙有声,击节有拍。过去多为乞丐卖唱所用。因其音乐优美动听,舞蹈通俗易学,遂广泛传入民间。打九子鞭时先以右手执鞭,再左右交错,分别拍击左右肩、上下肢、脚跟脚尖及手腕等部,花样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黄龙缠腰、倒踢鞭、顺踢鞭、左交叉、右交叉等。音乐为民间小调,单曲体,上下句结构,1/4节奏,徵调式,曲中多配有“张连乐、李连乐”之类的衬词。

【莲花闹】  一种接近快板书式的地方曲艺。表演者右手拇指系两块竹板,左手拿一串长约10厘米的小竹片,双手配合默契,以娴熟的技巧,有板有眼地打出莲花闹独有的特色,有的不用小竹串片,只用一块边上开有锯齿形的竹条打节奏,更显得挥洒自如。莲花闹演唱时有的全是数板,有的有道白以作解说或承上启下用。唱词多为祈求、祝愿、奉承之类,也有《八仙图》《铜雀台》之类的长篇书段。句式有六字句、七字句,也有三三七句式出现。打莲花闹的艺人,口齿伶俐,反应灵活,语言流畅,能看到什么唱什么,且生动形象,很受人们欢迎。龙山县贾坝乡盲艺人彭继阶可谓远近有名,他的莲花闹就像磁铁一样,打到哪里就会把男女老少吸引到哪里,民间有红白喜会总要把他接去热闹一番。流传较广的曲目有《四季花》《十二月花》《二十四孝》《秦雪梅吊孝》等。1976年,由龙山尚道和创作、韩湘北演唱的新编莲花闹《智取炮楼》参加了湖南省曲艺调演。

【干龙船】  是流传湘西土家族地区的较为古老的艺种。兴起年代不详,但唐宋流传广泛,明清进入盛期,民国时一些贫困人家以它为讨吃的行头而四乡漂泊。它的道具是一只无底的木制小船,船内供傩神公公和傩神婆婆,二神一边脸是黑的、一边脸是红的,一副羞于见人的神态。船上系小孩的衣裤、鞋帽及红、绿、蓝等五色布条,这些不是艺人自备的,而是走村串寨时各家各户奉献的。艺人肩负小船,每到一家,主人必然主动迎接,将小船搁置在堂屋正中,艺人手提小锣边打边唱,所唱内容以恭祝主人家发人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或仕途通达、生意兴隆等为主要题材,唱腔与本地傩愿戏相近。在演唱过程中,主人要向船中香炉上香,堂前化纸,赠送钱、米、粑粑、糖果等物。同时,将自家幼儿的姓名、生辰八字书写在布条上,缠系船沿,以求傩神保佑其“长命百岁,易养成人”。新中国成立后,从事这一艺种的人明显减少。2005年前后,永顺街头和其他乡镇仍见有人演唱。

【讲善书】  是永顺土家族民众喜爱的一种评说艺种,官家、儒门又称“讲圣谕”。讲善书人须是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旧时,在永顺县城设坛的著名讲善书人有黄伯平、卢雁然、姚官知等。姚官知,官坝乡田谷垭人,民国年间多次开讲。开讲前,要在坪坝里用大桌子搭起高台,点清油灯,烧香化钱,摆供果,尤其注重更衣、沐浴、净身等诸多细节。所讲内容,以济人帮困、助人行善或者如二十四孝这类孝感情节为题材,讲人间善恶因果报应。他端坐在太师椅上,滔滔不绝,入情入理,听者无不悲喜交加。

【溜子说唱】  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土家族特有曲种。它用土家族打溜子的基本形式,加上音乐伴奏与说白,来刻画人物,叙事说情。表演形式以坐唱为主,表演者5人,各操一件打溜子乐器,扮演各种角色,连讲带唱或唱、表、奏同时进行。唱词、说白都以土家族方言为基础,风趣别致,特色浓郁。音乐为说、唱、奏结合的综合体,它的基本结构是以改编了的土家溜子曲牌与新发展的“溜子板”和“咚咚喹”曲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土家族咚咚喹乐曲“呆嘟哩”“巴列咚”为主调,贯穿全曲始终。其代表曲目有《首长来到洛塔坡》《麻买挫住》《岩生左阿》《岩生哥的婚事》等。《岩生左阿》于200410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国家级金奖;20136月在沅水流域鼓书擂台赛中集体荣获“金鼓王”奖。同年10月,《岩生哥的婚事》在济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获“群星奖”曲艺类决赛一等奖。

【溜子说唱岩生哥的婚事】  是岩生系列故事之一。取材于农村改革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和风惠雨中,土家族农民岩生逐渐摆脱贫困,以勤劳和智慧描绘着心中向往的致富蓝图。故事从岩生哥办婚事的喜庆场面切入,极力渲染气氛,通过岩生哥成亲前的婚恋纠葛,以通俗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岩生哥淳朴喜良、崇尚勤俭、不甘贫穷的人物性格,赞颂了岩生哥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婚事新办、乐于农村公益事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优良品质。同时通过婚礼的喜庆场面,展示了土家山寨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土家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打溜子表演》】  曲艺,土家溜子。由雷力克、龙艺、李泽健、石友恩表演,2004年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曲艺比赛二等奖。

【《怪事》】  曲艺,土家溜子。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节目创作金奖第一名、表演奖银奖。

【《打断骨头连着筋》】  曲艺,花灯词。由州老科协保健艺术团演出,2013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三等奖。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21 湘西土家网 All Right Reaserved.   技术支持:校无忧科技